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郑和下西洋停止后大明财政反而捉襟见肘 ?

为什么郑和下西洋停止后大明财政反而捉襟见肘 ?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238 更新时间:2023/12/21 16:42:46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郑和下西洋的传说故事,你知道多少,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郑和下西洋”这一壮举的背后,有很多人猜测是朱棣为了寻找在南京失踪的建帝,才命令郑和出海的。但史料中隐晦地指出,建文帝后来被人找到了,朱棣看其安心出家与世无争,便抬手放过了。

那么既然如此,为何郑和的出海活动一连七次,一直历经三朝才结束呢?反过来说既然是壮举,那么后来又为何没有继续呢?

朱棣在夺取政权之后,一直心虚自己的皇位来路不正,所以他在国内搞得的一系列政绩工程。让郑和组织船队出海访问各国,应该还包括向别国宣扬天朝天威,“示中国富强”的因素。

明朝永乐三年,两百余艘舰船和两万多名官兵在郑和的带领下,组成的庞大船队从刘家港出发,向未知海域进军。舰队后来到达了三十多个国家、地区,比西方的航海运动要早上近一百年。

之所以选择郑和出使,是因为他出身于信奉伊斯兰教的蒙古贵族,当时蒙古帝国横跨亚欧大陆,选择这样的人出使可以更好的与外国进行沟通。同时基于他太监的身份,便于为皇室搜集奇珍异宝。

也正是因为郑和的太监身份,很多人一口咬定郑和的出海行动只便宜了皇室,没有惠及民生。首先建造这样一支庞大的舰队需要耗费数不清的人力物力,在航行中还要产生极高的费用,所以成本是个天文数字。

其次郑和每次下西洋都要携带大量物资用于外交,然而带回来的却全是奇珍异宝这种供上流社会玩耍的奢侈品,所以回报不成正比。

最后,下西洋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永乐年间货币贬值近30%,造船地区的手工匠户大量逃亡,南京区域的船工匠户甚至锐减了四分之三以上,所以影响了社会生计。

于是在郑和五下西洋之后,朝中渐渐出现了反对的声音,经过十几年的口水战,这项彪悍史册的行动终于被皇帝严令禁止。

然而值得深思的是,在明朝严禁海防的法令下,那些大臣们一边反对郑和率舰队出海,一边又对猖獗的海上走私视而不见。如此一正一反的两种评判标准预示着事件的背后一定隐藏着无数猫腻。

明朝的武将千千万,但能成为民族英雄的,首屈一指便是戚继光。他的成名正是明朝倭寇在华活动猖獗达到顶点的时候,当时浙江、福建、广东等地都遭受严重的影响,甚至有伙迷路的小日本直接干到了南京。

嘉靖年间(距永乐朝有140余年)的明朝海军力量几乎没有,只能用渔船充数,“兵非素练,船非专业”看到敌船望风逃窜。这正是明军海防衰弱造成的。

而在郑和下西洋期间,倭寇累计侵犯中国50余次。但抵御行动大多依靠海战,倭寇经常被成百上千地歼灭。战绩最多的一次歼敌七千余人,击毁缴获船只上百艘。

以至于日本在此后的几十年中坚持与明朝修好,甚至将侵华倭寇送到中国任凭处置,有些人被明政府退回,日本使者干脆亲自动手将本国犯人处死在中国,以表示自己的诚意。可以说这正是海军强大所展现出的震慑力,而效果也非常明显,到了宣德、正统、景泰、天顺四朝,倭寇活动基本绝迹。

再说耗费金钱的国家项目,修长城、营建北京、修建武当山、疏通大运河、北征蒙古、南讨云南、编纂永乐大典、铸造永乐大钟等活动,择出其中一两样放在任何朝代,都有可能将国家压垮。而这么多耗费巨金的项目集中放在永乐朝进行,却没有出现财政困难,这岂不很奇怪。

终究其原因,正是郑和的出海开创了国际贸易,为中国创收。比如胡椒等进口作物,在郑和第一次下西洋之后,国内的价格暴跌了200%;中国本土所缺乏的黄金通过与东南亚国家的互市得到了大量的补充,提振了国内通行的宝钞货币……

郑和出海携带的中国商品开拓了外国市场,激增了海外客户,从而使中国民间的手工业发展迅速。比如当时的佛山便从“孤村铸铁”成为商品运转中心。一些需要从国外进口的日常用品,由奢饰品价格降为了日用品价格。

在下西洋最为频繁的永乐朝,史书另一部分的记载为“百姓充实,府藏衍溢”。而停止了下西洋之后,国家的财政反倒是捉襟见肘,处处为难。

那么同样一件事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记载与解释呢?这其中包含着巨大的阴谋!

