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溥仪回忆录:清末太监敲诈勒索大臣

溥仪回忆录:清末太监敲诈勒索大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471 更新时间:2024/1/20 7:28:06

清朝晚期政权腐败,人心涣散,亡国之兆已显露无疑。

一个朝代到了末年的时候无论是伦理纲常还是精神支撑都已经濒临垮塌,很多不符合常理的事件也被人当作见怪不怪了,纵观中国历史,历朝历代总少不了一个特殊群体的参与,那就是宦官集团,宦官集团是历代政治斗争中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一般来说,宦官权力的过大主要是因为皇权的平衡失调导致的。

网络配图

在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次宦官干政的事件,并且一次次把帝国拖入了灾难的深渊,例如唐代中后期,宦官的权力比皇权还要大,唐朝皇帝竟然有七个是宦官立的,由此可见,宦官的权力一旦把控不好,将对皇权造成极大的威胁。

当然明朝也出过类似的事件,例如明朝几个有名的大太监:刘瑾王振魏忠贤等等,既是宦官又是奸臣,到了明朝末年更是形成了一股阉党势力,直接把大明王朝给拖垮了,而清朝吸取了明朝灭亡的教训,为了防止宦官干政,清朝只把太监当成奴才,只允许他们伺候主子的生活起居。

但是到了清朝末年,由于慈禧太后的宠信,太监的权力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例如安德海,李莲英,崔玉贵都是清末著名的大太监,当然这些大太监手底下的小太监们也是有恃无恐,赌钱喝酒,敲诈勒索,无恶不作,甚至连王公大臣们都惧怕他们三分。

网络配图

在末代皇帝溥仪的回忆录中,就曾经提到了太监敲诈勒索的手段,当宫里宣王公大臣入宫觐见的时候,王公大臣们一般不敢耽误,换好衣服之后立刻就入宫见驾,但是这些太监们就从这其中想出了赚钱的办法,他们在宣旨的过程中,会暗中指示另一群太监埋伏在王公大臣入宫见驾的必经之路上,然后端着一盆水,当王公大臣们走到埋伏地点之后,就端着这盆水把这些王爷大臣们浇成个落汤鸡,然后赶紧从后面出来,满脸堆笑,连连赔不是。

当然王公大臣们也知道他们这是趁机敲诈勒索自己,但是由于他们背后的大太监是慈禧太后身边的红人,所以也不敢训斥,只能任由这群太监们摆布,一般此时,其中就会有一个太监拿着早就准备好的干衣服请王公大臣们换上,而此时这些王公大臣们一般心里都非常的着急,因此不会过于计较钱财,等交完了银子,换上了干净衣服,这一笔敲诈勒索的买卖才算结束。

网络配图

当然,这些太监们不敢对朝中的权贵人物下手,像李鸿章,恭亲王这些实权人物,他们只能敬而远之,但是对于那些旁支的没落王爷和品级不太高的大臣们,这些太监们手却十分黑,这也是清朝灭亡之前所出的一个异兆吧,虽然双方心里都心知肚明,但是大家仿佛都承认了这种潜规则,真是周瑜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啊。一个国家的大臣都被戏弄成这个模样,可见当时清朝确实已经走到了灭亡的边缘,清朝灭亡后,这些太监们再也不能作威作福了,一个个全被溥仪赶出了宫廷,沦落成了街头乞丐。

标签: 溥仪

更多文章

  • 曹操最有分量的一句话:害死了爱子牺牲了爱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典韦

    三国中众多名将,死得最冤枉、最憋屈的可能就要数典韦啦。典韦,陈留人,三国时期的猛士,“形貌魁梧,膂力过人,有志节任侠”。曹操在陈留起兵时,典韦应召入伍,起先跟随陈留太守张邈,后追随曹军大将夏侯惇转战四方,屡立战功,被封为司马。典韦的成名战是曹操和吕布的濮阳之战。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曹操攻打濮阳

  • 秦始皇因何修长城,原来始于一句谶语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始皇

    西汉贾谊《过秦论》中有一句话,“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这是描写秦始皇,派蒙恬修筑长城,攻打匈奴的事,知道秦始皇为什么修筑万里长城吗?这来源于一句谶语。网络配图俗话说“做了皇帝想登仙”,人的欲望是无穷的,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同样也幻想着长生不老

