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女皇武则天怎么找男宠?三个必备条件曝光

女皇武则天怎么找男宠?三个必备条件曝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934 更新时间:2024/1/23 9:51:31

在古代,女人感堂而皇之的纳妾的人,恐怕就只有一代女皇武则天了。据说女皇男宠无数,素来有面首三千的说法。武则天这样什么都有的女人,她选男宠的条件是什么呢?

面首就是男宠,面,貌之美;首,发之美。面首,也就是供贵妇人玩弄的美男子。据说,武则天登基之后,派人四处搜罗美男,其中上官婉儿据说就是专门做这个的,实在是让人惊讶。

网络配图

武则天招纳男宠,主要是用来浇灭欲火的,这与武氏家族女性普遍性欲较强的基因有关。武则天的母亲荣国府人(后改封太原王妃)八十八岁时,仍性欲十足,竟然与自己的外孙贺兰敏之乱伦通奸,对此,《旧唐书》称“敏之既年少色美,烝于荣国夫人”,《新唐书》称“敏之韶秀自喜,烝于荣国”,就连治学严谨的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也称“敏之貌美,蒸于太原王妃”,可见这事不是虚构。另外,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姐姐韩国夫人、外甥女魏国夫人在私生活方面都不是省油的灯,武则天在这个家族中也不会例外。

权力,是男人的伟哥,也是女人的催情剂,而且地位越高、权力越大,这种来自身心的蠢蠢欲动就越强烈。薛怀义、沈南璆、张易之张昌宗等著名男宠,相继成为武则天的床帏伴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男人多如牛毛,期待伺候武则天的男人也不在少数。那么,武则天在选择男宠方面有什么讲究呢?

武则天的男宠都是美男。薛怀义“伟形神,有膂力”(《旧唐书》),“伟岸”(《新唐书》),是一个相貌不凡、高大威猛的帅哥。史料没记载沈南璆的相貌,但他能够入得宫廷,专职给皇帝、皇后等高端人物看病,最起码是一个温和、儒雅的清秀男子。张易之“年二十余,白皙美姿容”,张昌宗“面似莲花”(《旧唐书》),二人都长得十分貌美标致。另外,从“天后令选美少年为左右奉宸供奉”和“近闻上舍奉御柳模自言子良宾洁白美须眉,……专欲自进堪奉宸内供奉”(《旧唐书》)来看,年轻貌美是武则天挑选男宠的首要条件。

网络配图

武则天的男宠都是猛男。薛怀义“有非常材用,可以近侍”(《旧唐书》),武则天试过后“悦之”(《新唐书》),且“恩遇日深”(《旧唐书》)。沈南璆是薛怀义的替代品,《唐史演义》称“南璆房术,不让怀义,武氏恰也欢慰”,可信度较高。武则天对张昌宗的床上功夫很满意,而“易之器用”还要高出一等,武则天“即令召见,甚悦。由是兄弟俱侍宫中,……俱承辟阳之宠”(《旧唐书》)。此外,从“左监门卫长史侯祥云阳道壮伟,过于薛怀义,专欲自进堪奉宸内供奉”(《旧唐书》)来看,武则天对男宠的下体是相当在意的。

年轻、貌美、健壮,是武则天挑选男宠的三个必备条件。上有需求,下必投其所好。那么,是不是符合这三个条件的男子,就可以充当武则天的男宠呢?非也。唐代文人宋之问就吃了武则天的闭门羹。宋之问很有才华,且“伟仪貌,雄于辩”(《新唐书》),各方面条件都不错。武则天下令“选美少年为左右奉宸供奉”,宋之问蠢蠢欲动,也想为武则天出力,并专门给武则天写了一首表明心迹的诗。“则天见其诗,谓崔融曰:‘吾非不知之问有才调,但以其有口过。’盖以之问患齿疾,口常臭故也。之问终身惭愤”(《太平广记》)。

受权力因素的刺激,武则天晚年虽然欲望亢奋,但终其一生也不过四个男宠而已。四人中,薛怀义是千金公主悄悄献媚,张昌宗是太平公主秘密推荐,张易之是张昌宗顺带引荐,沈南璆是武则天的地下情人,入宫时均未造成恶劣影响。自垂拱元年(685)薛怀义入侍,武则天“虽春秋高,善自涂泽,虽左右不悟其衰”(《新唐书》)。现代医学已经证明了的男子精液有美容养颜和永葆青春活力的奇效,老早就在武则天身上得到了实验。有了情爱的滋润,武则天精神焕发,尽力施展治国才华,开开元盛世打下了基础。

网络配图

因为男宠一事,武则天遭到了世人的非议。有人把武则天说成一个淫荡无耻的骚女人,甚至有人杜撰《如意郎君》这样的淫书丑化武则天,以此来抹杀和否定武则天在历史上做出的炫耀功绩。平心而论,武则天的生理需要是很强,但她终其一生也只有区区四个男宠,这与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佳丽成千上万,极不成比例。再者,武则天招纳男宠时,唐高宗已死,武则天是寡妇,是独身,是正常交友,不存在淫荡问题。如果说找几个男宠来安慰身心,打发寂寞,也算有悖于传统的话,那么,这正是武则天鲜活生命中的动人之处。

神龙元年(705)正月,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杀掉张氏兄弟,逼迫武则天退位,李唐复兴。武则天,这个半个世纪以来的政治斗争常胜者,最终没有逃过悲剧性的命运。失去权力支撑,特别是缺少情爱滋润,八十二岁的武则天寂寥无托,身心崩溃,很快就憔悴了。十一月,武则天病逝,与唐高宗合葬乾陵。乾陵朱雀门有两座石碑,一为唐高宗的述圣碑,一为武则天的无字碑,均为武则天生前所立。无字碑用一块完整的巨石精雕而成,高大雄浑,挺拔厚实,碑首为半圆形,碑顶中间位置略有凹陷。这种特殊的造型,给人以无限想象空间。

武则天再怎么厉害,也是个人,有需求是正常的。权利在,自然就想要得到更多,天下女子,那个不爱年轻貌美健壮的男子呢?

