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晏子为齐相的时候的历史背景究竟是怎么样的

晏子为齐相的时候的历史背景究竟是怎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204 更新时间:2024/1/8 3:31:58

宴婴不死君难、弃个人小义而逐国家百姓之大“利”。齐景公三年,在宴婴的劝谏和辅助下,景公逐渐知道了治国之道,逐渐掌握了大权,并且任命宴婴为相大夫。关于晏子的故事很多,下面就例举几个代表事例。

其一、景公派遣晏子治理阿县。三年后,晏子听到很多人在背后说他的坏话,很是不高兴。晏子说:“我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请再给我三年的时间,我定会让你听到有关我的好话。”果不其然,三年的时间到了,每个人都夸赞晏子。景公准备给予赏赐,但都被晏子拒绝了。景公就问他原因,晏子就对他说:“以前我铁面无私,认真执法,别人都说我的坏话,现在我改变了做法,对待事物听之任之,无为而治。所以都来夸赞我。原本的奖赏现在因该是惩罚,于是通过这件事后景公开始信任晏子了。

其二、晏子带着齐景公进行微服私访。当走进一家店,发现没有多少人愿意买鞋,而买假脚的却是不少。于是就问原因,老板解释说,现在的君主滥施刑法,动不动就要处人刑法,脚就被砍了去。不买假脚的话,如何进行生产,养活自己呢。晏子还带着景公进到了百姓的居住区。发现房子很是破烂,孩子们面黄肌瘦的在路边乞讨,景公看来很是有所触动。

其三、景公喜欢出游喝酒,晏子则想方设法让他少喝。可是事与愿违,景公又喜欢上了建造楼阁。晏子知道拦不住,就主动把工程揽到自己身上,然后增加预算,拖延工期,一拨又一拨的雇佣劳动工人,三年之后,工程完成了,受灾百姓也顺利度过了灾难。

晏子辞千金

在《晏子辞千金》中,全文语言风格质朴,每一处小地方都有一个大道理。其中通过几处简短的场景,写出了晏子家境清贫如洗,也正是晏子的简朴行为于含辛茹苦的一贯作风,成就了晏子“辞千金”的缘起。

一天,晏子刚吃完饭,齐景公派使臣到来,于是晏子把食物分出来,请使臣吃,使臣没有吃饱,而晏子也没有吃饱。于是乎,使臣回去后,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齐景公。齐景公感叹道;“晏子的家境居然这样穷,作为皇帝的我居然不知道,是我的过错。”便立即派人带了黄金千两和部分税租交给晏子好让他款待宾客。可谁知,这么好的事,晏子居然拒绝了。齐景公经过多次派人相送,他还是没有接受。最终拜了两拜谢道;“我的家境并不贫穷,由于您的赏赐,恩泽遍及父母妻子甚至延伸到朋友,你这样的封赏足够了。我的家并不贫困啊,听别人说,从君主那里得到赏赐然以后你分发给百姓,这是臣子越权代替君主统治人民的行为,而忠诚的人可不会这么做;另一个从君主那里拿到封赏又不发散给百姓,这是占为己有的行为,仁义的人是不会这么做的;只要有衣服穿,有饭可以吃,心理得到满足就好了,这样还可以不用想那么多。齐景公仍就不明白。晏子说道,旁人曾说过,聪明人难免会有失误,再愚蠢的人多几次思虑还有是有可取之处的,想来是管仲的错,我得对吧?因此只能再次拜谢而不能接受了。

晏子为齐相

晏子生活的时期是在春秋末年,正是古代社会发生大变革时期。春秋时期,长期的争霸战争,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作为朝廷的相大夫,他一直认真辅佐齐景公,一丝不苟。

面对动荡不安的社会,晏子对外反对侵伐战争,对内主张和实施尚贤和爱民的仁政德治。他的政治活动主要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主要反对齐国参加对外侵伐战争,主张培养文人义士为主。后期主要是反对一些暴敛行为,主张节约爱民为主。

他的一生,基本上是在齐国的政治舞台上度过的,他忠于君上而不保守,机智却不呆板。司马迁的著作《史记》还将他和齐国的另一个在宰相管仲相并列共同写入书中,并且还对两人进行了不同的评价。晏子对待齐国的真的可谓是鞠躬尽瘁,齐庄公在位时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巩固自己的地位,对晏子的劝阻,不但不理会,还产生了间隙。之后又是不听阻拦,一意孤行,组织叛乱趁机攻打晋国候又攻打鲁国,导致激怒了鲁国。晏子迫不得已只能将家里的贵重物品全部上充国库。散去了佣人,带着自己的妻儿老小来到一个小村子里,一边靠打鱼维持生计,一边密切关注事物的发展。

身为齐国的相大夫,辅佐齐国的三任君主,一直都是勤勤恳恳,廉洁从政。他管理国家的大小事都秉着公正无私的态度。对于亲属的请求,也是秉着合法就给办,不合法就拒绝办理的行事准则。从政以来概不接受礼物,尽管很微不足道,也从来不接,还经常将自己的俸禄烦发给穷苦百姓,这样的行为似乎比皇帝做的还称职。

标签: 晏子

更多文章

  • 二桃杀三士是什么故事?晏子兵不血刃干掉己方三员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晏子,二桃杀三士,春秋战国

