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允炆为什么不用耿炳文来低于朱棣?

朱允炆为什么不用耿炳文来低于朱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110 更新时间:2024/3/7 12:43:49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这一员大将足够抵挡朱棣, 为何朱允炆弃而不用?

很多人在读《明史》时,对于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皇帝朱允炆的一个举动大惑不解:放着爷爷朱元璋留下的一人不用,却无限信任“军事白痴”、“逃跑将军”李景隆。

朱元璋做皇帝后,跟他一起打天下的“老铁”,都被送到地下睡觉了。等朱允炆上台,举头四顾,是一堆叔叔辈的王爷。赶上朱允炆是急性子,上台不久就削藩。燕王朱棣眼看刀架上脖子,于是以“靖难”之名起事。

史载:起事初,北平周边将领多为朱棣旧部,多数人望风而降。通州、蓟州、怀柔等地尽属燕王。此时,朱元璋留下来的开国大将还有两位:耿炳文、郭英。朱允炆也是按着套路出牌,派耿炳文率军去迎击朱棣。

耿炳文对决朱棣,谁胜?后人说法不一,很多人认为耿炳文和朱棣不是一个量级的选手,必败无疑。但是更多的人认为,两个人实属“矛”与“盾”的较量,如果不是朱允炆打了一手烂牌,鹿死谁手,尚未可知。为什么有人看好耿炳文呢?

朱棣的军事才能,在就藩北平后表现突出。他与宁王、晋王、肃王、秦王等人,被朱元璋沿长城一线授封,防范蒙古,为天子守边。1390年,朱棣出奇兵深入大漠,出其不意的轻取北元丞相咬住、平章乃儿不花的军队,作战风格一如汉武时代的霍去病

如果说朱棣善攻如“利矛”,那么耿炳文就善守如“坚盾”,他成名于长兴城。长兴城地处太湖口,是江浙门户。朱元璋与张士诚争天下时,命耿炳文率兵镇守。

张士诚先是派左丞相潘元明、元帅严再兴攻城,被耿炳文击退。张士诚又派司徒李伯升以10万大军从水、陆两路杀来。耿炳文率兵7000坚守1个多月,直到常遇春的援兵来到。张士诚又派出他弟弟张士信来打,耿炳文以先守后攻策略打败张士信。

耿炳文长兴守城达10年,《明史》说他擅长“以寡敌众,大小十几次战争,战无不胜”,使张士诚始终无法攻破城池。明朝立国封侯时,耿炳文获封“长兴侯”,爵名与城名相同,是因为他守长兴功劳最大。朱元璋为功臣排座次,耿炳文和徐达同列一等。

开国功臣都处理掉,朱元璋独留耿炳文,或许看中了他特殊才能——将来有变时,耿炳文至少能成为朱允炆的守城之将。事情最初发展也是向这个方向发展的。

为迎击朱棣,朱允炆命65岁耿炳文领军,在真定安营迎战。先是被燕军突袭,损失9000人,后再次被偷袭溃败,耿炳文只好率10万人退守城内。燕军围城3天后主动撤走。史载:燕王知道耿炳文是擅长守城的老将,想攻下他守的城池很难。

如果剧情按正常思维发展,朱棣拿下真定城的可能基本为零。以耿炳文的守城能力,不要说再次守上10年,就是守住1年,就把朱棣的“闪电战”变成了“持久战”。但朱允炆打出了一张烂牌:把耿炳文中途换下,而换上的李景隆后人多认为是朱棣的“卧底”。

也许,朱允炆没有看过耿炳文的军事生涯简历。也许,他没弄懂爷爷为啥留下个擅长守城的开国之将。总之,他听说耿炳文败退入城后,觉得很没面子。当初撺掇他削藩的黄子澄,就推荐李景隆去取代耿炳文。

耿炳文火线被换下,李景隆统率全军。结果李景隆除了会打败仗、逃跑之外,实在没什么其他表现。等他退回皇城,朱允炆仍然没有起用耿炳文。结果,担负守城任务的李景隆,直接打开大门纳燕王入城。

如果,朱允炆能在李景隆断崖式的一败再败后,听取大臣建议斩杀李景隆,重新起用耿炳文,朱耿对决,好戏还在后头。如果,朱允炆能在朱棣兵临城下时,想想爷爷留下的人才,明白耿炳文是对付朱棣的不二人选,朱耿对决,好戏才刚开始。

当然,历史没有“如果”。朱允炆最终在一把大火里是死了?是逃出生天?是出家当和尚?是跑到南洋当逍遥公了……就这样给历史留下诸多谜团。

交代下耿炳文的结局:在朱棣称帝的次年,耿炳文因为被弹劾衣服、器皿上有龙凤图饰、大逆不道而自杀。

这一员大将足够抵挡朱棣, 为何朱允炆弃而不用?

