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孝宗给岳飞平反之后为什么又要故意贬低他

宋孝宗给岳飞平反之后为什么又要故意贬低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252 更新时间:2024/2/12 5:37:32

宋孝宗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宋高宗这辈子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就是培养教育了一个好儿子——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宋孝宗。

因为宋高宗赵构无后,宋孝宗赵昚六岁入宫,成为宋高宗的养子。宋高宗一方面积极营建亲情关系,让赵昚感受到他才是这个世界最亲的人。宋高宗另一方面特别注重对赵昚的教育,亲自出马,让赵昚从小就接受儒家的孝悌观念。

在宋高宗三十年的精心培养下,孝宗成为一个守规矩、懂礼法、老成持重的人。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六月,正值盛年,56岁的宋高宗赵构让位给36岁的宋孝宗。宋高宗处在“春秋鼎盛”之时退位,这是对宋孝宗最大的恩惠,是要让他时刻都有一颗感恩的心。

而即位不久的宋孝宗,七月就下诏为岳飞平反昭雪。这孝顺的孩子怎么不听话了,这不是打太上皇赵构的脸吗?

宋孝宗为岳飞平反的诸多原因

一、得到了太上皇赵构的同意

宋孝宗为岳飞平反的第一道诏书是以秉承太上皇赵构的“圣意”发布的,“

飞虽坐事以殁,而太上皇念念不忘,今可仰承圣意,与追复元官,以礼改葬,访求其后,特与录用”

虽说是宋孝宗特意给赵构脸上贴金,但我认为给岳飞平反一事宋孝宗是征得宋高宗同意才施行的。这主要是因为在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大举侵犯南宋,让一贯主张“和议”的宋高宗颜面大失,南宋抗金情绪重新高涨,为岳飞平反冤案呼声日高。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为岳飞平反,是顺应民心之举。

二、收揽人心,鼓舞士气

宋孝宗是南宋有名的“恢复之君”,认为宋和金有不共戴天之仇,主张收复故土,报仇雪恨。

宋高宗为孝宗选择的老师都是老成持重、思想保守之士,其目的就是把孝宗培养成守成之君,照着老路子走。但他没想到这里面的王十朋陈俊卿、黄中都是抗金主战派。宋孝宗耳闻目染,很早就树立了抗金复国的志向。

年轻气盛的宋孝宗即位之初,就雄心勃勃,意图北伐。而为岳飞平反昭雪,就是他在北伐前做的舆论准备,其目的就是收揽人心,鼓舞士气。

当时“今行营将士,多故飞部曲”,一年前岳家军和岳飞后代联名上书伸冤,群情激愤,哭声雷动,此事宋孝宗不可能不知道。所以他急于安抚岳家军和岳飞后代,并笼络全体将士。

“岂独发幽光于既往,庶几鼓义气于方来”,这便是他为岳飞平反的真实意图。

三、岳飞对宋孝宗立储有功

岳飞虽只和宋孝宗赵昚见过一面,但夸奖赵昚是“社稷得人矣”,并建言宋高宗应尽早立储。对此,宋孝宗心存感激。

一次不彻底的平反

同年十月,宋孝宗又发了一道为岳飞平反的诏书,褒扬了岳飞功绩。宋孝宗虽恢复了岳飞少保、武胜定国军节度使、武昌郡开国公等官职爵位,抚恤了岳飞后人,在鄂州为岳飞建庙立祠,但宋孝宗主导的这次平反,做得并不彻底,引发了岳飞后代及众人的诸多不满,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一、不肯明言岳飞冤案

岳飞生前的官职是枢密副使,相当于现在的军委副主席,属于国家领导人系列的人物。给这么一个大人物平反昭雪,就应该对岳飞冤狱进行甄别和复查,分清是非曲直,还岳飞以清白。

但在为岳飞的平反告词上就是不肯明说:“

会中原方议于櫜弓,而当路力成于投杼,坐急绛侯之系,莫然内史之灰。

”在这是用西汉周亚夫的冤狱来喻指岳飞之死,实际上承认岳飞之狱为一冤案,但措辞隐晦,不肯明言直说。第一道平反诏书中的“坐事以殁”,对岳飞死因表述更是含混不清。

二、对制造岳飞冤案的人没有追究

一般而言,平反昭雪,都要追究制造冤案之人,但宋孝宗对罪魁祸首及其帮凶没有任何追究。元凶宋高宗此时的身份是太上皇,宋孝宗只能是维护,这个可以理解。但对帮凶秦桧、张俊万俟卨等人也没有任何追贬,确实让人难以接受。

三、对岳飞的褒崇有折扣

淳熙五年(1178年),朝廷决定给岳飞赐谥。起初拟定的是“忠愍”,

危身奉上曰忠,使民悲伤曰愍

,这是美谥。谥中有一忠字,表明朝廷承认并表彰该臣为忠臣。像同为“中兴四将”的韩世忠谥忠武,张俊谥忠烈。但宋孝宗没有同意“忠愍”这一谥号,后来经过一年多的讨论,才定为“武穆”。“折冲御侮曰武,布德执义曰穆”,虽然“武穆”也是美谥,但是降了一格。

宋孝宗觉得用“愍”,有影射太上皇失政之意,完全可以去“愍”留“忠”,岳家后代也最在意“忠”字。由“忠”降为“武”,这是宋孝宗对岳飞刻意贬低,让岳飞子孙心绪难平。

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岳霖(岳飞子)临终前,拉着岳珂(岳飞孙)的手说:“先公之忠未显,冤未白……”

