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廖永忠杀害刘福通是朱元璋让他做的吗

揭秘廖永忠杀害刘福通是朱元璋让他做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68 更新时间:2024/3/13 14:20:05

元朝末年,统治集团的骄奢淫逸之风、社会的贫富之差、税收之重,让无数走投无路的农民踏上了反抗之路。时势造英雄,在此社会动乱之下,开始涌现出众多起义军将领,元末刘福通也开始走上历史舞台。

刘福通的家乡在颍州,身处富康之家,但其人豪爽,又有才智,绝非一般的富家子弟可比。元朝末期,处于国家统治阶层的蒙古贵族作风愈发腐败,汉族与蒙古族之间的民族矛盾达到了无可调和的程度,而后其家宅被元朝的官员以修河的名义毁掉,这成为他造反的导火索。1351年,刘福通在家乡颍州宣布起义,并占领了颍州,开了元末农民的起义之路。

元末刘福通所率领的起义军被称为红巾军,因为起义军的头部都会裹上红巾。红巾军势如破竹,一路南攻,起义队伍也在不断扩张。1355年,刘福通在亳州扶持了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登上帝位,建立了“大宋”政权。建立政权后,起义军转战北方,而亳州却在此时遭到元朝的攻击,刘福通只能丢弃亳州,并携小明王韩林儿共同退转到南丰。

在经历此次重挫后,刘福通为恢复士气,分三路北上反攻元军。红巾军最初气势如虹,但后期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最终大宋政权日落西山。1363年,刘福通被张士诚军围困,为求自保,他向朱元璋求救,然而最终还是难逃战死的命运。元末刘福通是最早反抗元朝的农民起义军头领,其带领的红巾军推动了元朝的灭亡,无愧为汉族的民族英雄,其人其行当被历史所铭记。尽管刘福通未能获得最后的胜利,但其义勇精神仍旧长存——其身虽死,虽败犹荣。

刘福通控制韩林儿

小明王韩林儿,出身白莲教世家,其父是韩山童,称自己是皇室后人,企图称帝,但是最后被人杀害。刘福通身为红巾军的领袖人物,极力寻找韩林儿,将其迎接回安徽。刘福通控制韩林儿并推举他成为小明王。使得韩林儿能够继承父亲的衣钵,在今安徽毫县称帝,建国号“大宋”,建都毫县,正式建立了农民政权。韩林儿顺理成章地传承了其父的旗号,获得皇帝政权。韩林儿因为名正言顺,所以他的感召力是当时其他起义领袖无法比拟的。

当然这样一个幸运儿也难逃命运,刘福通控制韩林儿后,韩林儿又成了丧家之犬。刘福通任命自己为平章政事,又任命自己的弟弟刘六为枢密院事。而后刘福通杀害了当时的宠臣杜遵道,加封自己为丞相,从此刘福通彻底掌握韩林儿,掌握军政大权。而后,刘福通又做出了重大的决策,他派遣三路大军北伐,自己则进攻汴梁,而后小明王宣布以汴梁为都。但是最后红巾北伐军军纪散漫,军心涣散,缺乏严密的组织和密切的配合,汴梁终被察罕帖木儿攻占,后来张士诚打败刘福通,韩林儿也不敌强敌,最终溺死长江。

虽然刘福通控制韩林儿,获得一时的政治大权,但是他没有好好辅佐皇帝,总是招惹是非、妒贤嫉能,依然无法扬名天下、成为一世英雄。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红巾军的失败是必然的。

刘福通是怎么死的

刘福通是元末农民起义中最先起义的将领,曾经被北方的红巾军称之为共主,因此一向被人们认为是当时非常重要的红巾军领袖。然而,对于刘福通是怎么死的历史却少有记载,也有史书记载但十分模糊,后人为此都纷纷猜测,争议颇多。

根据《明史·韩林儿传》上记载,刘福通是因为抗击吕珍而死的,死在了安丰,是被吕珍所杀害。《明太祖实录》、《元史》、《韩林儿刘福通》中也有这样的记载。虽然都说刘福通是在安丰被吕珍杀害,但是相关其他史书中却没有相同的记载。

想要了解刘福通是怎么死的事实,不妨在民间的私家著述中进行寻找。在《国初事迹》和《国初群雄事略》中都能够发现刘福通并没有死去,而是与韩林儿一起退到了滁州。那么,刘福通究竟是死在什么地方,又是怎么死的呢?

在《新元史·韩林儿传》中有所记载,说刘福通是死在瓜步,是被朱元璋的部下廖永忠所害死的。在《庚申外史》中也有同样的记载,刘福通死在瓜步是没有错的,然而为何死的却又没有说明。《国初群雄事略》对这个事情进行了进一步的记载,表明刘福通就是被廖永忠所害的。

那么,廖永忠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胆子去杀害刘福通呢?这跟朱元璋肯定是有关系的,不然他也没有那么大的权利和胆量去杀害刘福通,廖永忠杀害刘福通是得到了朱元璋的指示或者暗示。事隔几年之后,朱元璋要推行君臣大义,显然他是想推卸责任怕国人说他不义,因此就找了廖永忠作为他的替死鬼。

