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终其一生不敢篡汉 其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曹操终其一生不敢篡汉 其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726 更新时间:2024/2/10 18:49:21

一代奸雄曹操,出身卑微却身负大志,凭借对权谋与智慧的妙用,在东汉末年迅速崛起,到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随后大败袁绍,破袁术,统一了黄河流域,官拜丞相,封魏王,成就宏图霸业,开创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网络配图

然而曾被认为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曹操,却始终没敢踏出最后一步,没有篡汉自立,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这是为什么呢?

  1. 背不起乱臣贼子的罪名。东汉末年,汉室衰微而天下大乱,但纲常伦理、忠孝礼仪仍在。曹操虽有雄才大略,却也摆脱不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在平定北方的过程中,他一直是以天子之名出师,以捍卫朝廷的名义进行战争。如果他真的废掉了献帝,那么他将沦为千夫所指的罪人,难逃后人的唾弃与责骂。

网络配图

2.经不起群起而攻之的激战。虽然曹操已经取得了汉室中央的绝对控制权,但他的势力仍主要集中于北方,东南的孙权以及西南的刘备都不是等闲之辈。曹操一旦称帝,必然成为众矢之的,天下英雄便会群起而攻之。如此一来,他苦心经营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绝对优势便如流水东去,难挽狂澜,不仅陷入政治和道德上的被动,更有可能引发一场空前的激战。他承担不起这样的代价。

3.看不上虚名而重实权。曹操已经是事实上的皇帝了,没有必要再为了这么一个虚名而承担骂名与风险,皇帝的名号,不但不能锦上添花,反而可能因此遭罪,要它何用?

网络配图

一句“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似乎道出了枭雄的心愿,点破了曹操宁为儿子铺路也不愿自己称帝的想法。然其心中真实的想法,历千年涤荡仍扑朔迷离,但凭后人评述。

标签: 曹操

更多文章

  • 此人三朝元老 身居高位却躲过了两次谋反株连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朝元老

    张安世乃张汤之子,字子孺,少时以父荫担任郎职。他因为善于书写,给事尚书,精力充沛,休息时也不外出。汉武帝出行河东,曾经丢失三箧书,下诏询问,没有谁能够知道书的内容,唯有张安世记得,完整地书写出来。后来买到那些书,加以对照,发现张安世书写的没有丝毫遗漏,汉武帝由此惊奇他的才华,擢拔他为尚书令,升迁为光

  • 为什么说刘禅这个亡国之君当得并不冤?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禅

    蜀汉后主刘禅(shan4)并不是一个很会来事的人。《三国志》后主传本是他的传记,但作者陈寿作为一个在蜀国当过官的人,在后主传里大部分篇幅是这么写的:“XX年,(诸葛)亮怎么怎么样”“XX年,姜维怎么怎么样”。在皇帝的传记里,他写的大部分是大臣们做的事情,而且不详细,比流水账还流水账。这个皇帝,很没有

  • 朱棣为什么为了一个宠妃杀了三千宫女?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棣

    明成祖朱棣在明朝诸帝中算的上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君主,郑和下西洋、修《永乐大典》、五次征讨蒙古。在他在位期间时候的明朝可以称得上是“万国来朝”。可是就是这么一个皇帝晚年却作出了一件令人骇人听闻的事情,那就是大肆屠杀宦官和宫女(在永乐初年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只不过那次的规模比较小),据说被杀的宫女就有三千

  • 两朝宰相状元出身却成两浙之羞竟留下千古骂名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宰相

    古语所说:“时穷节乃现,日久见人心”,乃是恒古不变的真理。古往今来平日里,口口义正言辞,身居高官之人,一脸忠臣良相的样子而到了国家危亡关头,却为自身荣华富贵,抛弃气节。五代有后晋石敬塘,明有洪承畴,范文程,孔有德,吴三桂,耿精忠,施琅。近代有溥仪,汪精卫,这些寡廉鲜耻之徒为中国的历史增添了一笔别样的

  • 潘安貌美却心毒 害死了太子也让别人灭了三族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潘安

    现在形容男人长相好看的词会有很多,但是如果提到公认的美男子你会想到谁呢?是不是一直出现在脑海中的潘安?貌比潘安这个词可不是无的放矢,据说这个男人的美十分独特,简单的来说就是美姿仪,也就是说他的身形和长相都好,而且气质也不错。尽管一直没有记载他详细信息的资料,但是他的美却是众所周知的,据说在当年他还有

  • 垃圾堆里发现帝王墓 一位千古暴君留下两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杨广

    我国古代非常讲究风水,尤其是墓址选择,古代的帝王都是寻找最好的风水大师为自己的陵墓选址,认为这样可以给后代的子孙带来富贵,可是千百年后过去了,当时的风水宝地可能已经变了模样,在历史中有这么一位皇帝的陵墓,在千百年后已经变成了垃圾场。网络配图2013年扬州的一家开发商在一处工地上挖到了一处古墓。这个时

  • 忽必烈大军远征日本失败原因不是遇到台风?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忽必烈

    自唐代遣唐使以来,中日两国关系逐渐发生了微妙变化。日本逐渐从向中国学习、遣使示好,转而自立门户、反客为主。到明代倭寇屡屡骚扰东南沿海时,中日两国关系已经开始恶化。那么,在明代之前的元代,两国之间又是何种关系呢?网络配图 “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曾作有《木兰花慢》词一首,词中提到“伏波勋业照青编。薏苡

  • 诸葛亮曾经做过的缺德事 你知道的有哪几件?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

    人无完人这句话真的是真理,不管是哪一个人都会有做错事的时候,毕竟人毕竟是人他不是神。诸葛亮作为《三国演义》中神一样存在的人物,别看他神机妙算他其实也做过错事,做的还是缺德的事并且还不止一件。网络配图诸葛亮虽然有通天才能,在临死的时候曾用七星灯续命,但是功亏一篑,落得个“出师未捷身先死”的下场。话说诸

  • 解密:铁面无私的冷面皇子 为何能逆袭登上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雍正登基,是清初四大疑案之首,也是学术界至今争论不休没有结果的一个问题。关于雍正是否篡位,诸多专家学者均有份量十足的专著和论文问世,各种文献各种证据各种推测真是无奇不有,只差把雍正从泰陵中复活了当面问清楚,不过,他本人的答案早就在《大义觉迷录》中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看来,复活雍正也没戏,只有复活康熙

  • 唐末武力值远超李元霸的猛将 最后却死的很惨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存孝

    李元霸这个人,虽然在演义中,是一个武力值超群的猛人,但是他的历史原型人物却非常的弱,年仅16岁就挂了,是李渊的第三个儿子李玄霸的原型。不过历史上却有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也生活在,隋唐时期,武力值丝毫不输李元霸。网络配图这个人就是李存孝,有人经常会说,王不过项,力不过霸,将不过李,而其中的李,就是指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