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坚持北伐的目的是什么?他有何动机

诸葛亮坚持北伐的目的是什么?他有何动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925 更新时间:2024/1/20 13:59:54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诸葛亮北伐的文章。

史书和历史小说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三国演义》里蜀国的发展历史是主线,魏国、吴国都是分支。但是《三国志》就截然不动,那里面魏国才是重点,而蜀国和吴国才是分支。

先不论是史书还是小说,单说情节的话那部书更吸引人呢?其实我不用我说大家也晓得,当然应该是《三国演义》啦。大家都喜欢看以弱胜强的戏。魏国一直很强大可以算得上是风平浪静、按部就班所以没有跌宕的情节。

曹操时期尚可,曹丕以及之后的魏国剧情就比较平铺直叙了,所以在小说里只能当个配角。所以历史书和小说的着眼点是不一样的,小说是以吸引观众眼球为目的的。蜀国就不一样了,刘备没见过的时候被打的四处逃窜。把大小军阀投靠了一个遍。

虽然不怎么场面但是戏份足啊,又是演戏给老百姓看,又是给自己的将领看,又要演给曹操看,还有自己的亲戚等等等等,多么精彩纷呈啊。不过此君挂了之后基本上就是诸葛亮自己的戏份了,那就是接二连三,隔三差五的北伐。其实蜀国应该是最弱小的,为啥要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呢?

曹丕时期两国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战事,但是到了曹叡当了皇帝,诸葛亮就按捺不住开始北伐了。我觉得曹叡肯定心里十分不爽。他可会想:“曹丕你不打我当了皇帝你来事儿了,啥意思啊?觉得我不如曹丕欺负我啊。”

第一次北伐算是比较成功的。毕竟大家一直和平相处,将士久疏战阵。诸葛亮这一发动闪电战把魏军打蒙了,好几个郡都直接乖乖投降,根本不费吹灰之力。小说里把这次北伐说的神乎其神。说当时魏国朝野上下人心惶惶,文武百官人人自危,有的连遗嘱都立好了。其实史书上记载的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当时百官虽然有点措手不及,但是魏明帝却挺高兴,说:“蜀国要是甘心当缩头乌龟的话凭着地形险要还能苟延残喘几年。现在竟然愚蠢的要自投罗网,简直是天助我也。”接着魏明帝命令曹真、张郃领兵五万去打诸葛亮。后来就有了大家都知道的“失街亭”、“挥泪斩马谡”。

事实就是张郃在街亭把蜀军打的落花流水,诸葛亮失败退兵。结果马谡成了这次失败的替罪羊,可是仔细想想,一支非主力部队的失败怎么能够影响整个战局呢?诸葛亮这么能掐会算怎么会没有后手?他到底是胸有成竹还是想碰碰运气?

事后看来,诸葛亮的几次北伐似乎很勉强,他的真正动机除了《出师表》那些大义凛然的场面话之外真的让人有些费解。很多人想法设法的善意的去揣测。那么,魏国是如何看待北伐呢?在有条不紊地退兵之后没过几天,魏明帝写了一封阴阳怪气的信把诸葛亮和他的主子给冷嘲热讽了一顿。

史书记载魏明帝大概是这样说的:刘备不知好歹,背叛了对他有知遇之恩的曹操,诸葛亮为了虚名投靠了四处逃窜与盗贼没有分别的刘备的匪盗部队。刘备死了之后,诸葛亮只是喜欢忠孝的虚名表面上一心辅佐无能的脑震荡患儿阿斗,其实是自己大权独揽和当皇帝没有区别。现在又不识时务地来骚扰魏国,实在是不自量力、夜郎自大。

魏明帝这番话极其阴狠,把刘备、诸葛亮一伙人脏的狗血淋头、体无完肤。他把刘备说成了无耻小人,诸葛亮则是个欺世盗名的伪君子,刘备那一伙人就是一会强盗土匪。

当然作为敌对的一方魏明帝的话不一定实事求是,但是根据历史事实来看也有一定的真实性。就是说不能全信但是也不能不信。有为了打压对手胡乱捏造的成分,也有根据史书记载可以认同的事实。

结语:总的来说魏明帝的意思就是诸葛亮组织的几次北伐都是为了名声而做的无用之举,可以说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蜀国本来就弱小,这样做无异于雪上加霜,死要面子活受罪,白白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魏国来说就像隔靴搔痒一般无足轻重。

