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石田三成为什么会战败 石田三成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石田三成为什么会战败 石田三成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017 更新时间:2024/2/6 11:49:43

人物分析

败因

在日本战国时期,石田三成是一个值得一说的人物。他在忠于丰臣家的势力中,是起到中坚力量的磐石作用及领军人的作用,是实际上的西军的统帅,死时年仅四十一岁。他的失败当然也可以归咎为他的对手实在太过于强悍,德川家康是日本历史上少有的谋略大家,是一个集谋略、狡猾与铁血手腕于一体的人物。面对这样的对手要想有胜算也确实比较难。但是,他的失败仍然有其过错的一面。

石田三成要想避免失败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收敛自己过于耿直的个性。他在治部少辅这样的小官位置上,由于才华出众,又对丰臣家忠心耿耿,靠着当时的关白丰臣秀吉的赏识与提携,轻云直上,由一个低级武士升为享受十九万四千石的大名(一万石以上的大名就是诸侯,每万石所配备的军队约250人。)并且凭借着丰臣秀吉对他的信任,常越级发号施令,这使他平时就得罪了不少大名与诸侯。当然他也有自己忠心耿耿的朋友,比如小西行长等,也有一些大名追随石田三成,但是,相对来说势力比较单薄。在羽翼未丰的情况下,就锋芒毕露,这是政治斗争过程中最大的忌讳。更况石田三成的才华与胆略也自然遭受到许多大名的忌恨。

其次,石田三成的一个失误就是过份相信自己因为忠诚丰臣家,以一种真理与正义在握的姿态出现在众多的丰臣家臣中。同时,也错误地估计了,决定一切的其实仍然是实力,而不是其他的真理与道义。在他决定起事反德川家康的时候,有家臣提醒他,真理与道义是取决于胜负的。这个提醒没有引起石田三成的足够重视。对这场战争的胜利充满太多的想像,而对失败的可能性心理准备严重不足。他的恃才狂放,也招致丰臣家的其他忠臣的极度不满,特别是加藤清正、福岛正则这些也同样忠于丰臣家的诸侯的极度不满。加上石田三成的耿直,其亲力是严重打折扣的。政治上的能伸能屈,软硬兼施,甚至根据形势及时作出妥协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石田三成缺乏这个气度,加上他的正直,那种决不妥协的正义感,使得他不可能会像德川家康那样善变,在形势不利时就俯首称臣,作软蛋,在形势有利时就穷凶极恶,称霸天下,对敌人斩尽杀绝,毫不留情。

再次石田三成在成功地利用计谋,引发德川家康攻打北面的大老上杉景胜的同时,他又挑拔起德川家康与另一位大老利辉元的争斗,然后趁机发动反对德川家康,忠心于丰臣家的大名的大联军。这个步骤应该是天衣无缝,是极其成功的谋略。但是,没有极力争取到淀夫人的支持。既没有得到丰臣家的物质支持,也没有得到精神道义上的声援。虽然他也出面去做这个事情,但是,终于缺乏沟通艺术,而导致失败。这是石田失败的最关键因素。

最后在战争过程中,石田三成的长项是守城战,却中了德川家康的调虎离山计,将西军全部引出坚固的城堡,纷纷来到了地势开阔的平原地带,在关原展开决战。而在开阔地带大规模的野战恰恰是德川家康的长项。此时三成是利用自己最不熟悉的野战对付最善长野战的德川家康。当时如果西军坚守城内,拖延时日,处于野外征战多日的东军肯定难以坚持多久。更何况当时处于观望状态的毛利辉元,和已经处于战争状态的上杉景胜,实力雄厚,随时会参与到联合打击德川家康的队列中去。如果他们两家及时加入,则军队会增加一倍以上。而德川家康的嫡系精良部队不过是三万八千人,而且远远没有到位。如果坚持持久战,则形势会令东军中的丰臣家的大名慢慢觉察到石田三成的西军才是真正忠于丰臣家的,因此,有可能转过来支持西军,当时在东军中最精锐的部队就是加藤清正与福岛正则的两支部队。如果这两支部队倒戈西军,则战局完全会因此逆转过来。当时德川家康最害怕的就是拖延时日,久而久之,他的野心败露,则形势无法收拾。只有速战速决,才可以把自己的野心掩盖过去。事实上这个关原战役只打了半天就决胜负。等到战后忠于丰臣家的大名回过神来的时候,作为胜利者一方德川家已经拥有坚不可摧的实力,再想反德川家康是不太可能了。战后加藤清正与福岛正则到德川家康那里兴师问罪时,已经回天乏力了。

退一万步讲,无论怎样也打不过德川家康,那么石田三成可以选择完全不必那样急忙地跳出来,他完全可以利用利用自己的年龄优势作长远打算。当时石田三成才四十一岁,身体异常健壮,而德川家康却是五十八岁高龄了。而德川家康的继承者德川秀忠却是一个非常仁厚老实的人,只要等到德川家康死去,保存自己的实力,也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则以后丰臣家复兴的机会仍然很多。更何况丰臣秀赖长大后是一个十分有头脑,有胆略的人,是后生可畏的那类。只要忍耐十年,情形就会完全发生变化。丰臣家与石田三成的最大优势仍然是年龄上的。可惜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个优势。急忙决战,公开决裂的结局就是石田三成失败被处斩,丰臣家最后灭绝。

