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将云贵高原纳入中国版图的将军,为何下场最后落到如此下场?

将云贵高原纳入中国版图的将军,为何下场最后落到如此下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832 更新时间:2024/1/16 17:25:40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即位,建立明朝。建国之后,为了统一天下,朱元璋派大将徐达、常遇春率师北伐,明军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洪武元年八月,大军攻破元大都,元顺帝仓惶北窜,元朝灭亡。明军随即挥师西进,攻取山西,略定甘陕。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正月,明朝兵分两路,水陆并进,分别从陕西和湖北两个方向攻打割据四川的明夏政权。同年七月,进围成都,夏后主明升势穷力尽,出城投降。至此,明朝基本统一了全国。

巴匝刺瓦尔密

但在西南边陲,镇守云南的元梁王巴匝剌瓦尔密雄踞一方,骜不驯。他仍奉北元为正朔,与之遥相呼应,意图恢复蒙元统治。朱元璋数次遣使劝降,均遭拒绝,派往的人也惨遭杀害。巴匝剌瓦尔密以云南山川险阻,

道路艰远, 大明虽有勇师百万, 亦难鞭及,因此拒绝和解,更莫说投降了。

太祖平滇

为了消灭蒙元残余势力,夺取云贵地区控制权,朱元璋决计用兵,发动了平滇战争。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八月,朱元璋令诸将简练士卒,凡二十四万九千一百,克期征讨云贵。而担任此次南征主帅的人选,正是被朱元璋比作西汉名将霍去病的颍川侯傅友德。有人可能会问,傅友德是何等人物?竟能受此殊荣。

傅友德剧照

傅友德,安徽宿州人,明朝开国名将。年少时参加红巾军,随李喜喜入蜀,喜喜失败后,改事明玉珍、陈友谅,均不受重用。朱元璋进攻江州时,傅友德率所部归附,朱元璋觉得他异于常人,便任用为将军。鄱阳湖大战,傅友德驾轻舟挫败陈友谅军前锋,身负重伤却愈战愈猛,在泾江口大破敌军。明朝元年,以偏裨随常遇春北伐,傅友德常为先锋,战无不胜,威震敌虏。尤其是太原之战,傅友德以五十骑兵击退了元将扩廓帖木儿(王保保)率领的一万多蒙古铁骑,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奇迹。洪武四年(1371年),与汤和分道伐蜀,一路过关斩将,蜀人闻之破胆,朱元璋作《平西蜀文》时盛赞傅友德功劳第一。洪武五年(1372年),随征西将军冯胜北征大漠,当时共派出三路大军北伐,唯有傅友德大获全胜,七战七捷,立下不世奇功。纵观傅友德戎马一生,从无败绩,被朱元璋称赞“论将之功,傅友德第一。”

南平云贵

当时,云贵地区还不属于中国。从公元339年南中豪强爨氏独霸宁州开始,云贵地区便自成一体,相继建立了南诏国、大理国。这个以西南夷为主体的山中之国,虽然时而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却始终保持着事实上的独立,形成“开门节度,闭门天子”的称雄局面。明朝初年,云南、贵州的局势比较复杂。除了手握重兵据险谨守的元梁王,还有各族土司武装盘踞,实力亦不容小觑。自元朝设置土司制度以来,当地的少数民族酋长相当于“土皇帝”,权力极大,形成了独立王国。平日里他们各自占山为王,一旦遭遇外来入侵,就会联合起来抵御。

傅友德将军剧照

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九月,朱元璋任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军,大军自南京出发,逆江而上。沿途招募军伍,兵至湖广时征南大军人数达30万。这一军事行动被后世称为“调北征南”。傅友德兵分两路,从东、北方面进攻云贵:北路由郭英率兵5万,由蜀南沿武侯旧道直趋乌撒(今贵州威宁);东路是傅友德亲率大军由湖南辰、沅入黔,攻克普定、普安。十二月,进抵云南曲靖,于白石江大败达里麻十万守军,元梁王闻讯后自缢而死,明军随即攻克昆明。次年,进攻大理,俘段明。分兵攻取威楚、丽江等地,云南平定。

