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氏由宫女跃升皇后因皇帝提到宫女两字大发雷霆?

李氏由宫女跃升皇后因皇帝提到宫女两字大发雷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051 更新时间:2024/1/10 20:36:31

古代的女孩子,如果家境不好,往往自愿卖身为奴,解决生计。

氏的出身过于贫寒,父亲是个泥瓦匠,每天干又脏又累的活,吃得很不好。风沙侵扰、三餐不继,并没有让李氏面黄肌瘦,反而让她一天比一天婀娜多姿,妩媚动人。

李氏不仅貌若天仙,还聪明伶俐,就是我们说的,“人精似的”那种女孩。她长大后见父亲养家艰难,就主动提出要到裕府当宫女。

父亲心疼她,不想让她去,终究拗不过她,也只得由着她了。

李氏到了裕亲王府,没多久就引起这位悠闲王爷的注意。朱载垕没什么伟大的理想,对当太子,也并不十分期待,何况又不被父亲待见,正愁肠百结呢!看见李氏,真好比久旱逢甘霖,仿佛看到寂寞孤清人生中的一丝温暖和慰藉。

此时,裕亲王府有正牌的王妃,陈氏,后来为陈皇后。她性格比较温柔,人比较善良,加上自己生不出孩子,对朱载垕和侍女之间的勾勾搭搭,就比较纵容。

说起来陈氏也是继妃,上一个李氏死了,她才被选进裕亲王府。

朱载垕虽然克死一个老婆,又让另一个老婆不能生,好在陈氏一来,他幸运指数立马五颗星。不但马上有了儿子,而且还马上被立为太子。

后来裕亲王朱载垕即位当了皇帝,立陈氏为后,立李氏为贵妃。位份上亏欠些,但其他方面补足。

即位第二年,他立李氏儿子为太子,是为明神宗。

朱载垕登基以后,对李氏的宠爱虽然未减,但整个人好像变了一样,捉猫逗狗,纵情声色。

陈皇后直言劝谏,被打入冷宫。言官去劝的,也被仗60,言官的妻子以为他死了,激动的撞柱身亡。此时引发朝廷轩然大波。

大臣们虽然对皇帝心灰意冷,但对陈皇后还是敬重有加的,大家像碾压机一样一遍遍去劝谏,考验皇帝的听力和忍耐力,皇帝一次次大发雷霆,不过都没能击退那帮大臣迂腐的心。在大臣的干扰下,皇帝无奈地说:“待皇后调理好转,仍让她回内宫。”

陈皇后自己没有孩子,非常喜欢孩子。李贵妃的神宗经常来找她玩。每天早上,她听到脚步声,就兴高采烈的爬起来,就算身体不舒服也忍住,跟来请安的神宗一起玩。

因为神宗,陈皇后和李贵妃的关系也非常好,同病相怜,两人都有一个风流老公。

1572年,在位仅仅六年的明穆宗,因为纵情声色,年纪轻轻当了风流鬼,挂了。年仅十岁的神宗即位。

李贵妃一跃到后宫主位,大臣们为了讨好她,商议着要“并尊”,意思是两宫都是太后,不厚此薄彼。(女人没孩子,还真是悲哀,地位还比不上一个宫女。)

李太后(李贵妃)对神宗的要求非常严格,每天早早逼皇帝起床,起不来架他起来,用凉水给他洗脸,让他清醒清醒,然后把他送到他最恐惧的老师——张居正那里去。

很长一段时间,哪怕亲政后,明神宗怕这个人,对这种恐惧,他心里很不爽。

明神宗并不爱他的母亲,反而有距离感和恐惧感。原因是他太小的时候,母亲给他的只有近乎苛刻的严厉,而无半分疼爱。她的“狼式”教育法,培养了大明一代帝王,却伤害了一个年仅10岁孩子的心。

更过分的是,李太后(李贵妃)对他的严苛,落在势力的侍从那里,就是不重视。于是他们也不重视皇帝。有一次,皇帝让内侍唱歌,内侍竟然说,不会。皇帝大怒,要拔剑杀他,最终在其他内侍的劝阻下,割掉他的头发代替。

李太后(李贵妃)听说此事,让皇帝写下罪己诏,长跪认错,小皇帝哇哇哭着说,我错了,母亲。请你原谅我。

还有一次,皇帝在太监孙海、客用的引导下喝了酒,受二人的引诱将冯保的两名养子打伤,又骑马直奔冯保的住所。冯保被吓得只能抱起巨石撑住大门。第二天,冯保将此事禀告太后。慈圣皇太后立即换上青布衣服,不带首饰,命召阁、部大臣,要谒告太庙,将万历小皇帝废了。小皇帝吓坏了,赶紧前去请罪。太后说:“天下大器难道就是您可以继承的么?”意思是要改立神宗的弟弟潞王。神宗跪在地上哭了多时,李太后才肯宽恕。

连惊带吓的,小皇帝成年了,然而性子却比较懦弱。

在明神宗成年以后,还没立太子,朝中大臣姜应麟等上疏让皇帝册立太子,被皇帝流放了。

李太后问:“为什么不立长子为太子?”

明神宗说:“长子是宫女的儿子,地位不尊贵。”

李太后气急败坏地说:“你也是宫女的儿子!”

