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最仁慈的君主刘璋为啥弃城投降刘备?

三国最仁慈的君主刘璋为啥弃城投降刘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175 更新时间:2023/12/16 14:51:06

刘璋生于何时不是很清楚,但是卒于何时却非常的明白,刘璋因病死于公元220年,据说是抑郁而终,从刘璋不算长的一生来看,刘璋是一个善良的性格柔弱的人,也是一个没有领导才能,并且比较糊涂的人,对于益州牧这个职位来说,刘璋完全的不能胜任,正是因为坐在了一个自己不适合的位置上,所以刘璋的麻烦多多。

刘璋一开始的时候被自己的父亲刘焉留在了京城,刘焉自己却去了蜀汉做了益州牧,成为了一方诸侯,后来刘璋被朝廷派遣去给自己的父亲下旨,于是刘焉将其留在了身边,后来其两个在京城的兄长都被李傕杀死,刘璋却幸运的逃脱了。

公元194年,刘焉去世,刘璋在赵韪的举荐下接替了父亲的职位做了益州牧,可以说刘璋的不幸从接任的那一天就开始了。刚刚上任的刘璋就遭到了将领沈弥、娄发、甘宁的反对,后来越来越多的将领反对刘璋,叛离了刘璋,就连举荐其当上益州牧的赵韪也在公元200年叛离了刘璋,可见刘璋是多么的不得人心。

刘璋一生中所作出的正确的决策非常少,迎接刘备入蜀汉可以说是其最大的错误,无异于引狼入室。公元211年,刘璋不顾众臣的强烈反对迎接刘备进入了蜀汉,而后又听信了张肃的话,杀死了建议刘备入蜀汉的张松,与刘备开战,经过三年旷日持久的战争,刘备派人去劝降,刘璋非常的听话,竟然又不顾众臣的反对投降了刘备。

公元220年,东吴杀死了关羽,夺回了荆州,让刘璋做益州牧,刘璋于是到了秭归。

刘璋手下大将

刘璋是一个性格柔弱,没有谋略的人,做不到审时度势,也缺乏必要的管理能力,所以刘璋继位后,很多有能力的部将都纷纷反叛,自立门户,诸葛亮说刘璋“暗弱”劝刘备去蜀汉落脚这是再恰当不过的,即使是没有刘备刘璋早晚也会被别人所取代,刘璋的失败是其自身的因素造成的,下面我们就来历数一下有哪些大将叛离了刘璋。

刘璋在公元194年继位成为益州牧,跟随而来的就是大将沈弥、娄发、甘宁反对刘璋,于是刘璋派赵韪去攻打他们,赵韪将其击败,三人于是投奔了荆州。

公元200年,赵韪也叛离了刘璋,并且蜀汉多地响应,后来经过较长时间的战斗,赵韪兵败被杀。

后来张鲁见到刘璋这样无能也开始不听刘璋的号令,于是刘璋杀死了张鲁的母亲,张鲁也走上了反叛的道路。

可以说刘璋当政后没有做出一件让蜀汉将官看得上的事情,所以很多人都不氟刘璋的管理,刘璋的威信降到了非常低的地步。除了上面反叛出去的将领之外,刘璋的部将还是很多的,比如还有法正、庞懿、孟达、李异等,这些将领也是希望刘璋继续跟后来入蜀汉的刘备拼死一战的,但是刘璋却选择了投降,刘璋说:“我父子在益州二十多年,没有给百姓施加恩德,却打了三年,许多人死在草莽野外,只是因为我的缘故。我怎么能够安心!”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刘璋的仁慈,也可以看出在那个年代像是刘璋这样柔弱仁慈、没有谋略的人是完全不能胜任一方诸侯的位置的。

刘璋怎么死的

刘璋是东汉末年益州牧,也就是益州的军政大臣,掌握了益州的军事和政治大权,可以说称得上是一方诸侯,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是一个性格柔弱,没有谋略的人,真是鉴于此,其父亲刘焉死后,刘璋继任益州牧后,很多人因为看不上刘璋,与刘璋不能有共同语言而叛离,所以说无论是到了任何时候自己无能是无可救药的。

公元194年刘焉病死,在赵韪的举荐下刘璋继承了父亲的职位,做了益州牧,刚刚上任就遇到了将领沈弥、娄发、甘宁的反对,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刘璋却是不是一个能够独霸一方的诸侯的人选。后来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刘璋的无能,很多人开始反叛,公元200年,曾经举荐过刘璋的将领赵韪也叛离了刘璋,后来依附于刘璋父亲的张鲁开始不听刘璋的调遣,于是刘璋杀死了其母亲,张鲁也反叛了。

公元208年曹操攻打荆州,刘璋派张松去向曹操表示敬意,但是曹操却慢待了张松,于是张松怀恨在心,想刘璋建议与刘备一起共同抗曹,刘璋同意了,于是派兵联合刘备抗曹。

公元211年刘璋听说曹操攻打张鲁,非常害怕,于是不顾众臣的反对采纳张松的意见将刘备迎入蜀汉,可以说是引狼入室。

后来刘璋又背离了刘备,与刘备开战,战争长达三年之久,后来刘备派人劝降刘璋,刘璋再次不顾众臣的反对投降了刘备。

公元220年,东吴杀死了关羽,得到了荆州,让刘璋做益州牧,刘璋之后不久就病死在秭归。可以说刘璋的一生特别是做了益州牧后的日子都过的不是那么舒心,一个没有能力的人被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只能是众叛亲离,郁郁而终。

