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让张辽一战成名 当时取胜的密函是什么?

曹操让张辽一战成名 当时取胜的密函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696 更新时间:2024/3/17 8:32:01

都认为曹魏很强大,蜀汉、孙吴加在一起也没有它的势力强,但这要看怎么说,如果只比人口、经济、军队数量也许成立,比地盘可能就不成立了,比真实的战斗力更勉强。还要看在什么时候比,曹操在世的时候情况还要更弱些,理由是曹操从来不敢同时打2场甚至3场大决战,西线用兵,东线、中线就防守;东线用兵,西线、中线也得低调。曹操在西线的汉中,东线合肥吃紧,这一回要命了。但他对此早有预料,就在大约1年前他到过合肥,临行时决定留7000人马守城,因为其它人马他要带走。

人马不多,但曹操特意把3员猛将留了下来,分别是张辽李典乐进,同时留薛悌任留守部队的护军。曹操还交给薛悌一个密函,在密函的边上写了4个字“贼至乃发”:等敌军来了再打开!曹操走后薛悌谨遵指示,没有打开过那个密函,直到孙权率10万人马向合肥杀来,薛悌赶紧当着张辽、乐进、李典诸将的面打开来看。

“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大家有点失望,当前明显寡不敌众,宜采取守势,等待援军的到来,如果主动出击,能否取得胜利实在很怀疑。只有张辽认为丞相的指示是正确的,他说:“曹公远征在外,如果我们坐等待援,敌人必然会击破我们。所以曹公命令我们趁敌人没有集齐之时发起攻击,挫伤他们的锐气,以安定军心,然后才能守住。”乐进、李典等人还有些犹豫,张辽有些生气:“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如果还要怀疑,我张辽愿意单独一战!”李典跟张辽平时有矛盾,此时慨然说道:“这是国家大事,我不能以私心而忘记公义,请让我跟随你前进!”

于是张辽连夜召募敢死队,共选了800人,给他们杀牛飨食,饱餐一顿,到了天亮,张辽亲自披甲持戟,率领这800勇士杀入敌营。张辽一边杀,一边大呼自己的名字,他们连杀数十名敌人,其中还包括两员将领,势不可挡。他们冲锋的速度极快,“冲垒入至权麾下”。孙权完全没有料到,他大吃一惊,不知道如何办,跟前有一个土堆,可能是一处“高冢”,也就坟堆,孙权顾不了那么多,抱着一把长戟就上了土堆。

张辽站在土堆下,高喊让孙权下来一战,孙权不敢动,这时孙权手下诸将杀了过来,将张辽围住。张辽率身边数十人又往外面杀,刚杀出重围,听见后面有人求救,回头看是自己带来的人里有被孙吴的士兵围住不能脱身的,张辽于是又往回杀,敌兵人马披靡,没人敢挡。张辽顺利将被围的士兵解救出来。这一战从早晨一直打到中午,张辽就用这800人在孙权大营里连冲带杀,孙吴军队居然无奈,看着他们杀进杀出,孙吴士气大损。

这就是著名的逍遥津战役,此役曹军以7000人打退了孙吴10万人的进攻,先后2次陷孙权于危难,使孙权损兵折将,创造了战场神话。张辽经此战名气更大,自那时起张辽的名字便与逍遥津联系在了一起。后人评论此战的胜利,一方面归功于张辽等人作战勇敢,面对强敌敢于主动出击,以不足十分之一的力量对比,打得敌人节节退缩。另一方面,对于曹操知人善任也给予高度评价。曹操在留下的封函里仿佛已经预估了1年后发生的情况,对于如何用兵给出了清楚的指示,他知道张辽、乐进、李典等人互相不服气,平时都不买对方的帐,所以把拒敌方案暂时秘而不宣,他相信关键时候张辽等人能以大局为重,且互相激励,一定能出奇致胜。之所以让张辽、李典出战,是因为曹操了解他们的性格,张辽作战勇猛,有狠劲,李典号称“军中长者”,是一员儒将,他们在性格上形成了补充,面对强敌,既需要勇猛、也需要冷静。

为什么曹操特意强调不许护军薛悌出战呢?薛悌是文职,冲锋陷阵不是他的长项,当然这算个理由。而更重要的理由是,薛悌在合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别人无法替代。当时合肥的防务是由互不隶属、主将军职也相当的几路人马共同担任,薛悌这个护军作用除了监督部队外,还负责各路人马的沟通、联络,相当于联席参谋长。薛梯22岁当过郡太守,是曹操格外欣赏、信任的文职人员之一,他可直接向曹操本人汇报情况,直接接受曹操的指令,因而很重要。张辽等3人资历差不多,脾气也都不小,平时互相也不太服气别人,薛悌的作用就是代表曹操协调他们的关系,这种协调作用很重要,如果首战失利其作用更加重要,所以曹操特意强调要保证薛参谋长的安全。

