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昭君为何嫁给呼韩邪单于 王昭君是怎么死的

王昭君为何嫁给呼韩邪单于 王昭君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590 更新时间:2024/1/4 20:10:49

王昭君,出生于约公元前52年,名嫱,字昭君,汉族,南郡秭归人,西汉元帝时和亲宫女,与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她经常活跃在文人墨客的诗文里,我想如果西汉有贴吧的话,王昭君一定是诸公子发帖追求的对象,说不定早就把她给人肉出来了,而关于王昭君的帖子也必定是最火的。

公元前52年,一声响亮的婴啼使村里那户王姓人家笑逐颜开。女孩儿落地了,取名王嫱,字“昭君”。王昭君出生于平民家庭,虽然老天爷没有让她出生在一个富贵人家,但是上天还是很公平的,给了她一张惊艳的脸庞,荆楚的细雨滋润她一天一天地长大……

等到了16岁,王昭君出落得亭亭玉立,明眸皓齿,周围的人都知道了邻村这位漂亮的小美女叫王昭君,到哪里都能听说到关于她美丽容颜的话语,美丽的妙龄少女芊芊玉手,采花担水,凭栏远眺,眉眼之间尽显天真活泼,只不过这样无忧无虑的日子很快就结束了。

网络配图

公元前36年,汉元帝突然就搞起“选秀”来,有种势必要网罗天下美女于一人的感觉,汉元帝把天下美女都扩充到自己的后宫,王昭君也入选了,不知道这一去是幸运还是厄运,阳春三月,正是满地金黄的时候,16岁的昭君收拾好行囊,在渡头与年迈的父母告别后,独自踏上岸边的官船。风一程,雨一程,小船顺香溪而下,入长江、逆汉水……飘飘摇摇地驶向遥远而陌生的地方长安。在摇晃的船中,昭君做了一个梦,她梦到这一切都不是真的,她还是秭归一位无忧无虑的少女。

几个月后,王昭君和一众秀女在掖庭等待召见,王昭君一个16岁的少女,知道自己的资本,即使不施粉黛她也是佼佼者,这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让她和别人有一种距离,不肯屈尊俯就,也不愿取悦任何人,为了能够得到皇帝的垂青,很多秀女都贿赂画师,只有昭君冷面相对,连微笑都没有。画师自然也不会将昭君的美貌如实展现,于是“掖庭待诏”的昭君就等着有一天出去,不管是得到召幸还是放归,只要自己能够出去就够了。可是,这一等等来的却是和亲的消息。

竟宁元年,匈奴单于呼韩邪来朝,请求娶汉人为妻。元帝觉得有几个女人就能维护边境稳定,这个生意还是很划算于是答应了,单于非常高兴,上书表示愿意永保塞上边境。当时昭君已经入宫数年,得不到皇上宠幸,心情非常悲伤哀怨,就主动请求和亲匈奴。呼韩邪单于临行前,元帝饯行,让五个宫女出列。昭君衣着靓丽,容貌美艳,元帝非常吃惊,想要留下但又不愿失信,遂赐予匈奴。

后人夸耀王昭君,如何以大局为重,远嫁和亲;又如何出于民族大义,忠君爱国……其实,昭君心里是百般千般的不愿意,可是有什么办法呢,自己不是公主不是贵族,没有自己选择的余地,

网络配图

昭君不知前途,单于从没见过这样光彩照人的中原女子竟然显得不知所措,皇帝不明就里,觉得自己放过昭君太吃亏了……大殿上,一种奇怪的氛围弥漫开,但是一门“和亲”却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王昭君在民间,是位身披红袍怀抱琵琶的哀怨女子,留给人们印象最深的就是在朔漠中那一抹红色的背影,在宫内,她是位巾帼英雄,为了国家大义不惜牺牲自己。这些都是王昭君,又都不是,她在身后的美名都是别人给她扣上的帽子,没有人问过她愿不愿意到边远的地方,嫁给一个素不相识的男人。文人骚客也七嘴八舌地抒情,恨不得与昭君同在一个朝代,做他的蓝颜知己。以致于,昭君的形象也烂俗起来,其实她不过就是一个弱女子,一个没有权利选择自己幸福的女子。看似风光的背后,是不为人知的心酸。

大约走了一年,才到了了匈奴。初夏时节,处处水草丰美,马跃羊奔。沸腾的匈奴人,热烈欢迎这位新“阏氏”。20岁的王昭君与40岁的呼韩邪并辔而行,笑容可掬地望着自己的臣民。放佛这里就是她最后的归宿,然而等待她的是十二年冗长的痛苦。

十二年里,她先嫁给了比自己老很多都可以当自己父亲的呼韩邪单于,和他生活了一年多一点,这一年多的时间昭君日夜思念家乡,但是好在呼韩邪单于对昭君还不错,昭君来边塞这么久在丈夫身上也终于体会到一点家的感觉了,只可惜好景不长,一年后没多久,呼韩邪单于就死了。留下昭君和她未成年的儿子伊图智伢师,原本以为这下有机会回到汉王朝了,没想到更震惊的事情还在后头。

