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刘备死后为何诸葛亮不夺权称帝?

解密:刘备死后为何诸葛亮不夺权称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65 更新时间:2024/2/10 19:51:26

提到三国中蜀汉帝国的灭亡,很多人将责任推在了扶不起的阿斗身上。甚至有激进的观点表示,如果诸葛亮真的取代了刘禅的王位,说不定就一统中原,恢复汉室了。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的权力可谓是达到了人生的顶峰,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隔。但是令人称奇的是,诸葛亮并没有想要夺权称帝的打算。究竟是诸葛亮没有这个野心,还是另有隐情呢?

千百年来,一个问题一直吸引着史学家的目光,诸葛亮是否有野心?实际上诸葛亮是个权力欲望很强的人,刘备死前,他就夺了法正的权,在刘备去世之后,给刘禅的遗嘱中说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由此可见诸葛亮的地位之高。但就是这样一个掌握了国家的军政大权的人,却始终没有把昏庸的后主推掉,自己当皇帝。

网络配图

首先,是出于刘备的恩情。在古代,非常讲究“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想当年,刘备的三顾茅庐,诚意相邀,可谓伯乐之于千里马。面对刘备的知遇之恩,诸葛亮的内心自然是万分感激。即便在刘备死后,一想到在刘备面前发的毒誓,诸葛亮又怎么会造反篡位呢?

刘禅

西蜀灭亡的原因很多人都认为是有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做君主,既然刘禅这么无能,那大权在握的诸葛亮为什么不取而代之?为什么不敢自己称帝呢?

1、外部方面的阻力

当然,称帝之事,除了蜀国内部,还得看看周边的态度,比如吴国是不是支持诸葛亮已经很难说了,南蛮和西羌乘机造反却是可以肯定的,而魏国看着蜀国内乱,难道还不会蠢蠢欲动?

2、集团外部的阻力

诸葛亮的荆州集团虽然很强大了,但是益州集团尚且有李严手握重兵、原从集团也有赵云,这些都不能不让诸葛亮有所顾忌,即使是他二人后来死了,但是魏延马岱也是不能忽视的,这些人对蜀国忠诚这是无疑的,但是在那样的大是大非前,应该就不会对诸葛亮也忠诚了,毕竟于公于私他们都不会选择诸葛亮的。

蜀国大将魏延

顺便澄清一下,魏延是以部曲归属刘备的,不存在演义里说的那样叛变的事情,同样,这么说来,魏延即使是荆州人,也未必算得上是荆州集团的。

3、集团内部的阻力

假设诸葛亮真想称帝,除了外部阻力可能还会有内部阻力,因为诸葛亮不能保证自己荆州集团的所有人都会在这一时间上与自己站在同一战线,何况像杨仪那样的小人会做出什么,诸葛亮自己心里也没有底,诸葛亮很早看出了杨仪的为人,这大家应该没有异议吧?

4、政治口号的因素

网络配图

作为东汉末年的传统文人,诸葛亮的内心仍然将汉室作为正统的。尽管他在一定程度上默许或者支持了刘备的称王称帝,那也是刘备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代,也勉强承德上汉朝天下的正统。而诸葛亮一生那么多次讨伐中原,痛恨篡夺汉家的曹魏也是原因之一。所以,作为坚持正统的汉朝知识分子,诸葛亮连别人篡位都痛恨不已,更何况自己取代刘禅称帝呢?

虽然刘备已死,诸葛亮看似大权在握。但是如果当时起兵造反,顺利夺得皇位的机会是很小的,这就是天不时人不利。再加之诸葛亮并没有称帝的欲望,所以尽管离皇位如此之近,也没有发生夺权之事。

刘禅,小名阿斗,是三国时期刘备的长子

其实,刘备的遗嘱上是想告诉诸葛亮:刘禅如果有能力就辅助好他,如果昏庸,你就自己决策。而事实上,蜀汉后期的许多重大决策,诸葛亮也都没有问过刘禅,从这点来看,他也没有违背刘备的意愿。

5、兵民厌战

网络配图

汉末到三国成立,打了那么久的仗,死了那么多人,士兵们一定很累了,以前征战的一幕幕血腥浮现在自己心头的时候,当回想起昔日和自己并肩作战的兄弟已经死去的时候,难免对战争不寒而栗……,好不容易告别了战争,他们难道还愿意再回到战争么?尽管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但是益州却一直远离战争,所以人民厌战也是必然的。

也许诸葛亮身边的北伐军队可能不会厌战,但是后方的军队就难说了,而且就三国后期来看,诸葛瞻之所以兵多还败在邓艾的手上,除了本身的战略战术有问题外,士兵就不参战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从这点看,成都尚且有那麽多士兵但是仍然投降这件事就容易解释得多了,同样,尽管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但是益州却一直远离战争,所以人民厌战也是必然的。

