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姬昌的大儿子为什么不姓姬而叫伯邑考?

姬昌的大儿子为什么不姓姬而叫伯邑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979 更新时间:2024/1/20 1:24:31

伯邑考周文姬昌的嫡长子,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兄长。伯邑考姓什么呢?

网络配图

伯邑考,是单名考。他姓姬,叫考,全名姬考。考被封了个官是邑,所以是邑考。邑考在周文王的儿子中排行老大,古时长幼按照“伯、仲、叔、季、显、惠、雅、幼”排列,所以叫伯邑考

所以电视里叫他邑考是错误的,如果叫他伯邑还算说得通。

网络配图

他这个名字有以下几个原因。

1.古人书写工具有限,史书上书写人名往往只在开头写姓氏,以下的行文就不写姓只写名。如三国志对张飞的传记是这样写的“张飞字翼德,涿郡人也,少与羽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

2.古代称去世的父亲为考,如果史书上只称伯邑考为“考”,后人就弄不明白到底指父亲周文王还是指哥哥姬考。因此就把他的字也一并写上。这样的例子还有,如《秦本纪》中有“百里孟明视”的说法,孟明视,百里奚的儿子,“视”是名;“孟明”是字;姓为“百里”。

网络配图

3.按照周制:以伯仲季叔排行,以公侯伯子男列爵.因此“伯”也有老大的意思。

标签: 姬昌

更多文章

  • 伯邑考的仁孝竟然差点害死其父亲姬昌?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伯邑考

    伯邑考在书中笔墨不多,在人们心目中应该是个孝子的形象。作家对这个人物的评价比较客观,一方面伯邑考是个忠于孝道的厚重角色,但另一方面,伯邑考的性格中又表现出某种情绪化的强烈色彩。本来,按照父亲姬昌的推算,他被囚羑里已经七年,应该平安归来。为此,他在出行前还特意叮嘱儿子不可轻举妄动,只能顺天待时。但伯邑

  • 周文王姬昌的大儿子为什么不跟父姓叫伯邑考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伯邑考

    姬昌是周国史上大名鼎鼎的周文王,他一共在位50年,在位的期间,不止国家繁荣昌盛,百姓生活平静,他自己的家也收获颇丰,据史料记载,姬昌一共生有18个儿子,还没算有多少女儿,也是蛮能生的,但是大儿子却不跟父亲姓,这是为什么呢,听小编慢慢道来。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孩子总是跟父亲姓的,不然别人会怀疑你是私生

  • 伯邑考的仁孝之心竟差点害死其父姬昌?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伯邑考

    伯邑考在书中笔墨不多,在人们心目中应该是个孝子的形象。作家对这个人物的评价比较客观,一方面伯邑考是个忠于孝道的厚重角色,但另一方面,伯邑考的性格中又表现出某种情绪化的强烈色彩。本来,按照父亲姬昌的推算,他被囚羑里已经七年,应该平安归来。为此,他在出行前还特意叮嘱儿子不可轻举妄动,只能顺天待时。但伯邑

  • 揭秘姬发除了哥哥伯邑考之外还有那些兄弟?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姬发

    周武王姬发是西伯昌与太姒的嫡次子,在影视剧中姬发的哥哥为伯邑考,伯邑考在影视中常与妲己以情侣的方式出现。姬发除了哥哥伯邑考之外,还有那些兄弟呢?一起来看看他的兄弟列表和他们的简单介绍吧!长兄伯邑考,母为太姒。早卒三弟管叔鲜,母为太姒。与蔡叔度、霍叔处并称周初三监,监护殷商的顽军遗民,后发动三监之乱,

  • 十六国第一名将:征战四方似孙吴 辅佐幼主如周公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十六国,慕容恪,前燕,

    魏晋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大量内迁,由于西晋朝廷的腐败,官员横征暴敛,造成尖锐的民族矛盾。290年晋武帝司马炎病死,此后西晋皇室内部展开激烈的权力斗争,史称“八王之乱”。长达16年的权力斗争,彻底摧毁了西晋王朝,以五胡为首的少数民族纷纷举兵,东晋皇室南迁,在北方先后出现十多个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沧海

  • 西周名相王叔周公旦:辅佐武王成王千古美名传颂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周公旦,武王,成王,

    周公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贤相,他的美名穿越漫漫三千余年岁月,成为后世所有辅佐君王者永恒的楷模。司马迁在《史记》中以相当长的篇幅,专门记述了他的诸多感人事迹,如武王伐纣时,周公撰写了誓师之辞《牧誓》,此文一直流传至今,并成为众多大学里的必选名篇。在平定“三监”叛乱时,他率师东征,且作《大诰》;后又写下《

  • 难以置信:王世充竟靠“梦周公”击败枭雄李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王世充,李密,隋唐

    其实胜败就在一念之间!李密是幸运的,只因为宇文化及作出了一个愚蠢的决定。现在对于李密来讲,基本上算是完成了东都洛阳派给他消灭宇文化及的任务。完成这个任务后,下一步就可以进入洛阳辅政。长久以来,李密一直想拥有一个稳定的地方寻求发展,现在自己即将成为辅政大臣,李密的心里乐开了花。在战场上,李密大难不死被

  • 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公与周成王究竟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姬昌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

  • 周公吐脯天下归心 周礼是什么 周公有称王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周公

    周公,西周杰出的政治家,治国贤臣。他姓姬名旦,由于采邑在周,因此又称周公。周公是周武王胞弟,辅佐武王灭商后,受武王临终重托,扶立武王幼子姬诵即位,代行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候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为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周公废寝忘食,呕心沥血

  • 揭秘周公为什么没有取周成王而代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周公

    周成王生于公元前1055年,死于公元前1021年,姓姬,名诵,是周武王姬发的儿子,他的母亲是当时齐太公吕尚的女儿邑姜。他是西周王朝第二位统治者,一共在位21年。周成王像因为周成王年幼的时候就继承了皇位,所以当时是周公旦在一旁辅佐他的政事,在这期间周公做的比较受历史肯定的政绩即使他平定了三监之乱。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