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姬昌的次子叫姬发,长子为什么会叫伯邑考?

姬昌的次子叫姬发,长子为什么会叫伯邑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151 更新时间:2024/1/5 15:45:24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姬昌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我们首先可以确定,周文王、伯邑考和周武王父子三人都是姓姬的,可他们的古称里没有“姬”字,“姬”字都是后人加的。就是在西汉的《史记》里,这个姓都没有加上去。

《史记·管蔡世家》记载了周文王十位嫡子:

“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冄季载。同母昆弟十人,唯发、旦贤,左右辅文王,故文王舍伯邑考而以发为太子。及文王崩而发立,是为武王。伯邑考既已前卒矣。”

记载中提到了十一个姓姬的,但没有一个姬字,这是因为先秦时期“姓”和“氏”是两回事。

“姓”从字面上看,从“女”从“生”,代表血统,作用是以别婚姻,古人信奉同姓不婚,可能是为了避免近亲结婚。

不过这种冠姓是单向的,只有女人冠姓,男人不用,因为婚姻中女人是被挑选的对象,所以要给女人贴上代表血统的“姓”,就算是妾时不知道女子的姓,也要占卜算一下。

那男子称什么呢?自然是象征地位的官职、爵位、封地等,接着衍生出籍贯、住地、职业等等,这些就是“氏”。氏的选取非常广泛,比如西门,可以是住在西城门附近人的时,至于这个人是姓姬还是姓姜,完全不影响,所以不同姓的人可以同氏,同姓的人也可以不同氏,总的来说,氏的数量远远大于姓。

男子称氏,女子称姓,这是先秦时期的规矩,不过从战国后期开始,姓跟氏逐渐融合,最终在汉朝变成了姓氏,人们简称为姓,今天我们问人贵姓,其实问的是姓氏,而由于融合前姓与氏的数量完全不成比,融合后的姓氏大多是由氏变来的,而不是姓。

从汉朝以后,人们的名字是姓氏+名或者姓氏+字,当时人以此反推,给秦始皇安上了嬴政的名字,周文王、周武王也逃不了姬昌、姬发的命运,但其实这都是后人按后世的习惯想当然地去追称古人,在先秦典籍和《史记》这种离先秦较近的著作里边,是没有这种称呼的。

上面也可以看到,周武王是武王发,管叔是管叔鲜,周公是周公旦,而不是姬发、姬鲜和姬旦,不过一看,他们的名称结构其实是不一样的,跟伯邑考也有区别。

武王发里边,武是谥号,王是爵位,发是名;周公旦里边,周是封地,原本是周太王所居之地,是周朝兴起之地,后成为周公旦的采邑,他的谥号是文,即周文公,公是爵位敬称,旦是名;管叔鲜里边,管是封地,管国是三监之一,叔是排辈,鲜是名。

所谓“伯仲叔季”,老大是“伯”,老二是“仲”,老幺是“季”,中间的不论几个都是“叔”。因此伯邑考的“伯”就很好解释了,因为他排行老大。

按照排行,周武王也可以叫做仲发,不过他后来当了周天子,为示尊贵,把仲去掉了,周公也是因为功劳大有了敬称,不然他的称呼怕是鲁叔旦了(《天问》中有出现“叔旦”之称)。

按照文王儿子的规矩,伯前面是封地爵位之类的,伯邑考去世的早,没有封地,所以第一个就是伯,而伯后面就是名了,可“邑考”也有争议。

一说“邑”是名,“考”是尊称,比如“师尚父”,“师”是官职,“尚”是名,“父”是尊称,指的是为人熟知的姜子牙(这个称呼也是今人套古人)。而“考”指已故的父亲,文王有时也被称为“文考”,“伯邑考”可能是周武王对他的尊称,示意长兄如父。

另一个就是说“邑考”是名,虽然双字名在先秦时期比较少见,但也不是没有,伯邑考的弟弟不就有个曹叔振铎。

还有一个说法是“邑考”都是尊称,《逸周书•世俘》记载:“王烈祖自太王、太伯、王季、虞公、文王、邑考以列升······曰:‘古朕闻文考,修商人典,以斩纣身······’”

《逸周书•世俘》是公认的周初文献,那么它的写作年代跟记载的事情非常接近,应该比较准确,这里把邑考跟文王并列,都是周武王烈祖,按照传统礼制似乎不正确,兄长怎么跟父祖混在一起了?不过周初礼制不完善,周文王废长立幼,周武王才得以成为太子,他即位时伯邑考已死,按照长兄如父尊称,也并非不可。

那为什么伯邑考没被人加上姬姓呢?这得问《封神演义》的作者,因为《封神演义》全书只有第九十九回“姜子牙归国封神”提到了“姬讳伯邑考”,其他称呼全部不加姬姓,就算是跟姬发一起出现也是叫伯邑考或者邑考。

