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在入蜀时错杀了哪个人埋下亡国祸根?

刘备在入蜀时错杀了哪个人埋下亡国祸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09 更新时间:2024/2/10 21:16:53

俗话说“西蜀无大将,廖化充先锋”。众所周知人才凋零成为西蜀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实际上,早在杀张任时起就埋下了西川人士与西蜀刘氏离心离德的祸根。四川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战火纷飞,刀兵四起的东汉末年一度远离战火。刘璋虽然懦弱,却也能把益州治理得井井有条依靠的是两群人,文的靠以法正许靖为首的一班谋士贤臣;武的仗着张任、李严、严颜为首的一班武将。

网络配图

对于刘备的入川,益州文武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文官以张松献地图为代表是热烈欢迎,刘皇叔的名望势力,雄才大略,对于有政治战略眼光的文人来说,更是“良木”,值得择而栖之。武将以张任为代表,从军人角度,只知道保家卫国,大摆“鸿门宴”强烈抵触刘备的入侵。

“攻城其次,攻心为上”,刘备进占西川原本就名不正,言不顺,理应用怀柔政策安抚益州文武之心。大概是因为庞统之死的刺激,亦或是对于自己的“仁义”在西川没有取得他所期望的那种回应,刘备充满了复仇心理,当泠苞诈降再次被擒时,刘备气冲冲毫不犹豫地把他推出去斩首。可惜!泠苞的降而复叛确实理亏,他再次被绑入中军帐时脸上有惭愧之色,泠苞武功并不弱,可以和刘封关平匹敌,如果刘备能给他一个机会,必定以死相报。同时也可以彰显刘皇叔的仁义,令人失望的是刘备没有这样的度量。

反而是粗暴好杀的张飞在捉住顽强抵抗的严颜时,没有去计较严颜的强硬态度以及让自己吃够苦头的旧帐,而是从大哥的西川大计考虑,好言相劝,终于使钢板一块,视死如归的严颜归降,留住了正在失去的益州武将的心,张飞入川进兵的速度因此超过了老谋深算的诸葛孔明,《三国志》中更是因此而称赞张飞有“国士之风”。只可惜严颜已经老迈,他的号召力和利用价值远不及张任。

网络配图

《益部耆旧杂记》记载:“张任,蜀郡人,家世贫寒,少有胆量,有志节,仕州为从事。”张任是西川武将的首领,以忠勇而闻名,也是益州武将中最出类拔萃的一位。他文武双全,白马银枪,弓刀石,马步箭无所不精,他的武艺和程普于禁等在伯仲之间;且他兵书战策样样通晓。是一位不可多得帅才。《三国演义》中正是他的指挥部队在雒城外围设伏,巧妙利用地形将大军师凤雏庞统射死在落凤坡(史实中是有出入的)。而使刘备的大军进退两难,不得不向荆州紧急求援。涪城、雒城战役显示出了张任卓越,甚至超越身经百战、久历沙场的刘备的指挥才华和精湛的武艺。

经过增兵(其实《华阳国志》等资料显示,孔明方面军于建安十九年夏雒城攻破后才与刘备方面军会师于成都,并没有参与雒城攻城战。)后的刘备军在雁桥战役擒获了张任,张任厉声说,“老臣终不复事二主。”(和黄忠、严颜一样,)刘备还想劝说,而诸葛亮却阻止了刘备,命人把他推出去斩首,美其名曰“成其名节”。事后刘备后悔惋惜不已。是啊,这种所谓的“成其名节”并不能对刘备的霸业有太多补益。其实在张任问题上刘备完全有另一种更好的选择,暂时将张任收监,等到刘璋投降后还怕张任不降?当年老黄忠就是这么被招降的。在国家远远还没有统一的情况下,这样做既可以收买益州的人心,又可为西蜀保留了一员大将。

刘备为什么没有坚持劝说?张任很需要这样的名节吗?张任并非士族出身,恐怕是他被斩的另一重要原因,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三国时期封建门第等级观念对于君主起用人才的影响。

网络配图

我们能看得到这样做的后果,斩掉张任并没有使益州人很恐惧,起不到诸葛亮预想的那种吓阻作用,顽强的抵抗仍然在继续,有的人即使被迫投降后也不是心悦诚服,后来就有怀才不遇的彭漾竟然想出唆使马超谋反(未遂)这样明显带泄恨性质的事件,彭漾尽管一再表示忏悔,但仍然被处死。我们在《三国演义》中再也看不到对于刘备“仁义”的歌颂了。只是因为后来发生了援兵马超部投降和另一位益州重量级人物李严的投降事件,才导致大批益州武将不假思索地倒戈,促成了西川的平定。

标签: 刘备

更多文章

  • 赵高害恩人李斯害学生胡亥 最后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高

    秦二世胡亥做了皇帝以后,宠信赵高,还任命他做了郎中令。升了官的赵高立刻体现出一幅君子失意的模样,他一方面煽动秦二世胡亥沉浸于酒色,另一方面消除异己,诛杀了很多和本人有过节的人,因而朝中高低都很恨赵高,很多人想杀他。赵高也晓得很多人想要他的命,于是就向秦二世进谏说:“陛下,天子要想让大臣尊重和遵从,就

