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岳飞被冤枉时韩世忠等多人为他作保,为什么他还是难逃一死?

岳飞被冤枉时韩世忠等多人为他作保,为什么他还是难逃一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762 更新时间:2024/2/11 12:42:17

岳飞被冤枉时韩世忠等多人为他作保,为什么他还是难逃一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南宋绍兴十一年的秋天,继岳飞麾下大将张宪、长子岳云下狱后,岳飞被“召回”临安府,随后便被抓捕投入大理寺狱中,为人刚正不阿的御史中丞何铸被宋高宗任命为岳飞案的主审官。面对何铸的审讯,岳飞义正词严地回应,并且将母亲在身上刺下的“尽忠报国”四字坦露,何铸为之动容。

在经过一系列的调查之后,何铸认为岳飞是被冤枉的,于是将此案如实禀报给了主持此事的宰相秦桧,并且请求免去岳飞死刑,秦桧借口“此上意也”,拒绝了何铸的请求,何铸认为“强敌未灭,无故戳大将,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长计”,坚持要为岳飞免去死刑,秦桧一怒之下,不再让何铸担任岳飞案的主审,改由心腹万俟卨担任主审,对岳飞严刑逼供,并且在不久之后陷害何铸,将其冠上“岳飞同党”的罪名,削官流放。

在万俟卨严刑逼供下,岳飞仍未被屈打成招,于是,秦桧的同党们为了坐实岳飞的冤案,为岳飞罗织罪名,欲将岳飞定为死罪。时任大理寺丞的李若朴、何彦猷敬仰岳飞的大义,加上看不惯秦桧一党陷害忠良,认为岳飞无罪,与万俟卨据理力争,结果都遭到了罢官处分,布衣刘允升上书为岳飞伸冤,结果却被投入大理寺问罪,随后被杀。

早已交出兵权的大将韩世忠,此时闲赋在家,得知岳飞含冤入狱的消息,赶赴临安,质问秦桧,秦桧以“莫须有”三个字打发韩世忠,韩世忠闻言怒斥秦桧。

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宋高宗赵构在秦桧呈上的岳飞案最后审讯结果的奏章上批复:“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依军法,斩立决”。当天,一代名将岳飞冤死于大理寺狱中。

因为岳飞的冤案是在张俊、秦桧等人的诬陷下铸成的,所以,很多人就认为冤杀岳飞的罪魁祸首就是跪在岳飞墓前的秦桧、张俊等人,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不然,在南宋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无论是秦桧还是张俊、万俟卨,如果没有宋高宗的授意,又怎么能将一个枢密副使(相当于现在的军委副主席)陷害下狱,严刑拷打呢?如果没有宋高宗的同意,他们又怎么可能罗织罪名,最后冤杀岳飞呢?

岳飞之死有着许多原因,宋朝自建国以来,吸取唐朝灭亡的“教训”,开始推行的“重文轻武”的国策就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宋太祖赵匡胤是通过兵变,黄袍加身,逼迫后周孤儿寡母禅让才得以登基为帝的,宋朝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起来的,不论是此前灭亡的唐朝还是五代十国,大多都是武将依靠手下的军队建立起来的政权,赵匡胤为了防止宋朝也走上这些国家的老路,于是在“杯酒释兵权”之后,开始施行“重文轻武”的国策。

在这种国策的刻意压制下,北宋武将大多地位低下,就算是官居枢密使的狄青,不也是时常遭到文官集团的讥讽,做事稍有不慎便就是弹劾狄青的奏章如同雪花般飞向宋仁宗的桌案之上,后来因为举家避水,住进了大相国寺,遭人非议,文官集团便各种捏造事实,使得狄青被贬官流放,郁郁而亡。

南宋在建立之后,渐渐形成了吴玠、岳飞、刘光世、韩世忠、张俊五镇屯驻大军,吴玠是川陕大军主将,刘光世是御前巡卫军主将,韩世忠是神武左军主将,张俊是神武右军主将,岳飞是神武后军主将,从统率的大军就能看得出南宋朝廷对武将的防备,最为重要的御前巡卫军的主将是出身将门,宋高宗和文臣集团都能信任的刘光世,而出身贫寒的吴玠、岳飞等人只能位居其下,还要被处处防备。

岳飞在第四次北伐被召回的途中,因为安置愿意南归的百姓,耽搁了几天,比朝廷规定的时间要晚了点,就被夺去兵权,后来金兀术再度南犯,这才又将兵权交还给岳飞。绍兴十一年,刘光世因病闲赋在家,吴玠早已病死,曾经的五镇大帅只剩下岳飞、张俊、韩世忠三人,宋高宗和秦桧积极与金朝议和,防备三人出兵北伐,直接就罢免了三人。

岳飞自身性格问题也是使得他悲剧命运的重要原因。

岳飞虽然对于南宋朝廷忠心耿耿,但是他自己嫉恶如仇,刚正不阿,在朝堂之上对主和派不屑一顾,得罪了不少朝堂之上的同僚。与他同为“南宋中兴四将”的刘光世、张俊贪图财货,就连韩世忠也为了明哲保身,不得不“自污”,唯独岳飞,既不会见风使舵,又不懂那些潜规则,不贪财、不好色,这样的人哪个皇帝不担心?

