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民族英雄葛云飞有哪些令人肃然起敬的丰功伟绩?

民族英雄葛云飞有哪些令人肃然起敬的丰功伟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568 更新时间:2024/1/16 12:18:51

鸦片战争中的民族英雄葛云飞,大家了解吗?他的功绩令人肃然起敬,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葛云飞出生于一个下级军官家庭。父葛承陛,曾任江西长淮千总。葛云飞从小就志向远大,既好读书,又爱习武。一天,他跟随父亲外出打猎,父亲问他:“男孩子,要学会拉弓射箭,你会吗?”葛云飞没有回答,立即拉弓搭箭,六发六中。父亲惊喜异常,勉励葛云飞长大要“弃儒从将,报国效忠”。葛云飞牢记父亲的教海,努力学习军事。他三十岁考中武举人,三十五岁考中武进士,先后任浙江水师守备、瑞安协副将。经过五次提升,于1839年(道光十九年)任浙江舟山群岛定海镇总兵。著有《制械制药要言》、《浙海险要图说》、《名将录》及诗文数十卷,后人誉称他是“文武兼通”的将领。

“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惜死”,这是民族英雄岳飞的名言。葛云飞十分敬仰岳飞,更是把这两句话牢记心底。他在戎马生涯中,特别注重严于律己,以诚待人,正直清廉,勇敢刚毅,爱兵如子,身先士卒。他的品德,也感染了属下官兵。葛云飞在浙江瑞安任副将时,亲笔写过一副对联,并把它悬挂在将府的大厅里。这副对联的上联是:“持躬以正,接人以诚”,下联是:“任事唯忠,决几唯勇”。

这幅对联,充分表达了他为国为民,一心报国的志向。1839年(道光十九年),他任浙江定海镇总兵时,随身携带了两把宝刀,一把刻着“昭勇”二字,另一把刻着“成忠”二字。意思是卫国杀敌,生死不借。一副对联,对宝刀,是葛云飞一生,忠于自己誓言的历史见证。

1840年(道光二十年)8月,英国侵略者对中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广州关天培防守严密,英军进攻受挫,即沿海北上。7月,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强占了定海。这时,葛云飞因父亲去世,正在原籍服丧。他一得知定海失守的消息,立即弃赴镇海前线,担负起御敌守土的重任。

定海失陷后,清廷派投降派的首领之一伊里布为饮差大臣,代替主战的浙江巡抚乌尔恭额,办理军政要务。伊里布主张对英妥协,放弃定海,葛云飞坚决反对。他认为,定海城地处舟山群岛的西部、定海岛的中间,周围洋面上大小岛屿星罗棋布,构成了沪、杭、甬的天然屏障,成为控制整个华东地区海上交通的咽喉,是兵家必争之地。更重要的是:“卫国守疆,乃兵将之责。”因此,定海一定要收复。

一次,一位名叫安突德的英军炮兵军官,在定海附近测绘地图,被群众抓获。葛云飞分析了当时的敌我形势,感到这是收复定海的极好时机。因为英军侵占定海后,士兵水土不服,生病的甚多,且遭到当地群众的反对,而安突德又是敌军的重要谋士,被俘后,英军头目坐卧不安,要求释放。于是,他向伊里布建议:趁敌恐慌之机,发动猛烈进攻,一举收复定海。

伊里布不但不支持他的主张,反而强迫他参加同英国侵略军的妥协谈判。葛云飞怒不可遏,愤然宣称:“同逆贼不共戴天,不能相见!”后来,他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参加了谈判。谈判前,他嘱咐部下;“敌人如果开口辱骂我们,我就当场把他刺死,你们抓住他的随从,杀他一个不留!”谈判中,他立场坚定,针锋相对,对英国侵略者提出的无理要求,坚决予以驳回,谈判没有达成协议。

1841年(道光二十ー年)1月,清朝另一个投降分子琦善,在广州与英国代表义律,私下口允了《穿鼻草约》,以换取英军撤出虎门沙角、大角炮台,归还定海。消息传来,葛云飞及其官兵群情激愤,而伊里布却十分高兴,准备先行释放安突德,等待英军撤出定海。葛云飞指出:敌人“机诈成性”,能相信他们的鬼话吗?一旦先交出的,敌人翻脸不认账,赖在定海不走怎么办?