标签: 武则天

更多文章

  • 关羽败走麦城被杀竟只是诸葛亮设计的阴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关羽

    关羽,本字永生,后改字云长,是三国演义中“义”的代表,被后人尊称为“武圣”,在各地也被当做神灵供奉。关于关羽的传说不胜列举,多赞颂其英勇神武,义字当头,然而他终极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的结局,也为众人唏嘘。关于关羽的死,也众说纷纭,那么一代英雄关羽究竟是怎么死的呢?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称汉中

  • 绍兴师爷之祖徐文长的一生:明代第一才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绍兴师爷之祖徐文长

    明代才子特别多。《有永乐大典》的总篡官解缙,有被称为“博览第一”的杨慎,有吴门四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和徐祯卿。不过,论起在后世的影响力之大,民间的口碑之好,除徐渭徐文长外,不作第二人想。明清官场有句谚语,叫做“无绍不成衙”,意思是官府衙门里绍兴师爷最多。徐渭就是绍兴师爷的祖师爷,他在东南各路

  • 励精图治却被政治逼入绝境的亡国之君 崇祯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崇祯

    趁着夜色,崇祯在近侍的护卫下企图乘乱混出宫去,刚骑着马出东华门,就被内城守军的乱箭所阻,再跑到朝阳门,守门的成国公朱纯臣却闭门不开。崇祯无奈,只好再转向安定门,然而此门的守军早已作鸟兽散,宫门被巨大的铁锁锁住。这时候,宫中早已是大火四起,崇祯之后再返回内宫。凌晨,该是上朝的时间了。崇祯亲自在前殿鸣钟

  • 历史不可遗忘的李鸿章的四大功绩 名垂千古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鸿章

    李鸿章是我国近代水兵名副其实的创始人,是他一手亲力打造出一支现代化的水兵舰队,这一点他功不可没。有了李鸿章,才有了近代军事的概念。马骏教授经过分析了李鸿章对近代军事的四大建树,以探寻一个王朝覆亡的轨道。一、树立我国榜首支水兵李鸿章对近代军事的榜首大建树是:把海防说到战略方位,树立了我国榜首支水兵!李

  • 苏秦合纵六国的故事是怎样的 苏秦成功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苏秦

    苏秦是东周洛阳人,曾到齐国拜师学艺,与张仪一起在鬼谷子那里学习纵横之术。他曾经去见周天子,可是没有人在周天子面前推荐他。于是,他改变主意,到秦国去求见秦惠公,向他献计如何兼并六国。可秦惠公刚刚杀了商鞅,对游说之士非常反感,他对苏秦说:“翅膀还没长硬的鸟,是不能够高飞的,你的意见很好,可惜我现在还无法

  • 秦始皇为何能成为千古一帝?因发明的6大黑科技?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始皇

    在中华古代几千年历史上,王朝不断更替,光皇帝就有500多位,但是真正能够堪称千古一帝的屈指可数。而最让后世佩服,影响最为深远的,当属我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他的伟大不仅仅是一统六合,书同文车同轨,建立中华民族的万年基业。而更为后世记住的是他发明的6大黑科技,在现代看来也是不可思议。第六,秦军强弩。这个

  • 揭秘:咸丰皇帝死前为何没有杀掉慈禧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咸丰

    清末以来,大清国势日衰,鸦片战争开始,更是不断受到外敌入侵,割地赔款。而最后将大清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的却是一个女人,慈禧太后,其因为愚昧无知,顽固不化,骄奢淫逸,将大清一步一步带入深渊,将中华民族推向万劫不复。那么咸丰皇帝在死前就没有意识到么,为何没能杀掉慈禧太后呢?其实,咸丰皇帝身体一直不好,又贪

  • 刘玄是死于自己手中的吗:身为帝王却荒淫懈怠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玄

    刘玄(?—25年),字圣公,是西汉皇室后裔,王莽新朝时期,加入起义的军队,被拥立为更始皇帝。后来消灭了王莽争权,定都长安,可是因为朝政腐败不久又被起义推翻,投降后被杀。刘玄原本是西汉皇族后裔,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长沙定王刘发的后裔。不过因为王莽篡位,所以西汉已经灭亡,刘玄也流落民间无权无势。当时,反对

  • 刘邦死前为何不直接杀掉吕后?主要是三大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邦

    刘邦从一个小小亭长,一个小混混用了短短7年时间就建立了影响后世几千年的大汉王朝,给了我们民族的名字,气势多么恢宏。但是,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将刘邦最爱的戚夫人做成人彘,残杀刘姓宗室,而且大封吕氏为王,差点颠覆了大汉朝。那么如此狠毒的吕后,刘邦不可能一点不能察觉,为何死前没有杀掉吕后呢?其实原因很简单

  • 唐朝科举轶事 大诗人王维走后门成为了状元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维

    唐朝科举考试时不采用“糊名制”,所以非常方便考生走后门。举子们往往在考试前一年的秋天,就把自己最得意的诗文加以编辑,带到京师,呈给当时在政治或文学上有名望、有地位的人看,这叫做“行卷”。其风气之盛,甚至成为一种制度。不要说蠢才跃跃欲试,连天才也都颇爱走这个后门。网络配图王维就把关节打通到了岐王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