七星关--调北征南古战场

残元势力被清除以后,并不意味着战争就此结束,当地少数民族的反抗仍旧是此起彼伏。如洪武十五年九月,昆明地区的土司杨苴乘明军主力在乌撒平叛、云南城防薄弱之机,纠集诸蛮二十余万攻城,驻师乌撒的傅友德闻之,急派沐英率精骑万余驰援。

为了维持云贵高原的稳定,朱元璋谕示傅友德:“南多山蛮峙伏,荆木丛生,攻则宜集众,守则宜诏抚,适长治久安,撤则反矣。”于是傅友德沿着滇黔通道,在战略要地分兵部将,建置卫所屯垦,数十万明军从此留镇西南。为稳定军心,使汉族将士“有亲属相依之势,有生理相安之心”,不至于逃散、脱籍,朝廷规定军人必须携带妻室儿女。同时,实行移民实滇的镇戍方略。大批来自江南、湖广、江淮一带的汉族移民陆续进入贵州、云南,据《明史》、《明实录》所载,仅就洪武、永乐年间,移民人数竟多达二百多万人。这种大规模的移民,其意义无疑是深远的,特别使当地的民族结构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汉族人口首次超过了少数民族。从此,云南、贵州成为中国无法分割的一部分。

获罪赐死

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傅友德班师回朝。因以主帅之职攻取贵州、平定云南,以功封为“颍国公”。面对功高震主的傅友德,明太祖朱元璋对他始终有点不放心,尤其是太子朱标英年早逝后,担心年幼的皇太孙朱允炆驾驭不了这些骄兵悍将,于是开始罗织各种罪名大肆诛杀功臣。蓝玉案发后,傅友德虽谨小慎微,但仍旧免不了“兔死狗烹”的悲惨下场。关于这位名将的结局,《明史》只有“明年赐死”短短四字。至于为何赐死?语焉不详。只有张岱的《石匮书》说得比较清楚。

明太祖朱元璋

据《石匮书》记载,自从蓝玉被诛杀以后,傅友德就担心功多主疑,内心惶惧不安,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冬天,朱元璋大宴群臣,侍从撤去菜馔的时候,发现傅友德有一盘菜没有吃完,朱元璋便责怪傅友德不敬,说:“去把你的两个儿子喊来”。当时,傅友德的两个儿子正在宫中担任亲军近卫。傅友德刚走出殿门,随后又有侍卫传朱元璋的话:“取他们的首级来。”不一会儿,只见傅友德提着两颗血淋淋的人头回来,扔到了朱元璋面前。现场气氛顿时凝重,朱元璋也被搞懵了,有点下不来台,惊讶地说:“你怎么忍心下得了手!”傅友德从袖中拔出匕首,怒目而视,悲愤地说:“你不过是想要我父子的人头罢了。”于是当着朱皇帝和百官的面,挥刃自刎而死。明太祖大怒,派人抄了傅友德的家,并将其家属流放发配到当时还是蛮荒之地的云南和辽东。一代将星,就此陨落,结局令人唏嘘不已!

标签: 朱元璋傅友德云贵高原

更多文章

  • 明朝一人把岳飞的梦想变成现实,却是后人眼中的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叶梦熊

    岳飞的《满江红》传唱千古,其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更让人慷慨拔剑长叹息!明朝就有一位人物,把这句话变成了现实。《平朔方勒石贺兰山》:“尽道将军意气豪,朔方战罢解征袍。功成自古皆天幸,却笑人间说六韬。”在贺兰山上立了块石碑:老夫我功成身退,但求痛快,杀伐已尽,千里不留名。这人是谁?他叫叶梦熊,少年

  • 盘点中国古代五大巾帼英雄,你最佩服哪一个?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花木兰

    在我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中,外出打仗都是男人的事情,很少有女人掺和,即使掺和了影响力也被男子所压制,所以在我国古代战场上即使有女性将军大多也被埋没,能够留存下来的实在是少之又少,在我国古代有五大巾帼英雄,最后一个被世人称赞了上千年。第五名:梁红玉梁红玉出生于江苏淮安,关于她的名字有很多说法,因为在所有的

  • 战国七雄里,为何只有秦国能依靠外来人才统一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春秋战国,秦始皇,商鞅,