他坚定地要求亲自带领军队,分水陆两路挺进,迫使英军交出定海,然后再释放俘虏。伊里布迫于当时形势,勉强采纳了葛云飞的意见。安徽寿春镇总兵王锡鹏、浙江处州镇总兵郑国鸿随调,协助葛云飞收复和守卫定海。不出所料,狡猾的敌人果然提出:先释放俘虏,后交城池。葛云飞义正词严地加以拒绝,一面指挥官兵严阵以待,一面警告敌军:

“限汝半时,若再异议,即将贼目(安突徳)阵前正法,督令水陆兵夹矣。”英军见清军来势勇猛,只好先撤出了定海。定海收复后,葛云飞计划在此增建炮台等一系列防御设施,但清廷不拨经费。他又提出预借自己三年俸薪,来修筑定海城防,亦遭拒绝。对此,葛云飞十分气愤,他在给家中的一封信中说“文武大员们勾心斗角,对定海的防守全然不顾,这种局势,实在令人痛心!”

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8月底,英军第二次北犯。葛云飞请求上级增兵支援,但一直得不到支持。见此情形,有人对葛云飞说:“敌人又要进攻定海了,你虽尽心尽责,但上面昏庸无道,你岂不是赤手空拳地去与敌人硬拼吗?何不一去了之。”葛云飞慨然回答:“大丈夫以身许国,事已至此,当竭力杀敌,一死报国。”

不久,传来厦门失守的消息。为了防备敌人来犯,葛云飞和王锡鹏、郑国鸿三总兵经过研究,进一步划分了防地。王锡鹏率兵据守坡西险要晓峰岭,把住西山通向定海城的要道,郑国鸿扼守城西南沿海一线,防止敌人入港口后从这里登陆,葛云飞坚守半塘。半塘位于城南土域一线,面向大海,这里地势平坦,易攻不易守,是敌人必争的重要关口。三总兵决心同心协力,生死以守。

1841年9月,英军头目璞鼎查率舰船二十九艘,海军两干余人,再次进犯定海。9月26日上年,葛云飞得到英军开始进攻定海的消息,即与王、郑两总兵共同部器战斗任务,并与部属一同宣誓:“城亡亦亡,不离定海半步!”下午,两艘英舰闯入定海城西南沿海港湾窥视,遭守军炮火轰击,慌忙离去。次日晨,英舰三艘从正面攻击城南土城防线,葛云飞指挥半塘炮台守军将其击退。28日拂晓,英军进攻城西,王锡鹏指挥守军巧妙地利用岩洞隐蔽自己,消灭敌人,使英军无法登陆。

29日,英军为分散守军兵力,采取兵分两路同时发起进攻的战法,也被守军击退。从9月26日至30日,英军动用四十多艘舰船,一次又一次地发动进攻,仍未能占领滩头阵地。这五昼夜的激战,定海五千守军是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英军有精良的武器,并不断地得到增援;清军装备落后,使用土炮、原始刀箭,孤军无援,粮弹不济,伤亡惨重。但全体官兵为了反抗侵略,保卫国土,仍是“前队阵亡,后队继进”,短兵相接,肉搏血战。

10月1日,英军经过充分准备,纠合所有兵力,发动全面进攻。防守城西、城西南的总兵王锡鹏、郑国鸿,在激战中相继受伤,战至流尽最后一滴血。城西和城西南阵地失陷后,敌军向葛云飞坚守的阵地蜂拥而至,三面夹击半塘。葛云飞头扎青巾,身穿麻袍,脚蹬铁齿靴,冒着敌人的炮火,一边指挥战斗,一边亲手操炮轰击敌人。

最后,他带领剩下的二百余名勇士冲向敌阵,与敌人肉搏所杀,吓得敌人胆战心寒。正当葛云飞趁机率部转战至城西南竹山门时,不幸面部受伤,右眼突出,鲜血淋漓,但他依然坚持与敌人拼杀。他在全身布满四十多处战伤的情况下,还亲手杀死了被俘释放的英国军官安突德。葛云飞牺牲后,仍然屹立在岩石旁,手举大刀,怒目前视,表现了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

