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初年词人:纳兰性德生平简介 为大学士明珠长子

清朝初年词人:纳兰性德生平简介 为大学士明珠长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498 更新时间:2024/1/3 0:33:11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五年(1676年)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授一等侍卫衔,多随驾出巡。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纳兰性德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人物生平

早年时期

顺治十一年(1654年)十二月十二日,纳兰性德生于京师,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徐乾学。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这一时期的纳兰性德发奋苦读,拜徐乾学为师。在名师指导下,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他还把自己熟读经史的见闻感悟整理成文,编成四卷《渌水亭杂识》,当中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等知识,表现出相当广博的学识和爱好。

御前侍卫

纳兰性德成为进士时年仅二十二岁,康熙爱其才,又因纳兰出身显赫,家族与皇室沾亲带故(纳兰的母亲出身爱新觉罗皇族;纳兰的曾祖父金台吉是叶赫部贝勒,其妹孟古格格即是皇太极生母),故被康熙留在身边授三等侍卫,不久后晋升为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还曾奉旨出使梭龙,考察沙俄侵边情况。

寄情诗词

康熙十三年(1674年),纳兰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成婚。康熙十六年(1677年)卢氏难产去世,纳兰的悼亡之音由此破空而起,成为《饮水词》中拔地而起的高峰,后人不能超越,连他自己也再难超越。

纳兰性德二十四岁时将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又著《饮水词》。后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9首,合为《纳兰词》。传世的《纳兰词》在当时社会就享有盛誉,为文人学士高度评价。时人云,“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可见其词的影响力之大。

纳兰性德交友“皆一时俊异,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这些不肯落俗之人多为江南布衣文人,如顾贞观、严绳孙、朱彝尊、陈维崧、姜宸英等。纳兰性德对朋友极为真诚,不仅仗义疏财,而且敬重他们的品格和才华,如同“平原君食客三千”一样,当时许多想升官发财的名士才子都围绕在他身边,使得其住所渌水亭(今宋庆龄故居内恩波亭)因康熙的御用文人聚集太多而著名。

英年早逝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纳兰性德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

纳兰性德葬于何处位于海淀区上庄乡上庄村北,皂甲屯西一处台地上。建于清代顺治三年,总面积约为340亩,墓地分为南寿地、北寿地两个部分,共有宝顶9座,土坟两座。

纳兰性德墓的宝顶建筑宏大,底座为青石,宝顶中部为汉白玉,镌刻有图案,上部为三合土夯实的半圆顶。纳兰氏家族墓地在清代基本保存完好,后多次被盗。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严重破坏。1970年冬,被彻底拆毁。

标签: 清朝纳兰性德

更多文章

  • 纳兰性德最美的一首情诗,感动了无数的读者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纳兰性德,清朝

    中国是一个迷人的国家,悠久的历史不仅让她永远不衰退的美丽,更在这片热土上孕育了美好的文化。中国古代唐诗宋词,明朝词曲清朝的小说,都是不朽的文化宝藏,这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被称为诗词的国度。她有着报效国家的边塞诗,有着回归自然的田园诗,更有表达七情六欲的情诗。情诗最为优美最为隽永。人本是多情的动物,有

  • 对比南唐李煜的《长相思·一重山》和清朝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煜,纳兰性德

    对李煜《长相思·一重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南唐后主李煜是一位失败的皇帝,却是一位伟大的词人,他不想做国主,却又贪恋奢侈的生活;他才华横溢,却终日舞文弄墨不理朝政。他宽厚待人、施善于民,却无力保住自己的国家。他被称为“千古词帝”,诗词被后人争相模仿,但李煜

  • 和硕温恪公主:出嫁时康熙亲自护送,最后难产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和硕温恪公主,清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和硕温恪公主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和硕温恪公主的生母章佳氏,封号为敏妃,一生共生育了三个孩子,从这个数量上看,章佳氏还算是蛮得宠的,可惜她身体不好,公主才十三岁时章佳氏便撒手人寰了,康熙心疼她年幼丧母,把她交给了宜妃抚养。宜妃当时是宫中

  • 康熙爱女和硕温恪公主:联姻远嫁蒙古,最后难产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和硕温恪公主,清朝

    在历史长河中,和硕温恪公主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她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在琼瑶的作品《还珠格格》中,似乎在清朝作为皇帝的女儿都能像小燕子无忧无虑,并且能够跟自己喜欢的人携手走完一生。其实作为清朝的公主她们并没有这么幸福,清朝在刚刚创业的时候,也就是后金时期,后金的统治者

  • 为了政治联姻远嫁蒙古,和硕温恪公主却难产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和硕温恪公主,清朝

    说到和硕温恪公主,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在琼瑶的作品《还珠格格》中,似乎在清朝作为皇帝的女儿都能像小燕子无忧无虑,并且能够跟自己喜欢的人携手走完一生。其实作为清朝的公主她们并没有这么幸福,清朝在刚刚创业的时候,也就是后金时期,后金的统治者们为了增强实

  • 和硕悫靖公主为什么会嫁给一个汉人?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和硕悫靖公主,清朝

    大家好,说起和硕悫靖公主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一些影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满汉不通婚”的说法,其实,对于清朝皇室来说,“满汉不通婚”只是一种表面上的东西,清朝历代皇帝的后宫都存在数量不等的汉妃,为了不破坏祖制,皇帝一般会将这些汉妃“入旗”或“抬旗”。不过,与皇帝纳妃相比,公主嫁给汉人就相

  • 和硕悫靖公主的生母是谁?康熙唯一嫁给汉人的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和硕悫靖公主,清朝

    和硕悫靖公主的生母是谁,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清朝历史上嫁给汉人的公主一共有四位,前三位分别是嫁给平西王吴三桂之子吴应熊的和硕恪纯长公主(皇太极第十四女)、嫁给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隆的顺治帝养女和硕和顺公主和嫁给靖南王耿仲明之孙耿聚忠的顺治帝养女和硕柔嘉公主。最后一位则是康

  • 为何康熙皇帝会将和硕悫靖公主嫁给一个汉人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朝,和硕悫靖公主

    康熙帝是我国古代的一位著名帝王,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缔造了著名的"康乾盛世",受到了后世的许多赞誉。作为一位英明的君主,康熙帝非常注重维护各民族的团结,除了与各部落首领结交、重用各民族官员外,他还在后宫方面入手。一方面,他迎娶来自各族的女子为妃,另一方面,他也将自己的女儿们嫁给贵族之子以加深关系。算

  • 和硕敦恪公主是什么出身?康熙最小的女儿,哥哥却是雍正朝最出名的王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和硕敦恪公主,清朝

    对和硕敦恪公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朝皇室有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皇帝的妃嫔不少,但生育的子女却不多,甚至都达不到平均一位妃嫔生育一个的标准,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大多数妃嫔其实都有生育子嗣的记录,只是这些出生在皇室的孩子后来不知怎的活到几岁就夭折了。比如说康熙

  • 和硕敦恪公主的生母是谁?康熙最小的女儿,哥哥是雍正朝最出名的王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和硕敦恪公主,清朝

    大家好,说起和硕敦恪公主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清朝皇室有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皇帝的妃嫔不少,但生育的子女却不多,甚至都达不到平均一位妃嫔生育一个的标准,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大多数妃嫔其实都有生育子嗣的记录,只是这些出生在皇室的孩子后来不知怎的活到几岁就夭折了。比如说康熙一朝,记载在册的公主有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