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颛顼的重臣:靠天吃饭的南正重和靠地吃饭的火正黎

颛顼的重臣:靠天吃饭的南正重和靠地吃饭的火正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69 更新时间:2024/1/16 21:21:47

颛顼颁布了两条人事命令:任命南正重氏主管神事,任命火正黎氏主管民事,将民事和神事分开,垄断了和神沟通的途径,获得了祭天的权力。那么,被他委以重任的重、黎两人又有着怎么样的来头呢?

想知道重氏的来头,我们必须先弄明白一个东西,就是建木。在远古时代,人类都是住在高原上的,在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后,才慢慢的迁到平原上的,那些高山高原生活的回忆,早已经融入了各个部族的历史记忆之中,所以先民们对高山的崇拜是与生俱来的,每一个部族都有着自己的祭天神山,比如东夷部族的长留山和黄帝部族的昆仑山。

黄帝在成为了华夏部族的首领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尊崇自己部族的祭天神山,昆仑山。《山海经》中对这座神山进行了十分详细的记载,大意就是这座山方圆八百里,高一万仞,是天下的中心,天下五大水系都发源于此,山上应有尽有,连天上最牛的神仙们都住在这里……

黄帝氏族把自己的祭天神山捧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才能让其他的氏族信服呢,各个部族都有自己的祭天神山,凭什么你们家的就这么牛呢?黄帝凭的是什么呢,有人说了,自然是实力啊。我武力值高,所以我嗓门就大,你不服,我就打到你服好了。

但是呢,自古以来,我们都讲究个“师出有名”,所以黄帝部族也为自家的这座山找到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在黄帝时代,大家都有着一个共同的认知:大家都是伏羲的后人,所以,从那时开始,黄帝部族中就开始流传了这样的一个传说——

当年伏羲和女娲决定结为夫妇,请示神明的时候,他们登上的就是黄帝部族的神山,昆仑山。他们就在山顶上对着诸神请愿,如果同意他们结合,就让天上的云合拢在一起,神明们准了他们的请求。可是,在山顶上对着诸神请愿,毕竟不是一个长久的办法,为了能和神明更加方便的沟通,伏羲想到了一个方法,他从太阳照在大树上留下的影子中受到了发,发明了一种用来测量日影的工具,也就是建木。当然,伏羲不可能通过竖一根木头就能解决沟通问题,他是通过建木的经验,一木星作为主观测星,观察到木星的运行,创造了一种历法。

成功者的经验往往会被模仿,后来,各个氏族部落都学会了用建木来同神灵沟通的方法,建木也就逐渐的变成了和神明沟通的神物,而这种工作,也交给了专门的人,也就是巫师。

介绍完了建木,我们再回来说重氏,先看这个字的写法,上“東”下“土”。“東”的本意是“日头正好照在木头上”,所以,拥有“重”这个姓氏的部族,就是在大地上专门树立木柱,测量日影的人。再说之前的伏羲的部族定都在在“陈”,陈的一边也是“東”,所以“重”氏应该是带伏羲部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主管祭天了。据《左传》记载:“少皞氏有四叔,曰重曰该曰修曰熙。”由此可见,重氏和少昊氏还应该是世代通婚的关系。

那么,南正又是什么官职呢?南正,主司太阳历的大巫师。因为地球极轴倾斜,在北半球上观测太阳之运动,必定位于南,故称南正。加上少昊氏本身太阳图腾的崇拜,是以南正的地位之尊崇,不言而喻。

那么火正黎呢?

相信大家都听过“七月流火”这个词语,这里的“火”是一颗星——“大火”。它属心宿的第二号星,简称“星宿二”。早在上古时代,先民们就开始观测这颗星星。

每个春分前的黄昏,“大火”都会在东方升起,叫做“昏见”,在这一天,人们会在火正的带领下放火烧荒,隆重祭祀,宣告新的一年春耕时刻的到来。

进入季秋时节,这颗“大火”在黄昏时在西方落下,叫做“昏状”大家就在火正的带领下,把火种收起来,再一次祭祀,答谢上天赐予的粮食,

至此,大地春回为一年的开始,秋实累累则宣告一年的结束。

“大火”也就成为农事中极为重要的一颗星星,而火正,就是观测这颗星星的官员。根据对它的观测,先民们总结出了一套“火历”,而发明这套“火历”的人,就是祝融氏。

在颛顼的部族中,黎氏正是祝融氏的一个支裔,便被颛顼委以火正的重任。南正重氏和火正黎氏,一个靠天吃饭,一个靠地吃饭,也就成为了颛顼的肱骨之臣。为了保证亲密关系,黎氏和重氏,都同颛顼氏通婚,同时他们也互相通婚,于是,便又诞生了一个全新的氏族,重黎氏,这个氏族会在之后的文章中提到。

对于颛顼来说,这两道人事命令其实很不简单,他这道命令主要针对的,就是当时在南方打的不可开交的两个部族,共工氏和祝融氏,在天下各个氏族中,最合适成为南正的人其实是共工部族,因为他们世代守护着不周山上的天柱,和重氏相比,要高出很多,最合适成为火正的人则是祝融氏,黎氏也只是他们的一个分支罢了。