标签: 葛云飞清朝

更多文章

  • 她是乾隆皇帝最宠爱的女儿,陪伴了乾隆61年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固伦和敬公主,清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固伦和敬公主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中,女子的地位是非常低的,平常家的女子是这样,即使是生在帝王之家的公主,往往也有摆脱不了的宿命,那就是被送去异国他乡和亲。但是,今天小野要说的这位公主,她是乾隆皇帝最宠爱的女儿,留在身

  • 诸葛亮为什么要骂王朗厚颜无耻?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王朗,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诸葛亮口中“厚颜无耻”的王朗,历史上是怎样的一个人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诸葛亮口中的“厚颜无耻之人”王朗,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他真是被诸葛亮骂死于阵前吗?1、王朗为汉末经学大家据《三国志》记载,王朗为东海郡人,通晓经书,先是被任命为郎中,后升职为菑长,因辞官

  • 曹魏“五子良将”分别是谁?其中张辽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张辽

    曹魏“五子良将”分别是谁?其中张辽是怎么死的?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曹魏五子良将之张辽怎么死的 三国张辽怎么死的揭秘揭秘张辽怎么死的?三国张辽怎么死的?张辽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曾从属丁原、董卓、吕布。归顺曹操后随曹操征讨,战功累累,那么张辽怎么死的?三国张辽怎么死的?张辽字文远。

  • 第一位皇帝是秦始皇,为什么第一位皇后却是吕雉?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吕雉,汉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吕雉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只要是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我国古代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皇帝,是建立秦朝的秦始皇嬴政。秦始皇在位38年,后宫佳丽三千,光是子女就有二十多人。很多人在知道秦始皇是历史第一位皇帝的时候,都会以为历史第一位皇后也是在秦始皇的后宫中

  • 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始皇,秦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秦始皇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说到始皇帝,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统一天下、万里长城,再者就是焚书坑儒了。别看“焚书坑儒”四个字是连在一起的,但它实际表示的是两件事情,而且这两件事并不是同时发生的,然而始皇帝最令后人诟病的地方也就在这两件事情上。其实当

  • 越王勾践为什么会卧薪尝胆 他是如何忍辱负重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卧薪尝胆,勾践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越王勾践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卧薪尝胆这一历史故事出自于北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发生在春秋时期。当时的越王勾践是春秋时期越国的国君,在位时间最长,也是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春秋时期,由于勾践的父亲不允许吴国攻打楚国,有支持其弟阖闾自立,所以两

  • 项羽和虞姬的爱情故事到底是什么样的 他们是怎么认识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项羽,虞姬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项羽和虞姬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华夏五千年,中途出过无数多的英雄人物,这些人物或痴情,或乱情,而古代的玩弄权术的女人却大都是美丽的,俗话说,越是美丽的女人越有毒,然而美丽的女人却不都是弄权的,虞姬就是这一种,她美丽,她善解人意,但是却坚守妇道,因此一

  • 无艳心甘情愿陪伴齐宣王这么久 都为他做过哪些事情呢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齐宣王,钟无艳

    钟无艳为了齐宣王付出了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大家都看过电影钟无艳,里面的齐宣王可以说是贪图美色,一生也是极其惨淡,只有齐宣王在有危难的时候才会想起他。钟无艳的才华可以算是拯救了齐国。咱们都知道钟无艳长相是丑到一种状态,让我们难以想象。都喊他

  • 战国名臣邹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为什么说他是一个小人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齐国,邹忌

    战国名臣邹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大家可能都听说过“一鸣惊人”的故事,说的是战国时期的齐威王听了淳于髡的劝告后,奋发有为,让齐国强大的故事。而齐国的强大,离不开一个善于讽谏的大臣,就是齐国的美男子之一:邹忌。要说这邹忌,既高又帅

  • 李渊三万兵马定天下!李渊能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李渊

    李渊三万兵马定天下!李渊能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唐朝开国皇帝皇帝李渊,是历史上最被低估和忽视的帝王之一。他的姨父是大隋高祖文皇帝杨坚,他的表弟是大隋世祖明皇帝杨广,他的儿子是大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隋朝末年,李渊与李世民等于五月杀副留守王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