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屠户出身的大将军,揭秘何进的逆袭之路

屠户出身的大将军,揭秘何进的逆袭之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927 更新时间:2024/6/25 1:24:01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来说说何进的故事。

熟悉三国的朋友都知道,东汉末年的大乱世,很大程度要赖十常侍之乱!毕竟,如果没有十常侍之乱,就没有后来的董卓进京,也就没什么“董太师”乱政、迁都。

不过话说回来了,十常侍之乱为啥就“一定”要引来董卓进京呢?嘿,那就要问一个关键人物了——何进,何大将军!

咱都知道,汉王朝的外戚,一向都很厉害,牛掰的比如王莽之流,都可以改朝换代,差一点的梁冀也可以“交横跋扈”毒杀、废立皇帝。咱们今天的主角,何进,他更“厉害”——他的昏招能毁掉东汉王朝!

一、屠户出身的大将军

汉王朝的外戚,一般都出身于世家大族,比如窦家、阴家、邓家、梁家等等,可何进不是,他的出身,相比之下能低到尘埃里——他是屠户出身。这种出身还想当外戚?常规来讲,其操作性与可能性,与癞蛤蟆吃天鹅肉真差不多。

可是,凡事都有例外,偏偏何屠户就有一个漂亮的妹子——何妹妹(史书上真没她名字),也就是后来的何贵人、何皇后、何太后。何进他爹何真,死得比较早,老何家的何妈、何进、弟弟何苗,以及何妹妹,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几张嘴吃着何进一个人——直到后来何妹妹进宫。

皇家从民间选秀这事,并不新鲜,不过一般情况下,这种民间秀女的前途大都星光黯淡。何妹妹进宫时候的起点其实也很低——宫女,这与六大家族进宫的起始地位那是完全没法比,如果没有意外,她的结局也不过是在宫里孤单终老。

可是东汉王朝的末年,不但盛产败家子,而且流行“皇子夭折”(当然这夭折的原因就比较复杂了),比如汉灵帝的前任汉桓帝,就死活没生出儿子来。所以到了汉灵帝这儿,抓紧时间造后代,就成了一项紧迫任务。

再加上汉灵帝本就生性荒淫,何宫女就这样被临幸、怀孕,然后升迁成了贵人。到了这一步,何家才算看到了一点出头的希望。也正因为有了贵人头衔,何进晋升成了——中郎将,这是一个“比二千石”的中高级官位,掌管皇家卫队。后来,何进又外放做了颍川太守。

公元180年,何贵人生了儿子刘辨,这可是当时东汉皇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这一下母为子贵,外加后宫太监们的推波助流,何贵人一跃成了——何皇后。嘿,这一下,何进更加了不得,先后晋升为侍中、将作大匠、河南尹。

短短几年时间,何进从屠户一路飙升成了省部级高官!人生的大转折,真是不要来得更猛烈。

不过,更幸福的人生还在前方等着何进:公元184年,爆发了黄巾大起义!这大起义,搞得东汉集团董事长汉灵帝抓耳挠腮,情急之下,就任命了何进去平叛。

其实,这时候的东汉王朝不是没有人才,而是汉灵帝的心思根本就不在这里,所以危急关头,那就任人唯亲——拜何进为大将军。荣任东汉帝国军政一把手,何进达到了他职场人生的巅峰。

如果问杀猪的何进会打仗吗?肯定不会!但他知道谁会打仗——士大夫中有人才!何进干了他人生中的一件大事:解除党锢。

于是,你懂的,士大夫中的牛人、猛人们都出来了:卢植皇甫嵩张奂朱儁等等这帮大猛人,领着曹操、孙坚、刘备等一帮小猛人,把黄巾军给揍了个七零八落,十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平定了看似“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

不管怎样,平叛成功了!“三军统帅”何进大将军的声望,更是如日中天!

二、何进与太监们之间的问题

眼瞅着何进的权柄,已经摸到了大汉帝国的天花板!这让汉灵帝、汉灵帝妈董太后,以及亲信宦官们,都感觉到了不爽。

汉灵帝和董太后的不爽,咱们很好理解——权力受到了威胁嘛。亲信宦官们为什么也不爽?那是因为在东汉,宦官和外戚是皇权互相制衡天然的敌人,尤其是这个屠户出身的何大将军,并不把宦官们放在眼里。

如果问何进为啥非要敌视太监们,这主要以为此时何进的朋友圈都是士大夫,而党锢之祸中,士大夫和太监们结怨——太深了!

除了上面这些大环境问题,何进与太监还有私怨:何进是军政一把手,可是汉灵帝为了制衡何进的权力,又设置了以蹇硕为首的西园军。

理论上说,尽管有兵权,但太监出身的蹇硕根本没法和大将军何进掰腕子。但偏偏,汉灵帝有意扶植蹇硕,压制何进。几个回合下来,这就让何进对太监更加不爽!

