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鲁迅为何不喜欢故乡绍兴:婚姻生活太受伤

鲁迅为何不喜欢故乡绍兴:婚姻生活太受伤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010 更新时间:2024/1/5 14:07:32

造成鲁迅不喜欢绍兴的原因,我以为和他的夫人朱安有关。朱安也是绍兴人,鲁迅对这一段婚姻痛心疾首,称:“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绍兴不仅促发了鲁迅一段噩梦般的痛苦婚姻,还是他们夫妻两人的共同故乡,在鲁迅的感情生活中,这无疑是一处伤心之地。

两年内三次到绍兴,到绍兴必不可少的内容是参观鲁迅故居。

最近一次到绍兴是在2010年9月,匆匆忙忙又看了一遍鲁迅故居。我边走边想,鲁迅为什么不喜欢绍兴,不愿意说自己是绍兴人,自1919年底最后一次离开家乡,直到1936年去世,17年里再也没有回过老家?这里面一定有值得玩味的原因。

周作人曾分析过绍兴人为什么不喜欢“绍兴”:“第一是不够古雅,于越起自三代,会稽亦在秦汉。绍兴之名则是南才有。第二是小康南渡偷安,但用吉祥字面做年号,妄意改换地名,这是很可笑的事情。第三是绍兴人满天飞,《越谚》也登载‘麻雀豆腐绍兴人’的俗语,谓三者到处都有,实际上是到处被人厌恶,即如在北京这地方绍兴人便很不吃香,因此人多不肯承认是绍兴人;鲁迅便是这样,人家问他籍贯,回答说是浙江。”

周作人分析的理由有些牵强。绍兴古称越、会稽,春秋时代是越国的都城,南宋高宗赵构以“绍祚中兴”激励自己,改越州为绍兴,把它作为临时首都,绍兴有继往开来、繁荣昌盛之意,这个名字还不够古雅吗?比它直白稚拙的城市名称无以计数。“绍兴人满天飞”,说明绍兴人脑子活、识时务,生存能力强,看不出有什么贬义。

倒是绍兴师爷的说法多少影响了绍兴人的名声。绍兴师爷处世精明,八面玲珑,做事审慎,善于言辞,但同时又奸刁乖巧,工于心计,诡诈多端,嗜爱钱财,给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当年跟鲁迅打过笔仗的梁实秋,曾就鲁迅的籍贯加以讽刺,说因为他是绍兴人,便“也许先天的有一点‘刀笔吏’的素质,为极尖酸刻薄之能事”。陈西滢、苏雪林也就这一点攻击过鲁迅。可见,师爷、刀笔吏这种名声都是鲁迅所忌恨的。但是师爷毕竟是有一定地位、有一定文化专长的读书人,不是穷苦下层引车卖浆者所能为,这不应该是鲁迅从感情上抗拒绍兴二字的理由。

造成鲁迅不喜欢绍兴的原因,我以为和他的夫人朱安有关。朱安也是绍兴人,鲁迅对这一段婚姻痛心疾首,称:“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绍兴不仅促发了鲁迅一段噩梦般的痛苦婚姻,还是他们夫妻两人的共同故乡,在鲁迅的感情生活中,这无疑是一处伤心之地。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少年经历决定着他的人生走,决定着他的性格特点。我们不妨从少年鲁迅身上寻找原因。

鲁迅于1881年出生在绍兴一个官宦家庭,但在他13岁那年,祖父周介孚因科场舞弊案入狱,此后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至死亡,家境迅速败落。少年的鲁迅经常出入药店和当铺。家庭的败落让身为长子的鲁迅过早地背负了沉重的家庭负担,品尝到生活的艰辛,这当然给他心理上留下了深刻的阴影。鲁迅的祖父周介孚33岁(1871年)考中进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曾在京做官。因此,科场舞弊案在当时的绍兴肯定是轰动一时的新闻,甚至是丑闻,这种不好的名声给家属带来的精神压力不可谓不沉重。其后父亲重病缠身,鲁迅一度生活在紧张焦虑惊悸的状态中,他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因为生活变故带来的心理落差、经济压力,更是精神上的压抑。请注意这一句话:“在侮蔑里接了钱……”我以为,让鲁迅感到侮蔑的决不仅仅是质铺里的伙计,也许还有周围数不清的熟人,甚至是同族亲人。

父亲去世以后,有一回家族聚议,重新分配房屋,亲戚本家欺负鲁迅家,要把坏房子分给他们,鲁迅称祖父还在狱中,坚决不肯签字,由此引起一位本家长辈的厉声呵责,这件事给他造成很大的心理阴影。1919年12月初,绍兴老屋由新台门六房联合出卖,年初的时候,他在给许寿裳的信中提及此事:“明年,在绍之屋为族人所迫,必须卖去,便拟挈眷居于北京,不复有越人安越之想。而近来与绍兴之感情亦日恶,殊不自至(知)其故也。”变卖绍兴老屋是因为“为族人所迫,必须卖去”,这里面很可能与族人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即使是本家亲戚,也因为家庭的变故,变得酷和势利起来,这不禁让敏感的他对家乡和家乡人产生一种憎恶心理。正是在绍兴,鲁迅第一次看到了社会人生丑恶无情的阴暗面,让他对故乡在感情上产生了隔膜,这是后来鲁迅不愿提起绍兴、不喜欢绍兴的原因之一。

