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可卿的真实出身:给秦可卿看病的真是御医吗?

秦可卿的真实出身:给秦可卿看病的真是御医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986 更新时间:2023/12/15 17:41:13

有的读者认为秦可卿一定有特殊身份,主要原因之一是给她看病的都是御医,因为第十回都称他们为“太医”。既然是太医院的好几位御医给秦可卿看病,那么秦可卿的来历一定极不寻常了。这是误会。

御医院在清代叫太医院,所以御医确实被人们尊称为太医,但是被尊为“太医”的绝大多数都不是御医。真正的御医是极少极少的。正如为官者常被人称为“老爷”,而被称为“老爷”者不一定是做官的。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让我们首先来看看《清史稿·职官志》中关于太医院的记载:

太医院的大夫分四个级别,第一等叫“御医”,只有十三人。雍正乾隆时期为七品,和县令一个级别。第二等称为“吏目”,只有二十六人,八品与九品各十三人。第三等叫医士,共二十人,“给从九品冠带”。第四等叫“医生”,有三十人,无品,相当于现在医院里的助理医师。

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太医院的“御医”只有第一等大夫十三人,连院长、两位副院长在内才十六人。即使从最广义的意义上说,十六加二十六,加二十,再加三十,太医院的大夫总共只有九十二人。太医院的“御医、吏目、医士”这三级五十九位大夫是可以独立看病的,也就是说,有处方权;第四级的“医生”看来只能当助手。“医生”的“生”字,是“生员”的意思,“医生”是见习大夫。

在《红楼梦》中至少有六条直接证据,可以证明给秦可卿看病的不是御医,而且根本不是太医院的人:

1、尤氏多次抱怨这些“太医”不是好大夫,水平要不得。如第十回尤氏先是对金荣的母亲抱怨,来给秦可卿看病的“没个好大夫”。后来又对丈夫贾珍说:“如今且说媳妇这病,你到那里寻一个好大夫来与他瞧瞧要紧,可别耽误了。现今咱们家走的这群(听听,不是论‘个’,都论‘群’了,还好得了么)大夫,那里要得,一个个都是听着人的口气儿,人怎么说,他也添几句文话儿(不疼不痒、四平八稳、万古长青、永远正确的废话)说一遍。

2、秦可卿得的不是疑难杂症,不难诊断,最后被一位业余医生确诊。冯紫英推荐的业余大夫张友士名不虚传,其实他只不过相当于京剧界的票友,偶尔票了一把,却比那些角儿还棒。张友士一号脉,马上就确诊,分析了一通病情病因,毫不犹豫地否定了那帮“太医”们的“喜脉”之说。

3、可卿身边的婆子都知道那些“太医”是草包。张友士确诊后有一段文字特别值得注意:“旁边一个贴身伏侍的婆子道:‘何尝不是这样呢。真正先生说的如神,倒不用我们告诉了。如今我们家里现有好几位太医老爷瞧着呢,都不能的当真切的这么说。有一位说是喜,有一位说是病,这位说不相干,那位说怕冬至,总没有个准话儿。求老爷明白指示指示。’”可见连地位很低的婆子都看不起那些“太医”。如果真是御医,作为奴才的婆子敢这么当着外人褒贬么?

4、业余大夫张友士也被称为“太医”,毫不客气地批评那些“太医”耽搁了秦可卿。小说这样写道:“那(张)先生笑道:‘大奶奶这个症候,可是那众位耽搁了。’”张友士接着又详细分析了病情,提出治疗对策,强调秦可卿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得病是因为“思虑太过。此病是忧虑伤脾”等等。那婆子说“可不是”,证明张先生说的句句在理。张友士果然有见识,开出的药是“养心调经”之药。而且第十回写得清清楚楚,秦可卿“吃了一剂药”,第二天“头眩得(就)略好些”。

有读者问,张友士会不会是反对乾隆皇帝的皇弟弘皙负责和宁国府、秦可卿来联系的人?不会。一是没有任何文本依据表明他和弘皙有什么关系。相反,张友士的身份文本交代得一清二楚。二是,如果他负有秘密联系使命,那么前面几位所谓“太医”就不会出现了。

在这六条证据中最有力的是第五和第六条:

5、贾珍的话否定了他们是御医。第十回最后贾珍说,这些就是“混饭吃久惯行医的人”。那么贾珍怎么不请真正的御医来给秦可卿诊治?御医能随便出诊么?不能,那病人得有级别。秦可卿是民妇,不够格。那么有没有御医来给贾府的人看过病呢?有,贾母,还有贾宝玉

6、御医出诊的对象有级别,御医本人要穿官服。《红楼梦》中多次写到这太医那太医来给这个那个看病,唯一能够确定是御医的是四十二回来给贾母看病的王太医。小说写道:“贾母见他穿着六品服色,便知御医了。”再一问,原来这位王太医的叔祖曾为太(御)医院正堂(院使,院长),与贾府是世交。接着还顺便给凤姐的女儿大姐儿看了看。由此可见,一,御医出诊要穿本品级的官服,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冠带”;二,御医水平就是高,和那些“混饭吃久惯行医”的江湖郎中就是不一样。