  • 朱元璋嗜杀成性 常遇春夫人为何被宰食?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常遇春

    在现实生活中活见鬼的事情好像并不少,大多是心理反应。然而在古代就有发生,而且还是发生在皇帝的身上。朱元璋白天“活见鬼”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 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汉族,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网络配图朱元璋生长在濠州钟离孤庄村的一个贫苦农

  • 此人用一千人击溃诸葛亮三万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

    提到诸葛亮,在大多数中国人心目中,他就是百战百胜,无所不能的“神仙般”人物,不过在这一仗中,诸葛亮可谓是用上了几乎全部的北伐人马,三万大军(《三国演义》里动不动就二三十万大军北伐,实在是错误的)还没能攻下此人用一千士兵守的关隘。这就是陈仓攻防战。网络配图而当时的陈仓守将,就是曹魏大将郝昭,郝昭此人在

  • 商朝的灭亡不是苏妲己蛊惑纣王妲己背黑锅!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妲己

    许多人对于苏妲己的印象来源于十几年前热播的《封神榜》,里面妲己的被许多人冠上了狐狸精的烙印。在剧中苏妲己蛊惑纣王建立了酒池肉林,不理国事,整日纵情于女色。除此之外苏妲己还在纣王的身边妖言惑众,陷害忠臣,导致国之根本淡然无存,最后走向了灭亡。数千年来,人们只要提起苏妲己的名字,就认为其是导致商朝灭亡的

  • 趣闻:忽必烈每年里程90公里的“马拉松运动”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忽必烈

    1896年,在雅典举行了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其中马拉松比赛项目的里程达到42.195公里,此后,这项运动一直延续至今。实际上,早在公元1287年,元世祖忽必烈就训练了一队能跑善行的禁军,为了检验训练成绩,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大规模的长跑比赛,里程为90公里,是现在马拉松运动里程的一倍还要多。网络配图那

  • 商朝功臣比干:直谏惹怒龙颜被剖心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比干

    比干是商朝第十五代王太丁(文丁)帝的儿子,十六代王帝乙的亲弟弟。据《孟子杂记》载:“王子干,封于比,叫比干。”比干是历史上有名的敢于进谏又不惜以死抗争的忠臣,也是商纣王的叔父。《尚书·微子篇》记载:帝乙在位时间很短,病重期间,曾宣比干、箕子等进宫商议继承王位之事。箕子劝帝乙立长子微子为王位继承人,比

  • 揭秘明君李世民晚年生活:过度奢侈糜烂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世民

    就像古人所说,但凡血肉之躯,都有难以逾越的局限性。晚年的李世民出现了一些变化,先是从纳谏体现出来的。贞观十年,魏征发现他“渐恶直言”,这是唐太宗走向一些错误的开始。网络配图唐王朝开国以后,李世民身边敢于直言的大臣不下30多人,尤其是魏征,先后写了十多万字的意见书,涉及事务多达两百多件。开始李世民的确

  • 岳飞死后家人和岳家军 竟然落得如此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岳飞

    关于岳飞大将军的生平历史,大多数人都关怀的是岳飞被害后跟随他的岳家军结局如何,依据史料记载,岳飞被秦桧陷害后,岳家军也被打散了,他的后代大多被谋害或被放逐,后来平反后,后代人又重新组建了岳家军。岳家军是民间的习气叫法,官方正式番号是“御营后护军”。岳飞死后,岳家军还存在了一段时间,直到宋金议和后,南

  • 秦始皇根本不相信有不老药,为啥还让徐福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秦始皇

    话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疆扩土南到南海,把两广和云贵归入中国版图,向东一直到东海,土地扩张已经到了极限,尤其是现在的棒子国当时还是属于秦朝的。网络配图但后来秦始皇又想做万世之君,命令徐福开始东渡去寻找长生不老药,徐福去了两次,带了大量的人员,财宝,一直到达日本。话说现在的日本还有很多地区的人,认为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