“姬讳伯邑考”摆明是把伯邑考当名了,因为姜子牙封神的时候人名都是这种格式,比如“袁讳洪”表示袁洪,这是必须要加姬姓,其他场合就没必要了,估计作者也在迷茫究竟是叫姬邑还是叫姬邑考呢?那就干脆叫伯邑考吧。

标签: 姬昌周朝

更多文章

  • 周朝有着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度 周文王为何会传位给嫡次子姬发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姬昌,姬发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姬昌传位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历史上的周文王,与正妻太姒一共育有十个嫡子,其中伯邑考是嫡长子,姬发(周武王)是嫡次子,但为何周文王却最终传位于嫡次子姬发?众所周知,在继承制度上,周朝有严格的制度,即“嫡长子继承制”的宗法制度,不容打破,所谓“立嫡以长不以

  • 姬诵是继承皇位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姬诵,周朝

    西周初年姬诵继位天子,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西周初年,年幼的姬诵继位天子,由他的四叔姬旦摄政。姬诵就是历史上周朝第二任天子,即开国天子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而姬旦就是历史上的周公。后来唐地发生叛乱,周公就出兵平乱,灭了唐地。姬诵有个一母同胞的弟弟叫做姬虞。姬虞尚

  • 姬钊是西周的第三个君主,他都有那些历史贡献呢?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西周,姬钊

    周康王西周王朝第三代国王,姓姬,名钊,周成王之子。当成王将崩之时,担心太子钊不胜任,乃命召公、毕公率诸侯以相太子而立之。康王即位之初,在召公、毕公辅佐之下,遍告诸侯,申之以文、武之业,继续推行成王的政策,进一步加强了统治,同时,先后平定东夷大反,北征略地,并且西伐鬼方。《小盂鼎》铭文所记对鬼方征讨,

  • 姬瑕:伐楚时全军覆没,自己也壮烈殉国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姬瑕,周朝

    西周第四位天子周昭王,伐楚时全军覆没,自己也壮烈殉国 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公元前996年,周康王去世周昭王姬瑕即位。虽然此时的西周经过成康之治达到了鼎盛,但姬瑕即位后到了周昭王十四年,西周国都镐京突然发生了异常的自然现象。历史记载写的很玄乎,但根据描述应该是

  • 姬瑕在位时天降异象,原来老天早有暗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姬瑕,周朝

    此人在位时天降异象,临死前才明白:原来老天早有暗示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其中人才辈出,英雄枭雄,奸臣佞臣数不胜数,我们虽出生在现代,却能通过史书或者是民间传说窥其生前一二,有些事情既然有传言,就有它存在的道理,不可能是空穴来风。如此多的

  • 姬满是什么样的人?西周第五位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姬满,周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大王不容易姬满历史原型是谁,周穆王姬满西周第五位君主,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大王不容易以西周初年为故事布景,叙述了张逸杰扮演的大王姬满与白鹿扮演的厨娘妲喜意外互换灵魂后的搞笑故事。很多人可能没有听过姬满这个君主,姬满是周穆王,西周在位时间最长的

  • 姬满:一人一口气就在位55年,又一口气活到105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姬满,周朝

    对西周共275年,他一人一口气就在位55年,又一口气活到105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西周时期非常重要的一个女性,即邑姜,她是姜子牙之女,周武王之妻,她生两子,其中一子就是周成王姬诵,姬诵之子是周康王姬钊,姬钊之子叫周昭王姬瑕,这位姬瑕个人的能力还不错,他继

  • 揭秘:历史上第一个篡位的君主是姬辟方?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姬辟方,周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姬辟方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中国古代,曾发生过这样的故事:先帝驾崩,传位于新帝,新帝软弱,但他的叔叔太强势,最终侄子的皇位被叔叔抢走。叔叔虽然是靠篡位登基,但他却开创了一代盛世。这个情节,是不是和明朝初年有点像?朱棣靠篡位夺取皇位,最终创造了“永乐盛世”。其

  • 姬胡是什么人?看看他悲剧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姬胡,周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姬胡是什么人,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当中,以悲剧为结尾的并不罕见,诸如遭人篡位、被人追杀、受人傀儡、壮志难酬等等。可咱们今天要说的这位,不只是结尾,就连开头都是个悲剧。那么他到底是谁?老天又对他做了什么呢?周厉王姬胡是周夷王姬燮之子,周朝的第十位君

  • 姬胡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身为皇帝却贪财图利,谁说他坏话就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姬胡,周朝

    大家好,说起周厉王姬胡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周厉王继位后,贪图财利,亲近荣夷公。大夫芮良夫劝谏周厉王说:“王室恐怕将要衰微!那荣夷公喜欢独占财利,却不知大祸临头。财利,是从各种事物中产生出来的,是天地自然拥有的,而有人想独占它,那么祸患就多。天地间生成的一切事物,人人都可以分享,怎么能一人独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