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世贞的脾气如何?难得是书生

王世贞的脾气如何?难得是书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641 更新时间:2024/2/5 22:47:50

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书生大致相同的认知,是有坚守,能担当,重名节,不随波逐流,同时又有空疏、迂腐、不识时务的一面,为争一时是非,可以不计后果,甚至不惜身家性命。活跃于明代嘉靖、隆庆和万历年间的大名士世贞,官场、文场两栖。他做过高官,又是文坛领袖。他要坚守书生本色,又要适应官场规则,由此,在矛盾、纠结甚至痛苦中度过了一生。

王世贞19岁中进士,可谓少年得志。读书人走出书斋,步入社会,如泉水出山,必定是“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王世贞偏要做股清流,不染尘埃。在朝中任职的父亲也告诫他,“士重始进,即名位当自致,毋濡迹权路。”王世贞仕途起步,亮出个大格局。

他不徇私情,秉公执法。初任刑部,接手一个棘手的案子:锦衣卫一阎姓军官犯法,通过皇帝身边的宦官,找到锦衣卫头头陆炳求情,陆炳大包大揽,但王世贞却不买他的账;陆炳又找到首辅严嵩讲情,王世贞仍然不松口;陆炳无奈,只好把罪犯藏匿家中,王世贞搞个突然袭击,将罪犯抓捕归案。

他不畏权贵,伸张正义。权相严嵩虽奸恶,却重才,想把王世贞罗致门下。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而不可得的事。但是,王世贞的态度是,“数近,而数远之”。他写诗明志,讲读书人要有气节,不与权贵拉拉扯扯。严嵩专权祸国,兵部武选司员外郎杨继盛上书弹劾,被打入大牢。王世贞入狱看望,送去汤药,并多方奔走营救。杨继盛妻子上书为夫诉冤,他代写诉状。杨继盛被杀,他凑钱为其买了墓地、棺木,张罗葬礼,还组织文学社团写诗悼念。

王世贞激怒了严嵩,个人付出了沉重代价,也给父亲引来杀身之祸。吏部两次拟议他任提学,皆被严嵩否决,去了个盗贼猖獗的青州任兵备副使。父亲作为蓟辽总督,御敌失策,“嵩构之,论死系狱”,“竟死西市”。

个人的磨难,父亲的冤死,使他对官场彻底失望。他发誓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人生险途,回归“同学少年”时代的初衷,做一个文士,“策名艺苑”,“立不朽之盛举”。

王世贞所处的时代,是个社会转型的时代。商品经济发达,思想空前活跃,文化市场高度繁荣。古董和书画收藏、戏曲观赏、图书刊刻,文人结社,成为一时风尚。同时,社会上盛行奢靡之风,那些王公贵族、达官贵人,费尽心机营居室、筑园亭,养优伶,事博弈,《金瓶梅》一书,就是当时一幅传神的世情画。这样一个时代,王世贞铁了心做个文人,日子会过得很风光、很滋润。明史《王世贞传》载:“世贞始与李攀龙狎主文盟,攀龙殁,独操柄二十年。才最高,地望最显,声华意气笼盖海内。一时士大夫及山人、词客、衲子、羽流,莫不奔走门下。片言褒赏,声价骤起。”像他这个身份地位,题个字,作个序,写个墓志铭,或者逢上重要会议、论坛,出个场,说几分钟无比正确、又不着边际的话,数万、数十万“人民币”就会进入囊中。王世贞已经相当富有,开始建造园林,他自己记载就有八园,其中弇山园与上海豫园为同一人设计、督造,营造时间也差不多,堪称国中第一园了。他作为首屈一指的文人,居于首屈一指的园林间,享受着读书人的尊崇,良朋美姬,诗酒相娱,不是神仙般的日子吗?

