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战功最为辉煌的将军:战神武安君白起

历史上战功最为辉煌的将军:战神武安君白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317 更新时间:2024/2/10 19:01:57

白起,到底何方神圣,为何要称他为千古第一战神?其实,白起是生于战国时代,一个人才汹涌的时代。白起是战国时期的秦国人,一个非常有名的秦国大将,被封为著名的“武安君”,一生致力于为秦国征战,却从未打过败仗!这是将他称为第一战神的第一个主要原因。除此之外,白起有勇又有谋,在秦国与六国的许多战争中,立下前所未有的战功,让六国的军民闻风丧胆,与著名的廉颇李牧王翦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而白起更是位于首位,这是称其为千古第一神将的第二个原因。在白起之前,从未出现如此神勇的大将,此名号他当之无愧。那白起究竟做了什么?我们慢慢来说。

网络配图

首先,我们都知道,秦始皇是历史上第一位统一中国的皇帝,他一生致力扫平六国统一天下,最终他做到了。可是,为什么秦始皇能做到,其他曾经称霸中原的国家的君主没有做到呢?除了秦始皇本身的雄韬伟略之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秦始皇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这“巨人”那就是功绩显赫的秦国先祖了。从春秋时代开始,各国开始不受周天子约束,纷纷扩张自己的诸侯国,并且不断称王称霸。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秦国从一个西部蛮夷小国家开始发展,不断壮大。可是由于春秋时期,秦国地处蛮荒之地,不在中原,制度礼节等都很落后,导致人才欠缺,两三百年来一直没能像晋国齐国那般称霸。可是,到了战国时期,这一切都改变了,因为一个人的变法,就是商鞅!商鞅死后,秦国一直沿用变法后的制度,更加强大。秦国很早就意识到,需要扩张,就需要人才。所以,秦国多年来深知自己国家缺乏人才,一直引进其他国家的人才,也立下了许多战功。这时候,一个比以往将军都要厉害的人才出现了,就是秦国本地人白起!

攻打韩国,一战成名。

白起出身时,秦国早已十分强大,可是雄心勃勃的秦国渴望图谋天下,白起就在这求才若渴的时代登上历史舞台。秦昭王十四年,白起率军攻打韩国新城,可当时白起只是一名普通将领。当时韩魏赵被称为三晋,是因为从晋国中分裂出来。虽然三晋之间有很多利益纠纷,战争也经常有,可是三晋处于唇寒齿亡的关系,所以魏国大兵支援韩国,共同抵御强大的秦国。这是,秦国未能攻破韩国的新城,秦国丞相魏冉大胆举荐默默无名的白起为主将。白起上任后,马上改变以往将领的策略,采用先用小部队引敌前进,再用主力部队绕到敌军后方进行包围的战术,结果白起将韩魏联军包围在伊阙,斩杀联军二十四万人并俘虏敌军主将!二十四万军队可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此战让白起一战成名,更让韩国再无还手之力。

网络配图

之后,白起不断升官,又一次带领大军进攻魏国,一路势如破竹,魏国毫无还手之力,攻克了魏国六十一座城池。此战的战略意义更是重大,不仅让先前称霸却渐渐衰微的魏国彻底失去崛起的机会,之后不断任由秦国宰割,更是让处于西部的秦国打开了战略出口,使得秦国得以向东方进军,向东窥探中原并夺取天下的战略地位从此明朗。

直破楚国都城,升官受封“武安君”,威震天下,六国皆闻风丧胆。

楚国位于秦国的南面,由于秦国想要图谋天下,不仅要向东攻打三晋,也必须要向南攻打楚国,所以多年来楚国与秦国一直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战役。而楚怀王更是在秦国受尽折磨被饿死,之后其子楚顷襄王即位,欲报此仇,却一直没有能力。迫于秦国的强大,楚国只能卑躬屈膝求和,表示臣服于秦国,却一直等待机会报仇。战国也是一个合纵连横蓬勃发展的时代,合纵即六国合作削弱强大的秦国,连横即秦国采用离间计破坏六国联盟。此时楚顷襄王被一位纵横家劝说应该与他国合纵,报父亲楚怀王的血海深仇。于是,楚国答应,谋划合纵来讨伐秦国。秦国得知消息后,秦昭王十分生气,决定送给楚国一次更大的打击!