标签: 秦可卿御医红楼梦

更多文章

  • 贾珍为什么对儿媳妇秦可卿的死那么悲痛?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贾珍,秦可卿,红楼梦

    其实,秦可卿这么秀外慧中的女人,有时候真的不愿意把她往坏处想。想想《红楼梦》中就这么一个天仙似的女人,怎么就是个如此的结局呢?着实令人想不透,着实令人无奈。以前说秦可卿与贾珍扒灰,很多人都感到气愤,我想这类气愤的人大多都多少怀有一点这种心理吧。毕竟,美的事物谁都不愿意她遭到毁灭。其实也不是我编造说秦

  • 秦可卿死后贾珍有哪些异常表现?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可卿,贾珍,红楼梦

    在曹雪芹的笔下,贾珍是一个带头败家毁业的贾氏不肖子孙,又是一个“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当家人。他首先是个乱伦者,爬他儿媳秦可卿的灰。曹雪芹在原稿里曾专门写了“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一回书,对此丑行进行了彻底的暴露。只是由于脂砚斋(是畸笏叟,脂砚的批中是暗自反对删除这一节的)的干预,才改成了秦可卿

  • 王熙凤知道秦可卿和贾珍的私情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王熙凤,秦可卿,贾珍

    第七回焦大醉骂,装作没听见的,除了贾蓉,还有一个人,那就是王熙凤。听见了而装作没听见,是最有意思的,说明他们是真听懂了。不像贾宝玉那般,随便糊弄一下就过去了。但是我相信,贾宝玉长大以后,是会懂的。那么,王熙凤是否知道了秦可卿和贾珍的私情呢?我以为是知道了。第一,王熙凤听到焦大醉骂爬灰的时候,反应和贾

  • 贾蓉和秦可卿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迁?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贾蓉,秦可卿,红楼梦

    我知道,要判定贾蓉是早就知道了贾珍和秦可卿的私情,还是焦大醉骂之后才知道的,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看看贾蓉和秦可卿的夫妻感情,或者确切点说是贾蓉对秦可卿的态度,在焦大醉骂前后,有无微妙变化。因为,如果焦大醉骂之前,贾蓉秦可卿夫妻还算和谐,而焦大醉骂之后,就变得隔漠而冷酷的话,就能说明贾蓉是才发现父亲和妻

  • 为什么贾蓉对妻子秦可卿的死无动于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贾蓉,秦可卿,红楼梦

    常言道: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比海深。老婆死了,做丈夫的自然要悲伤不已。在红楼梦中贾蓉和秦可卿似乎就给有这样的情况,用秦可卿的话说:“这样人家,公公婆婆当自己的女孩儿似的待。婶娘的侄儿虽说年轻,却也是他敬我,我敬他,从来没有红过脸儿……”那么秦可卿的话到底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为何在自己死后,丈夫

  • 秦可卿为何选择自尽?她卧房里的物品都有哪些隐意?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秦可卿

    秦可卿之死一直是未解之谜,书中有很多细节暴露出她死亡的真实原因,其中她屋里的盘子就是一个。【01】秦可卿屋里用的盘子代表了什么?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跟着贾母到宁国府,午睡之际,秦可卿亲自安排,最终让宝玉进了自己的卧房。在秦可卿的卧房里,贾宝玉看到了墙上挂着的是《海棠春睡图》;桌子上摆着武则天用过的宝

  • 红楼梦中贾珍形象如何分析?贾珍和秦可卿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红楼梦,贾珍

    红楼梦贾珍人物形象分析,贾珍和秦可卿什么关系?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红楼梦贾珍简介贾珍,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贾敬之子,贾演曾孙。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生活穷奢极欲,虽有一妻二妾,但仍和儿媳秦可卿、妻妹尤二姐关系暧昧。秦可卿死后,是他流泪向王夫人请求让王

  • 秦可卿:出自古典小说《红楼梦》,为金陵十二钗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可卿,红楼梦

    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贾蓉之妻,秦业的养女。她还有个无血缘关系的弟弟秦钟。来自仙界清净女儿之境,是太虚幻境之主警幻仙子的妹妹,乳名兼美,表字可卿。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她长得袅娜纤巧,性格风流,行事温柔平和,被贾母赞为重孙媳中第一得意之

  • 《橙红年代》李纨的孩子父亲是谁?李纨与刘子光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橙红年代》

    电视剧《橙红年代》已经将近大结局了,可能很多的人会怀疑李纨的孩子到底是谁的,到了最后也没有把这个谜团揭开。起初,有人怀疑是刘子光的,但后来证明这并非是真的,那么这到底是谁的呢?《橙红年代》李纨孩子谁的电视剧《橙红年代》中李纨孩子父亲的身份并没有公布。剧情一开始她就有一个孩子,剧中人物设定是个单亲妈妈

  • 李纨:古典名著《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纨,红楼梦

    李纨,古典名著《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字宫裁。她是荣国府长孙贾珠之妻。贾珠夭亡,幸存一子,取名贾兰。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李纨青春守寡,心如“槁木死灰”,是封建淑女,是标准的节妇,是妇德妇功的化身。但她进入大观园后,恢复了青春朝气,不但带领诗社兴旺发达,而且把大观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