    众所周知,战国七雄中最终统一天下的是秦国。但秦国并不只是依靠自己人统一的天下,在历史上对秦国统一天下做出巨大贡献的名臣有很多都是外来人,比如商鞅(卫国)、张仪(魏国)、范雎(魏国)、李斯(楚国)等等。这些外来人才在秦国被称为“客卿”,而学界也公认“客卿”是秦国最后能够统一天下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在战国

  • 这才是宋朝最厉害的名将世家,跟他们比杨家将只能算小弟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赵匡胤

    赵匡胤以武将出身,谋夺了后周柴家天下。其吸取唐朝、五代时期藩镇作乱的历史教训,极力抑制武人势力。故有宋一朝,武将始终处于文人的压抑之下,很少能走到政治权力的顶峰。这一方面保持了政局的相对稳定,却也造成了宋王朝军事上的积弱,始终没有摆脱外族的侵扰,最终亡于蒙古人之手。所谓乱世出英雄,大宋朝虽然在军事上

  • 宋真宗为何要封禅,为了封禅,他捏造了哪些事件,做出了何种妥协?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真宗

    宋真宗年号年号,是指我国古代皇权下的产物,用来记录封建王朝存活时期的代号。它最初由汉武帝刘彻开始实行,元狩成为了他的第一个年号。一位皇帝大多数只有一个年号,用来记录他的在位年数,比如康熙、乾隆等。那么宋真宗的年号是什么?他是不是只有一个年号,宋真宗年号的与众不同之处在哪里呢?宋真宗赵恒的一生,有一件

  • 他是希特勒最忠实的小弟,鞠躬尽瘁,最后死在了指挥岗位上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希特勒

    如果要问一名军人最好的归宿在哪里,无疑就是沙场了。如若能鞠躬尽瘁、马革裹尸,亦算得上军人之殊荣了。在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可谓良将辈出,然而帝国没落之际,或降或反,惟独一人因过度操劳而累死在岗位上。他就是被誉为天才元帅的瓦尔特·冯·赖歇瑙。一看到名字中间有个“冯”字,您肯定知道,这又是一个贵族出身的普鲁

  • 蒙古发现一清代古墓,内藏一龙袍女尸,竟是...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龙袍女尸

    在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里,每个人的命运都任由皇权的拨弄,就连出身高贵的皇子王孙、公主格格也不例外,皇子做人质、公主远嫁他乡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清代就先后有七位公主,背负着清朝皇帝的使命,远嫁内蒙古的茫茫草原。1972年,在内蒙古赤峰巴林右旗的一座清代古墓中,当打开棺椁后,人们发现墓主人是一名女性,她面

  • 为什么说多尔衮注定坐不上皇位?就因为他...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多尔衮

    提起多尔衮,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名气甚至比皇太极还要大,多尔衮确实清朝初期杰出的政治家,正是在多尔衮的力主下,清朝才入关占领整个中原地区,可以说在清军入关这件事情,多尔衮是有绝对的功劳的,如果没有多尔衮可能清朝入关没那么顺利。除此之外,多尔衮年轻的时候降服蒙古林丹汗之子额哲并获得传国玉玺。在福

  • 历史上真实的司马懿其人,跟三国是否一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司马懿.曹操,荀彧,

    司马懿,首先他是个奸臣。前不久热播的《军事联盟》和《虎啸龙吟》在一定程度上对司马懿进行了美化。"人失去了自己",这是《大军师司马懿》反复渲染的东西。上半部,荀彧对曹操说:"今日的明公,还是当初的明公吗?"下半部,司马孚问司马懿,是否还记得自己的初心。而始终如一的诸葛亮,则是全剧的道德典范。作者用意,

  • 曹操也太装逼了,笑谈诸葛亮和周瑜智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周瑜,曹操,诸葛亮,三国,

    曹操在赤壁被烧得几乎净光后,只得望彝陵而逃。在路上撞见张郃,操令断后。纵马加鞭,走至五更,回望火光渐远,曹操这时惊心方定,于是问道:此是何处?左右说:此是乌林之西,宜都之北。曹操见树木丛杂,山川险峻,于是在马上仰面大笑不止。诸将这时问:丞相何故大笑?操说:吾不笑别人,单笑周瑜无谋,诸葛亮少智。若是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