大战一触即发,带兵的依旧是白起!白起一路攻破楚国城池,楚国眼看不是秦国的对手,便很快割地投降。可是,秦国的军队既然已获得极大的战略优势,不甘心就此收手,于是白起再度进攻楚国。这一次,白起采用的战术依旧是从敌军后面包抄,最后白起包围并攻占了楚国都城,楚王被迫出逃。之后楚王改立都城,集结部队反攻,虽获得一些胜利,可微不足道。从此,在经历以往秦国对楚国的打击后,楚国则依次遭受的是致命性的打击,从此楚国再无力量与秦国抗衡,等待着被秦国消灭。此战的白起,更是威风凛凛,所到之处让楚国的军民闻风丧胆,从此白起被封为既能安抚军士又能安抚百姓且逢战必胜的“武安君”。

网络配图

攻打赵国,“长平之战”坑杀四十万大军,赵国从此没落。

前面已经说到,经过白起的几次大战,韩国、魏国、楚国都已经彻底失去了与秦国抗衡的力量,此时的中原土地上,唯一能与秦国争夺天下的就是后来居上的赵国。赵国属于三晋之一,在韩魏强大的时候,赵国还只是一个较弱的国家,可是赵国的君王不甘落后,经过变法后,一月成为中原能与秦国一较高下的国家。秦赵之间的一战不可避免。

这一次,秦国派出的还是白起!,赵国都深知白起战无不胜,皆十分害怕。然而秦军出发后,一开始派出的并不是白起。赵国的平原君(战国四公子之一)认为即使白起神勇,一般人不可能打败白起,可是守城的话,廉颇并不亚于白起,于是推荐廉颇为大将守护赵国。一开始廉颇布下数十里三道防线,积极建设城堡守护赵国,与秦军在长平打起了消耗战,这一战便是三年过去了。秦军一路上无法挺近,损失了不少军队。此时,赵国发生了战略变化,因为赵国内部力量有限,认为秦军力量不大,可以决一死战,于是换下了廉颇,换上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此时的秦军,早已偷偷换成了白起作为主将。白起知道赵括是一个鲁莽的对手,于是依旧采用那一招惯招——从敌军后面包抄! 白起一路佯装败退,一路从后面包抄,形成了袋状包围圈。最后,白起切断赵军的几个部队之间的连接,决战后,一举俘虏赵军四十万!为了避免赵国有再生的可能,白起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四十万俘虏坑杀了。从此,赵国没落,再无机会对抗秦国。

回顾大大小小的战役,在本来就强大的秦国的基础上,白起奋勇抗敌,为自己国家立下汗马功劳,让韩国、魏国、楚国、赵国等再也无法抗衡秦国,奠定秦国统一六国的战略大势。一位如此有勇有谋的大将,在他之前并没有出现比他还厉害的,所以称他为千古第一战神比不为过!

标签: 白起

更多文章

  • 曹操为何爱杀谋臣?这是两大对立阶级的较量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

    熟悉三国的人都知道,曹操喜欢杀谋臣,比如荀彧、杨修等。但这不代表曹操喜欢随便杀谋臣,杀谋臣的原因要追溯到更早以前。公元200年,曹操于官渡大败袁绍,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曹操完成了统一中国北方的宏图大业,更标志着以曹操为代表的非世家大族打败了以袁绍为代表的世家大族。网络配图 自东汉起,中国社会逐渐形成了

  • 乾隆为何四过济南而不入?那里有一个回忆!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乾隆

    乾隆三十年(1765年)正月,乾隆一行人浩浩荡荡地从北京城出发,开始了第四次南巡。可本该兴高采烈的乾隆写下了这样一首诗:“四度济南不入城……十七年过恨未平。”其实,乾隆四过济南而不入是因为他内心深藏的一个人——富察氏,即乾隆的第一任皇后。网络配图 富察皇后可以说是乾隆生活上的贤内助。无论乾隆说什么、