明朝立国不久便禁止民间出海,实行官方垄断。此举导致在宋、元两朝收益颇为丰厚的海关关税不再征收。可是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民间胆大之人纷纷投入到走私的行列中。这样原本归国家所有的贸易利润,就流入到个人钱包。

这样暴利又危及生命的活动自然需要保护伞,于是朝廷大员在暴利的诱惑下纷纷挺身而出。有些成为走私团队的声援人;而诸如嘉靖朝的徐阶,这位内阁首辅甚至指挥家人直接参与海上走私。

当时沿海边防面对有朝中重臣作为保护伞的走私队伍,已经到达了“守臣不敢问,戍哨不能阻,一向蒙蔽公法,相沿数十百年”这种耸人听闻的地步。

在如此利益勾结之下,皇帝三令五申要求的海禁,面对的只是文官们的阴奉阳违。郑和下西洋正是保护官方独占的海上对外贸易不受其他势力的阻挠。

出海行动被禁止之后,倭寇活动、海上走私逐渐泛滥,也曾有朱纨等少数人要求通过强硬的海禁措施来稳固边防海岸。而这触犯到沿海贸易集团的利益,这些利益集团背后的保护伞指使朝中大量官员对朱纨等人进行弹劾攻击,导致朱纨不得不服毒自杀,从此“中外摇手不敢言海禁”。

从此,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就在一连串利益勾连的较量中消亡了。而结果显而易见,随着清朝延续明朝的政策,严酷的海禁措施导致中国逐渐与世界脱轨,逐步沦入百年的屈辱史之中。

标签: 郑和明朝

更多文章

  • 郑和七下西洋时的宝船去了哪里?真的失传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郑和,下西洋,明朝

    郑和七下西洋时的宝船到底是什么时间失传的?怎样失传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郑和下西洋的起因有很多,有说是宣扬大明军威的、寻找建文帝和玉玺的,甚至有包抄帖木儿帝国、 扫荡张士诚旧部的,等等说法。但是不管为何,这都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

  • 郑和原是皇帝身边的太监,他是怎么完成七下西洋超前轶后之奇举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郑和,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他本是皇帝身边的一位太监,却完成了七次下西洋超前轶后之奇举 ,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远距离航行,他本身其实是朱棣皇帝身边的一位太监,为何他能够担此重任?而他下西洋之后,又给当时的世界带来的什么影响?其实对于中国皇朝来说,明朝初期,国力之强

  • 郑和七下西洋时,船员为什么没有人得坏血病?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郑和,明朝

    还不知道为何大航海时代的欧洲海员会得坏血病 郑和船队却不会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近代的航海探索中,很多船队的成员都遇到了可怕的坏血病。有时候会有超过50%的船员,因为坏血病而无法回到起航时的港口。但奇怪的是,明朝的郑和下西洋船队就不曾遇到过类似问题。这种

  • 刘裕是怎么一步一步晋升登上皇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裕,南北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裕是怎么一路晋升上去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义熙元年(405年),蜀郡谯纵起兵示守将毛球、毛瑾、毛瑗等刘裕出兵过伐。谁称请于,又与户循暗通,并联络当时已降秦的框谦共击刘裕。刘裕部将刘宣进攻失利。义熙五年(090年)春,秦封纵为蜀王,加九锡。义熙六年

  • 刘裕是西汉皇室后裔,为什么不沿用汉做国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裕,南北朝

    刘裕是西汉皇室后裔,却不沿用汉朝国号,这才是他的聪明之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史书中蜀汉政权的创始人刘备一直被视为明君,然而打着汉室宗亲旗号征战四方,然后自立为帝的刘备,最终没有被后世视为汉室正统。人们总是称其国家为蜀汉,虽然和汉只有一个字的区别,但却表明了人们不承认他

  • 张嫣为什么那么惨?虽贵为皇后却一生守寡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嫣,汉朝

    虽贵为皇后却一生守寡,嫁给了自己的亲舅舅,到死都还是处子身,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张嫣(前202年―前163年),她是汉惠帝刘盈的皇后,同时她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她还是汉惠帝的亲外孙女,按照现在的医学观点,近亲是不能结婚的,更何况她跟汉惠帝的辈分不同,但

  • 刘盈为什么不碰张嫣?那她的儿子又是谁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张嫣,汉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汉惠帝刘盈真的从来都没碰过皇后吗?皇后张嫣的儿子又是谁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中国历史上一共有两个叫「张嫣」的皇后,一个是明熹宗朱由校的皇后,一个是汉孝惠帝刘盈的皇后。传说汉孝惠帝刘盈的皇后张嫣是刘盈的亲外甥女,因为刘盈的母亲吕雉吕太后想亲上加亲,所以把十

  • 张嫣为什么会被尊为花神?为什么说张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名却无实权的处女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嫣,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为什么说张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名却无实权的处女皇后呢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张嫣的身份在当时来说贵不可言,外祖父是汉朝的开国之祖刘邦,外祖母是吕雉吕后,母亲是汉朝的嫡长公主鲁元公主,按说生活在这样的富贵家庭,张嫣应该是自由快乐的,史载在张嫣外祖父还未去世时,张

  • 张嫣11岁嫁给亲舅,婚后29年不孕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张嫣,汉朝

    11岁嫁舅舅,婚后29年不孕,死后净身宫女才发现原因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现代人的嘴边常常会说这样一句话:干得好不如生的好,一出生就是个富二代,或者是个某二代,那么,你的人生也相对来说,不会那么辛苦,但是,在这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中,出生在帝王之家,却并不是一件十

  • 张嫣为什么会嫁给自己的舅舅?事情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张嫣,汉朝

    你们知她12岁入宫当上皇后,嫁给了自己的亲舅舅,因为乱伦正史未记载,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一国之母的皇后竟然是皇帝的外甥女,说出来大家肯定都不会相信,这不是乱伦吗?这可是中国人的大忌,咱们中国人家里要这种事情是要被戳断脊梁骨的。但历史就是这样,这位皇后不仅嫁给了自己的亲舅舅,而且到死一直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