直到1225年,宋理宗才为岳飞改谥为“忠武”,这是宋朝朝廷对岳飞的最高奖评,我们平时尊称的“岳武穆”,其实是贬称。

究其平反不彻底的原因,一方面是宋孝宗对宋高宗感恩戴德,他要维护太上皇的体面。另一方面他在上任之初,还不敢触动宋高宗长期提拔、培植的文官武将群体及其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宋孝宗虽被称“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但他并非雄才大略之主。北伐失败,没有完成光复大业,也心灰意冷,在和战之间徘徊不定。所以即便在宋高宗死后,他也没有高举岳飞这面爱国旗帜,去为岳飞彻底平反昭雪。

标签: 宋孝宗宋朝

更多文章

  • 朱文正为什么会成为囚徒,而李文忠能封国公?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文正,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什么李文忠能封国公?而朱文正却只能为囚徒,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明太祖朱元璋的亲侄子朱文正和亲外甥李文忠在军事上都很出色,用军事天才形容这两位表兄弟也不足为过。他俩相差三岁,都被朱元璋按照 “骨肉重臣”来培养,可见朱元璋对他们的期望之高。他俩成年后,也

  • 诸葛瑾一生几乎没有打过胜仗 这一常败将军是怎么成为二号人物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瑾,东吴

    很多人都不了解常败将军诸葛瑾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加封文武百官,其中有一人,居然被任命为大将军,他就是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若论才能,诸葛瑾远不及二弟诸葛亮,他的战绩更是非常尴尬,一生之中几乎没有打过一场胜仗。诸葛瑾虽然是常败将军,但却成为东吴军中的二号

  •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跟曹真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曹真,三国

    每当一提起曹真总会和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曹真,官至大司马(当时魏国最高官职),虽然是曹操养子,但其地位却是自己一手打拼出来的,属于那种有勇有谋的猛人本事怎么说?直白一点,曹真去世后,司马懿上位(之前两位是平级,后来曹真统帅魏国兵马,司马懿成了他的下属,去世后司马懿统帅

  • 道光降嫔妃等级是为了省钱,钮祜禄氏是怎么快速升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孝全皇后,清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孝全皇后。道光皇帝是清王朝有名的抠门皇帝。他为了省钱,不仅要穿打补丁的衣服,还要买烧饼当晚餐。最过份的是,他还动不动就降嫔妃们的封号,以达到节约的目的。比如彤贵妃和成贵妃等,都有过降封号的待遇。但孝全皇后钮祜禄氏不仅在很短的时间里,便完成了从嫔到皇后的晋升,

  • 冯润是孝文帝拓跋宏最宠爱的女人,临终前为何被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幽皇后冯润,北魏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幽皇后冯润。要说谁是孝文帝拓跋宏最宠爱的女人,那一定是幽皇后冯润。拓跋宏不仅为她废了皇后,让她登上皇后之位,而且她给拓跋宏戴了绿帽子,身为皇帝的拓跋宏都不忍心责难她。然而,拓跋宏在临终时,却下遗诏,赐死冯润。有人说,这是因为拓跋宏“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

  • 揭秘:为什么说张飞是三国里被轻视的武将呢?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张飞,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张飞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三国中,被称为第一猛将的要数吕布,可是敢叫嚣吕布的,骂其三姓家奴的,恐怕只有张飞一人,张飞是一个有勇有谋有着大将风度的人物,最早与关羽打了一架后,与刘备一起桃园三结义,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以后随刘备四处征战,与关羽被世

  • 宋徽宗为什么不杀呼延灼?还让他随驾左右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徽宗,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宋徽宗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其实,宋江死得够冤的。可以说若没有宋江,宋徽宗想剿灭四大寇,那非吐口老血才行。毕竟,他都把这“四大寇”写在了自己办公的地方,时刻提醒自己。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言,宋徽宗太不厚道了!宋江容易吗?为了招安,不惜搬出“九天玄女”来给自

  • 北宋末期,爆发过很多次农民起义,赵构为何能在此时建立南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北宋,赵构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北宋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宋朝可以说是唯一一个没有亡于内部起义的王朝,北宋和南宋都是亡于外族入侵。但是,实不相瞒,北宋末期至南宋建立初期,宋朝爆发的农民起义还真是不少呢!北宋灭亡之前就爆发了著名的方腊起义,在起义的前三个月,方腊就功课了六州五十余县,后来起义

  • 从个人生活和军事能力两方面,探索辛弃疾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辛弃疾,南宋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辛弃疾。作为无可争议的“大宋第一古惑仔”,南宋大词人兼大英雄辛弃疾的“厉害事”,好些都家喻户晓:比如他在北方誓师抗金的豪迈,独闯金营处决叛徒的胆略,“沙场秋点兵”的热血,“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执着。一幕幕飒爽英姿,叫多少后世的粉丝们,不知不觉就跟着燃。但比起这

  • 元末地方割据势力之一,张士诚是怎么败给朱元璋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张士诚,元朝

    说到张士诚,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话说朱元璋自从加入反元的时代潮流后,从一个总兵干起,后成功取代岳父郭子兴的位置,打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地盘和精锐部队。而这时的形势也逐渐演变成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三义军“三足鼎立”的局而。眼看元军被打的“不羞遁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