    二桃杀三士是中国古代一则历史故事,最早记载于《晏子春秋》,后演变成成语,表示用计谋杀人。典故出自于《晏子春秋·内篇谏下·第二十四》。根据原文所述,春秋时代齐景公帐下有三员大将: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他们战功彪炳,但也因此恃功而骄,晏子为避免造成未来可能的祸害,建议齐景公早日消除祸患。晏子设了一个局

  • 齐景公想留孔子晏子为何反对?晏子和孔子有过节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春秋战国,孔子,晏子

    齐景公想留孔子晏子为何反对?晏子和孔子有过节吗?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孔子曾到齐国当高昭子的家臣,和齐景公也有过会面。齐景公十分欣赏孔子的为人,还有他的理念,打算把尼溪赏给孔子,让他留在齐国。但晏子却劝齐景公不要给孔子封地,他还称孔子的那套理论在实际场景中根本无法运用。齐景公算是默许了晏子的建议

  • 褒姒身世之谜:老宫女怀孕四十一年生美女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褒姒,褒姒身世之谜

    据说在夏桀末年,褒城有神仙变成了两条巨龙,二龙飞到夏桀的殿前,向无道夏桀吐下龙涎,震怒说:“我才是褒城二君,你还不让位啊!”夏桀有些害怕,命人赶紧杀掉二龙。古代人相信占卜,结果卦象显示吉兆。那就不杀了吧!可夏桀总觉得不满意,仍然让人再占卜,果然得到了不吉的卦象。于是,还要驱逐二龙。占卜师也感觉奇异,

  • 中国十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褒姒、郑旦、冯小怜、赵飞燕、甄宓、苏妲己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十大美女

    中国古代十大美女,包括妇孺皆知的古代四大美女,沉鱼的西施、闭月的貂蝉、落雁的王昭君、羞花的杨贵妃。另外六位分别是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冯小怜、一代妖姬苏妲己、命运凄惨的赵飞燕、与西施比美的郑旦、千金一笑的褒姒、因《洛神赋》被传为“洛神”的甄氏(甄宓)。

  • 烽火戏诸侯留下的疑问:褒姒最终命运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褒姒最终命运如何

    历史书中记述的褒姒的故事有些离奇。周幽王在位期间,传说一位宫女没夫先孕,忽然生下一名女婴。宫女自己讲述八百年前,夏朝期间,有两条龙在朝堂内,口留龙沫。夏桀命令下人拿来金盆,收取龙的唾液放在匣子里。八百年过去了,历王登基。匣子里的龙沫忽然发出幽光。历王命令宫女将其打开。有一条小虫爬了出来,继而不见了。

  • 褒姒真的是宫女无夫怀孕生下的女婴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褒姒

    历史书中记述的褒姒的故事有些离奇。褒姒是谁?她是宫女无夫有孕四十年生下的?今天小编为您揭开褒姒的身世之谜。褒姒,生卒年不详,姒是她的字,褒国人,周幽王姬宫湦第二任王后,太子姬伯服的生母,周平王姬宜臼的后母。周幽王在位期间,传说一位宫女没夫先孕,忽然生下一名女婴。宫女自己讲述八百年前,夏朝期间,有两条

  • 褒姒身世之谜:宫女怀孕四十一年才生下她?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褒姒

    据说在夏桀末年,褒城有神仙变成了两条巨龙,二龙飞到夏桀的殿前,向无道夏桀吐下龙涎,震怒说:“我才是褒城二君,你还不让位啊!”夏桀有些害怕,命人赶紧杀掉二龙。古代人相信占卜,结果卦象显示吉兆。那就不杀了吧!可夏桀总觉得不满意,仍然让人再占卜,果然得到了不吉的卦象。于是,还要驱逐二龙。占卜师也感觉奇异,

  • 褒姒身世之谜:宫女孕四十一年生美女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褒姒

    据说在夏桀末年,褒城有神仙变成了两条巨龙,二龙飞到夏桀的殿前,向无道夏桀吐下龙涎,震怒说:“我才是褒城二君,你还不让位啊!”夏桀有些害怕,命人赶紧杀掉二龙。古代人相信占卜,结果卦象显示吉兆。那就不杀了吧!可夏桀总觉得不满意,仍然让人再占卜,果然得到了不吉的卦象。于是,还要驱逐二龙。网络配图占卜师也感

  • 褒姒烽火戏诸侯:真正的一笑“倾”城“倾”国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褒姒

    在古代周朝的时候,有一个王叫作周幽王。他在历史上是一个极其残暴的君王,而且异常的腐败,奢靡。周幽王有一个爱妃,她的名字叫做褒姒,长得自然是很美丽,她眉清目秀,皮肤嫩得像白色的玉脂,而且唇红齿白,秀长的头发乌黑亮丽。褒姒的容颜虽然有沉鱼落雁之美,但是她却从来没有开口笑过。所以,周幽王为博取美人一笑,发

  • 周幽王宠妃褒姒和著名妖妃妲己的异同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褒姒和著名妖妃妲己

    在公元前779年的时候,周幽王为扩大疆域,去攻打了褒国,结果是褒国失败了,于是他们献出了美人褒姒以此乞求,表示投降。周幽王自从得到了褒姒之后,对她十分的宠爱。周幽王本身是一个很奢靡的君王,沉迷于美色。而褒姒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美人,她的皮肤好像白色的玉脂,十分的娇嫩,唇红齿白,一头乌黑的头发,面容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