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飞将军李广的评价:虽智勇双全却言而无信

飞将军李广的评价:虽智勇双全却言而无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225 更新时间:2024/2/20 11:37:13

后人通过王昌龄所写《出塞二首其一》一诗中,知道了“飞将军”李广。但是李到底广是个什么样的人,这引起了很多读者的思考。那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李广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首先,李广是个骁勇善战,智谋双全的人。

李广曾在汉文帝年间、汉景帝年间、汉武帝年间任职,先后率领士兵平定过吴楚七国之乱,在雁门、代郡等地打击匈奴。据不完全统计,李广曾率兵征战七十多回,并立下多次战功。李广曾率领数百个骑兵用智谋蒙骗了上千匈奴大军,并且全身而退。匈奴人一听到李广的名字,都十分害怕,连匈奴单于都很敬佩李广的才智与谋略。

其次,李广还是位持之永恒,敢于追求梦想的人。李广的祖先是秦朝名将李信,所以李广在小时候就树立了远大的志向,即要成为一名骁勇善战的将士,为保卫国家而努力。因此,李广从很小时候起便练习射箭,无论严寒酷暑,李广总能坚持不懈的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李广精湛的射箭技术终于练成,并成为西汉时期著名的神箭手。

除去上述的优点,李广还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事实上,李广还是位心胸狭隘,锱铢必较的人。李广为人比较小气,如果别人得罪了他,李广一定会想办法报复回来。比如,李广杀霸陵尉一事中,就可以看出李广报复心比较强。李广在贬谪期间遭到了霸陵尉的奚落,等他再次受到重用时,毫不犹豫地便杀掉了霸陵尉,足以看出李广是位心胸狭隘的人。

李广巧计退兵

李广巧计退兵讲述的是飞将军李广的一则小故事,通过“李广巧计退兵”这一事件,展现了李广临危不乱、智勇双全的美好品质。汉景帝年间,匈奴进攻上郡,汉景帝让他的心腹宦官监督李广训兵实况。

一天,这位宦官带着几十名骑兵在野外驰骋,恰好碰见了三名匈奴人,并发生了交战。宦官仓皇而回,将这件事情告知了李广。李广带了一百名骑兵,前去包抄匈奴,不一会儿李广追上三人,并射死了俩人,并留下一名俘虏。等李广将俘虏绑在马上时,看见前方有数千位匈奴骑兵。此时,匈奴大军也看到了李广,以为他们是诱敌的士兵便不敢轻举妄动。李广身后一百名骑兵非常惊慌,李广告诉他们说:“匈奴肯定以为我们是诱敌的士兵,不敢轻易袭击我们。”随后,李广命令全体士兵前进,大约与匈奴还有两公里处,李广便停了下来,并让骑兵解鞍下马。匈奴军看见李广队伍镇定自若的样子,更加坚信李广一行人是诱敌士兵,更加不敢轻举妄动。随后,一个骑白马的匈奴将军出来监护他的士兵队伍,李广和骑兵们立马追上前去射杀了这名白马将军。随后,李广又解鞍下马,侧卧在土地上。天渐渐地黑了,匈奴以为埋伏在周边的汉军会来袭击他们,于是便撤兵。等到天亮时,李广率领一百名骑兵安然无恙地回到了驻兵处。这便是“李广巧计退兵”的故事,从中可以看出李广智勇双全的一面。

对李广的评价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到:“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个典故出自于《史记李广将军列传》一文。通过这篇文章,可以得知司马迁对李广的评价。司马迁和王勃在看待李广事迹时,持有相同态度,那就是为李广感到愤懑不平。

李广一生征战南北高达七十多回,但是统治者并没有给李广封侯拜相,这对李广着实很不公平。那么,世人对李广的评价又是什么?

汉文帝曾说:“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从这句话中,可以得知汉文帝非常欣赏李广,他认为李广生不逢时,如果李广生在汉高祖刘邦年间,给李广封万户侯,他都承担得起。首先,李广是位智勇双全的将士,他遇事冷静有策谋,在攻打匈奴时总能临危不惧,看清大局势后沉着发兵摧毁匈奴主力。其次,李广非常爱惜自己的士兵,并且和下属有着亲密无间的关系。汉景帝和汉武帝年间,李广立下很多战功,但是李广不骄不躁,对待士兵和蔼谦虚。匈奴单于十分敬佩李广,一心想让李广去他的阵营。司马迁曾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来总结世人对李广的评价。

正所谓,金无赤足,人无完人,看似完美的李广也有缺点。后人对李广的评价还有一点便是,李广言而无信。他镇守陇西时,恰逢羌人起义,李广诱骗八百多羌人投降,并承诺不会伤害他们。但是,李广最终将他们坑杀,因此成为了一个言而无信地人。

