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忧公主:如何利用天灾与人祸拖垮匈奴的

解忧公主:如何利用天灾与人祸拖垮匈奴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3959 更新时间:2023/12/19 15:49:41

匈奴多年来一直是汉朝的心腹之患,从高祖开始,到武帝,到宣帝,为了这个恶邻操碎了多少心,牺牲了多少生命,耗费了多少民财。而匈奴,也未必好过。这种对抗,在一个女人的努力下,发生了根本性的扭转。

这个女人,既不是吕后,也不是名声更大的嫁到匈奴的昭君,而是嫁到乌孙国的解忧公主

和亲其实并不像期望中的作用影响那么大。想一想我们自己就知道了:皇后或妃子对一个国家开战与否有决定性影响吗?何况匈奴或乌孙等西域国家,常设并列的两位皇后,他们对女人的尊重程度甚至还远远不及汉朝,又能怎么影响他们的大事决策呢?只有在考虑到陪嫁、考虑到老丈人的利用价值的时候,才会把后妃的意见列进来。可想而知,像乌孙国王娶两个皇后,左夫人是匈奴公主(以左为尊),右夫人是汉朝公主的时候,汉朝公主的日子将是多么难熬。

解忧是楚王戊的孙女,其实很倒霉,她先后嫁给了三代昆莫(有时也叫昆弥,相当于国王)。乌孙的昆弥岑陬军须靡向汉朝和亲,娶了她之后,没多久就去世了,去世前,他把王位传给了堂侄翁归靡,约定自己的儿子泥靡是下一任继承人。翁归靡被称为肥王,和解忧公主感情不错,生了三男两女。

只是,肥王也同时娶了匈奴公主,解忧的右夫人地位很尴尬。此时,匈奴叫嚣着要乌孙背叛汉朝,它吞并了乌孙的土地,要把解忧公主交出来。解忧很镇定,和肥王一起防御,匈奴大军一直进不了伊犁河谷,区区小国居然没有被匈奴压垮,拖了几年。

解忧莫非就不能向汉朝求救?能,当然能,解忧早就上书了。可是当时汉朝的昭帝年少,身体又不好;驾崩后又立了一个只当了二十七天皇帝的昌邑王;当时立谁为国君还愁得要死,哪里顾得上为一个外番公主主持正义?

一直拖到宣帝即位了两年之后,宣帝才下定决心出兵支援乌孙。汉朝五位将军率领十五万大军到乌孙,联合反击匈奴。这一场大战打得很精彩,大获全胜,连匈奴壶衍鞮单于的亲眷都俘虏了,战利品无数。而匈奴的民众死伤、离去的数量更多,他们的畜产被赶跑死亡的不计其数。“于是匈奴遂衰耗,怨乌孙。”

匈奴壶衍鞮单于咽不下这口气,他自己带领一万多骑袭击乌孙,抓了一些老弱,结果老天下起了大雪,一天就几丈深,匈奴老百姓和牛羊马纷纷冻死,十个里面活不到一个。周围的丁令、乌桓、乌孙等国家趁虚而入,又杀了匈奴数万人,牛羊马死的就更多了。整个匈奴,老百姓死了十分之三,畜产只剩下一半,国家已经奄奄一息了。它的附属国纷纷解散,不再受它约束。之后,汉朝再派三千骑兵进匈奴,抓了几千名俘虏,他们连吱都不敢吱一声。

匈奴彻底衰弱了。

这个胜利,天气帮了很大的忙。也许,包括汉朝朝廷,包括解忧公主,他们都不会想到一次自救竟然摧毁了多年来的肘腋之患的有生力量。

以往,我们很少注意到,除了政治斗争、武力征服、文明不平衡的内在趋动力能影响了历史的进程之外,气候也是其中看不见的推手。读《汉书•五行志》就会发现,西汉的气候无常,记载的雪、霜、冻等事件尤其多。中原地区也就罢了,北边的匈奴等游牧民族比较悲惨了,草也不长了,牛羊也大批冻死了,水草不济,只能南下,靠虏掠边疆为生。所以西汉的边患才那么严重。东汉气候相对温暖,边患问题就少得多了。

如今,早有学者证明过,历史上异族入侵严重的时期,基本上都与气候异常有关。比如汉朝过后的“五胡乱华”,正是中古的大寒冷时间,导致北方族群为躲避寒冷纷纷南侵;唐朝温暖湿润,没有多大的边患危机;宋代就转入寒冷期,结果辽、金、西夏、蒙古都总想入侵中原,或至少抢点贡品。气候变化影响人类历史的发展,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历史研究者的重视了。如果加上每个朝代覆灭之前,都必然发生过的水灾旱灾和其他自然灾难的话,简直可以说,气候塑造了我们的一半历史。

这就是传说中的“天灾和人祸在竞赛”。

当然,本来生活得舒舒坦坦的解忧公主,去到那种苦寒之地,辅佐肥王(一听就知道这位王长相不敢恭维)支撑着这个小国,亦居功甚伟。

然而仗虽然打赢了,解忧的故事并没有结束。她的后半生仍然在乌孙的各种叛乱和内斗中挣扎和停调。在解忧的两个儿子都死了之后,解忧回到了长安。这时候,她已经七十岁了。

解忧公主是一名政治家,能够周旋于乌孙、汉、匈奴之间,为乌孙和汉朝都争取到利益,并大大削弱了强敌匈奴,十万大军都未必能做到的事,她意外地办成了。——当然,那是天假其便,匈奴进军乌孙就像德军开进斯大林格勒一样,沾了天气的光。可惜的是,历史上的女政治家,最大武器永远是身体和性。她们必须通过与男性威权建立性的联系,才有发挥作用的一丝可能;否则,哪怕是公主,连站在舞台上的机会都没有。