家纹

大一大万大吉之旗

“大一大万大吉”的旗印是石田三成在关原合战使用的有名旗印。

一般认为其中的意思是:

“大”字有着“天下”的含义,“大”字以下的“一”字和“人”字代表的是世间万民……并期望世上万民都能够得到“吉”(幸福),达成理想中的太平盛世。

另一种说法是,“大一大万大吉”的六字纹的含义是:“一”读作“かず”,与“胜”字谐音;“万”(よろず)代表

着万年的繁荣;而“吉”是吉利的字。在这三个字前冠以“大”字,所以这个六字纹其实代表的是三成祈求幸运的一种愿望。其实,这个旗印是镰仓时代的武将石田为久(射杀木曾义仲的人物)用过的。

敌对

关原之战东军除了德川家康及其家臣外,还有许多原是丰臣秀吉的家臣(如福岛正则)。原因是因为厌恶石田三成而参加东军,绝大多数的原因分为以下几种:

石田三成的对人态度

石田三成对人态度是很两极化的,对正直、清廉的人态度良好,相反的对于罪人、小人或做出让他觉得不齿的行为之人态度就很淡,如在文禄庆长之役中,三成目睹加藤清正与福岛正则虐杀手无缚鸡之力的朝鲜人的画面,原本就与两人处的不是很好,经过此事件更是雪上加霜。

丰臣秀吉的征伐态度

自丰臣秀吉发现朝鲜国并无臣服意愿时,渡海助阵的意愿便降低许多,但秀吉表面上仍表明说他要去,可是到最后几乎都还是没去,而在朝鲜的部队依旧在奋战,此情况重演了好几遍,自然而然前线许多部队就误以为这是丰臣秀吉委任在朝鲜指挥的石田三成、寺泽广高等奉行的意思(即为不让秀吉来朝鲜,因为总大将参战与否会影响到整个军团士气),因而成为许多武将的敌视对象。

朝鲜之役的赏罚问题

石田三成是由武将在战场上的表现来决定奖赏(秀吉委任奉行至朝鲜监督),可是因为之前丰臣秀吉渡海问题已造成多名武将敌视,便有些人对三成给自己的奖赏感到不满,也有立下战功但不从军令而被三成扣赏的人(如小早川秀秋),也同样敌视三成。

丰臣秀次的相关事件

由于石田三成负责调查丰臣秀次的罪行,调查中有意无意牵连了一些平日对立的权势大名家,如浅野长政、细川忠兴、最上氏、伊达氏、黑田氏和小早川氏。小早川秀秋更是因为秀次事件受到牵连而被没收丹波龟山十万石领地。除此之外,有人认为是三成与丰臣秀吉联手为了丰臣秀赖的未来铺路而找理由处理掉秀次(事实上三成一直在找证据帮秀次脱困),导致关原时期三成对秀秋开出战胜家康可在秀赖成人前当关白的条件时,让秀秋担心当上关白总有一天也会被三成处理掉的阴影,再加上朝鲜事件,秀秋在关原之战会背叛到东军的理由就很充足了。

结语

石田三成据说习惯在书信上亲手打上很特别的结,在还不习惯用浆糊等粘合剂的时代,这样做也是为了防止送信途中别人偷看书信中的内容吧?从这件小事上可以看出三成谨慎细致的性格特点。而促使谨慎的三成不惜以身家性命为赌注,与实力远比自己强大的家康拼死一搏的,正是他那颗誓死捍卫丰臣家的忠义之心。

三成死后葬在京都大德寺三玄院,法名“江东院殿正轴因公大禅定门”。昭和四十年,通过对三成之坟的发掘,从对遗骨的考证中得知三成是一个长相清秀的男子、头形较长、龅牙,身长大约一百五十六公分。

也许失败的英雄总是会更多的得到世人的同情和惋惜吧,与真田幸村一样,关于石田三成并没有死的传说也在流传着。其中以榊原家和佐竹家的两种说法最为出名。不过说死的只是个替身,现在想来实在是不太可能。但关于三成的传说如此之多,正说明日本人对他的同情和喜爱。

家康与三成就像是一对弈手,调兵遣将斗智斗勇,时刻注视着对手的一举一动,希望能给对方致命的一击。很显然,命运最终选择了棋高一着而又运气更好的家康。

历史从来都是为强者和胜利者歌功颂德的,然而时间终究会淘去不真实的东西,珍珠始终还是会露出它耀眼的光芒。在仔细阅读关于石田三成的种种史料后,我不得不说,三成虽然只活了四十一岁,但他实在是个不折不扣的君子,他是一位真正的悲剧英雄!