标签: 诸葛亮三国

更多文章

  • 李裹儿:大唐第一蛇蝎美人,最后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裹儿,唐朝

    要说起唐朝著名的女人,大家都会想到武则天,毕竟能够成为唯一的女皇帝,绝对是个狠绝之人。而武则天的孙女,也就是李显的女儿李裹儿,则比武则天要狠得多呢,甚至于传说中李显就是被李裹儿给毒死的。除此之外,李裹儿还有大唐第一美女之称,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蛇蝎美人了。李裹儿是唐中宗李显的女儿,被称为是安乐公主,在

  • 武则天死后 李显为何将她和李治合葬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武则天,李治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武则天和李治合葬,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李显同意武则天归陵,与自己的父亲李显合葬,看似是一个儿子单纯的孝心,但实际上却是为了稳固自己的皇位,让自己过得更舒服一些。说起李显和武则天母子之间的这点破事,恐怕就得从李显出生时开始说起了。众所周知,大名鼎鼎的女皇武则

  • 明朝由盛转衰罪魁祸首真的是王振吗 王振都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王振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明朝王振。要说王振是明朝由盛转衰的罪魁祸首,这个说法未免有些太过武断了。不过,王振在那场著名的土木堡之变当中,确实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他,明朝在那场战争当中,极有可能并不会输,甚至压根就没有那场战争。要想说清楚这事,我们还得从王振这个人说起。

  • 宋仁宗一生最爱的张贵妃,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贵妃,宋朝

    在宋仁宗在位时,后宫中曾经发生了很多各种各样的奇闻异事,其中让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张贵妃。这位贵妃本来就是一名舞女,但是却得到了皇上的宠爱,一举之下成为了贵妃。据史料记载,这位贵妃曾经为了自己的孩子自愿降低身份,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张贵妃出生于官宦家庭,她的

  • 被父亲许配给乞丐,多年后成了开国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明朝

    “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和“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古代女子的三从四德一直都是禁锢女子的枷锁,一生的命运都只能寄托在别人的身上,自己从来都不能为自己而活。可是作为子女的父母,也总是要希望自己的子女不在受苦,总是要为女子寻个好人家,安安稳稳过一生的,可是郭宁莲的父亲却把自己如花似玉的女儿嫁给了

  • 清仁宗华妃侯佳氏,她是否像影视剧中的华妃那样受宠?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妃,清朝

    说到清仁宗华妃侯佳氏,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清朝有“华”字封号的妃嫔,并未在雍正朝时期,而是嘉庆帝的妃子侯佳氏。如果有小伙伴对她感到陌生,那可以看看宫斗经典剧《金枝欲孽》里头的侯佳玉莹就是华妃。历史上关于华妃的史料并不多,那么她是否与《甄嬛传》里的华

  • 吕后当初也算是贤妻良母 吕后是怎么变成狠毒的妇人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吕后,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吕后变化,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年轻时的吕后,大约算得上是贤妻良母:丈夫有公务在身,她就独自带着一双儿女到田地里劳作;丈夫避祸于山泽岩石之间,她便一次次上山送吃送喝……但在刘邦过世之后,吕后则立马变成了一个狠毒妇人:丈夫生前所宠爱的姬妾,全部被她幽禁起来,最

  • 面对六国末代之君,秦始皇嬴政是如何处理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嬴政,秦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秦始皇嬴政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秦灭六国之战又称秦朝一统六国之战,指战国末期七大诸侯国之一的秦国进行消灭其它六个诸侯国、建立秦朝的战争。公元前238年,秦王政铲除了丞相吕不韦等势力,开始掌握秦国的大权。在此基础上,秦王嬴政在李斯、尉缭等人的协助下

  • 隋炀帝杨广死后出现了“隋统三分”现象,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隋炀帝,隋朝

    你们知道隋炀帝杨广死后,天下为什么会出现“隋统三分”的说法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众所周知,隋朝之后是唐朝,隋朝和唐朝也是中国古代的大一统朝代中关系最密切的,连皇帝都是亲戚。不过唐朝继承隋朝的过程并没有看上去那么顺利,隋炀帝杨广死后出现了所谓的“隋统三分”,唐朝只是其中之一。那么天下为什

  • 胤䄉的一生经历过怎样的波澜起伏?他为何会高开低走?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胤䄉,清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胤䄉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康熙帝是历史上子女数量最多的皇帝之一,光儿子就有三十多个,因为各种原因,最终齿序的也有25个,这其中最尊贵的要数二阿哥胤礽了,古有言“子以母贵”,在孩子刚出生和小时候,他们的身份地位取决于母亲的身份地位,胤礽乃是康熙帝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