  • 到底发生什么事?让秦始皇专门下逐客令赶他走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始皇

    嬴政二十二岁那年,发生了一件事,当时,郑国为秦国主持开凿了一条灌溉渠,就是郑国渠,它把泾河水从云阳经三原、富平、蒲城,同洛河连通起来(都在今陕西省境)。兴修水利本来是件好事,可是后来发现:郑国为了要削弱秦国的军事力量,才积极帮助秦国修渠的,目的在于消耗秦国的人力和财力。郑国事件成为驱逐外客事件的最终

  • 顺治为何对一手扶持自己上位的多尔衮有仇?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顺治

    可以说,历史上的孝庄太后是个很出色的女人,当然,但凡历史上的出色囘女人就会有香囘艳的故事,孝庄也不能免,传说孝庄曾经以自己的美色,对洪承畴进行百般引诱,终于让这位倔强的明朝大将投降了满清。不过这个故事实在太离谱了,另一桩“下嫁摄政王”的事倒还有些可能,此乃清朝“四大悬案”之一,另三个是“顺治出家”、

  • 堂堂明太祖朱元璋竟然会对一个厨子敬畏有加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

    洪武三年,朱元璋第一次大封诸王,将他已经出生的十个孩儿(包括一个侄孙)一体封王,其中最小的才几个月,还是襁褓中的婴儿。八年之后,也就是洪武十一年,朱元璋把那些已经长成大小伙子的儿子们打发到他们的封儿子们在文武官员及大势军马的护卫下上路了,朱元璋洒泪而别,转回宫去,忽然有一天,他接到密报,说秦王朱樉在

  • 三国时期的四大精锐之师 个个强悍到没有朋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陈到

    三国时期群雄逐鹿,各诸侯之间上演了一场场惊天大战,最后形成魏蜀吴三权割据的局面,在这个乱世之中,不仅能人辈出,群英荟萃,更是涌现出很多精锐之师,今天咱们就来说说其中最为著名的四大精锐之师。忠心护主白毦兵,主将——陈到历史上对于这支军队所提很少,只有在诸葛亮给李严的信中提到过,却是评价颇高,这支军队的

  • 朱元璋为何非要将沈万三满门抄斩?争议不断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元璋

    沈万三是为数不多靠着金银就能被载入史册的人,特别在重农抑商的古代,想达到沈万三这样的成就难比登天,沈万三是一个经商的天才,他一生创造了无数的奇迹,然而由于沈万三只是一个商人,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大多都是只言片语,到现在史学家都还不能确定沈万三是不是明朝人,他的故事大多在民间流传。目前比较靠谱的说法是沈

  • 唯一令曹操落泪的大将 曾击败过第一猛将的吕布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典韦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在这个名将辈出的年代,吕布无疑是其中翘楚,俗话说“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吕布实乃万里挑一的猛将,也在《演义》之中堪称第一武将,但是吕布并非无敌存在,此人就曾经击败过吕布,堪称步战无敌,却只因曹操说了七个字,后被乱矛戳死。此人到底是谁呢?他叫典韦,曹操的宿卫都尉。网络配图典韦(?-1

  • 李世民做了什么事给?三百年后唐朝带来灾祸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太宗

    李世民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比较高的,他跟秦始皇、汉武帝、康熙大帝并列成为千古一帝,在他的一生当中,除了玄武门事件杀了两国亲兄弟之外,似乎找不出其他毛病,他不想刘邦、朱元璋一样杀功臣,也不想慈禧太后一样昏庸无道,总之对于天下百姓而言,李世民是个好皇帝,不过他临终前却做了一件错事。网络配图 李世民临终前

  • 汉武帝是个狠辣的怪人什么都要做到极致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汉武帝

    汉武帝用人很多时候都不在意其出身,积极的任贤能,不拘一格,任用了一大批人才,对于讨伐匈奴的军事做好了很多准备。网络配图 经济上:任用桑弘羊,盐铁收归私营。这里不得不说汉武帝是喜欢打仗的,打仗必须要钱。而这个桑弘羊就很关键,打仗没钱了就找桑弘羊,绝对没问题。用现在的话来说汉武帝找到了一个好管家,家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