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宋初年将领刘子羽简介:青年时就通晓韬略,武艺超群

南宋初年将领刘子羽简介:青年时就通晓韬略,武艺超群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286 更新时间:2024/1/25 1:06:14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子羽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刘子羽(1086-1146),字彦修,建州崇安五夫里府前村人。资政殿大学士刘韐长子,南宋初年官员、将领。父刘韐帅浙东,佐父主管机宜文字,以破方腊功,入为太府簿。后随父帅真定,以抗金知名。宋高宗建炎初,除枢密院检详文字。张浚宣抚川陕,辟为宣抚使参议军事。绍兴二年(1132年),以功拜利州路经略使兼知兴元府。四年,因富平兵败事与张浚俱罢,责单州团练副使白州安置。六年,张浚还朝,起知鄂州、权都督府参议军事。八年再贬单州。十一年,知镇江府兼沿江安抚使。以不附秦桧,十二年罢,提举太平观。十六年卒,年六十。

人物生平

刘子羽秉赋刚毅,10岁精通经史,11岁随父亲、北宋名将刘韐过军旅生活。战乱频繁,他弃文习武,“盛暑严寒,必清晨著单衫,入教坊学射矢三百。”青年时代就通晓韬略,武艺超群。

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刘子羽荫补为将仕郎(相当从九品),随军任安抚司书写相宜文字,协助治理州事。

宣和二年(1120年),睦州(今浙江淳安)方腊率众起义,攻越州。刘子羽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军,被任命为太府簿,迁卫尉丞(相当从七品),擢升卫戍寺丞。

靖康初,金帅斡离不尽取燕山州县(今北京西南),劫掠相、婺二州(今河北临漳、诸叔),进攻黎阳(今浚县东南)。宋守军闻风丧胆,金兵长驱直入。刘子羽调守真定(今河北正定)。是年冬,金兵来犯,刘子羽坚守数月,击退金兵,遂以军功升朝请大夫。宋钦宗以他忠勇可嘉,调汴河(今河南荥阳西南孛河)上游,扼制金兵南侵。金人乘真定调防,直陷京师。刘子羽父亲刘韐死于靖康之难,他扶柩归葬家乡,誓与金兵不共戴天。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刘子羽任直秘阁修撰兼知池州(今属安徽)。他上书言事:“论天下兵势,当以秦陇(陕西、甘肃)为本。”改集英殿修撰知秦州。未到任,又改任行在建康御营使司参赞军事兼枢密机宜文字职。当时,推举张邦昌僭位的都巡检范琼拥兵自重,威胁朝廷,经张浚会同刘子羽共同计议,施计剪除范琼,改编所部。张浚任川陕宣抚制置使时,以刘子羽智勇双全,请他参议军事,命他到秦州总制五路兵马,建立兵将法规,军威大振。刘子羽统制所部,接连收复延安、晋宁、麟府以及鹿坊、巩县等州县失地,因军功卓著,晋升为徽猷阁待制。

建炎四年,金兵南侵。张浚拟调五路大军40多万人马与金兵决战。刘子羽却以宋军联合作战困难,坚主屯兵据守为上策。张浚坚持己见,分道出同、鹿二州,驱兵南下,行至富平(甘肃庆阳西南),两路宋军相遇,兵将互不协调。金兵乘机攻城略地,宣抚司退保兴州(今陕西略阳),民心涣散,有人主张退守夔州(今重庆奉节、巫溪一带),刘子羽衡量得失,力主坚壁固守,待机而动。张浚同意,刘子羽受命复至秦州,招集散兵十数万,派吴玠扼守大散关及和尚原,吴师古屯兵熙河(今甘肃临洮),孙渥、贾世方据守阶、成、凤三州,以堵截金兵来路。金兵遂不敢来犯。当时因连年战乱,汉中饥荒,刘子羽请调汉中。到任后他“开关通商输粟,揖睦邻援,饬兵练卒,扼险待敌”,深得军民拥戴。

绍兴元年(1131年),金兵侵犯大散关。刘子羽率宋军三百,于潭毒山设防,死守三泉。金兵久攻不下,只得退师。随后,金将撒离喝移师攻打凤翔,但由于刘子羽早就部署坚壁清野,金兵面对空城,一无所获。金将撒离喝不甘撤军,又派使者10人向刘子羽劝降,被斩掉9个。刘子羽的抗金决心矢志不移,他联合吴玠

,用游击战术对付金兵,金兵疲于奔命,只得下令撤军。宋兵追杀,金兵死伤无数,接连收复金、均、房三州。刘子羽镇守元府,奸臣朱胜非向宋帝进谗,诬告张浚统军失误,张师遂遭贬谪,刘子羽也降职到白州(今南京),后经吴玠及众官员保举,刘子羽提举江州(今江西九江)太平观,复任徽猷阁待制,改知福建泉州。当时泉州是对海外贸易的一个重要港口,政务繁重,刘子羽为政清廉,重视民风教化,致力兴学,把以前荒废的旧学馆修葺一新,“彻而新立,堂宇规模,略效太学,至今为闽中之观”。