标签: 日本战国石田三成

更多文章

  • 丰臣政权的五奉行之一 关原之战中西军的实际领导者石田三成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日本战国,关原之战

    石田三成(1560年-1600年10月1日)是日本战国时代和安土桃山时代的武将及大名,幼名佐吉,初名三也,关原之战中西军的实际领导者。石田三成的父亲是地侍石田正继,正室是宇多赖忠的女儿皎月院。近江坂田郡石田村人(今滋贺县长滨市石田町),为丰臣政权的五奉行之一。以忠诚、仁义、足智多谋著称。最初因为“三

  • 强大的阿拉伯帝国,结果被一个中国人毁灭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元朝

    唐朝在建国初年曾强大一时,不说唐太宗,但是武则天,唐玄宗时期,国力也是异常强大,但这仅仅是对于亚洲而言,放眼世界,还是有可与其比肩的,那就是强大的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帝国君主“穆罕穆德”阿拉伯帝国是约623年(具体时间无可考证)由阿拉伯人建立的,君主被称为“穆罕默德”,唐朝称其大食国,西欧则称其萨拉森

  • 她是乾隆的通房丫头,却一生活到92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

    有看过清宫剧的朋友都知道,在皇帝的后宫中的生活也是很凶险的,皇帝的妃子们常会为了得到皇帝的宠爱成日里勾心斗角,明争暗斗,在这样的生活中不知道哪一天自己就突然之间死去了,从这里大家就可以看出来想要在后宫中好好的生存下来是多么困难,但是有些妃子却看到很开,也就不会卷入战争中,平日里的生活也是很低调的,其

  • 洪秀全在位仅13年,却做出了一件“大”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太平天国,洪秀全

    作为农民起义领袖,朱元璋坚持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当天下群雄都开始称王称帝时,他却仍然甘愿当小明王的封疆大吏。直到消灭称帝的实力派军阀陈友谅,朱元璋才在众人的拥立称吴王。此时的朱元璋,尽管占据金陵形胜之地,挟大破陈友谅的威名,不论实力声望都难有其匹,但他却没有任何称帝的企图。这并非是朱元璋不

  • 皇帝一生宠爱皇后,为什么临死前让别人弄死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南北朝

    现在社会是一夫一妻制,可有些男同胞都不满足,心里想象着如果自己能像古代的帝王一样该有多好!不管是看影视,还是看一些历史资料,大都说古代的帝王有后宫佳丽三千。这些并不夸张,最出名要数唐玄宗了,别看古书中把他和杨贵妃的爱情写的惊天地、泣鬼神,可他的后宫人数可是高达4万。好了进入正题,今天要说的这位也是皇

  • 为何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没有封刘伯温为丞相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伯温,朱元璋

    说到刘伯温,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民间关于他的传说则是多如牛毛,在这些传说里,刘伯温的形象几乎脱离了本质,被神化成了半人半仙 ,世人常将其与另一位被神化的智者相比,俗话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这名智者便是诸葛亮。作为两位被民间神化的智者化身,时常有许多智斗的故事流传而出,成为民间百姓

  • 洪亮吉被免职充军 为何有人不落井下石还雪中送炭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军机大臣

    一1799年,翰林院编修洪亮吉上书军机大臣,抨击朝廷弊端,指责“言路似通而未通,吏治欲肃而未肃”,戳到了嘉庆皇帝的痛脚,差点丢了脑袋。幸好嘉庆皇帝爱惜人才,“恩旨从宽,免死,改发伊犁,交将军保宁严加管束。”洪亮吉方才留住一命。洪亮吉是清朝时期的一名学者,又是一名颇有名气的诗人,尤其擅长写山水诗。嘉庆

  • 洪亮吉在文学成就有哪些 他是如何在流放中创作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洪亮吉

    文学成就洪亮吉精于史地和声韵、训诂之学,善写诗及骈体文。洪亮吉的《北江诗话》,论诗强调“性情”、“气格”,认为诗要“另具手眼,自写性情”,赞赏杜牧的诗文能于韩、柳、元、白四家之外“别成一家”的独创精神;批评沈德潜诗学古人“全师其貌,而先已遗神”(《北江诗话》卷四);非议翁方纲诗“如博士解经,苦无心得

  • 刘超临刑仰天长啸绳索俱断,夺刀连杀十余人,震惊永乐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超,明朝

    这个故事还要从燕王朱棣“靖难”说起。朱元璋死后,新继位的建文帝觉得诸位皇叔的权力过重,决定削藩,以统一军事,燕王朱棣便举兵反叛,以“清君侧”、“诛奸臣”为名,自称“奉天靖难”。朱棣最终攻陷南京,建文帝失踪,皇位易主。此后,朱棣对不听话的大臣使用各种酷刑,让人触目惊心,甚至是血腥的“瓜蔓抄”。有个15

  • 世界最伟大的10大皇帝分别是哪些人?第一名来自古代中国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吉思汗,宋朝

    在人类发展史上,出现了许多非常伟大的统治者,无论是从个人人格魅力,还是从建立的帝国规模以及对历史影响的角度来说,他们都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诸多外国学者一致认为,以下10位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10.奥古斯都·凯撒奥古斯都·凯撒,罗马帝国的奠基人,由于他成功地平息了企图分裂罗马共和国的内战,并被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