标签: 刘璋

更多文章

  • 少年登基的同治作为皇帝为啥学不到治国之术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同治

    纵观大清统治的这两百多年的时光,十几任皇帝里面,同治的人生也是非常有意思,他少年登基,在位总共只有十三年,好不容易等到成年能够亲政了,慈禧还是抓着权力不放,他也没有办法夺回来,没有怎么享受就挂了。同治的一生是很幸运的,他出生在爱新觉罗家中,是皇帝的儿子,不只是过着荣华富贵享之不尽的生活,还不用和人去

  • 建文帝儿子被朱棣圈禁50年 竟连牛马都不认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建文帝

    建文帝就是明朝的第二个皇帝朱允炆,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也是早逝的太子朱标次子。一三九二年太子朱标病逝,朱允炆就被朱元璋立为皇长孙,朱元璋死后,他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皇帝,史称建文帝。网络配图这位皇帝最后的结局是扑朔迷离的,燕王朱棣起兵叛乱,发动靖难之役。成功的打入了南京,而这时候的南京皇宫大火弥漫

  • 刘备错过的三个人物智比诸葛 改写曹魏东吴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备

    刘备是个一流的枭雄,在三国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在刘备成就帝业的过程中,得到了众多名将谋士的辅佐。名将如关羽张飞赵云等,谋士如诸葛亮法正等。但是刘备在后期的事业上升期,依然出现了人才短缺的严重情况。不过仔细回顾刘备的创业过程,就发现刘备曾经错过了三个非常厉害的人物。网络配图第一:五子之首张辽。张辽

  • 武则天立无字碑真相曝光:竟并非武则天自愿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武则天

    位于陕西省乾县县城以北梁山上的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墓,为我国历代帝王陵园中唯一的夫妇两帝合葬墓,墓前立有两块高大雄浑的石碑,西面是“述圣记碑”,由武则天撰文、唐中宗书写,8000余字的碑文虽然主要是歌颂唐高宗的功绩,其实也是武则天在借机抬高自己。东面是武则天的“无字碑”,碑由一块巨

  • 常胜将军赵子龙:在长坂坡之战中战斗了多久?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子龙

    赵云是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他武艺高强,被称为“五虎上将”之一。赵云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他先后跟随公孙瓒和刘备征战沙场立功无数!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得到后人的赞叹!赵云一生战功无数。长坂之战时刘备兵败失去了军队的所有物资以及兵马丢弃妻儿落荒而逃,在这个时候赵云不顾自身安全奋力保护才得以保护甘夫人

  • 嘉庆为什么竟能在半月内铲除先朝宠臣和珅?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嘉庆

    嘉庆元年(1796),乾隆皇帝举行禅位大典,把皇位传给皇十五子嘉亲王颙琰,自己则当上了太上皇。但是,乾隆并没有放弃权力,规定凡遇军国大事、用人行政之大端都要亲自过问,和珅也就仍然得以专权。但形势毕竟有了变化,和珅当然也有所担心,害怕嘉庆日后会处治他,于是采取了相应的对策。首先,他极力限制嘉庆培植、任

  • 杨广巡游江都不是为了游玩 他有一个重大阴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杨广

    北周天和四年(569年),杨广生于大兴(今陕西西安),史书称:“美姿仪,少聪慧”。在北周时因父杨坚的功勋,被封为雁门郡公。开皇元年(581年)封为晋王,官拜柱国、并州总管,时年十三岁。后又授任武卫大将军,进位上柱国、河北道行台尚书令等。网络配图开皇八年(588年)冬天,隋朝兴兵平南朝的陈,刚二十岁的

  • 庞统的死另有蹊跷 其实这是他自导自演的戏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庞统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刘备手下的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时年仅三十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后来庞统所葬之处

  • 南齐废帝萧昭业:南齐第三任皇帝竟荒唐失皇权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皇帝

    萧昭业(473年—494年9月5日),字元尚,小字法身,南朝南兰陵(治今常州西北)人,南齐的第三任皇帝。文惠太子萧长懋长子,母亲为文安皇后王宝明。萧昭业在位1年,被萧鸾杀死,终年21岁,葬处不明。人物生平萧昭业(473年―494年9月5日)即南齐废帝,字元尚,小字法身,南朝南兰陵(治今常州西北)人,

  • 齐和帝萧宝融:竟被逼吞金自杀的南齐末代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皇帝

    齐和帝萧宝融(488年—502年5月2日),字智昭,南齐的末代皇帝,今江苏丹阳人,齐明帝萧鸾第八子。公元494年被封为隋郡王,499年改封为南康王并任荆州刺史,驻守江陵。公元501年3月,萧衍发兵攻打萧宝卷,并且立萧宝融为皇帝;萧衍进入建康后,便将萧宝融于502年接入建康。同年,萧宝融封萧衍为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