但中国的读书人,走仕途是条大路。在这条路上走得不顺,遇到挫折,遭遇失败,或者身心疲累之时,也往往生出些“种豆南山下”的心绪。但是,真正付诸行动的,那是极少数。一旦有了机会,不管德才是否配位,不管天赋、志趣与位子多么忤逆,就忙不迭带上行李上路了。严嵩倒台,嘉靖死,父亲的冤案平反,同学、同事纷纷得以起用,王世贞的用世之心又萌动了,忍不住再入官场。

王世贞重出江湖,做事风格变化不小。他收敛了锋芒,懂得了人情世故。但是,骨子里的东西难以改变,书生本性难移。他任职郧阳巡抚,辖区内的荆州,是操控着国家政权的内阁首辅张居正的家乡。荆州府学生员闹事,冲击县衙,凌辱知县,带头人是张居正的小舅子。他依法处理,“论奏不少贷”。你张居正高兴也好,怨恨也罢,我做得没错!还有荆州发生地震,朝廷要求各地官员“修省”。王世贞查阅了西汉著名易经学者、占卜大师京房的著作,并进行了占卜,得到的结论是“臣道太盛,坤维不宁”,“用以讽居正”。结果,惩罚又一次落到头上。他被任命为留都大理寺卿,这个职务,相当于现在的最高法院院长,是名列前茅的“小九卿”。但是,在上任的路上,却遭到言官弹劾,只好打道回府了。一说,这是张居正背后指使。不过,他接到了张居正的来信,安慰他说,待舆论平息,“旋当复公”,就是任职很快会落实。

走仕途,理政事,要守经,还须知权,处理经权关系实难。万历五年,王世贞在名节上栽了个跟头。这年,张居正父亲去世,按国家规定,他要辞去官职,回家丁忧二十七个月。但皇帝年少,其他内阁成员支撑不了局面,皇帝三番五次下诏,让张居正夺情,也就是不丁忧,不赴丧。对此,清流派举着维护纲常伦理的大旗,不怕流血牺牲,前赴后继。张居正挥舞大棒,对强硬分子残酷打击,大批官员被罢官、杖责、贬谪、发配。在这场惨烈的政争中,王世贞必须选择怎么站队。经过官场历练,他有了大局观,处理事情,不再汲汲于虚名而注重于实际。因此,他站在了坚定地支持张居正一边。但是,他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向张居正送去厚礼,频致书信,还为张家祠堂写了《世德庆源祠记》,核心内容是颂扬张家祖德,为张家出了张居正这位伟大人物而庆幸。你王世贞出于什么动机?是为了“旋当复公”的留都大理寺卿吧?王世贞此举,被言官、清流视为严重失节。大节一亏,则此人无足道矣。此后,王世贞每有升迁,必有言官弹劾,什么贪腐、淫佚,大节已亏,小节不拘,恶言秽语,让他颜面丢尽。

封建时代,不乏闪耀于精神星空的杰出人物,但那毕竟是极少数。多数的读书人,则被那只看不见的“历史之手”玩弄于股掌之中,走向共同的宿命:终其一生,纠结于宦途,官越尊,棱角越平,是非心越模糊,不少人甚至逐渐泯灭了良心,成为大奸大恶之徒。王世贞难入杰出人物之列,也非凡俗之辈,一生基本保持了书生本色。对他的所谓“失节”,不必过于上纲上线。留给历史的遗憾是,他没有沿着人生转型的路走到底,像他的同时代人李开先、汤显祖,写出《宝剑记》《牡丹亭》,为民族文化大厦的建设多添些砖瓦。

标签: 王世贞明朝

更多文章

  • 智利当代著名诗人 巴勃罗·聂鲁达简介 他一生所做过的事情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智利,诗人

    巴勃罗·聂鲁达,智利当代著名诗人。13岁开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诗坛。他的诗歌既继承西班牙民族诗歌的传统,又接受了波德莱尔等法国现代派诗歌的影响;既吸收了智利民族诗歌特点,又从沃尔特·惠特曼的创作中找到了自己最倾心

  • 元定宗贵由的第三皇后海迷失后简介 她在古文上的记载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元朝,元定宗

    海迷失后(?-1252年),斡兀立氏,名海迷失,元定宗贵由的第三皇后。公元1248年贵由汗卒,海迷失在拔都等诸王拥立下垂帘听政,称制三年。在她统治期间,诸王争权,连遭天灾,国内一片混乱,1251年7月蒙哥(元宪宗)被推举为大汗。海迷失因暗中从事反对蒙哥的活动,被投入河中溺死。元朝建立后,追谥她为钦淑