绍兴十一年,刘子羽为沿江安抚使、先祖名人镇江知府。此时,金人毁约,扬言兴师南侵。他团结军民,致力抗金,坚壁清野,将淮东百姓迁居京口,军民杂处,秋毫无犯,边境安定。当时,金主派人沿江南下议和,大船上打出“江南抚谕”的旗帜,刘子羽对金使这种侮辱性的做法异常气愤,派兵把大旗拔掉,出镇江境后才允许还旗。此举招致投降派忌恨,先诏复他的待制职,后又罢官。刘子羽遂奉祠归里,时年45岁。

归里后,刘子羽从此淡泊功名,寄情山水,曾畅游武夷山,在七曲琅

岩观赏了钟模石,有感于中,认为酷似编钟的岩石可以感应清霜而为仙曲《宾云曲》伴奏,又可金钟长鸣示警抗金,于是,口赋一绝《题钟模石》:

谁铸三钟栾乳形,不须笋自能鸣。

仙君欲奏宾云曲,只感清霜便发声。

刘子羽隐居故乡五夫里时,兴办学馆,抚养教育少年朱熹,并为他建紫阳楼,作为他起居、修学之所。刘子羽于绍兴十六年病逝。朱熹写挽诗二首:“天界经纶业,家传忠文心,谋谟经国远,勋烈到人深,廊庙风云断,江湖岁月侵,一朝成殄瘁,九牧共沾襟”;“久矣身无用,前思愿莫偿。岂期今老大,复此重悲伤。泪向遗书尽,心随宿草荒。诸君那不死,恸绝鬓成霜!”淳熙五年(1178年),朱熹受彭城侯刘珙的委托,为其亡父、抗金名将刘子羽撰并书神道碑文。

标签: 南宋刘子羽

更多文章

  • 朱祁镇成功复辟后为何要杀于谦?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祁镇,明朝

    朱祁镇,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明代宗朱祁钰异母兄,明宪宗朱见深之父。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也先率军大举进攻明朝,太监王振怂恿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结果,朱祁镇带着五十万大军,被太监王振瞎指挥,一会儿建议皇帝走他的家乡,想显摆显摆,一会儿又担心几十万大军

  • 三藩之乱中吴三桂为何会失败?哪些原因导致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吴三桂,明朝

    满清时期的“三藩之乱”,本质上来说,就是统治者内部的争权夺利。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根据《清史稿》等史料的记载,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在叛乱之初,吴三桂的军队进展神速,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就占领了云南、贵

  • 诸葛亮和庞统在看待荆州时 两人态度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庞统

    还不了解:诸葛亮和庞统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认为必须占领荆州,庞统说荆州不能要,两人水平到底是什么样的?隆中对天下三分,诸葛卧龙名扬古今,在波澜壮阔的东汉末年,诸葛亮追随刘皇叔,在当时的乱世之中帮助后者打出了一片天地,最后更是在赤壁之战中伙同江东孙权

  • 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简介:在突围时中流箭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元末,陈友谅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三国时期蜀汉大将王平简介:曾一同与马谡镇守街亭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平,蜀汉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王平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平(?—248年),字子均,巴西宕渠(今四川省渠县东北)人,籍贯益州。三国时蜀汉后期大将。原属曹操

  • 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廖化简介:其性格以果敢刚直著称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廖化,蜀汉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廖化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廖化(?-264年),本名淳,字元俭,荆州襄阳郡中卢县(今湖北省襄阳市)人。三国时蜀汉将领。廖化曾为

  • 魏忠贤当初只手遮天 魏忠贤为什么斗不过刚继位的崇祯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魏忠贤,崇祯

    你真的了解魏忠贤和崇祯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魏忠贤在明末只手遮天,为什么却斗不过刚继位,年仅17岁的崇祯?明代魏忠贤曾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太监之一。在君主专制的皇权之下,人们臣服于皇帝要称“万岁”,而曾经只手遮天的魏忠贤甚至曾被称为“九千九百岁”。但是魏忠贤也是一个“三无”

  • 三国时期蜀汉官员程畿简介:夷陵之战中不肯撤退,奋力战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程畿,蜀汉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程畿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程畿(?—222年),字季然,东汉末年巴西阆中(今四川阆中西)人。刘璋割据益州时为汉昌长。后来,巴西

  •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马超简介:官至骠骑将军、斄乡侯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马超,蜀汉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马超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扶风茂陵人(今陕西兴平),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马腾的儿子,少年

  • 三国时期东吴名将陆逊简介:夷陵之战中火烧连营击败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陆逊,东吴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陆逊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