当时,共工氏和祝融氏已经十分强大,他们正逐渐脱离了颛顼的掌控,颛顼这么做,其实是一个信号,意味着,他已经准备好迎战南方的挑战者们。

标签: 颛顼

更多文章

  • 颛顼到底是历史人物还是神话?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颛顼,夏朝

    还不知道颛顼与共工战争、宗教改革、玛瑙等的关联,证明他是历史人物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后人认定颛顼是历史人物,是因为他生前的事迹之中,有历史人物的活动记载。比如,颛顼的“文治”和“武功”成就。文治成就之前文章已经有过比较详细的介绍。他的“武功”有两项:第一

  • 绝天地通是什么意思?颛顼为何要绝天地通?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上古,颛顼

    绝天地通是什么意思?颛顼为何要绝天地通?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到上古时期的事情,有的时候还真的是非常的有意思的,今天就给大家说说这个颛顼,话说这个叫颛顼的做了一件事情,叫绝天地通,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个绝天地通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有的人说这个绝天地通好像和后来的禁淫

  • 鲧为什么花了九年也没有治好洪水灾害?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大禹,夏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大禹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家喻户晓,传说在三皇五帝时期水灾泛滥,为了解决百姓的生活与劳作问题,舜帝派大禹前去治理水患。大禹领命之后,常年在外奔波,致力于治水大业,甚至“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花了13年的时间才将水患治好,从而成为了

  • 上古四凶是什么?鲧为何急于偷天帝的宝物息壤?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舜帝,上古四凶

    大家好,说起舜帝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呃……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先矫正一下,就是在前几篇文章当中,我写到了颛顼是黄帝后的第三位帝王,其实他们的顺序应该是黄帝、颛顼、帝喾、唐尧、帝舜、大禹顺序大致就是这样的,而我们的《山海经》之上,大多提到的就是颛顼和帝喾这段时间的故事,也正因为此,这段时间也是

  • 鲧被舜帝处死,背后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鲧,上古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鲧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鲧,大禹的父亲,在一般印象中,应该是个遗臭万年的大坏蛋,不然,也不会“治水九年,绩用弗成”,犯了严重的渎职,最终被尧帝流放,被舜帝处死。试想,死在这两位了不起的大圣人手里,他能冤枉吗?然而,关于鲧的问题,战国诗人屈原,却在《楚辞•天问

  • 十个太阳的神话故事:传说中后羿如何射九日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十个太阳,后羿射日,神话故事

    十个太阳的故事,后羿射日的神话传说——后羿,又称「夷羿」,相传是夏王朝东夷族有穷氏的首领,善于射箭。当时夏王「启」的儿子「太康」耽于游乐田猎,不理政事,被后羿所逐。太康死后,后羿立太康之弟仲康为夏王,实权操纵于后羿之手。但后羿只顾四出打猎,后来被亲信「寒浞」所杀。神话传说「后羿」是「嫦娥」的丈夫。后

  • 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 后羿射下了几个太阳?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后羿射日,神话,神话故事

    导读:传说古时候,东方天帝有十个儿子,都是太阳,这十个太阳跟他们的母亲在东海边上住。天帝之妻经常把她的十个孩子放在东海洗澡,洗完澡后,让他们到一棵大树上休息,因为每个太阳的中心都是鸟形(三足乌),所以大树就成了他们的家,他们中有九个在长得较矮的树枝上栖息,另一个则在树梢上栖息。当黎明时,栖息在树梢的

  • 神话故事后羿射日 后羿射日的典故出自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神话,神话故事

    神话故事后羿射日:传说尧帝的时候,天空中突然出现了十个太阳。顿时,整个大地热浪滚滚,地表滚烫,庄稼被晒枯,草木被烤死,人类处于巨大的灾难之中,也给尧帝带来了极大的忧愁和烦恼。那么,天空中怎么会同时出现十个太阳呢?原来这十个太阳都是天帝的儿子,千百万年以来,天帝的十个儿子每人轮值一天,周而复始,所以每

  • 后羿是冒牌箭神?揭秘大羿与嫦娥的失踪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后羿

    嫦娥的逃亡与变形全世界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女英雄嫦娥,又叫常仪、常羲和恒娥,也就是“永生的美女”的意思。据山海经记载,她最初是东方大神“帝俊”(又叫“帝喾”)的众多妻子之一奇怪的是,嫦娥在当了一阵子帝俊的妻子之后,却又成了神射手大羿的老婆,这其间的蹊跷,实在耐人寻味。帝俊曾赠送宝弓给大羿,派他整顿下界诸

  • 历史上真实的后羿:喜欢打猎甚至丢掉了性命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上真实的后羿

    后羿掌握政权之后对打猎游玩的兴趣却有增无减,以至于影响了他对国家大事的管理,大权逐渐落到了大臣寒浞的手里。终于有一天,灾难降临了。野心勃勃,心狠手辣的的寒浞杀害了羿和他的儿子。历史悠久的神州大地有着许多神奇优美的传说,其中最神奇、最优美的应该是远古时期的神话故事,比如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