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康熙是真爱学习吗?还是只是表演给别人看?

清朝康熙是真爱学习吗?还是只是表演给别人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993 更新时间:2024/1/19 14:18:51

我们了解的康熙,是战功赫赫、为政勤勉的千古一帝,但康熙还有不为大多数人了解的一面,那就是热爱学习,数学成绩超好的学霸。

康熙喜欢念书,他也赶上了好时代,这时候好多西方传教士千里迢迢来到了中国。他们跟皇上套近乎是想传教,可惜康熙对教义没有兴趣,倒对他们带来的物理几自然知识相当热衷。

康熙学习认真到什么地步?虽然他政务那么繁忙,仍然每天都要把传教士们接到宫里去,抽时间和他们讨论学习两三个小时。就这样,康熙爷学会了几何学、静力学、天学、化学、医学、解剖学、地理学、药理学、乃至拉丁文、西方乐理乐器、欧洲哲学、西洋绘画。这全方面的素质教育,搁今天也合格了。

他就这样学啊学啊,“读书过劳,至于咳血,而不肯少休”。传教士们看他这个拼劲都惊呆了。在回忆录中夸康熙爷:“皇帝的学习是异仔细和用心的。无论是几何中的棘手问题还是我们拙劣的语言,都不能使他泄气。他听我们讲解时的耐心和注意力都是相当值得赞叹的。”

难得的是,康熙不是书呆子,还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在康熙身边三十多年的法国传教士白晋在所著《康熙皇帝》中说:“他把在几何学中学到的最有趣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以及使用一些天文仪器,看作为一种乐趣……皇上使用这些仪器,有时测量某座山的高度,有时测量某个显眼地方的距离。这些测量都是在随驾朝臣面前进行的。”

中国当时最有名的数学家叫梅文鼎,被后世誉为清代天文算法“开山之祖”。康熙四十一年南巡时看到梅文鼎的著作《历学疑问》三卷,认真阅读并批阅,得出的结论是:没有什么错误,但算法不够完备。能从专业角度挑出当时学术权威的问题,可见当时康熙的数学水平已经属于中国顶尖。

康熙还时不时就在大臣们面前炫一把。1692年的一天,康熙把大臣们叫来,然后命人取来日晷,自己用笔画出正午时光影应在的位置。然后就喝着茶等到中午,日晷阴影果然投射到他画的地方。大臣们纷纷夸奖老大好赞,康熙拈须微笑,意得志满。

康熙还对现代医学有所研究。他是天花的受害者——不就因为得过天花没挂掉才当上皇帝的吗?他在宫中搞起了实验室,自己研制药品,还在宫中推广种痘技术,给自己的子女和宫人们种痘预防天花。

晚年的时候,康熙还主持了两个重大的科考项目。一个是全国范围的地图测绘。从1708年康熙帝命法国传教士白晋、雷孝思、杜德美等人测绘“长城图”始,至1715—1717年完成云南、贵州、湖北、湖南等地测量,基本完成了全国的经纬度测量,测得经纬度点641个。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性的大地测量。不仅在中国是空前的创举,在世界大地三角测量史上也是没有先例的。各省地图测绘之后,由杜德美总其成,编绘全国地图,于1718年完成,定名为《皇舆全览图》,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实测地图。

还有一个是《律历渊源》一百卷的编纂,包括《历象考成》、《律吕正义》和《数理精蕴》三部书,是一套包括天文历法、音律学和数学等知识的科学著作。编纂工作始于1713年。康熙帝从全国调集了汉、满、蒙族的一批专门人才,以皇三子允祉等任“奉旨纂修”。至康熙六十年(1721)才最后完成。

现在,故宫还保留着康熙当年使用的很多科学仪器和计算工具,可以演示太阳、月亮围绕地球转动以及日月蚀等天体运行情景的浑天仪;标有南北回归线、南极圈、北极圈等坐标的地球仪;在世界第一台盘式手摇计算机基础上,研制的中国版手摇计算机,除了法国原版所具备的加减乘除运算外,还能进行平方、立方、开平方、开立方等运算……

看到这里,你一定想问一个问题:既然生在十六世纪的康熙已经了解了这么多的西方先进技术,为什么后来中国还是这么落后,到了近代被西方国家欺负得这么厉害呢?

原因还是跟康熙有关。

虽然康熙自己爱生活学科学,学得挺开心的,但是他并不准备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全国推广。在他看来,这些东西虽然有意思,但都是“奇技淫巧”,像他这样没有就业压力的富二代学霸没事可以学学,普通学生还是好好钻研四书五经参加科举考试才是正事。

还有,他认为御用科学必须由皇家来掌握、控制和垄断。他虽然天天和传教士们混在一起,其实他对耶稣会士的活动是控制很严的。一旦他们的活动超出了他许可的范围,他就严加禁止。因此,传教士们辛辛苦苦传授的知识,并没有流出紫禁城的宫墙。

到康熙帝晚年,由传教士挑起的礼仪之争,最终导致他发布了禁教令。他去世之后,继位的雍正厉行禁教,在华西方传教士大都被驱逐出境,刚刚开始的西学东渐就此式微。

到了乾隆时代,乾隆对于英国使团提出的改善两国贸易,并建立正常外交关系的请求嗤之以鼻。英国人带来体现西方最新工业成果的马车、战舰模型、洋枪洋炮以及热气球等科学设施,乾隆完全没有丝毫兴趣。

因为英国使者不愿意像奴才一样下跪磕头,乾隆大发雷霆,痛斥英国人:“朕无求于任何人,尔等速速收起礼品,程回国。”