网络配图

按照游牧民族的规矩: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尽妻其妻。昭君先是惊愕,继而羞愤,但是任凭她怎么反抗、反对都无济于事,她依旧落入了复株累手里,更让昭君痛心的是,为杜绝昭君的儿子篡夺单于大位,复株累把她儿子杀死了。一边是自己的儿子,一边是自己的丈夫,这样的抉择让昭君生不如死。此后的11年,她为其生下了两个女儿。公元前20年,复株累单于又死了。昭君这次没再嫁,寡居了一年后,也撒手西去,而她去世时仅33岁。

标签: 昭君

更多文章

  • 解读王昭君的不幸:被逼嫁继子亲子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昭君

    王昭君,是我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后人用落雁来形容她的美貌。王昭君是汉元帝时期的人,出生于今天湖北省兴山县。做为历史人物,她对汉匈的和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其中还有一段插曲,据《西京杂记》记载:“汉元帝后宫嫔妃宫人很多,不得常见,于是让画工图形,按图召幸。宫人皆赂画工,昭君自恃容貌,独不肯与。工人

  • 揭秘:王昭君出塞前被谁蹂躏了三天三夜?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昭君

    一个是好色皇帝刘奭,一个是美貌宫女王昭君,两人本来只是简简单单的主仆关系,不想千年之后,却稀里糊涂地出现了与两人有关的风流韵事。真实的历史中,王昭君一直埋没在后宫佳丽之中,所以刘奭根本没有机会临幸这个闭月羞花的美人,更不曾与其有过风花雪月之事,但是追求美梦、向往憧憬的后人却不依不饶,誓不罢休,非要

  • 大美女王昭君为什么没得皇上宠反而被派去和亲?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昭君

    昭君出塞的事情想必很多人都是知道的,但是昭君作为和貂蝉、西施、杨贵妃并列的四大美女之一,为什么没有被皇帝看上,反而去和亲了呢?是因为昭君深明大义?还是皇帝有眼无珠?关于昭君没成为皇帝的宠妃却最终出塞的原因,有两种很流行的说法。一种最流行的说法是,王昭君因自傲,未买通画工毛延寿,因而被丑化。未能遭皇上

  • 昭君出塞之谜:王昭君为什么迟迟得不到临幸?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昭君

    汉元帝(前75~前33年),即刘奭],西汉皇帝。汉宣帝子。公元前49~前33年在位。爱好儒术。先后任贡禹、薛广德、韦玄成、匡蘅等为丞相。宦官弘恭、石显为中书令,赏赐达钱一万万。又重用外戚史氏、许氏。统治期间,赋役繁重,西汉开始由胜而衰。网络配图汉元帝竟宁元年春三月,匈奴呼韩邪单于,自请入朝,奏诏被批

  • 大美女王昭君:是如何错过汉元帝的临幸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昭君

    王昭君“幸免”汉元帝临幸之迷汉元帝竞宁元年春,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见元帝乞求降公主以和亲。汉元帝因无法抵御匈奴的侵犯,见呼韩邪来朝求婚,便答应了他的求婚,以解匈奴之患。可当柔仁的元帝回到后宫时,又踌躇起来,因为以真公主或宗族女嫁蛮荒之地,于心不忍。网络配图当时冯昭仪在旁,她对汉元帝说:“后宫宫人上万

  • 王政君和王昭君仅仅一字之差 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王昭君,王政君

    王政君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在现在的社会重名是很普遍的事,但是在古时候的汉朝,有两个名字相似的女人,他们的一生和结局却南辕北辙,迥然不同。你们一定猜到了吧,她们一个叫王政君,一个是叫王昭君。虽然她们两人名字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生,一个贵为皇后,辅佐几代新

  • 王昭君出塞之后过的怎么样 王昭君有没有后代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昭君,匈奴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王昭君出塞过的好吗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再婚对于现代来讲可能不算什么?但在古代很多女性并不能接受。当然,不单是封建思想的束缚,还要看嫁人对象!王昭君作为四大美女之一,相比较其他三位结局无疑是幸福的。西施沉溺于江中,貂蝉生死不明,杨玉环死于心爱之人(唐

  • 王昭君出塞真的是自愿的吗 王昭君为什么做出如此这样的牺牲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昭君,匈奴

    昭君出塞是自愿的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我国的古代四大美女想必大家十分熟知,而其中的王昭君更是一位深明大义的女子,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她的一生可谓是十分凄凉的,一生嫁了三个丈夫。几乎所有女子都知道与匈奴和亲相当于毁了自己的一生,那么为什么

  • 王昭君出塞到底好不好 如果留在宫里又会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朝,王昭君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昭君出塞,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和亲的故事相比大家都不陌生,这在古代的王朝中很很普遍现象。而王昭君算的上是和亲公主中的代表人物,对于她的远嫁,很多人都表示同情。但平心而论,王昭君的一生过的并不是很差。王昭君是来自西汉南郡秭归县的普通人家,进宫之后也一直是

  • 昭君出塞之后过得怎么样 匈奴人对怎么对待王昭君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昭君,汉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王昭君生活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在中国,王昭君这个名字几乎无人不晓。王昭君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也许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只知道昭君出塞,对她出塞后过得怎么样,并没有过多的了解。昭君出塞其实,相比西施的"沉鱼"而亡、貂蝉的生死不明、杨贵妃的缢死,王昭君的结局应该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