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林则徐小时候的故事:整治不劳而获的“硕鼠”

林则徐小时候的故事:整治不劳而获的“硕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989 更新时间:2024/1/29 20:53:36

林则,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中国清代爱国政治家、民族英雄、思想家、诗人。出身贫寒家庭,为官清廉正直,关心民瘼,为民众所称颂,爱国爱民思想彪炳史册。鸦片战争时期主严禁鸦片,抵抗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民族利益,缴获和焚毁大量鸦片,并粉碎了英国侵略者的多次武装挑衅,表现出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抗英禁烟的不朽壮举,使他名垂青史,史学界称他为“近代看世界的第一人”。

第一笔精神财富

林则徐生长在福建一户贫困的塾师家庭。其父林宾日,原名林天翰,是一位以教书为生的穷秀才;其母陈帙,又名华,是闽中宿儒陈时庵的第五女,知书达理,为人贤惠,颇有见识。林则徐的父母共生养10个子女,长子鸣鹤不幸早逝,林则徐是次子,也是父母唯一的儿子。

网络配图

林则徐的祖父林正澄也是一个穷困潦倒的教书先生,“家无一尺之地,半亩之田”,所以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幼年因生活贫穷而失学,直到13岁时才读书。但林宾日勤奋好学,自强不息,在父母相继去世、家中负债累累的情况下,“心力交瘁,犹苦志读书,终夜不寝”,终于在29岁时以县试第一考中秀才,翌年乡试补为禀生。此后林宾日虽有官府的禀生津贴和教书的微薄收入,但除了还债所剩无几,全家生活难以维持。因此,林则徐的母亲与他的姐妹们不得不长年从事女红、剪扎之类的手工劳动。林则徐自幼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半饥半寒、迁就度日”的贫困家庭中。

古人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父亲青少年时不畏艰苦、顽强攻读的故事,母亲姐妹们在困苦中勤奋劳作的奋斗精神,加之自身受到的苦难磨炼,是林则徐人生的第一课,也是他从家庭教育中获得的第一笔精神财富。这为他养成吃苦耐劳、自强自立的好习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整治不劳而获的“硕鼠”

父亲林宾日经教育林则徐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人品学问,需自幼奠基。”因此,在林则徐4岁的时候,父亲把他领进私塾开始了“旁听”学习。

父亲林宾日善于运用讲故事、打比方、举例子等方法教育林则徐,使得林则徐善于发现许多疑问,经常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对这些问题,他的父亲总是很耐心地进行解答。

网络配图

比如,儿子问:“人为什么要念书呢?”

父亲说:“只有念书,才能明理;只有明理,才能做好人。”

又问:“为什么要学诗呢?”

父亲说:“中国的大圣人孔夫子说过,不学诗,无以言。《诗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诗歌总集,书里面包含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是古人智能的结晶。学诗可以增长知识,提高才能。”

有一次,林则徐给父亲背诵《诗经》中的《硕鼠》一诗,刚背完,就仰起脸严肃地父亲发问:“爹,硕鼠是什么东西呢?”

“硕鼠就是大老鼠。”

“那写大老鼠干什么呀?”

林宾日觉得这正是对儿子进行品德教育的好机会,便深入浅出地给独生子解答:“这种大老鼠不劳而获。农民辛勤耕作,它却坐享其成,你说可恨不可恨?”

“该除掉这些不劳而获的大老鼠!”

父亲进一步教育儿子:“一些贪官污吏巧取豪夺,鱼肉百姓,就像这些大老鼠。”

“等我长大了,一定要治治这些大老鼠!”儿子大声说道。

网络配图

父亲林宾日对林则徐的教育不仅言传,而且常常以身作则。他平时严格要求自己,在身体力行方面注意给林则徐树立榜样。在日常生活中,父亲林宾日虽很节俭,但当亲朋、邻居有困难时,他却总是解囊相助。

父亲经常告诫林则徐:“不妄与一事,不妄取一钱。”

父亲的言传身教在林则徐幼小的心灵里转化成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后来,林则徐做了官,仍像他父亲一样清廉、耿直,作风正派,公正无私,了解民情,同情百姓疾苦,保持着不屑与贪官污吏、谗佞小人为伍的高风亮节。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项羽有几个老婆?项羽有没有后代?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项羽有几个老婆

    史籍没有记载项羽有后人,估计项羽是没有直系后人,项家可能有。项羽的直系后代在史料上似乎没有记载,至于项家的后人,考虑到汉高祖先生平日里的作风,恐怕大多数已经被杀了。哪怕有少数的幸存者,在汉朝四百年的时光当中也只能隐姓埋名生活,到了东汉末年,这些人的后代也不一定能记得自己祖上是谁了。网络配图同时,汉末

