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征的一句话阻止唐太宗李世民立弟媳为皇后

魏征的一句话阻止唐太宗李世民立弟媳为皇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962 更新时间:2024/3/28 17:52:58

王珪是唐初四大名相,此人性情沉静恬淡,为人正直,安于所遇,与人交往不苟且附和,《新唐书》记载了他和唐太宗李世民之间的一次对话。

一天,王珪进见,看到“有美人侍帝侧”。李世民指着美人说:“庐江王李瑗不行道义,杀其丈夫而纳其为妾,怎会不灭亡?”王珪赶紧起身回答:“陛下,您认为庐江王做得对,还是不对呢?”李世民说:“杀了人,却纳那人之妻,竟然还问我是对是错,为什么?”王珪没办法,就讲了些善善恶恶的道理,接着又说:“如今,陛下知道庐江王灭亡的原因,他的美姬却在你的身边,我看陛下认为这样做是对的。”李世民听后,发出一声叹息,认为王珪所言极是。

网络配图

李瑗(586年—626年),字德圭,西魏八柱国之一李虎的曾孙,北周朔州总管李蔚之孙,隋朝柱国、备身将军李哲之子,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唐朝宗室、官员、将领。

李瑗初封黄台公。唐朝建立后,历任刑部侍郎、信州总管、山南东道行台右仆射,进封庐江王。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曾与太子李建成关系密切的庐江王李瑗因“谋反”被杀,李世民后霸占了他的爱妾。李世民和王珪的这次对话,史料中没记载时间,应在李世民称帝之后,说不定还要更晚一些。王珪这话,显然是有所指的。此前,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兵变”,杀了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以及诸子,同样也霸占了弟弟李元吉的女人,齐王妃杨氏。“杀人而取妻”“知恶而不去”,是李世民经常干的事,难怪李世民会对王珪的话似有所悟,“嗟,美其言”。

不可否认,李世民是一代明君,但政治和私生活是两码事,他并没有因为私生活影响了政治建树。李世民好色,性功能也很强大,这一点,可以从他生十四个儿子、二十一个女儿的战绩上略见一斑。《旧唐书》所载“太宗十四子:文德皇后生高宗大帝、恒山王承乾、濮王泰,杨妃生吴王恪、蜀王愔,阴妃生庶人祐,燕妃生越王贞、江王嚣,韦妃生纪王慎,杨妃生赵王福,杨氏生曹王明”中的杨氏,就是李元吉的妻子,曹王(李)明即李世民与杨氏生的儿子。

李世民的原配长孙氏,从秦王妃到太子妃,后来成为长孙皇后。“玄武门兵变”前,秦王妃长孙氏和齐王妃杨氏互为妯娌,关系和睦,交往密切,杨氏也曾劝李元吉不要与李世民为敌,但李元吉不听。对于这一点,李世民对杨氏是心存感激的。杨氏长得很漂亮,如吕抚《纲鉴通俗演义》说她“光彩发越,娇啼宛转,百倍撩人”,蔡东藩《唐史演义》说她“娇啼宛转,楚楚可怜……秀色可餐……令人魂销魄荡”。李元吉死后,杨氏请死,李世民顺势将其收纳。

网络配图

因为这层关系,李世民对死去的死对头李元吉网开一面。贞观二年(628年),追封李元吉为海陵郡王,谥曰剌。至于杨氏在后宫是什么状态,史载不详,但所载杨氏“有宠于上”是肯定的。贞观十年(636年),长孙皇后去世,李世民立即把心偏向了杨氏。《新唐书》载,“帝宠之,欲立为后”,想立这个名义上的弟媳为新皇后。这时,以犯言直谏著称的魏征坐不住了,说了一句话。

《新唐书》载,魏征谏言“陛下不可以辰嬴自累!”《资治通鉴》载,魏征谏言“陛下方比德唐、虞,奈何以辰嬴自累!”记载虽稍有出入,但魏征的意思很明显,说陛下您是一代明君,自比舜,何必因为一个“辰嬴”而束缚和牵累自己呢?很显然,魏征把杨氏比作了辰嬴。说起辰嬴,这里有个典故,《春秋左传》载,辰嬴是美女,秦国人,先嫁晋怀公,后嫁给晋怀公伯父晋文公,生公子乐。晋文公死后,有人提议立辰嬴的儿子公子乐,赵盾坚决反对,说“辰嬴贱,班在九人,且为二嬖,淫也”。

魏征把杨氏比作辰嬴,显然是对杨氏看不起,认为他先嫁李元吉,后嫁李世民,“既贱且淫”。这样的女人,不贞不烈,不配母仪天下。再者,杨氏一旦生下皇子,亦为嫡出,李世民必深爱之,将来出现太子之争,那么如今的太子李承乾将何去何从?李世民深谙历史,也知晓辰嬴的典故,听了魏征的话后,“乃止”。李世民之所以提出要立弟媳杨氏为皇后,应该说是他早有这种冲动,且可能事先许诺过杨氏。魏征一句话,就让精明的李世民打消了立杨氏为皇后的念头。

网络配图

出于对杨氏的愧疚,贞观十六年(642年),李世民又追封李元吉为巢王。后来,杨氏为李世民生下幼子(十四子)李明,但在后宫中没有任何名号,史称巢王妃。不过,自魏征谏言后,李世民至死没再立皇后。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左右,杨氏去世。同年,李世民封李明为曹王。唐高宗李治即位后,诏令曹王李明做了李元吉的后嗣。李世民晚年最宠爱的女人是徐慧,她虽然倍受宠爱,但同样也没能当上皇后。说起来,李世民还是一个对长孙皇后有感情的人。