皇帝吓坏了,跪伏在地上,许久不敢起来。总起来说,李太后虽然出身卑微,又从宫女当了皇后,然而这人做事极有分寸,头脑比较清明,既不搞外戚专权,也会赏罚分明,不因是家人而偏袒。

然而终究造成了皇帝不可忽视的性格缺陷,也间接造成了他懦弱、逃避、自卑和自负交织的性格,让明神宗“矫枉过正”,险些成一代昏君。(原来自静说历史的头条号)

标签: 朱载垕孝懿李皇后明朝

更多文章

  • 三国史上敢和武圣关羽叫板的江东第一猛将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三国,关羽,东吴,甘宁

    东吴孙权手下战将不少,但论武力,似乎都不够资格入选三国超一流武将序列。孙坚、孙策,以勇武素著,名满天下。尤其是孙策,在三国江湖的地位非同凡响,人称“小霸王”,绝非浪得虚名。论武力,孙策绝对是三国一等一的猛将,但孙策一死,东吴的超一流的猛将似乎一下子人才断档。一个骁勇的太史慈,还英年早逝了。孙策、太史

  • 揭秘:历史上郑和下西洋时最远都到达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郑和下西洋,明朝,郑和,朱棣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是在公元1405年的时候,朱棣命郑和带领士兵两万八千多人,和六十二艘大船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向着大海出发了。郑和一队人从福建的五虎门出发,差不多一年之后,在爪哇国的三宝垄登陆。当时爪洼国正在内战,还误杀了郑和的士兵一百四十多人,西爪哇王害怕明朝的军队还过来攻打,于是就赔了郑和六万两的黄

  • 李鸿章外甥张士珩仰慕竹林七贤 在南京建“竹居”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鸿章,外甥,竹林七贤,

    “竹居”,是晚清时南京的一处私家园林,位于朝天宫冶山之麓。这座园林和它的主人,现在很少有人知道了;乡邦志乘中也只有民国陈诒绂《金陵园墅志》里有很简短的记载。可是在一百多年前,“竹居”却是金陵文化人文酒聚会的沙龙;它的主人就是在中国军工发展史上占有一席地位、爱好诗古文词的张士珩。在南京拜汪士铎为师张士

  • 刘邦宠妃戚夫人为何会被吕雉整的如此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邦,戚夫人,刘如意,吕雉

    戚夫人是刘邦的宠妃,据说戚夫人是刘邦妃子里面最优雅的女子,擅长歌舞。戚夫人和刘邦生有爱子刘如意,刘邦曾想立戚夫人的儿子为太子,就这样经常吹枕边风的戚夫人得罪了吕雉。刘邦死后,吕雉成为皇太后,戚夫人的生活可想而知,那么历史上戚夫人是怎么死的呢?戚夫人我们也称她为戚姬,是刘邦宠爱的姬妾。戚夫人为刘邦生下

  • 俞大猷是怎样抵抗倭寇的?俞大猷抗倭故事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俞大猷,倭寇,明朝

    俞大猷是明朝著名的抗倭将领和民族英雄,与后世闻名的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俞大猷一生在抗击倭寇方面战功赫赫,不仅仅在倭寇处留下赫赫威名,在民间也流传下了许多他抗击倭寇的小故事。羊惊敌营俞大猷大半辈子都在与倭寇作斗争,据说有一次他乔装打扮,前往敌营打探情报。当时正好遇见倭寇抢略完毕,正宰杀大量的牛羊

  • 俞大猷一生有何成就?历史是怎样评价俞大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俞大猷,明朝,历史

    俞大猷是明朝嘉靖朝著名的抗倭将领,字志辅,又字逊尧,号虚江。俞大猷一生最大最为人所熟知的功绩,就是在抗击倭寇方面。许多人了解他,都是从他抗击倭寇的事迹开始的,但是实际上俞大猷不仅仅是在抗击倭寇方面有所成就。俞大猷的确最大的功绩就是抗击倭寇,但是在军事、文学方面也具有一定成就,他是军事家、武术家、诗人

  • 端午节与伍子胥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伍子胥,端午节

    提到端午节,很多人你都会想到屈原,人们都会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但是,早在屈原之前,住在钱塘江边的百姓就已经开始举行大规模的祭祀,他们祭祀的就是伍子胥,所以,后世也有人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伍子胥的。伍子胥被吴王夫差赐剑,令其自刎,在自刎之前,伍子胥赌气似的对他的门客说道:“我死后,你把我的眼

  • 道光:史上最抠门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道光

    道光皇帝是个平庸守旧的皇帝,想要禁烟结果却导致了鸦片战争,不敢对付英国人又搞得中国很丢人,实在是弄得他很无奈,也弄得大清国很无奈。可是他在主观上,不能说没有努力想要成为一个好皇帝,他也为了使国家更好而做出了许多努力。最有名的,除了禁烟,就是他的节俭与吝啬了。作为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自然是想要什么

  • 窦漪房有多少子女? 窦漪房为何偏心小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窦漪房有多少子女,窦漪房

    汉文帝皇后窦氏,一共有三位子女,这三位子女都是影响汉朝一个时代的非凡人物。她继承了高祖刘邦的意愿,奉行庄子的无为而治,并由此推动了“文景之治”。18岁: 公元前188年(惠帝七年),生长子刘启,就是平定七国之乱的汉景帝,与其父文帝,共创大汉文景之治。景帝在位16年,终年48岁。次子刘武,汉文帝嫡二子

  • 历史上的窦漪房 窦漪房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上的窦漪房,窦漪房的结局如何

    窦漪房,又称窦太后(公元前205-前135),清河郡(今河北清河县)人,汉文帝之后,西汉景帝之母,汉武帝之祖母。名讳未详,传说有曰:漪、猗房、漪房,现代影视剧中多称作“漪房”。窦氏出身贫寒,她的父亲为了逃避秦乱,隐居于观津钓鱼,却不幸堕河而死,遗下三个孤儿,汉初,朝廷到清河召募宫女,窦氏年幼应召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