6、文人是造不了反的

中国自春秋战国以来,一般的开国皇帝或者起义军的领袖,大多是军人武夫,或者甚至是流氓无赖,读书人造反的很少,而成功的几乎没有……,诸葛亮没有称帝或许就是这种心态。

标签: 诸葛亮

更多文章

  • 刘邦究竟是不学无术之人还是学识渊博之人呢?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

    众所周知,楚汉争霸时,草根出身的刘邦最后打败了贵族出身的项羽,这也跌破了很多人的眼镜。刘邦最终胜利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善于用人等等。同时,也有人对刘邦本身充满好奇,认为他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阴差阳错,投机取巧,最后瞎猫撞到了死耗子,成了汉朝的开国皇帝。那么,刘邦究竟是不学无术之人,还是学识渊博之人呢

  • 秦始皇晚年无心朝政之谜团:竟是想得道成仙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但秦国江山在短短几十年里终毁在子孙手中难免令人惋惜。如果秦国多统治几百年,中国的历史会怎样?大家都知道,秦始皇在晚年的时候想得道成仙,于是得道成仙成为秦始皇最大的心愿,这时候的秦始皇心态已经和以前大不相同,从他不再将自己称为寡人、朕可窥见一斑,而是将自己称为真人。网络配图 起因源自

  • 被李自成逼捐七千万的百官为何只给崇祯20万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崇祯

    有人说明亡于党争,也有人说明亡于流贼、满清双重夹击,其实这些都没错,都是明朝倒下的原因,但是这并不是明朝灭亡的全部原因,明朝最大的问题是没钱,面对内忧外患,崇祯皇帝左支右绌,仍然是入不敷出,到了最后崇祯皇帝不得不向大臣“乞讨”。崇祯十七年三月份,北京城被李自成攻破前几天,崇祯皇帝下旨号召皇亲国戚、大

  • 史上最令人讨厌的皇帝竟然还做过这样的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杨广

    二广,即隋炀帝杨广,也许排行老二的都比较招黑,网页上几乎都是他是个暴君的证据,其实说到隋炀帝性情暴躁,杀人如麻。印象中的皇帝不都是这样才能坐上个至高无上的位置?网络配图隋唐英雄传中大展英雄本色的明君唐太宗,垂涎美色把哥哥的老婆霸占了,同时把这个妃子的儿子也杀死。 他不也是暴虐的?也许二广的公关没有唐

  • 他是最具才情的帝王 最后因放纵才情而亡国!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煜

    说起南唐后主李煜大家想必都不陌生吧!李煜作为词人艺术成就极高,作为君主却政绩平平,一生荣光无数,也饱受屈辱,是亡国之君,也是千古词帝。今天小编带大家走近这位才华横溢,能诗擅词,风流倜傥的亡国之君——李煜。李煜随他爹,好读书,多才艺,他是中主李璟的第六子,本来是个安逸的小王爷,上头有五个哥哥和几个叔叔

  • 司马懿这本事诸葛亮都比不上只可惜死后才用上!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司马懿

    有人说英雄有两种,一种是打出来的,一种是忍出来的。打出来的自然生猛亮丽,荣耀在外,常不及忍出来的英雄收益广大。正如这一位,算是忍者中的翘楚,20多岁出道,老于忍耐,精于等待。三十岁时接受曹丞相征召,为丞相府文学掾。在曹操身边一干就是五十多年,到七十多岁才执掌大权。最后把曹魏大权全部夺到自己手里,为西

  • 破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能吃宰相:北宋张齐贤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张齐贤

    网络配图张齐贤特别能吃,一个人的饭量,竟能敌得上五个人。历史上有名的“啖肉献策”故事讲的就是他。别人毛遂自荐时,往往采取编写求职书,恭恭敬敬呈送有关部门,然后转呈皇帝。但张齐贤自荐,却别出心裁,直接上路拦驾,面呈皇上。当时宋太祖正在洛阳巡视,车驾仪仗,十分威严。但就在这种氛围里,一个人跑过来就挡了驾

  • 关羽对士大夫傲慢为什么对诸葛亮尊敬有加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关羽

    关羽这个人“娇于士大夫”,也就是对一般的官员傲慢无礼。像马超、黄忠这样的高级将军,关羽也照样看不上眼。这应该是他的一大缺陷,如在他攻打樊城期间,下属糜芳、士仁(一说傅士仁),因为军械物资供应稍慢,一句话“等我回来再处置你们”,让他们始终提心吊胆,最终在东吴国的引诱下投降,从而导致了江陵轻易丢失。但有

  • 乾隆为什么能当上皇帝?竟然全靠生辰八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乾隆

    我们都知道康熙皇帝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生育冠军,8岁登基,做了61年的皇帝,生了50多个小孩,其中儿子35个,活下来的24个,孙子就更不用说了,一共97个。加上国务繁忙,他这对于自己的孙子大多数都不认识。康熙六十一年,弘历十二岁了,他还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爷爷。而这一见面,具有历史性的意义。相传,在康熙

  • 武则天为何不立武三思为储君而立李显?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武则天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三个女强人,西汉的吕后,唐朝的武则天,清朝的慈禧太后。这三人都掌握了国家最高权力,要说最厉害的还是一代女皇武则天。毕竟她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其他两位太后虽然拥有实质像皇帝一样的权力,但是只能垂帘听政,不是真正的皇帝。网络配图 几千年的古代历史,一直都是男权社会,流行着男尊女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