  • 萧皇后为什么给杨广戴上了一顶绿帽子?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萧皇后,杨广

    隋炀帝杨广天生一个色鬼,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杨广厮守萧皇后那么多年,不与别的女人嬉戏,难道就仅仅是为了表演给他母亲看吗?这是因为萧后太漂亮了,而且被杨广视为命中的福星。萧后乃南梁的明帝萧岿的女儿,她命中注定与杨家有着不解之缘。她出生那年,正是隋文帝杨坚篡位成功的时候。八年后,二十多岁的杨广带兵将建

  • 唐朝皇帝另一面:唐玄宗打马球率四人力克吐蕃十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玄宗

    唐朝,马球已经成为人们最喜欢的体育运动。唐朝人玩马球一般分成两队,每队有10人左右。球门就安放在球场中间。就是把一块大木板竖着埋在泥地里,埋一半,留一半,木板当中挖一个直径不到半米的圆洞,马球穿过圆洞才能得分。唐玄宗李隆基还是临淄王时,就是马球健将。 《封氏闻见记》中记载,李隆基参加的一次与吐蕃的马

  • 刘邦为父建“新农村” 史书称该村“多无赖”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

    汉高祖刘邦即位后,在长安城东郊郦邑,今西安市临潼区内,依照老家模样,为父亲刘煓克隆兴建了一个村子。刘邦的出生地是“沛丰邑中阳里”,今天徐州丰县境内。公元前197年,高祖十年甲辰七月,“太上皇崩栎阳宫”,刘邦颁诏,“更名郦邑曰新丰”。网络配图《西京杂记》是这么记载这个新农村的:太上皇徙长安,居深宫,凄

  • 乾隆南巡的目的:游山玩水还是寻找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乾隆南巡

    清朝乾隆皇帝曾经在乾隆十六年、乾隆二十二年、乾隆二十七年、乾隆三十年、乾隆四十五年以及乾隆四十九年六次巡幸江南,每次都会去江宁府、苏州府、杭州府等多地。乾隆皇帝南巡的主要目的在于巡视与游玩。那么乾隆南巡背景是在什么情况下呢?早在清军入关的时候,曾经对顽强抵抗的江南人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屠杀,也因此江南

  • 宋太祖为何故预言宋王朝"不出百年"有亡国之危?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太祖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大宋王朝,定都河南开封。考虑到开封“形势涣散,防维为难”,赵匡胤曾拟先迁都洛阳,后迁都长安,但遭到群臣及晋王赵光义极力反对,迁都计划搁浅。自古统治者选择都城主要根据军事、经济、地理位置三方面条件来考虑。军事上要求都城所在地既能制内,又利于御外;经济上要求都

  • 东晋灭亡: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晋朝

    刘裕掌控朝廷,荆州刺史刘毅忌妒,意图举兵。412年刘裕抢先讨伐之,刘毅兵败自杀。谯蜀为东晋叛将谯纵所建。在405年时,益州刺史毛璩率军讨伐江陵桓振,蜀军不愿远征,便推谯纵为主叛晋。网络配图随后攻陷成都,杀死毛璩,谯纵也自号成都王。408年晋廷派刘敬宜率军讨伐但失败。413年刘裕派西陵太守朱龄石率军西

  • 揭秘元顺帝为何被称之为“鲁班天子”?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元顺帝

    元顺帝妥欢帖睦尔,世称“鲁班天子”。妥欢帖睦尔(1320-1370),元朝末代皇帝。明宗长子。年十三即皇帝位,在位三十六年,为政腐败,水旱频仍,民众纷起抗元。“鲁班天子”的称号的由来详细解说如下:网络配图元顺帝,原名妥欢帖睦尔,庙号惠宗,“顺帝”是明朝后人为其追加的封号。元顺帝是元朝的最后一位皇帝,

  • 罕见秘闻:千古一帝秦始皇因何而不立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始皇

    史载,秦始皇的母亲赵姬行为很不检点,先是做投机商人吕不韦的小妾,怀孕两个月(多数人认为怀的就是后来的秦始皇)后,又被吕不韦献给秦国的王孙子楚,子楚继位后称庄襄王,庄襄王死后,身为太后的她仍经常与吕不韦重温旧情。《史记·吕不韦列传》中记载:“始皇帝益壮,太后淫不止。”后来她又与嫪毐私通,并生下两个儿子

  • "自古以来"这句妙言 原来是康熙帝最早用在这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康熙

    导读:1685(康熙二十四)年,朝鲜咸镜道地方军政官员给送军器船只,纵容大批守边士卒越境偷采人参,清朝派大臣到汉城与朝鲜国王共同查勘此事。康熙皇帝认为,人民私越原因乃边界不明,决心查清鸭绿江、图们江上游边界。网络配图边界确定之后,中朝两国均采取措施,严厉封锁边界,但朝鲜边民私越事件仍层出不穷。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