标签: 魏征

更多文章

  • 乾隆的这项发明竟真的尊重了身边的贴身侍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乾隆

    古代时候没有空调,可是古代的夏天和今天一样的酷热难耐。怎么降温呢?皇宫里自然有比较先进的办法。第一是建筑很厚的宫墙,让太阳晒不透。第二是在冬天挖很多深井,把冰储藏在里面,夏天拿出来取用。也许这边是“深井冰”的来源吧!第三种办法最土,就是宫女给皇帝扇扇子,可是,这种办法虽然最直接却也有很大的问题。我们

  • 盘点三国十大谋士排名:诸葛亮竟只排第六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

    三国为期不长,但其头绪之纷繁,态势之复杂,人才之杰出,故事之精彩,几乎空前绝后无与伦比。曹操、刘备、孙权之所以能削平群雄三分天下,当然有赖于他们的自身素质。其中,收揽人才,善用谋士,可以说发挥了关键性作用。网络配图1.郭嘉曹操早期军事智囊团的核心人物之一,具有超卓不凡的战略眼光和入骨三分的察人目力。

  • 纪晓岚喊乾隆“老头子”为什么逗得皇帝开心大笑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纪晓岚

    “老头子”是个民间俗语,年老的男子通常被称为“老头子”,老夫老妻之间,妻子也可以昵称丈夫为“老头子”,帮会里面的首领也常常被称为“老头子”。可是,鲜为人知的是,这个词最早却是对乾隆皇帝的专用称呼。网络配图 纪晓岚身体肥胖,所以最害怕的就是夏天,一到酷暑季节,人们常常看见纪晓岚身上的衣服总是湿漉漉的。

  • 皇太极对海兰珠用情至深到什么程度?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海兰珠

    在努尔哈赤与皇太极两代人中,他们本人和他们的家族子弟,迎娶的蒙古女子人数多达55人,占迎娶妇女总数的 87%以上。这种毋庸置疑的政治婚姻,帮助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基本解除了来自北部与西北部的威胁。这是他们敢于与大明朝放手一搏的重要原因,也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建立尽可能广泛的统一战线的极为成功的运作。翻开地

  • 知其忠而不用?高顺堪称“完美军人”吕布为何不用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高顺

    高顺是谁?高顺,东汉末年,吕布帐下中郎将。同时也是三国时期的著名将领,据史载高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好饮酒,所统率的部队精锐非常,号称“陷阵营”。屡进忠言于吕布,吕布虽知其忠而不能用。曹操击破吕布后,高顺被曹操所杀。为何吕布虽知其忠而不能用?吕布为何不敢用高顺?以下全文小编将一一为您介绍吕布为何不用高

  • 康熙子孙众多为何只看中了12岁乾隆当继承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康熙

    长到十多岁,孙子才有机会见到祖父,这在爱新觉罗家中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因为康熙皇帝的孙子实在太多了,一共九十七名,政务缠身的老皇帝只见过不到其中的一半。一见到这两个孩子,老皇帝不觉放下了手中的酒杯。哥哥弘历简直让康熙过目难忘:他身材颀长,容貌清秀,特别是两只秋水般澄澈的眼睛里流动着不同寻常的灵气与

  • 宋仁宗赵祯被包拯当面吐口水 为何却不动怒?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赵祯

    宋仁宗是北宋帝国最高领导人,身边美女如云,可是有一美艳女子却能在众多美女中脱颖而出,专宠多年,此人就是贵妃张氏。宋仁宗对她恩宠有加,短短几年间,就把她从小小的才人提拔成仅次于皇后的贵妃,甚至动过废掉曹皇后改立张贵妃的念头。可惜,张贵妃30岁出头就一命呜呼。宋仁宗悲痛万分,不顾曹皇后的冷眼和朝廷众位大

  • 娶了“柴火妞”的张飞真实面目到底是怎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飞

    由于三国时期,蜀汉并没有自己的史官,使得蜀汉的史料极度匮乏,而刘备前期又没有自己的地盘,使得曾跟随刘备的文臣武将,留下的史料、事迹更是非常的少。宋元时期,尊刘抑曹的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民间艺人,朝廷学者等主观的填补了蜀汉史料的缺失,只是这种填充,缺乏客观性,时间跨度又太大,超过千年了,真实性已然大打

  • 为保障汉朝的百年基业 汉武帝临死前做了三件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武帝

    汉武帝七十岁的时候离开了这个世界,只留下了八岁的小皇子继承皇位。年仅八岁的小皇子,能做什么呢?如果没有人将路铺平,八岁的小皇子就只能被当做一辈子的傀儡。汉武帝在位期间曾经滥杀无辜无数,可以说是给八岁的小皇子留下了一个烂摊子。按道理说的话,汉朝应该在汉武帝死后就败落的,但是相反的是汉朝却在汉武帝死后走

  • 韩信为何能直接统帅百万大军而且战无不胜?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韩信

    韩信,可以说是中国军事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被后人称为“兵仙”、“神帅”。但韩信的履历似乎很简单,先是投奔项梁,一名不文;项梁死后又跟着项羽,担任侍从的职务,多次向项羽提出建议,不被采纳;跑路到刘邦那里,被任命为管粮的小官,后来经过萧何的着力举荐直接被任命为大将军。网络配图但任汉军大将后的韩信直接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