李景隆呢?他被周王朱橚、刑部尚书郑赐、成国公朱能、吏部尚书蹇义、六科给事中张信、礼部尚书李至刚等人轮番弹劾,最终被朱棣削去功臣勋号、爵位、还被软禁,最终于永乐末年去世。别说,还挺经折腾。

标签: 朱允炆明朝

更多文章

  • 卫绾公正廉洁,汉武帝为什么要罢免他?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卫绾,西汉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卫绾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建陵侯卫绾是代郡大陵人,因为善于驾车而当了郎官,跟随文帝,后来又因为连续立功,升为中郎将。卫馆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但他忠厚谨严的品性是其他一般大臣所不能比的。景帝做太子时,有一次招呼文帝身边的人一起喝酒,卫绾称生病没来参

  • 三国时的历史的人那么多,为何司马懿笑到最后?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司马懿,三国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司马懿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一、守弱一提司马懿,许多人都必说,他太能忍或装,所以骗过了曹操,熬死了诸葛亮,最终笑傲三国。可问题是,稍有社会经验的人都知道,做人真能忍一步就海阔天空,装一下便艳阳高照?因为通常情况下,只会换来人家的得寸进尺。所以,司

  • 常遇春明朝第一猛将,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常遇春,明朝

    明朝第一猛将常遇春,为何40岁却突然暴毙?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朱元璋开创大明王朝伊始,其手下猛将如云,但若论及个人综合爆发力,单枪匹马在数万敌营之中如入无人之境的将领非常遇春莫属。常遇春,字伯仁,号衡燕,凤阳怀远县人。早年的常遇春武艺高超、膂力过人,怀揣有济世安民匡扶天下

  • 吕布为何会败给曹操?吕布败亡的原因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吕布

    吕布为何会败给曹操?吕布败亡的原因有哪些?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吕布是汉末三国时期人,吕布是三国第一勇将。历史上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建安三年,吕布被曹操打败,与陈宫、高顺都被处以绞刑,首级被送到许都集市示众。吕布因其勇武被并州刺史

  • 朱文正到底有没有背叛朱元璋呢 揭秘其背叛的真伪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文正,朱元璋

    还不知道:朱文正为什么要背叛朱元璋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文正,是朱兴隆的儿子。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亲侄子。这人是个高干子弟,你猜的没错,他也是一个纨绔子弟。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的军事才能。至正23年,陈友谅率领60万大军进攻朱文正守的洪都,朱文正向朱元璋求援,

  • 历史上死的最惨的人 因为他一个人却处死900人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方孝孺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大学士方孝孺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封建社会刑法严苛,有形形色色的处死死刑犯的的方法。最普通的比如砍头、绞刑,这属于比较正常也比较普遍的。但还有更加恐怖的比如凌迟处死等,这些刑法的血腥程度简直令人发指,所以一般是用来处罚危及统治者王权的人。也许说到这里,你已经

  • 历史上最厉害的老丈人,三个女儿都贵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独孤信,隋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独孤信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中国封建社会,有句俗话叫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那个时候的离婚率不像现在这么高,因为男尊女卑,所以一个女子即使嫁给乞丐,也要无怨无悔的跟他过一辈子。所以,这就涉及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老丈人看人的眼光,那么,怎样才

  • 海瑞为什么得不到重用?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海瑞,明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海瑞不得重用的真实原因,并非是被打压,实在是能力有限!对于不熟悉历史的人来说,也许谈及明朝历史,他们可能会不认识张居正和王阳明这样的历史人物,但是绝对知道海瑞的故事。海瑞因为为官清廉以及誓死进言的传奇经历而经常被进行艺术改编,所以很多人都知道在明朝有这样的一

  • 孟获那么厉害却被抓了七次,诸葛亮是怎么办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孟获,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孟获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说到诸葛亮,人们能想到很多赞美他的词和事件,他的名字后面总是跟着神机妙算,用兵如神等等的标签。提起他我们也能够想到隆中对,六出祁山等等故事,这些故事中让我最印象深刻就是他南征过程中,多次抓获敌人的故事。虽然事情的结局是孟获失败,

  • 明英宗为什么要处死于谦 揭秘背后真相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明英宗

    明英宗为什么要处死于谦,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相信很多人都读过这两句诗词,或许我们不知道作者,是在什么背景下写出的此诗词。但是从字面上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在当时肯定是一名中臣良将。小编也是在后来细读明朝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