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多尔衮、豪格两大势力相争为何却让福临捡了便宜呢?

多尔衮、豪格两大势力相争为何却让福临捡了便宜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628 更新时间:2024/1/22 2:45:32

爱新觉罗·多尔衮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地第十四个儿子,清太宗皇太极是他的“八哥”,他年仅17岁时就跟随皇太极四处征战,驰骋沙场,骁勇善战!战功赫赫!

他不仅把蒙古林丹汗的儿子额哲打得心服口服,还获得了传国玉玺!

这就是名扬天下的多尔衮!

爱新觉罗·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早年跟随其父皇太极征讨蒙古董夔、察尔哈、鄂尔多斯等部落,也是屡立战功,曾得祖父努尔哈赤赏识,被封为贝勒!

据说这豪格相貌不凡,眉宇间遍布帝王英气,是多尔衮最有力的竟争者!

只是在皇太极还没有去世前,叔叔多尔衮和侄子豪格关系还不错。

1636年的时候,豪格还被晋封为肃亲王,掌管户部。

从此以后,豪格几乎参与了所有的对明战争,对父亲皇太极和叔叔多尔衮的战争命令,也都执得得不错!

如果没有父亲皇太极的突然去世,想必他和叔叔多尔衮的关系也能一如既往的融洽下去!

但不幸的是,1643年,年轻的皇太极突然去世了。

因为英年早逝,皇太极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写下诏书,定好如果他不在了,皇位会传给谁!

1. 相争为乱

当时的睿亲王多尔衮和肃亲王豪格会如何面对金灿灿的龙椅呢?是多尔衮继位了?还是豪格继位了?

遗憾的是,他俩都没能继位!但他们之间的明争暗斗却被史书明确的记载了下来!《清世祖实录》里就有过这样一段话:太宗储嗣未定,诸王兄弟,相争为乱,窥伺神器。

但这种“争”投诸了武力么?并没有,还算文明!

在大多数人们的认知里,睿亲王多尔衮和豫亲王多铎是亲兄弟,他们还拥有着两正白旗,可以说是清朝八旗中最为精锐的部队了;但豪格也不含糊,他拥有着两正黄旗。

在皇太极在世的时候,就是喜欢弟弟的两正白旗和儿子的两正黄旗相互制约,维持祥和之势。

如果多尔衮和豪格用武力来解决一切,那就乱套了!

现还原一下当时的场景——

某天,崇政殿上的气氛有点紧张,众位亲王都到齐了,就在这一天,他们要群策群力,商量由谁来继承大统。多尔衮先打破了沉默,说礼亲王您年纪最大,您就来主持今天这场重要的会议吧。

然后在任何人都没有阐明立场时,豫亲王多铎就迫不及待地第一个发表看法了,开场白非常的咄咄逼人:我认为应该让我哥哥多尔衮当皇帝!多尔衮一听就心头暗喜:怪不得是我的亲兄弟!

但嘴上,多尔衮是要做个样子的,所以他用不耐烦的口气让自己的弟弟快下去吧,说这么多干嘛?但多铎也在觊觎着皇位,反而更来劲了:你不当皇帝是吧,你不当我当!

众王爷面对多铎的状狂开始窃窃私语!多铎看着众五爷的表现很是生气,据理力争:怎么了?我说我当皇帝就不可以了?你们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想当年在太祖爷爷的遗诏里,我也有当皇帝的资格!

多尔衮看到弟弟实在是太不像话了,还算有大局观念的他赶忙阻止弟弟说:要说到太祖爷爷的遗诏,那就是你的不对了,因为除了你有资格之外,还有很多人有资格呢,那你比如说肃亲王豪格,难道他就没资格吗?

此时的豪格微微一笑,心里暗想:你这叔叔到底还是没有把事情做绝,你还想到有我这么一个人啊!接着,多尔衮又接着问郑亲王道:郑亲王你说,你是什么意见啊?也许多尔衮是想着郑亲王能支持自己的吧?

没想到郑亲王并没有给多尔衮这个面子,而是直言说:我支持立皇子!多尔衮不甘心,转头问礼亲王,说礼亲王你什么意见啊?

没想到礼亲王跟郑亲王的态度一样,也是支持立皇子!所有王爷的目光都齐刷刷地落在了肃亲王豪格的脸上,肃亲王接下来是如何接招的呢?

2. 不懂“借坡下驴”的豪格

中国有古话说,谦虚是美德,但在某些关键时刻,还真是要来一个当仁不让!比如豪格就毁在了“谦虚”和“自毁”上!

当形势对自己一片大好的时候,豪格没有说:既然各位王爷看得起我,那我就接受各位的好意吧!