马戛尔尼走后66年,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打进圆明园,在洗劫珍宝的同时,发现当年马戛尔尼送给乾隆的天文地理钟、火炮等原封不动地封存在库房中。

标签: 清朝,康熙

更多文章

  • 大清最牛王爷,居然当着慈禧太后的面毒打慈禧的红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慈禧

    清朝光绪年间,北京城唱京剧最有名的丑角要数刘赶三,刘赶三表演起来嗓音清亮,念白脆爽,做表传神,是“同光十三绝”之一。而且刘赶三为人风趣幽默,即使是在唱戏表演的时候也依然保持这种风格,经常逗得慈禧开心不已,因此深受慈禧太后的喜欢,是有名的大红人。然而有一次刘赶三在唱戏的时候却因为口无遮拦,犯了大忌,从

  • 此人比吴三桂更可恨,剃发令的罪魁祸首,最终全家被杀暴尸大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崇祯

    明朝有许多颇具气节的读书人,但到了末年,也有很多没骨气的大臣,这其中以孙之獬最为臭名昭著。孙之獬出生于1591年,字龙拂,山东省淄川县人,天启二年进士。我一直怀疑这哥们缺骨头,属草的,他的人生就像草一样随风倾倒,哪边势强就倒向哪边。他刚参加工作哪会儿,明朝正是魏宗贤及其阉党得势,孙之獬于是投靠阉党,

  • 亡国之君多被斩草除根,盘点中国史上那些得以善终的“亡国之君”们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皇帝,亡国

    上下五千年,帝王说不完,但凡亡国之君,因号召力巨大,大多被斩草除根,不得善终。夏桀被饿死,殷纣王被烧死,周赧王被吓死,秦王子婴被杀死,晋恭帝被闷死,南唐后主被毒死,隋炀帝被勒死,唐昭宣帝被毒死,北宋二帝被虐死,南宋末帝被淹死,明朝崇祯上吊死,南明永历被勒死。但历史有时候也十分狗血,也有走了狗屎运的亡

  • 魏忠贤被杀时并不反抗,亡国前崇祯皇帝终于醒悟不该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由校

    朱由校死的时候,拉住崇祯皇帝的手就说,我死无所谓,但是有两个人你千万不能动,一个是魏忠贤,一个是张皇后,切记切记!崇祯皇帝表面上答应自己大哥,但是等到自己大哥一咽气,崇祯皇帝回头就去拾掇九千岁。魏忠贤临死时候说一句话,我死之后,大明必定亡国!这句话说得没头没脑,崇祯一开始不信,但是到最后,北京城快要

  • 一个神一般”存在的人,他竟然活了256岁,娶了24个妻子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蒋介石

    1933年,美国的《时代》杂志曾有一篇名为《Tortoise-Pigeon-Dog》(译名:龟雀狗)报道中,提到一个“li-ching-yuen”(译:李青云,也叫李庆远)的老人,此人就是“神一般”存在的中国最长寿之人。李青云生于清康熙16年(1677年),死于1933年,活了256岁,一生娶了24

  • 乾隆立储嘉庆为接班人, 为何他老爹诅咒他早点死呢?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嘉庆,乾隆,

    乾隆,将“康乾盛世”推上巅峰的男人,在位期间,清朝的文治武功皆达到历史顶峰,为此乾隆十分得意,称呼自己为“十全老人”,后来乾隆为了让自己的形象更为高大完美,决定在自己在世时,提前让位,还原当年禅让时的效果,这样自己的形象便完美了。(图片源自网络)乾隆选择将自己的帝位传给自己的第15位儿子,永琰,乾隆

  • 刘备如此吸引孙尚香说明年龄不是问题,这三点最关键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备

    说起刘备大多人的印象是婆婆妈妈、唯唯诺诺、优柔寡断等等,都喜欢拿水浒的宋江和刘备作比较,两个人确实性格上比较软弱,但是内心的倔强有几人能知?刘备乃是三国一代雄才,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气魄谁人能敌?就连一代枭雄曹操也是对这位看起来软弱的书生三分敬意,这就足以证明刘备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要不然怎么会在他一

  • 历史上 雍正反贪腐那才叫一个狠!简直惨无人道。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雍正,康熙,清朝,

    编者按:雍正在位时诛杀贪官不计其数,在追查贪官时,就是死也不放过他,让他的子孙做穷人。雍正说:“这些人自知罪大恶极自身难保,就想一死抵赖,借死保住财产,让子孙后代享用,这万万不行。”故在他当政那段时期,贪污几乎灭绝,官场上下人人如履薄冰,清廉保身,成为历史上一大怪状之一。雍正的前任康熙亲手创造了一个

  •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后,用一个计谋消灭了一个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芈月,秦国,秦宣太后,

    前几年的一部电视剧《芈月传》是彻彻底底地火了一把,它讲述了楚王庶女芈月嫁到秦国并一步步成为秦国执掌朝政的宣太后。小说毕竟是虚构的,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芈月吗?历史上芈月的原型是秦宣太后芈八子,她有着更传奇的一生。《史记·秦本纪》记载“昭王母芈氏,号宣太后。王母于是始以为称。”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后,也

  • 大唐唯一一个使用方天画戟的猛将,新皇帝却没有重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薛仁贵,贞观,李治,方天画戟,

    薛仁贵名礼,字仁贵,以字行于世。他于隋大业九年(公元614年)出生 ,是南北朝时期刘宋、北魏名将薛安都的后代,也是历史上真正使用方天画戟的猛将。薛家是名门之后,父辈祖辈都曾经在北魏、北周和隋朝都担任过官职。贞观十九年薛仁贵在被李世民带回长安长期镇守玄武门,后来被提拔协助李唐征战天下,唐高宗李治重用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