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大杀功臣,刘伯温靠一首诗保下性命

朱元璋大杀功臣,刘伯温靠一首诗保下性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710 更新时间:2024/1/26 22:16:28

自古以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任谁也逃不脱这个“真香定律”,尤其是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更是将其发挥到了极致!

据《明史》所载:“明初四大案”后,明朝的开国功勋几乎被朱元璋屠戮殆尽,只余三三两两!“明初四大案”又称“洪武四大案”,分别是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洪武九年或洪武十五年的“空印案”,洪武十八年的郭桓案,洪武二十六年的蓝玉案。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四大案过后,当初与朱元璋打天下的“老兄弟”十不存一,汤和是凭借与朱元璋幼年的交情以及适逢其会的“激流勇退”才得以幸存,而刘伯温则是凭借一首诗得以保住性命的!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洞天福地出人杰!

刘伯温原名刘基,“伯温”是他的“字”,1311年出生于浙江青田武阳村,从“风水”的角度来说,这可是一块宝地,尤其是青田县境内的南田山更有“南田福地”之称!《洞天福地记》中有相关记载:“古称七十二福地,南田居其一”

正如王勃在《滕王阁序》所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杰出的人出生在灵秀之地,而灵秀之地又因“伟人”而更为钟灵毓秀!刘伯温就是青田县“产出”的杰出人物,青田县也因其名声大噪!

刘伯温天资聪颖,头角峥嵘,自小就有“神童”之称,十二岁考中秀才,十四岁读《春秋》,十七岁开始系统的学习“程朱理学”,钻研儒家学问,二十三岁赴元大都参加会试,高中进士,三年后出任江西高安县丞,在任期间肃清吏治,造福一方,后因受排挤打压愤而辞官,隐居山野!

“三顾茅庐”,请君出山,定鼎天下大势!

1360年,朱元璋于应天称王后,派人将刘伯温请来,刘伯温早闻朱元璋大名,又观其有“帝王之相”,便留在朱元璋身边担任谋士,辅佐朱元璋剿灭陈友谅,击溃张士诚,又参与制定了“灭元大计”,使得朱元璋能够“势如破竹”,青云直上。

最后于元至正二十七年,也就是1368年登基称帝,定都应天,国号大明,大明王朝自此建立!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论功行赏,封刘伯温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并在“确定处州税粮时,仿照宋制每亩加五合,唯独青田县除外”,青田县乡民受益匪浅,无不感恩戴德,颂赞刘伯温之名!

正如上文所提,青田县这个“洞天福地”诞生出刘伯温这般“惊世鬼才”,刘伯温反过来又使青田县得享实惠,双方“互惠互利”!

明朝建立之初,刘伯温帮助朱元璋制定军卫法,整肃纲纪,使得这个新生的政权得以迅速站稳脚跟,度过“彷徨期”,这期间朱元璋颇为信赖刘伯温,甚至对其言听计从,但随着刘伯温与李善长的交恶,以及“求雨失败”,刘伯温开始失宠,不久告辞还乡,后来虽又被征召入京,却已经与权力中心愈行愈远!

君臣离心,告老还乡,写诗保命

1371年,刘伯温再度告辞还乡,彻底远离朝堂,没几年即身患重病,不良于行,即便如此,多疑的朱元璋仍然没有对刘伯温放松戒备,时常派人打探虚实,深怕刘伯温患病是假,韬光养晦,图谋造反是真!

刘伯温何等人物,早知朱元璋不会轻易的放过他,于是决定以“假死”来安抚朱元璋的“多疑病”!一日,朱元璋再度派人去探查刘伯温的状况,探子刚到村口,就听到村内敲敲打打,哀乐齐鸣,一打听才知道是刘伯温突然暴毙,探子立即返京,将消息告知朱元璋!

朱元璋得知消息后先是松了一口气,紧接着又眉头一皱!“不对,刘伯温绝不会如此轻易死去”,为了一探究竟,朱元璋决定微服私访,亲自去看看刘伯温究竟是何状况!

朱元璋出京后一路快马加鞭,没几天就到了刘伯温的老家,正欲进村时,忽然瞥见村口有一间破庙,不由得想起自己当和尚的那段岁月,双脚不由自主的走入了那间破庙,刚进庙门,朱元璋就在墙上看到一首诗:大千世界正茫茫,何必收拾一袋藏?古来多少英雄辈,得道多助失道亡!

默念几遍后,朱元璋转身就走,离开刘伯温的老家,自此再也没找他的麻烦!刘伯温因此保住性命!

小结:

刘伯温写诗保命与曹植作《七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借诗明志,且都达到了相同的目的:保住了性命!

正如刘伯温在诗中所言,大千世界何其宽广,皇帝您贵为九五至尊,何必偏偏要和我这个糟老头子过不去,从古至今多少英雄豪杰都是败在了“失道寡助”!