尤其汉灵帝死的时候,还托孤给了——蹇硕。这蹇硕也深知自己的权势来自于汉灵帝,这汉灵帝一死,他能想到的就是:动手干掉何进。蹇硕这么想,还真准备这么干:他打算把何进引诱到军营,一刀砍翻。不过可惜的是,这个计划被属下潘隐泄露了出去。

事后,蹇硕又想联合十常侍集体搞掉何进,可十常侍却觉得,搞死何大将军,不如依附何大将军,不但没帮蹇硕,反而把蹇硕的计划全部塞给了何进。

于是,蹇硕的结局也就只有一个——被何进砍了。

三、何太后与董太后

何进和太监们的明争暗斗,已经很乱了吧,还有更乱的:汉灵帝死后留下了两个“太后”——亲妈董太皇太后、亲媳妇何太后。

按说董太后此时已经是皇帝的奶奶,本该退出历史舞台颐养天年了,但偏偏她手里也有一张王牌——刘协(后来的汉献帝)。而这个刘协的母亲王美人,正是被何太后亲手毒死的。有这张牌在手里,董太后自然不甘寂寞,在汉灵帝死前,就一直劝汉灵帝立刘协、废刘辨。

而现在汉灵帝死了,董太后本来还想靠着手里的权势,跟儿媳妇斗一斗。可是,何太后联合哥哥何大将军,董太后三招没过,就被发配回老家了。

四、昏招迭出

蹇硕死了,董太后回老家了,皇宫里有何太后,朝堂里有他何进以及一众马仔,按说,此时的大汉集团已经基本姓何了。

可是,何进内心不是坦然,却是恐惧!为啥呢?因为太监蹇硕想杀自己,加上朋友圈里对太监们的仇恨,何进突然产生了恐惧感。而他居然就被这种恐惧感所支配,甚至连给汉灵帝奔丧,何进都不敢去。

其实,兵权在手的大将军,如果真的讨厌或者害怕宦官,也好办,派大兵冲进去杀几个领头的不就行了嘛,这跟杀蹇硕是一样简单容易——曹操就是这么建议的。

可是,杀惯了猪的何进突然仁慈起来,使出了致命的昏招:还是按部就班吧,先请示一下何太后,太后同意杀,咱就杀。

这一请示好玩了——何太后不同意!不同意的理由也很充分:当初她这个皇后,就是太监们支持下上位的,没有太监,就没有她何太后的今天;此外,这些太监们现在都是她何太后的耳目,真杀了他们,何太后觉得自己一下就瞎了、聋了。不管怎么说,就是不同意!

不光太后不同意,连何进从小带大的弟弟——车骑将军何苗也不同意,而他不同意的原因更简单:十常侍塞钱了。所以,连弟弟何苗也劝大哥:不要忘本、不要飘。

这种时候,正常人就算恼羞成怒,也该派兵杀人了。可是何进紧接着又出了一步“高明”的昏招,这招是马仔袁绍建议的:大将军啊,不如这样,咱们号召天下诸侯进京请愿——清君侧,逼迫太后就范!

对于这个主意,何进突然觉得——太妙了、太高明了!他发出诏书,招董卓、丁原等人带兵进京。

不得不说,何进摆出的这架势,好像不是要杀宦官,而是要把宦官们压成渣渣!

五、身死国乱

诛杀宦官,这本来是很简单也很隐秘的事,可是由于何进的昏招迭出,愣是把这事玩的是鸡飞狗跳、尽人皆知!

眼瞅着何大将军又是调兵,又是逼宫,十常侍脑子再不够数,也知道自己要大祸临头了。如果说京城里耳目最灵光是谁?答案必须是太监!这些缺零件的内臣,消息灵通是他们唯一的优势。所以,十常侍如果不愿坐着等死,那也就只有奋力一搏。

人要倒霉先要飘,而何进这会儿就在——飘!何进正在为自己的“奇谋妙计”志得意满,从此以后,腰也不酸、腿不疼了,进皇宫也不害怕了。

很快,太监们就探知何进进宫的消息,略施小计就把何进骗到了嘉德殿,手执利刃的太监们一顿乱剁,曾经威风八面的何进,连求饶的机会都没有,人就几乎被剁成了饺子馅!

诶,怎么说呢?这世界上有一种人,善于把简单的事变复杂,甚至复杂到最后自己完全驾驭不了。或许,何进就是这样的人。

始终等不到何进出宫的袁绍等人,却等来了何大将军的脑袋。这帮太监们也是脑子不灵活,他们以为,何进死了,那帮马仔们就得趴着臣服他们这些新主子。但事实上,看见何进的脑袋后,袁绍、吴匡、袁术、曹操这拨人直接杀进了皇宫,那是看见太监就杀。

这一夜,皇宫甚至整个洛阳城,都沐浴在喊杀与兵火之中。

何进死了,他的生命在这一夜终结,但他不知道的是,他招来的各路“清君侧”的大军,即将彻底覆灭东汉王朝!