而且,岳飞屡屡上书去捅宋高宗的“痛处”,就好像“迎回二帝”啊,将收养的宗室之后立为太子啊,很多都是利国利民之举,但是,这些事情都不是一个手握重兵的大将该说的话,在宋高宗眼中,这都是不安分守己的表现,于是乎,无论岳飞是否有错,不能善终已成岳飞的结局......

标签: 宋朝岳飞

更多文章

  • 一生历四朝出将入相五十载,文彦博如何赢得生前身后名?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朝,文彦博

    一生历四朝出将入相五十载,文彦博如何赢得生前身后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今属山西)人。文彦博从小就聪颖过人,21岁进士及第,先后任知县、通判,后由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封潞国公,一生历四朝(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出将入相五十余年。史称:“公忠直亮,临事

  • 王安石还有个弟弟?北宋名臣王安礼的生平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朝,王安礼

    王安石还有个弟弟?北宋名臣王安礼的生平事迹!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北宋名臣王安礼来,估计很多人都是一脸懵:没听说啊,他谁啊?不过,可能会有有心的读者,会从王安礼的名字上,联想起北宋的另一位名字中有“王安”的名臣来。没错,您想起来的这位名臣,就是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的北宋神宗时

  • “狗肉朋友”是怎么来的?汉高祖刘邦称帝前的一段佳话!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朝,刘邦

    “狗肉朋友”是怎么来的?汉高祖刘邦称帝前的一段佳话!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我们都知道汉武帝刘邦是汉朝的开创者,是一位非常厉害的人物。可是在他称帝之前还有过这样一段历史,后来也成为了一段佳话,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砀山的狗肉在附近的四个省七个县都很有名,这与历史上最好的狗肉的汉高祖刘邦

  • “汉中之战”曹操和刘备分别投入了多少兵力?为什么曹操失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国,曹操.刘备

    “汉中之战”曹操和刘备分别投入了多少兵力?为什么曹操失败了?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代末年至三国时期,曹操集团和刘备集团在陕西汉中进行了长达两年的汉中之战。这场战斗以刘备获得胜利、占据汉中而结束。但是,这场战争给历史留下了很多悬念,让人们至今津津乐道。比如,这场战斗中双方到底投

  • 汉水之战中为什么两人会因为先去而吵起来呢 难道都想表现自己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中之战,赵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水之战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刘备和曹操争夺汉中,黄忠在定军山一战斩杀曹魏名将夏侯渊,曹操亲率二十万大军,来给夏侯渊报仇,命令徐晃为先锋。诸葛亮见曹操气势汹汹,准备突袭曹军,派人烧其粮草,挫曹军锐气。这时,黄忠请战,诸葛亮不放心,派赵云和黄忠同去。赵

  • 平阳公主为大唐打下千里江山,“娘子关”因她而得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平阳公主,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平阳公主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说到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自然首推大唐。前不久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盛唐的向往。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他的建立过程也相当的不容易。隋末天下大乱之时,身为隋炀帝表兄弟的唐国公李渊,也起兵举事,并最终夺

  • 曹操明明知道汉献帝迟早要完蛋 为何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操,汉献帝

    还不知道:曹操为何将女儿嫁给汉献帝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三国历史上,曹操和汉献帝之间的关系可谓是最为复杂的,他们两人之间前期可以说是度过了蜜月期,一个靠着名声打天下,一个靠着能力收复天下,但是两人之间的合作很快到期,双方的冲突不断升级,曹操开始不断的见欲

  • 丁夫人忍受了他那么多年 为什么最后会弃他而去呢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丁夫人,曹操

    丁夫人为什么会弃曹操而去,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一直没能生育,是自己心中永远的痛。若干年过去了,丁夫人不得不放弃这一奢望。因为自己不曾生下一儿半女,所以只能默默承受着他身边的环肥燕瘦花落花开。曹操是个浪子,无法奢求他回头,只能等着他心倦。不过,丁

  • 世人常说虎毒不食子 为何此“虎”会连杀自己的两个儿子呢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五胡十六国,石虎

    还不知道:石虎连杀两个儿子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说“虎毒不食子””,可是历史上的的确确有这么一只“虎”,身为帝王,他连续杀害了自已的两位太子,手段之残忍实在令人咋舌!这只比“猛虎”还毒的“虎”就是五胡十六国时期,后赵的第三位帝王石虎。石虎夺取了皇位之后恣

  • 曾国藩是怎么改掉好色的毛病的 他到底用了什么方法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曾国藩

    曾国藩是怎么改掉好色的毛病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晚清有不少有名的臣子,其中曾国藩当属一位,他是有名的战略家、政治家,在清朝一路上升,最后还创建了湘军,经过数年苦战击败了太平天国的人,说他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绝对是名副其实的。但在曾国藩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