朱元璋也并非铁石心肠,看罢全诗自然懂得了刘伯温的一片苦心,因而转身离开,不再计较!而刘伯温的这首“保命诗”也因此流传下来,青田县几乎人人会背!

标签: 刘伯温明朝

更多文章

  • 晋妃的出身是怎样的?她的一生都处于守寡的状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晋妃,清朝

    晋妃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嘉庆元年,已经86岁的乾隆终于将皇位传给了儿子嘉庆,按理来讲,这个年纪的乾隆不应该再将秀女纳入后宫,但是据档案显示,乾隆在做太上皇期间,又新纳了两名妃子,她们是晋妃与寿贵人,今天笔者要讲的是晋妃。说起这晋妃的出身,真的很不一般,晋妃来

  • 唐朝最出名的八位皇后,有几个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长孙皇后,唐朝

    天子之妃曰后。 ——《礼记·曲礼下》在周朝之前没有后这个称谓,后这个词是周朝之后才使用的,但是不单指正妻而是作为统称使用,后来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皇后一词才作为皇帝正妻的称谓。在大多数印象中,都会认为皇帝都会有皇后,但是实际上确不是这样的,就像秦始皇虽然是千古一帝但是他并没有立皇后。而唐朝将近3

  • 慧贤皇贵妃高佳氏有多得宠?她的身体状况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慧贤皇贵妃,清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慧贤皇贵妃高佳氏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清朝皇子在婚前或婚后,会被皇帝赐予数量不等的使女,这些使女其实就是服侍在皇子身边的丫鬟,她们大多数会被皇子纳为妾室。比如说雍正年间,雍正就曾赐予还是皇子的乾隆数量不等的使女,其中就有一名高氏女子。这名高氏女子

  • 三国人物马岱生平简介:关于马岱的字又有哪些历史记载?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马岱

    三国人物马岱生平简介:马岱的故事是怎样的?马岱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马岱?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马岱生平简介马岱(生卒年不详),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马超的从弟。早年追随马超大战曹操,反攻陇上,围攻成都,汉中之战等。后在诸葛亮病逝后受杨仪派遣

  • 李宪作为唐玄宗的大哥 李宪为何把皇位让给自己的弟弟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宪,唐玄宗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宪让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中国历史上,皇权之争,历来都是男人间硝烟弥漫的战争,而在唐朝却有父子俩高风亮节,把属于自己的皇位让出来了,一位是唐睿宗李旦,唐玄宗的父亲,一位是唐玄宗的大哥李宪。《深宫计》李成器李宪,是唐睿宗李旦嫡长子,原名李成器。在李旦做了皇帝后

  • 关羽如果归属曹操,他能坐镇一方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关羽,三国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关羽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三国中,关羽是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刘备帐下的镇守一方的大将,他还受曹操的赏识。关羽投靠曹操的时候受到了极高待遇。可见关羽在曹操眼中分量还是相当重的。毕竟曹操是唯才是举的,对于关羽一直是充满欣赏的。那么我

  • 乌拉那拉氏不是乾隆的皇后吗 乾隆为何对她如此刻薄寡恩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乾隆,乌拉那拉氏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乾隆和乌拉那拉氏,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乾隆皇帝最爱的皇后是第一任皇后富察氏,可惜富察氏死得早,三十多岁就死了,第二任皇后就是乌拉那拉氏。当乌拉那拉氏成为皇后的时候,乾隆皇帝已经当政了几十年,这时候的清王朝已经到了极盛之世,而四五十岁的乾隆皇帝的文治武功已经到达顶峰

  • 担任五朝宰相的冯道,有多懂得明哲保身?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冯道,五代

    冯道在五代史上算是一个异类人物,他也应该算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官僚之一,因为他一生都在做官。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冯道的一生共侍奉了五个朝代、八个姓氏的十一位皇帝,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一直都是位列宰辅的职位。虽然出生于乱世,但在那个时局动乱的年代,冯道却能力挽狂

  • 被5个帝王争抢的萧皇后,她的一生很幸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萧皇后,隋朝

    在大家的印象中,皇后作为后宫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锦衣玉食、荣华富贵,可以说是非常幸福,被很多女子羡慕。但是,皇后的地位取决于皇帝,如果皇帝去世,或者国家灭亡,那么皇后的命运也很可怜。就像在隋唐年间,有一个皇后被称为“隋唐第一美人”,她长得美艳无双,倾国倾城,深受5个帝王的宠爱,李世明更是封她为皇

  • 费祎到底有多厉害 为什么说费祎不死,蜀汉不灭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费祎,蜀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费祎和蜀汉,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提到三国时期的谋士,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诸葛亮,却没有有人知道费祎这个人。作为和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的费祎,深得诸葛亮器重。屡次派他出使东吴,跟孙权、诸葛恪、等人交锋时据理以答,完全不落下风。就连孙权都非常敬佩他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