如果这样倒好了,但偏偏当时豪格的脑袋被门给挤了一下,导致智商短路,他竟然说了这样一句:嗨,我这个人啊,就是典型的福少德薄的那种人,不能当皇帝,也当不了皇帝!

这本来不是他的真心话,但这句话却被不怀好意的人当成了口实和把柄!

比如多铎马上接话了:您看看,大家伙都看看,这可不是我说的,这是人家豪格自己说的,他不是当皇帝这块料,又没福又少德!还是继续寻找下一位可以当皇帝的人吧!

豪格当时就被气得哑口无言,但还得装做表面平静,谁让你说了这样的话呢,这可是你自己说的啊,怪不得别人!

但此时守候在门外的豪格的手下们可不干了,他们大呼小叫着:不要为难我们王爷,今天你们要是不立先皇的儿子,我们就要血洗崇政殿!

这一下,大厅里马上肃静了!他们知道豪格的手下说到就能做到!

当时郑亲王为了缓和尴尬的气氛,就说,大家都别争,别闹,你看我提一个人选,大家认为怎么样?既然睿亲王和肃亲王都这样来回推让,再不咱们就立福临为皇帝吧?大家看如何?

针对当时立帝的制度,除了肃亲王豪格之外,皇太极的众多儿子中,只有妃子和贵妃的孩子才有继承大统的资格,这样就还有两个人可以选了!

一个是庄妃所生的儿子福临,一个是懿靖大贵妃的儿子博果尔,那么为什么不拥立身份地位更高的懿靖大贵妃的儿子博果尔呢?

很显然,懿靖大贵妃比庄妃地位更高一些,那为什么她的儿子博果尔不是比福临更佳的人选呢?

原来这懿靖大贵妃是二婚,头婚她嫁给了林丹汗,二婚才是皇太极!她确实比不得庄妃,因为庄妃从12岁起就跟随皇太极了!福临在这里也算是“子凭母贵”了!

3. 福临横空出世

福临虽然刚刚5岁,但当他出现在众王爷的选择范围之内,大家反而不说话了!有人说,这是因为多尔衮跟大玉儿也就是福临的生母关系特殊,众王爷不敢说话,但真的不尽然!

这是因为在当时极为特殊的、剑拔弩张的情况下,多尔衮和豪格掌管的军事力量互相匹敌,支持多尔衮的有二个旗,支持豪格的有三个旗,真的要因位皇位之争爆发武力争端,肯定会两败俱伤,谁也没有什么甜头!

没准在他们争斗的过程中,其他王爷们捡了便宜也不一定,多尔衮和豪格反而落得一个笑柄留人间!

豪格就不说了,情商高明的多尔衮是不会做这样的事情的!

比起争皇位,多尔衮的目的却是统一全中国,这才是他的野心!

所以立刻马上,多尔衮竟然同意了立5岁的福临为皇帝!

看他这么痛快,那个一开口就说自己福薄,做不了皇帝的豪格也就马上表达了自己的顺从之意!

事情由刚刚的剑拔弩张变成目前的众王爷“一拍即合”!

事后,多尔衮因为自己的高风亮节和高瞻远瞩,成为辅佐九阿哥,顺治皇帝福临的摄政王!

当然,为了进一步“打压”豪格,跟多尔衮一起辅佐福临的是济尔哈朗,却跟豪格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豪格真的甘心彻底退出吗?

是的,不仅仅是因为豪格在选皇位继承人的时候说了那句“德小福薄”的致命说辞,还有就是其实当时的皇位之争是两拔政治势力的竞争。

当时拥戴豪格的是皇太极的旧部鳌拜和索尼等人,他们就像押宝一样,最初押的确实是豪格,但后来他们放弃了把砝码压在连自己老婆都要杀死的豪格身上……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多尔衮打压豪格,而是豪格自己失去了得以安身立命的依靠……

4. 摄政王的高明之处

还是依照祖制,摄政王这一角色都是长辈摄政,没有长辈和小辈一起当摄政王。如果让小辈当摄政王,那还不如当时让他当皇帝算了。

所以,多尔衮一口答应郑亲王的建议,拥立福临当皇帝,其实是“一剑双雕”,既让豪格当不成皇帝,就连摄政王这一角色,也与他失之交臂!

现在,他可以理直气壮地怼皇太极的旧部了:你们再不要去先帝的墓前哭诉了,说如果不是先帝的皇子当皇帝,你们就要自杀!福临现在虽然才5岁,但他确实是根正苗红的皇子吧?那,没有立豪格为皇帝,又有什么呢?

就因为这一点,多尔衮彻底堵住了皇太极旧部们的嘴!

现在,皇太极的一个儿子当皇帝了,再让一个儿子豪格当摄政王,他们自己都不好意思了,所以,放弃了豪格就放弃了吧!

如果说多尔衮和豪格的政权之争到此结束,那么多尔衮的情商也不过如此!