标签: 解忧公主

更多文章

  • 和亲公主刘解忧为何能年逾七十携三个孙子回到故土长安?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解忧,汉朝

    西汉甘露三年(前51年)初夏的一天,五十年前到乌孙国和亲的她,年逾七十携三个孙子,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故国。汉宣帝感慨万端,亲率百官出长安城迎接,以极高的规格安置她。两年后她安详地跨鹤西去。至此过十六年,才有了“昭君和亲”。她就是西汉和亲战略的大功臣——刘解忧公主。(一)汉武帝对北方强敌,采取武力与怀柔

  • 西汉历史上最成功的和亲公主——刘解忧,刘解忧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解忧,汉朝

    第一位西域和亲公主刘细君死后,乌孙昆莫食髓知味,上书大汉朝,要求再娶一位汉家公主,以巩固双方友好邻邦关系,共同对付匈奴!而在刘细君的和亲中尝到甜头的汉武帝,大笔一挥,欣然同意。当然,和亲公主依旧是罪臣家属,只不过这次换了一家,楚王刘戊的孙女—刘解忧!刘戊和刘濞是七王之乱的主谋,为人残暴噬杀,和刘细君

  • 悲惨的大汉公主刘细君,先嫁老单于后又嫁小单于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细君

    刘细君是汉武帝侄子江都王刘建之女,属于正牌的西汉宗室。但她的命运却受到了父亲刘建企图谋反的连累,而越来越苦。刘细君的曾祖父是汉景帝刘启,祖父是汉武帝刘彻之兄江都易王刘非,父亲是江都王刘建,史称其为“江都公主”。刘建是个荒淫无道的诸侯王,元狩二年(前121年),企图谋反未成后自杀,刘细君的母亲以同谋罪

  • 刘细君:历史上第一位和亲公主,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细君,西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细君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和亲的公主里面,也有非嫁到匈奴,而是嫁去西域的,这人就是历史上第一个留下姓名的和亲公主刘细君。刘细君是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她本是千金玉叶的公主,按理来说,和亲的人选轮不到她。可惜,元狩二年,父亲刘建企图谋反未果后自杀,母亲以同谋罪

  • 汉惠帝皇后张嫣几岁开始守寡?历史上第一位处女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惠帝皇后张嫣,处女皇后

    汉代的时候,外戚的势力是一股最大的政治势力之一。吕雉就立了自己的儿子刘盈为帝,又让刘盈娶了她的外孙女张嫣为皇后。定亲时,这个皇帝用了骏马十二匹、黄金万两作为聘礼,迎娶这个才十岁的小外甥女。张嫣的弟弟年纪还小,见黄金累累堆于堂上,奔入内房里对阿嫣说:“嫣姐,皇帝要买你去哩。”吕太后威胁说要杀掉整个后宫

  • 张嫣为何嫁给自己的皇帝舅舅? 为何至死仍是处女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张嫣,处女皇后

    汉惠帝刘盈完全是母亲吕后手中的一个傀儡,凡事都无法自己做主,包括自己的婚姻,因此吕后帮他选了自己的外甥女作为自己的老婆,使这位可怜的皇后至死都是处女。刘邦的儿子汉惠帝刘盈作为西汉的第二位皇帝,因为母亲吕后的飞扬跋扈,他虽贵为天子却过得很窝囊,不但不能执掌治理国家的大权,就连经营自己的小家,他也不能完

  • 汉惠帝刘盈和张嫣为什么是有名无实的夫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盈和张嫣

    汉惠帝刘盈是西汉第二位皇帝,他是汉高祖刘邦和吕雉的儿子。汉惠帝是一位很年轻的皇帝,他在十六岁登基,继承了皇位。汉惠帝即位以后,他便实施了仁政,减轻赋税,政治清明,国泰安民。这些政策的实施,推动了经济的昌盛繁荣。但是由于汉惠帝的柔弱性格,使他在位期间,他的实际大权是掌握在他强势的母亲吕后手中,所以汉惠

  • 张嫣为何幼女时就被迫与自己的舅舅结婚生子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嫣

    刘盈和张嫣是夫妻,但虽然是夫妻,他们是有名无实的夫妻。刘盈和张嫣不尽是夫妻关系,他们还有一层亲戚关系,那就是刘盈是张嫣的亲舅舅。那么为什么亲舅舅会变成自己的丈夫呢?汉惠帝刘盈是西汉第二位皇帝,但因为他的母亲吕后的强势,他虽然贵为天子,但他却过的十分的窝囊,不仅没有实权来掌权,而且连自己的婚姻都不能做

  • 史上2个张嫣皇后都悲剧收场 处女终老以死殉国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嫣

    史上同名同姓的人很多,但同名同姓的皇后并不多。两位张嫣皇后,她们都是高高在上大一统皇朝的皇后,可最后都悲剧收场。一位皇后至始至终冰清玉洁;一位皇后不幸生逢乱世,遭遇国破家亡,最后以死殉国。第一位张嫣皇后是堂堂大汉第二任天子汉惠帝刘盈的正宫皇后。刘盈是高祖刘邦的太子,吕后所生,而张嫣是吕后的外孙女,这

  • 张嫣是吕稚的外孙女 为什么铲除吕雉党羽时会留下她呢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朝,张嫣

    汉文帝铲除吕雉党羽为什么会留下张嫣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张嫣是汉惠帝刘盈的皇后,汉文帝刘恒的嫂子,她还有一个身份是吕稚的外孙女,其实说起来张嫣也算是一个可怜的女人,她在诸吕之乱后,刘姓宗室和功臣对吕稚党羽进行铲除,而张嫣没被杀死,是有几种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