  • 军机大臣福康安之弟 清朝将领福长安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福康安

    富察·福长安(1760-1817),满洲镶黄旗人,字诚斋,清朝将领。大学士傅恒第四子,军机大臣福康安之弟,孝贤纯皇后之侄。在清高宗时期官至军机大臣、户部尚书。因平定台湾、廓尔喀战役有功图形紫光阁,封一等侯。嘉庆四年,高宗崩,被指责与和珅同党,逮下狱,夺爵,籍其家,旋遣往裕陵充供茶拜唐阿,屡坐事谴谪。

  • 雍正皇帝临终前留下两道密旨,乾隆皇帝打开后,保住了几十年的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雍正,乾隆

    在清朝十几个皇帝中,最幸福的,应该要算乾隆皇帝。为什么这么说呢?你看啊,爷爷康熙皇帝给他开疆扩土,父亲雍正皇帝给他足够丰厚的国库,到乾隆这里,天下安定,国库满满,简直是坐享其成,太幸福了。其实清朝时期的康雍乾三朝,最让笔者佩服的,是雍正皇帝。虽然只在位了十几年,不光积累了不少财富,而且为后来的大清朝

  • 渊盖苏文是怎么与唐朝开战的 后人对他的评价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高句丽

    渊盖苏文(603年—666年),又名渊盖金(渊姓),扶余人,是高句丽(古代中国东北扶余民族建立的政权)末期非常具有争议性的铁腕军事独裁者。与唐的战争唐朝对于新任高句丽王仍按惯例予以册封。公元643年,唐太宗遣使专程前往,册封高藏为上柱国、辽东郡王、高句丽王。同年,高句丽大举攻伐同为唐册封的属国新罗,

  • 渊盖苏文的后代子女情况如何 有关于他的姓氏考证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高句丽

    渊盖苏文(603年—666年),又名渊盖金(渊姓),扶余人,是高句丽(古代中国东北扶余民族建立的政权)末期非常具有争议性的铁腕军事独裁者。后代情况长子:渊男生唐高句丽人,字元德。渊盖苏文长子,入唐后因避讳唐高祖李渊名而改称泉男生。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年),嗣立为莫离支。与二弟渊男建、渊男产不睦。嗣

  • 春秋第一名将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第一名将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西周灭亡后,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在此基础上,周平王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东周的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称为春秋时代。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手灭智氏家族后,三家分晋,各诸侯相互征伐,称为战国时代。在春秋和

  • 楚庄王的王后樊姬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樊姬,楚庄王

    樊姬,楚庄王的王后。樊姬为了劝阻楚庄王不要因打猎,玩物丧志,就不吃禽兽肉,以此来打动楚庄王。而楚庄王从此改过自新。张说曾说:“楚国所以霸,樊姬有力焉。”人物生平在楚国称霸之前,楚庄王十分喜欢打猎。樊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因为她深知作为一国之君,常常喜欢打猎,就会因玩物丧志而荒于国事。所以,樊姬就多次

  • 历史上多尔衮为何只生了独女爱新觉罗·东莪?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东莪格格,爱新觉罗·东莪

    历史上的清朝,说到清朝还是有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清朝早期特别是乾隆皇帝在位期间清朝还是一个非常繁盛的朝代,不过,晚期却变得是很落后的,晚期独掌大权的慈禧太后是著名的狡猾阴险奢靡的一个人,不允许皇帝参政,自己独揽所有的大权,做的很多事也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清朝的大臣多尔衮为何只生了独女

  • 乾隆幸存的嫡子仅爱新觉罗·永璂一人,为何乾隆对他深恶痛绝,终生不封爵呢?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爱新觉罗·永璂,乾隆

    我们都知道,清朝的满人没有汉人那样看重嫡庶制度,因此,清朝大部分皇帝都是庶出的,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只有一个道光帝。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清朝还有一位皇帝,曾经非常希望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嫡子,那就是清高宗乾隆。乾隆很爱他的原配皇后富察氏,因此,立储这回事上,首先考虑的当然也是富察皇后的儿子。富察皇后先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