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武帝死后,李陵为什么不回来?不回来的原因有哪些?

汉武帝死后,李陵为什么不回来?不回来的原因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1086 更新时间:2024/2/20 13:30:49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汉武帝死了之后,李陵为什么还不回来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汉武帝去世,汉昭帝继位后,当时主政的大臣霍光、上官奏请汉昭帝同意,到匈奴准备把李陵接回来。但是李陵以“归易耳,恐再辱”为由,拒绝回到汉朝。

要知道,李陵当时是受到汉朝举国上下同情的人(虽然大家表面上都在骂他,其实是骂给汉武帝喊的,实际上是都同情他)。太史公司马迁还因为替他辩护,说他“虽古名将不过也”,虽然投降了,但“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

说起来,霍光、上官桀把他接回来,正是他实施在匈奴内部反击,以此“报汉”的最佳时机,他为什么却又回去呢?他不回去,不是打司马迁的脸,让司马迁白白地为他受腐刑吗?

他说他不回去的原因是“恐再辱”,那时候汉武帝已经去世,汉昭帝继位。汉昭帝也是同意他回去的,而且朝中还是霍光、上官桀这些人当政,他还会受什么辱?再说了,就算受辱,人家为你,“腐刑”都受了,你用你的行动,证明一下司马迁说的是对的,也不枉司马迁白为你受辱一场啊。

那么,李陵为何不用实际行动加以证明呢?

李陵在历史上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在没有投降之前,他是一个硬汉,是一个战神。可是当他投降了匈奴以后,缠绕在他身上的谜团,实在是太多了。

一、是真投降,还是假投降?

司马迁说他是假投降,汉武帝最初也认定他是假投降,还派人去准备接他回来,不过并没有接成功。

接的人没有接回来,却听到了一句假话,说李陵在帮助匈奴练兵(实际上误会了,不是李陵,是李绪),于是汉武帝杀了李陵留在长安的家人。后人认为,正是因为汉武帝误杀了李陵的家人,李陵才从“假投降”,变成了“真投降”。

不过,这里也有疑惑。如果李陵真是假投降,为什么不积极准备逃跑?而且还有人去接他。如果他不逃跑,是为了做内应,为何又一直没有做内应的行动?

二、是假帮匈奴,还是真帮匈奴?

李陵到匈奴以后,当时确实没有帮助匈奴练兵,而是另一个投降将军李绪在帮匈奴练兵。但是,李陵难道就没有帮匈奴做过事情吗?没有帮匈奴做事情,匈奴为什么那么器重信任他,单于不但把女儿嫁给他,还封他为右校王。固然匈奴是想拉拢他,但假如他在言语上稍微强硬一点,匈奴也不可能那么信任他啊。匈奴人也器重苏武,希望苏武能够为匈奴所用。苏武不同意,匈奴为何就没有那么器重他呢?还把他撵到寒冷的地方去放羊!

再说了,李陵在匈奴呆了二十多年,虽然对他在匈奴的经历,历史上记载的不多,难道他就没有帮匈奴做过事吗?作为将军的李陵,他应该做什么事呢?肯定就只能是练兵。如果他真帮匈奴练过兵,还算是汉武帝冤枉他吗?

李陵最终之所以不回去,他说的是“恐再辱”。为什么会再受辱?肯定是他害怕他在匈奴的作为,回去后被国内的人打听到,报告给皇帝,皇帝秋后算账,又惩处他。否则的话,他怎么会“再辱”呢?

三、是真不想回去,还是假不想回去?

李陵说他是想回去,但是害怕“再辱”。但很可能这只是一个借口而已。对于他来说,在匈奴是单于的座上嘉宾,是单于的乘龙快婿,是“王”。回去以后,他能干什么呢?别说当“王”封“侯”,不被秋后算账,已经是不错的了。就算汉朝不对他秋后算账,他所受到的待遇,肯定也是极差的。

再说了,他家里的人都被汉武帝杀光了,他回去后,难免触景生情,悲痛不已。而在匈奴,他又有了一个温暖的家,而且有了孩子。离开匈奴妻子倒也罢了,怎么又舍得离开孩子呢?如果把孩子带回去,在汉朝又怎么可能有发展呢?