标签: 三国曹操张辽

更多文章

  • 东汉张让如何一步步成长为汉灵帝的宠臣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让

    张让是汉灵帝的宠臣,不仅《后汉书》中有记载张让简介,而且在罗贯中所著的小说《三国演义》中,也介绍了张让简介。通过张让简介得知,张让大约生于135年,卒于189年。张让是东汉汉灵帝时期有名的宦官,汉桓帝在位时,张让还是一个小黄门,后来深受皇帝的宠信,官至中常侍等职。十常侍画像张让少年时,就已进入宫廷做

  • 张苞之死为何让诸葛亮如此痛心?张苞有多勇武?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张苞

    张苞有多勇武?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说到三国时期的名将到底谁厉害,恐怕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答案吧,没有定论而在三国时期的人的心里,答案恐怕也和现代人不一样。历史上可能对张苞的名字不是特别的熟悉,不知道张苞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但是诸葛亮却在他死后痛哭吐血甚至晕倒,可见

  • 王允3次状告张让挽救汉室!忠肝义胆流传千古!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朝,王允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王允救汉室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公元184年,张角三兄弟,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场太平道领导的起义,很快就席卷了大汉十三州。他们以“土德”为尊,头戴黄巾,后人称之为“黄巾起义”。黄巾起义,主要发生在3大地区:1.以巨鹿为核心的冀州;

  • 李世民让张玄素辅佐太子,最后却被太子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玄素,唐朝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张玄素的故事。唐朝贞观十四年,唐太宗李世民收到一个让他极为震惊的消息,东宫太子左庶子张玄素在夜里被人刺杀,还好张玄素命大,侥幸躲过一劫。张玄素是李世民亲自给太子李承乾安排的老师,素来勤勉。有人针对张玄素,就是针对太子。李世民于是派人

  • 太子刘荣命运的起伏全都与他母亲栗姬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太子刘荣

    根据《资治通鉴》上记载,景帝四年的时候后宫中还没有皇后,栗姬占有汉景帝的独宠,于是立栗姬的长子刘荣为太子。但是,这个太子刘荣却在景帝七年直接被废除封为临江王,不过几年的时间,刘荣却从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太子沦落到犯罪被囚自行了断的下场。太子刘荣的被废除,其实和他自己却并没有过多的关系,而太子太傅窦婴和丞

  • 汉景帝为何对儿子刘荣的死无动于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景帝

    刘荣是汉景帝的长子,曾经做过大汉太子。母亲是栗姬,由于栗姬失宠,刘荣因为侵占陵地,被司法机关介入,不久因为司法的头目郅都过于苛刻,刘荣自杀而死。消息传出来之后,汉景帝的老妈窦太后勃然大怒,要求汉景帝对郅都大卸八块,满门抄斩。而汉景帝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仅不照办,反而把郅都当宝贝一样供着,而对于自

  • 刘彻登基之谜:为什么废太子刘荣会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彻

    当然,老百姓看到的永远是表面的光鲜,其实可怜生在帝王家这话真不是矫情。自古皇家无亲情,为了皇位那不知多少人脑袋打成了狗脑袋。成功了还整天提防这个,提防那个,甚至提防自己的儿子。即便你不招惹别人,并不代表别人不来招惹你。所以啊,虽然地位崇高,但说不上啥时候就大祸临头。就说说这汉景帝的儿子刘荣吧,从太子

  • 太子刘荣为什么会被废?跟栗姬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荣,汉朝

    太子刘荣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公元前157年,一生勤俭的汉文帝轰然驾崩,太子刘启继位。当群臣在朝堂之上纷纷表示对新帝的恭贺时,汉宫之内的一个婴儿不久也呱呱落地,这个婴儿的将来很不一般,他是未来的汉武帝。刘彻出生前,他的母亲王夫人就对汉景帝刘启说这是“梦日入

  • 刘荣没有犯过任何错误 汉景帝为什么要废掉他的太子之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荣,汉景帝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荣被废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刘荣本来是汉景帝的长子,又被封为太子。他在太子位置上做事勤勤恳恳,谦虚谨慎,没有犯过任何错误。可是却突然就被汉武帝把他的太子之位给拿下,换给了刘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刘荣被废的原因,看还真的与他毫无关系,都是他妈得罪了他爹汉景帝刘

  • 因为一个坑儿子的母亲 身为太子的刘荣被汉景帝废黜了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朝,刘荣

    还不知道:栗太子刘荣被废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148年,曾经的废太子,现临江王刘荣因扩建被招至长安问罪,在中尉府给自己的父亲汉景帝写下谢罪书后自杀,结束了自己被坑的一生,年仅23岁。太子作为国家储君,储君的废立关系到国家的稳定。春秋战国时代因为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