痛苦的少年经历、不幸的婚姻生活,这也许才是鲁迅不喜欢绍兴的真正原因。

标签: 鲁迅绍兴婚姻

更多文章

  • 乾隆是雍正的第几个儿子?评价乾隆皇帝功过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乾隆皇帝,乾隆帝,雍正帝

    乾隆皇帝简介清高宗乾隆1711年9月25日子时—1799年2月7日姓爱新觉罗,讳弘历,是雍正帝第四子。生于康熙五十年,卒于嘉庆四年,终年89岁葬于河北裕陵(今河北省遵化县西北)乾隆于雍正十三年即位为清代入关第四帝乾隆六十年禅位于十五子颙琰,自己成为太上皇。乾隆在位共六十年,是中国封建史在位时间第二长

  • 宋朝宋太宗赵光义女儿列表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宋太宗,赵光义,女儿

    长女:滕国公主,早亡,母元德皇后李氏次女:徐国大长公主,太平兴国九年,封蔡国公主,下嫁左卫将军吴元扆。淳化元年,改魏国公主。逝世,谥英惠。至道三年,追封燕国长公主。景祐三年,进燕国大长公主。元符改徐国大长公主。政和改英惠大长帝姬。第三女:邠国大长公主,太平兴国七年为尼,号员明大师。八年卒,至道三年,

  • 宋太宗赵光义为何被称为“假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太宗,赵光义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从秦始皇到宣统一共有两三百个,只听说有好皇帝、坏皇帝,从未听说有真皇帝、假皇帝。王莽在公开篡位之前曾经称过摄皇帝、假皇帝,那个假字不过是指暂时,代理之意,不是指的真假之假。本文所说的宋代这个假皇帝,是指宋太宗赵光义。为什么要这样称呼?因为史书上所记载的他的一生事迹,大都不真。他生于

  • 王恺简介 晋武帝司马炎的母舅龙骧将军王恺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恺,晋朝,西晋将领

    王恺字君夫,晋代东海郡郯(今山东郯城)地人,名儒王肃之子,晋武帝司马炎的母舅,官至龙骧将军、骁骑将军、散骑长侍,生活极其奢侈,曾得武帝之助,与石崇斗富。富商石崇曾与贵戚晋武帝的舅父王恺以奢靡相比。王恺饭后用糖水洗锅,石崇便用蜡烛当柴烧;王恺做了四十里的紫丝布步障,石崇便做五十里的锦步障;王恺用赤石脂

  • 潘安怎么死的?天下第一美男子的悲催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古代美男,潘安,两晋时期,晋朝

    导读:潘安,本名潘岳,字安仁,西晋著名文学家,河南郑州中牟人,(公元247年~公元300年),自从诗句“惟愿生得潘安貌,胜过子建八斗才”一出,遂被称作“潘安”。审视美男子的标准是随着时代和环境的不同,而不断转换更新的。现如今,判断美男子的标准,有的认为应该是:满脸扎人胡须,声如洪钟,浑身充满阳刚之气

  • 王冕简介 元朝时期著名画家煮石山农王冕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冕,元朝,画家

    王冕(1287年一1359年),字元章,一字元肃,号煮石山农。别号很多,有竹斋生、会稽山农、会稽外史、梅花屋主、九里先生、江南古客、江南野人、山阴野人、浮萍轩子、竹冠草人、梅叟、饭牛翁、煮石道者、闲散大夫、老龙、老村等。诸暨(今浙江)人。元代著名画家、诗人、书法家。王冕(1287--1359):字元

  • 宋真宗是怎么死的?宋真宗晚年竟被皇后关禁闭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真宗,宋朝

    宋真宗的晚年:宋真宗和皇后刘娥,是中国古代帝王中极少的能够终老和睦的夫妻。真宗和皇后刘娥从十五岁时相遇,一直到真宗老去,一直对皇后刘娥不离不弃,十五年宫外寂寞生活,也无法阻止宋真宗迎回刘娥,并立刘娥为后,可以说是中国帝王史上的奇迹。不过,有时候有发觉事情的真相或许并不是那么完美。真宗晚年,或许和刘娥

  • 宋真宗死后谁继位?宋真宗被禅让的幕后之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真宗,宋朝

    宋真宗死后谁继位?北宋真宗子嗣一直零落,虽然郭皇后曾经生下三子,可是都先后去世。一直到宋真宗四十三岁,宋仁宗赵桓才出世。对于赵桓,宋真宗非常喜欢,视如珍宝。对儿子的教育,宋真宗当然看重,于是特意挑选了博学多闻的张怀政作为太子的老师。张怀政不但博学,且为人风雅,不拘小节,和童年时期的赵桓相处很是融洽。

  • 诸葛亮气死人不偿命:盘点那些被诸葛亮气死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周瑜

    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妇孺皆知,可怜周瑜三十六岁命归黄泉,让人扼腕叹息。秦腔戏中有个笑说,二人对话,问:“周瑜他爸叫个啥?诸葛亮他爸叫个啥?”答:“周瑜他爸叫周既,诸葛亮他爸叫诸何。”问:“为啥?”答:“不是说‘既生瑜,何生亮’嘛!”回顾一下三国故事,大致想来,诸葛亮不光气死了周瑜,还气死了另外两位。

  • 为何说“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程咬金活了多少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程咬金

    程咬金(593-665)。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中国济州东阿人,唐朝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十九。历史上的程知节是一员猛将,善于骑马用槊击刺。隋炀帝大业年间,盗贼蜂起,程咬金组织了一只数百人的武装,护卫乡里。他后来投奔李密,得到重用,为内军骠骑之一。618年(唐高祖武德元年),王世充与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