标签: 廖永忠

更多文章

  • 刘备称帝合法吗?看了这6个理由你不服都不行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备

    近年,网络普及了,能看到好多人骂刘备。其实,自从易中天在CCTV讲了三国,赞扬了曹操奸雄的“可爱”,仿佛这刘备就忠厚的“可恨”,扬曹骂刘的声音就一浪高过一浪。那这刘备究竟惹谁了呢?应该跟他的称帝有关,不过网友们不知道的是,在当时,刘备除了称帝,他真的没有其它更好的选择了,而且刘备称帝也是合情合理的—

  • 三国刘备的一统梦为何是败在两个好兄弟手上?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备

    说起刘备的一生,简直像做梦一样。想当年,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平息黄巾之乱,先后投奔过公孙瓒、吕布、曹操、袁绍、刘表,得到过徐州、小沛,见过皇帝,骗了个皇叔当,青梅煮酒时候被曹操认为是天下匹敌的英雄。刘备手下大将都是三国一流的角色,可是这么混混沌沌几十年,却是几乎每战必败,到头来一点成就都没有,竟然只能

  • 雍正帝篡位上台?此人曾助雍正立功却被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雍正

    胤禛在做皇子的时候,能够“掩短显长”:其长,诚孝皇父、友爱兄弟、勤勉敬业;其短,残忍苛刻、猜忌多疑、虚伪急躁——虚伪造作将“残忍苛刻、猜忌多疑”的性格掩盖,特别是把自己贪禄天位的想法隐藏起来。网络配图所以在角逐皇位时,诸兄弟失败,而胤禛独胜。雍正的两面性格是他取得皇位的秘诀,也是他巩固皇位的法宝。他

  • 揭秘:刘墉和和珅纪晓岚之间的渊源竟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墉

    一部电视剧《宰相刘罗锅》让刘墉这个人物家喻户晓,而在剧中刘墉的形象也是深得人心,乾隆皇帝对他是又爱又恨,又很无奈。荧屏上的刘墉和历史上的刘墉并不完全重合,电视剧中他是驼背的,但实际上刘墉不仅不是矮小,驼背的“罗锅”,很有可能是个身高一米九的大高个。网络配图关于他是否真的是“罗锅”吗?这个问题需要我们

  • 三国演义的疑兵之计:孔明设疑胜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曹操

    这个智谋见于《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谙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四出祁山,孔明本来已经大获全胜,司马懿用了一个反间计,后主刘禅相信谗言,下诏命令孔明班师,孔明接受诏书以后,仰天长叹道:“主上年幼,身边必有奸臣。我正要建立大功,为什么让我还朝?我如果不回,便是轻视幼主;若是奉命退兵,日后再也难以

  • 崇祯为何守着万两白银不用 却把它留给李自成?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崇祯

    明朝末年,生灵涂炭,纷争四起,崇祯皇帝当时正在为筹集军费发愁,几年下来,宫中国库里面的白银已经花的干干净净了,没有办法,只好向各位大臣筹集,这些大臣平时收敛财产的时候恨不得全部都收入囊中,但是一听说崇祯皇帝要筹集军费,全部露出一副无辜的表情,这是你们朱家的事情,与我有什么关系?网络配图万历年间,万历

  • 乾隆一生十七个儿子 为什么偏偏立嘉庆为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乾隆

    嘉庆帝在所有皇帝里面算是比较平庸的,但是为什么乾隆皇帝却立他为皇帝呢?翻阅清朝的正史看不出来嘉庆荒淫、贪婪、昏庸、阴险行为的记载;翻阅野史,也查不着他一件风流事。就是这样一个在各方面都比较中庸的人却成为了清朝历史上最没有特点的皇帝。为什么乾隆皇帝立嘉庆为接班人呢?网络配图满清入关做了皇帝以后,打破了

  • 法皇拿破仑一世两次被流放的岛分别都在哪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拿破仑

    拿破仑帝国指的就是由拿破仑创造了法兰西帝国。拿破仑帝国是第一次开始实施的君主制度国家,在欧洲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终身执政也是从这里开始的。1804年拿破仑成为法兰西的统治者,结束了之前的法国原有的统治。拿破仑帝国在反法同盟中取得了胜利,打败了许多的国家。但是在1814年拿破仑被迫第一次退下了统治者的

  • 揭秘曹魏第四位皇帝曹髦死于什么人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髦死于什么人手里

    曹髦算是一位天上掉下来的皇帝。他是个悲剧人物,他的死,有一个人难脱关系,那就是臭名昭著的司马昭。虽然年纪轻轻的就去世了,但是他在后人眼里还是有一定的美名的。曹髦从小就喜欢读书,学业早成,给郭太后留下很好的温文尔雅的印象。当然这也成就了他走上傀儡皇帝的小路,导致了他悲惨的命运。但是初登皇位的他,显得比

  • 枭雄曹操为何总是抢别人妻子?原因让人佩服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操

    在三国时代,曹操作为最大,最强的枭雄,平吕布,灭袁术,战袁绍,杀张绣可谓气势磅礴!但是,曹操有一个爱好,就是灭掉对手后,直接抢夺别人的妻子,而且乐此不疲!这到底是为什么?真相是什么?无论古代,现代,对美女的评价不仅仅是漂亮,而是要有韵味!在当时,女子结婚太早一般13岁就结婚,13岁什么概念,在现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