接下来,多尔衮最聪明的地方,就是提议让没啥实力的济尔哈朗跟他一起摄政!因为济尔哈朗是多尔衮和豪格两大势力之外的,让济尔哈朗一起摄政,一是体现了自己的胸怀,实际上是拉拢了更大的人马壮大自己……

在这里,想到一个词语——“权力的游戏”,这是一部美国电视剧,挺好看的,但这个词语用在几百年前的清室皇位之争,倒还挺应景……

标签: 清朝多尔衮

更多文章

  • 豪格是皇长子,有屡立战功,为什么他没能继承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豪格,清朝

    你真的了解豪格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之中有许多的朝代涌现,清朝也是我国悠久历史长河中其中的一个朝代,清朝也是我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社会,在封建社会中皇帝是一个国家权利最大的人,所有人都要听从皇帝的,所以说皇帝有着非常大的权利,并且在封建社会是“家天下”,也就

  • 清朝一品总督叶名琛为什么关进笼中当猴观赏?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叶名琛,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清朝一品总督叶名琛为什么关进笼中当猴观赏,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学习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清朝是我国封建统治终结的朝代,当时的清政府愚昧无知,进行着闭关锁国的政策。西方列强与一些官员勾结,借鸦片走私打开清朝大门,清朝官员多抽食鸦片,精神与身体遭受巨大的伤害。1840年鸦片战

  • 清朝总督叶名琛为什么会被人带去印度?关在铁笼四处展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叶名琛,清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清朝总督叶名琛为什么会被人带去印度,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1127年,金朝一路高歌勇进,攻取北宋首都东京,宋徽宗和宋钦帝被俘走,除二帝外还有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嫔妃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被带走,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此事件史称“靖康之耻”。“靖康之耻”是后

  • 叶名琛是谁?他为什么会被俘?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叶名琛,清朝

    清朝总督叶名琛为什么会被俘?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晚清是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朝廷内忧未平,外患又起。1858年初,咸丰收到一份来自广东的奏折,内容是英军攻入广州,俘虏了两广总督叶名琛。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一个重要事件,被俘的叶名琛究竟何许人也?扶摇直上,官拜体仁阁

  • 张皮绠为什么要杀僧格林沁?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皮绠,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州之战中近万余蒙古精锐被歼,僧格林沁命丧张皮绠之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1864年天京被湘军攻破,随后忠王李秀成、王洪仁、幼天王洪天贵福纷纷落入清军手中并且尽皆被杀害,太平天国在名义上灭亡。但是,君王不在,将犹存!太平天国那些散落各地的将领们并没有放

  • 清朝最后的名将—僧格林沁!辉煌半生,却死在16岁小兵之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

    清朝最后的名将—僧格林沁!辉煌半生,却死在16岁小兵之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清朝自马上得天下,在其近三百年的历史上,征伐无数,也涌现出了很多的名将。而在鸦片战争后,昔日所向披靡的八旗兵早就沦落为一群蛀虫,毫无战斗力。在这种情况你下,仍旧有一位名将横空出世,给清帝国挽回了

  • 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到底是什么样的 他们真的很落后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晚清,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到底是什么样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今天在网上看到一个关于僧格林沁“八里桥之战”的讨论,大部分网友都认为僧王的蒙古马队败在了武器之上,认为冷兵器对热兵器具有天然的劣势,很多人甚至将矛头又指向了清政府的昏庸、保守。其实清政府让僧

  • 清朝悍将僧格林沁一生勇猛,为何却死在自己人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僧格林沁,清朝

    对僧格林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乾盛世结束之后,清帝国就像一堆熊熊烈火燃烧之后的灰烬一样迅速冷却,颓势尽显。百余年来的积弊和种种社会问题,以及清朝周边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使得清朝最终不知不觉陷入内忧外患的泥沼之中,不能自拔,越陷越深。西方强国就像一群嗜血

  • 僧格林沁有什么战绩?僧格林沁击败英法两国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僧格林沁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僧格林沁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康乾盛世结束之后,清帝国就像一堆熊熊烈火燃烧之后的灰烬一样迅速冷却,颓势尽显。百余年来的积弊和种种社会问题,以及清朝周边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使得清朝最终不知不觉陷入内忧外患的泥沼之中,不能自拔,越陷越深。西方强国就像一群嗜血的野

  • 僧格林沁被一个少年所杀是怎么回事 杀死僧格林沁的少年下场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僧格林沁,清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僧格林沁被杀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说到“僧格林沁”这个人其实也还是挺有名气的一位大将了,但是他的死却让人觉得十分的绝望,因为话说他的死是因为被一位不知名的少年给杀死的,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僧格林沁到底是怎么死的,还是有杀死他的那位少年下下场到底如何呢?下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