所以,李陵当时很可能是真的不想回去啊……

标签: 李陵汉武帝

更多文章

  • 匡衡为何要凿壁偷光?匡衡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凿壁偷光,匡衡

    对凿壁偷光的故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凿壁偷光,这是一个我们从小听到大的故事,西汉时期的匡衡发奋读书,什么样刻苦艰难的环境都不能阻挡他学习的心,最终终于成为西汉的丞相,这个励志故事读来着实让人感动。不过成为丞相是故事最终的结局,却不是匡衡人生的结局。那么,在

  • 包吃包住的清朝妃嫔,她们的月例银子有多少?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古代,清朝

    清宫剧中经常有这样的情节,宫女们会替自己的主子去内务府领月例银子,有点像我们每个月发的工资,那么这些娘娘小主们都能领到多少钱呢?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其实,后宫妃嫔的收入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固定的月例(相当于基本工资);二是生活用品、绸缎、饰品等(这算是补贴工资);三是逢年过节的奖励、

  • 为争权力掐死自己的女儿,女皇武则天到底有多狠毒?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武则天

    武则天时代是一代女皇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时代,是一个“凤在上龙在下”的时代。登基前,武则天为争后位、登帝位血腥拼杀;登基后为了稳固大周政权、维护帝王权威私欲,大搞白色恐怖,真的是人头滚滚、血色弥漫。一代女皇武则天为争后位不惜亲手扼杀女儿。武则天从感业寺被李治接回宫后,不久就被封为二品昭仪,陷入了与王

  • 周嵩是什么人?嘴巴毒,连皇帝也不放过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周嵩,晋朝

    大家好,说起周嵩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按照程序,第一次被推为皇帝是不能同意的,一般要谦让三次才行,这是固定套路,谁也不会当真。偏偏周嵩上疏夸赞司马睿谦让得对,因为正值国家动荡,应先收复故土,现在称帝太没责任心了。这显然有点指桑骂槐,司马睿勃然大怒,将他贬出京城。周嵩很郁闷,好友张嶷将他带到戴邈

  • 扈三娘武艺怎么样?她为什么排名第59位?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扈三娘,宋朝

    扈三娘为什么梁山排名第59位,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在《水浒传》故事的演变中,杜迁、孙立与扈三娘三人从天罡中滑落出来。在这三人之中,读者多为孙立与扈三娘鸣不平。孙立是登州派系的代表性人物,曾为兵马提辖。在天罡人选中,宋江、吴用等人照顾了登州派系,但是不是孙立,而是猎虎兄弟解

  • 李瑗:唐朝宗室亲王,最后被部下杀死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瑗,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庐江王李瑗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此人虽然没有什么突出的贡献,但却是唐朝的宗室亲王。他曾参与平定南方萧铣势力的战斗,却未建功勋。玄武门之变前后,李瑗又驻守幽州,最后却因谋反被诛。李瑗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胸无点墨,他的发迹完全

  • 清朝唯一的汉人公主是谁?她最后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孔四贞,清朝

    其实历史上的确有一位汉人公主,不过不是小燕子紫薇,也并非某位皇帝的女儿。既然不是皇帝的女儿,为何又会被称为公主呢?今天,就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下,清朝这位真实存在的汉人公主,孔四贞。孔四贞的亲生父亲,就是清朝入关后,朝廷封的四位汉族异姓藩王之一的,定南王孔有德。孔有德原本是明朝将领毛文龙的

  • 张廷玉为什么会在皇帝死前被连降三级?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廷玉,清朝

    张廷玉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清朝的时候,即使是能力最强悍、政绩最突出的康熙,也都对汉臣是相当忌惮的,并不愿意放手命名用。胤禩之所以在皇位的竞争中败下阵来,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与汉臣走得太近了,由此可见,汉人在清朝特别是晚期之前,是很难受到重用的。大家都知道张

  • 曹丕为什么会对曹植心有芥蒂却又很放心曹彰?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丕,三国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曹丕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曹丕当了皇帝以后,特别忌惮曹植。不断地对曹植进行迁徙。黄初二年(曹丕当皇帝的第二年),就把曹植徙封为安乡侯。当年七月,又把曹植改封为鄄城侯。黄初四年,曹丕又把曹植徙封为雍丘王。黄初七年曹丕

  • 武则天上位后,为何太子不选择武氏的人呢?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武则天

    武则天建立了大周王朝,为何最终还是把江山还给李家?原因很简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不可否认,武则天是个成功的皇帝,但是在她晚年执政时期,却沉迷于享乐,宠幸男宠张氏兄弟。张氏兄弟因为武则天的宠幸,已经不甘于做一个男宠,而是插手朝中政务。因为武则天对他们十分信任,张氏兄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