标签: 何进东汉

更多文章

  • 三国机密伏寿皇后和刘平有孩子吗?两个孩子皆被曹操鸩杀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机密

    电视剧三国机密伏寿皇后和刘平有孩子么?据悉历史上伏寿与汉献帝有子二人,皆被曹操鸩杀。不过目前刘协已经死了,但是伏寿并没有皇子,看来要和刘平生孩子了。伏寿出现的那一刻,这个戏就定调了。伏寿心思城府外有性情,端庄隐忍下有冲动。如冰湖下暗涌生,像风止后暴雨突至。万茜老师台词每次听都想吹爆。不用力但入木三分

  • 《三国机密》中的腹黑皇后伏寿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女人?历史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机密

    近期《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正在热播,这是一部有基本史实框架的历史悬疑剧,马伯庸果然是讲故事的高手。在这部脑洞大开的大剧中,历史上的汉献帝早已崩殂,他的孪生弟弟刘平李代桃僵,成为大汉天子,在许都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谍战密谋大戏。除了马天宇扮演的汉献帝,万茜扮演的皇后伏寿也很出彩,伏皇后是整个汉室密谋

  • 汉少帝刘辩:唯一一个死后被葬入了太监墓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少帝,刘辩,十常侍,

    古人对于死后的墓葬,向来是十分重视。百姓家如此,皇室贵族更是如此。按理说,皇帝的墓葬,即使不是金碧辉煌,也是非常讲究的。但是,汉少帝去世后,却被随随便便埋入了宦官的墓穴。这在历史上可谓绝无仅有,令人难以理解。一代帝王,丧事为何如此不风光?可谓疑惑重重。登上帝位汉少帝刘辩,汉灵帝刘宏之子,母亲是来自南

  • 东汉废帝刘辩:董卓为什么一定要杀了少帝自己称霸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朝,皇帝,刘辩,董卓

    东汉少帝刘辩,历史上一个悲剧人物。他是东汉历史上第一个被废黜的皇帝,在位仅仅五个月,英年早逝,去世时只有15岁,他在位时,东汉政权早已名存实亡。刘辩(公元176-公元190年),汉灵帝刘宏死后,年仅15的刘辩便登基为王。话说,汉灵帝原本属意的人并非刘辩,而是陈留王刘协。刘宏曾在群臣请求立太子之时,对

  • 汉少帝刘辩:东汉历史上第一个被废黜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少帝,董卓,何进,东汉

    东汉少帝刘辩,历史上一个悲剧人物。他是东汉历史上第一个被废黜的皇帝,在位仅仅五个月,英年早逝,去世时只有15岁,他在位时,东汉政权早已名存实亡。刘辩(公元176-公元190年),汉灵帝刘宏死后,年仅15的刘辩便登基为王。话说,汉灵帝原本属意的人并非刘辩,而是陈留王刘协。刘宏曾在群臣请求立太子之时,对

  • 刘辩为什么死后会被葬入太监墓?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辩,汉朝

    大家好,说起刘辩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从公元221年,秦始皇称帝开始,到公元1912年,清王朝被推翻统治为止,整个历史出现过的皇帝有494位,其中不乏雄韬伟略之才,但是今天要讲的这一位,却是那众多皇帝中最平平无奇的一个,在死后被葬入宦官墓。这个人就是刘辩。刘辩,生于公元176年,作为东汉的倒数

  • 即位130天就被奸臣毒死,刘辩的生平有多惨?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辩,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辩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刘辩的父亲是汉灵帝刘宏,母亲是宫女何氏,所以刘辩是庶出。皇子刘辩出生以后,何氏母以子贵,被封为贵人,两年后又晋升为皇后。灵帝一开始不喜欢刘辩,而喜欢王美人所生的皇子刘协。因此灵帝想立刘协为太子,但是因何皇后在宫中受宠,国

  • 15岁被迫自杀的皇帝,汉少帝刘辩的一生有多悲凉?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少帝刘辩,汉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汉少帝刘辩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东汉唯一一位被废黜的皇帝,便是汉少帝刘辩,汉灵帝刘宏与何皇后之子。何皇后原本只是身份低微的婢女,因受到汉灵帝宠爱而一路封贵妃乃至皇后。何皇后受到帝宠,而她的兄弟何进也因她而受到汉灵帝重用,并且逐步掌权,成为汉少帝刘辩上位的

  • 如果沮授跟随了曹操,曹操能早点统一天下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沮授,三国

    对沮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相关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汉末年,汉朝已经名存实亡,董卓趁机专权,引得各方诸侯前去围剿,渐渐形成诸侯争霸的形式,最后形成了曹操、刘备、孙权三足鼎立的局面,在这争斗过程中,袁术、吕布、张绣、袁绍等各方诸侯先后灭亡。曹操、刘备、孙权这三国,以曹操的势力最为强

  • 沮授是什么结局?才华可媲美荀彧诸葛亮,无奈不得其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沮授,三国

    沮授是什么结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今天,不说魏蜀吴人物,谈一个袁绍手下,沮授。他可被称为袁绍的张良,多个提议都足以改变当时局势,可惜的是,袁绍不是刘邦,也不是曹操,他的下场注意悲惨。他的才华不输荀彧,甚至提出类似奉天子以令诸侯的方针,结果令人唏嘘。一、最早的隆中对沮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