  • 朱元璋发迹前被一女子拒绝 登基后强娶为妃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元璋

    朱元璋是历史上第一个完全农民出身的皇帝。他当年投靠郭子兴,郭子兴被朱元璋的能力所折服,朱元璋虽然相貌平平,甚至是丑陋,不过他脑袋转的快,帮郭子兴屡屡立下大功,所以郭子兴很欣赏他。就和老婆商量把自己的养女嫁给他,这样就能把人才留住。这个养女姓马,是郭子兴的兄弟临终托付的。郭子兴一家对这个女孩也一直视如

  • 诸葛亮发明的两种超级武器 竟一直用到清朝!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是中国人心中神一样的人物,他的本事大了去了。而事实证明,诸葛亮也确实很有本事,他不但能掐会算,是一个了不起的预言家,还善于指挥打仗,是一个顶瓜瓜的军事家。同时他还是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天文学家、气象学家、心理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书法家、文学家,更重要的是,他还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网络配

  • 屈原身为贵族地位高贵 最后为什么会投河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屈原

    在现在的很多人的眼中,奉行的是“好死不如赖活着”,但是,在那时,士大夫的品格是高洁的,他们宁愿因为一点污浊而去自杀,屈原正好是因为楚怀王的猜忌,受不了心灵的磨难而去自杀的。屈原是楚国贵族,与楚怀王一脉相承,在一开始的时候,屈原可以说是楚怀王身边的红人,但是人红是非多,朝廷的一些官员看到屈原的得宠后,

  • 暴死在外的嘉庆皇帝遗体是如何运回京城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嘉庆

    皇帝的死亡和诞生、登基、大婚一样,都是皇家最为隆重的事情。一般来说,除非亡国被俘,皇帝一般都是死在自己国家的皇城里。但也有少数皇帝会突然死在京城之外,比如秦始皇就死于外出巡游的途中。嘉庆帝是在去热河承德进行秋狩时暴崩的,皇帝的突然离世,让大家慌乱无措。陪同嘉庆帝行围的皇二子旻宁就地继承皇位,是为道光

  • 年羹尧之死是咎由自取 还是雍正有意为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年羹尧

    年羹尧其实既不完全是因为战功赫赫,骄横跋扈,功高盖主被雍正怀疑,嫉妒而赐死,也不完全是因为作威作福,贪赃枉法,结党营私被群臣清流弹劾而判死。或许两者的原因都有一些,但是和他对国家的贡献,和雍正的感情相比,还是有所平衡的,再怎么样,也罪不至死。其实很大程度上,任何人处在当时的历史环境里,处在他那个位置

  • 宋太祖赵匡胤洁身自好?为何很少传出绯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匡胤

    天下的皇帝好色的不少,贪淫成性的更是举不胜举,至于夺人妻女的也不在少数。不过也有例外的,有些皇帝能够贪色不迷,端的是大丈夫所为,让人景仰。如今却说一位大宋朝的开国皇帝,名叫赵匡胤,居然坐怀不乱,堪称君子风范。那时赵匡胤尚未登基,因触怒当朝权贵,提一条短棍齐眉,外出逃避,来到山西太原清油观。恰好遇上被

  • 身居高位却无才无德 宰相间接促成了安史之乱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林甫

    皇帝是九五之尊,古代最令人羡慕的就是公主的生活,身份及其尊贵,皇帝的女儿,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赢在起跑线上,应该不止如此,她们应该是出生在其他人的终点上。朝廷中还有一个职位被称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宰相,他是皇帝的军师,是皇帝的智囊。宰相也是有着极大的权力,那他的女儿生活也很不错。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爹

  • 历史上最厉害的太监就是他 太后都为他生了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嫪毐

    在历史长河当中,除了皇帝皇后,王侯将相和才子佳人,还有一个群体不容被忽视,那就是太监,在众多权倾朝野的太监当中,不得不提一个不是太监的太监——嫪毐!网络配图在嬴政继承秦王之后,他的母亲赵姬成为了王太后,独自一人深居后宫,由于身份的变化,赵姬和自己的老相好吕不韦也不能再见面了,吕不韦就在自己的众多门客

  • 最倒霉的皇帝 酒后说了一句话招来亡国之祸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从珂

    末帝李从珂,后唐明宗养子,出生于885年。卒于936年。他本姓王,镇州人,出身微贱,后为明宗为将时所掠来,收为养子。李从珂即位前,与明宗女婿石敬瑭同受闵帝李从厚猜忌、排斥,故还能有些共同语言;然李从珂即位后,却对石敬瑭又不放心。末帝称帝,满朝文武大臣都升了官,唯独没有升石敬瑭的官。后在石敬瑭的岳母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