标签: 飞将军李广

更多文章

  • 唐宣宗装疯卖傻三十六年最终实现晚唐中兴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宣宗

    唐宣宗装疯卖傻三十六年实现晚唐中兴唐宣宗李忱从小就孤僻木讷,一直被皇宫里的人当作傻子嘲弄,出生三十六年来几乎从未享受过真正的亲王待遇,可谁也想不到,三十六岁登基之后,唐宣宗突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聪明与英武,短短一年,就消灭了为患大唐帝国长达半个世纪的牛李党争,而且极大地遏制了一贯嚣张跋扈的藩镇势力和宦

  • 刘备将屠夫张飞当猪杀先消磨其意志再急火攻心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备,张飞

    张飞和关羽一样都是三国刘备手下的一名武将,对于他的死并不像他二哥关羽一样,被世人津津乐道。那么,张飞是怎么死的呢?是否和关羽一样都是死在一场阴谋之下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张飞以其勇猛、鲁莽、嫉恶如仇而著称,虽然此形象主要来源于小说和戏剧等民间艺术,但已深入人心。此前,我们只晓得勇士李逵是被哥哥宋江用

  • 历史上的风流皇帝 清朝的康熙乾隆当仁不让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康熙,乾隆

    中国历史上最风流的皇帝是谁?小编先不说,你仔细想想看看,看能想到几个?说起风流皇帝第一个想到的当然是乾隆,不过清朝后宫妃嫔最多的去不是他,而是他的爷爷康熙皇帝并且他也是清朝子嗣最多的皇帝。网络配图问题就在于历史上有没有,历史上有就可能是乾隆了!汉武帝无疑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但同时也是一个风流放荡的

  • 揭秘:嬴政的龙袍颜色不同其中竟暗藏玄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嬴政

    在我们看来皇帝的龙袍应该是金色的,金色代表着皇上九五之尊但秦始皇登基之后却选择了黑色的龙袍,有人认为黑色是秦始皇的特殊爱好其实不然,龙袍其中暗藏玄机,令人震惊,下面小编带你看史记记载。网络配图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登基之后穿的龙袍为什么是选择黑色,比较普遍和大众的说法是说秦始皇崇尚终始五德学说,

  • 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如何从一个和尚到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字国瑞,明朝的开国皇帝,俗称洪武帝、朱洪武,庙号太祖,其统治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幼名重八,参加农民起义军后改名元璋。朱元璋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因为家庭贫困,朱元璋在很小的时候就为地主放牛。17岁那年,因为家乡流行瘟疫,他的

  • 唐朝著名将领陈玄礼为何参与两次宫廷政变?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著名将领陈玄礼

    陈玄礼这位唐朝名将,不仅见过战场厮杀,更是经历了两次宫廷政变。但是能在经历两次政变之后,还这样持续得到皇帝的信任,怕也只有这陈玄礼一人了。那么陈玄礼两次政变具体是哪两次呢?这第一次政变是唐隆政变,李显在成为皇帝之后,对自己的老婆韦后相当的纵容。随话说这后宫不得干政,但是这韦后不但干预了还想自己做皇帝

  • 揭秘唐高宗和武则天的“乱伦之恋”是谁主动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高宗和武则天

    要说到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与皇后,唐高宗和武则天绝对算得上其中最有名的一对。唐高宗当年为了武则天不惜冒着巨大风险并背上了“千古骂名”,而武则天在临终时也选择回归唐高宗妻子的身份。那么在这场有名的“乱伦之恋”中,唐高宗和武则天究竟是谁主动的呢?由于唐高宗在后世史书和民间作品中一直是一个仁厚乃至于窝囊的形象

  • 明末崇祯帝如此勤奋为何仍躲不过亡国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末崇祯帝

    按照一般观点认为,崇祯帝是明朝灭亡前的最后一位皇帝。可以说,对他的评价是众说纷纭,既有同情也有责难,既有惋惜也有诋毁,但无论哪种看法,对其尚属一位勤奋的帝王,几乎没有异议。毕竟,据史料记载,崇祯帝继位时,年仅17岁。面对父兄留下的一个危机四伏的烂摊子,他能颇思振作,是有想干事、干大事的决心与劲头的,

  • 诸葛亮扶不起的阿斗:是真傻还是大智若愚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诸葛亮

    对于这位阿斗,人们给的评价通常是扶不起来他是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幼年时多遭难,血战长坂坡赵云为他七进七出,险失大将刘备差点摔了他,诸葛亮辅佐不成他把刘备家当给丢光了,他是蜀汉后主刘禅,小名阿斗。对于这位阿斗,人们给的评价通常是扶不起来,平庸昏聩,碌碌无为,亡国之昏君,丧邦之庸人。司马昭请吃饭,那

  • 七岁皇帝元宁宗懿璘质班死亡背后隐藏什么阴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元宁宗懿璘质班

    元宁宗懿璘质班是元朝的第十个皇帝,但同时他也是元朝最短命的皇帝,他在位的时间极短,有的说他只当了53天皇帝,也有历史记载说他在登基的同月死去。无论他是什么时候死去,总而言之,元宁宗懿璘质班的皇帝之路都是很悲惨的。元宁宗接替的皇帝是他的叔叔元文宗。其实元文宗与元宁宗之间可以说是有着杀父之仇。他的父母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