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智若愚的“太上皇”醇亲王奕譞,奕譞的人物简介

大智若愚的“太上皇”醇亲王奕譞,奕譞的人物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915 更新时间:2023/12/23 14:12:03

奕譞,道光帝七子。清朝第一代醇亲王,在其兄咸丰帝在位期间,娶了慈禧的亲妹妹叶赫那拉.婉贞为嫡福晋。咸丰皇帝去世后,慈禧与恭亲王奕䜣发动“辛酉政变”。奕譞在密云亲手抓住肃顺,押往北京。为慈禧成功实施政变的最后时刻立下功劳。奕譞也就成为慈禧最信赖的人。同治十一年,被加封为醇亲王。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慈禧太后的独生子,年仅19岁的同治皇帝驾崩。慈禧由于对奕譞的信赖,就拥立他的次子载湉继承皇位,也就是光绪皇帝。当奕譞听说自己的儿子被拥立为皇帝时,史料记载奕譞的反应是“碰头痛哭,昏迷伏地,掖之不能起”。自己的儿子被拥立为皇帝,难道不是好事吗,为何会有如此表现?奕譞的表现恰恰说明了他对政治的敏感之处。奕譞是亲眼目睹了“辛酉政变”的全过程,也亲眼目睹了慈禧太后在同治朝十三年的大权独揽。他知道慈禧太后拥立自己的儿子为帝,将会继续大权独揽,将自己的儿子玩弄于股掌之上。

奕譞的痛哭一是在为自己的儿子担忧。再者,他更担心慈禧会在日后对他产生猜疑,是否会以“皇帝之父”自居?恐怕会给自己,甚至家族带来不幸,所以,奕譞为了向慈禧太后表明自己没有任何政治野心,便把担任的一切职务都辞掉。而他的醇亲王之位是永远世袭,只好保留。光绪十二年,慈禧太后向朝臣表明了想让光绪帝亲政的想法。随后,许多请求太后收回成命的折子就到了慈禧的手中。这其中就有奕譞的折子。奕譞在折子中向慈禧太后表明:皇帝现在亲政不合适,即使亲政也要等到皇帝二十岁时再商量。亲政后也要“一切事件,先请懿旨,再于皇帝前奏闻”,再做决断。奕譞做事真是处处小心谨慎,光绪十二年五月,奕譞奉命会同李鸿章到天津、旅顺、烟台等海口巡阅海军。

为了这次盛典,慈禧特意赐给了奕譞一乘杏黄色的轿子。但奕譞非但不敢乘坐,还坚请慈禧身边的红人李莲英一同前往阅兵。出京后,每次接见地方大员,必命李莲英随见。奕譞之所以这样做,用意十分明显,就是避免擅权的嫌疑,不给慈禧整治自己制造任何把柄。除此之外,奕譞在生活上也非常节俭。当时,与奕譞有着良好的私人关系的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为了笼络朝廷重臣,李鸿章经常以自己所办企业的股份赠送给各位当轴要人,而当朝诸公一般都予以笑纳。但奕譞却坚决拒绝,成为各位王公大臣之中是唯一的一位拒收李鸿章行贿的人。无怪醇亲王家训有云:财也大,产也大,后来子孙祸也大,若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多胆也大,天样大事都不怕,不丧身家不肯罢;

财也小,产也小,后来子孙祸也小,若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少胆也小,些微产业知自保,俭使俭用也过了。

爱新觉罗·奕譞(1840年10月16日—1891年1月1日),字朴庵,号九思堂主人,又号退潜主人。道光帝第七子,咸丰帝异母弟。母为庄顺皇贵妃乌雅氏,其大福晋为慈禧太后胞妹。晚清政治家,光绪初年军机处的实际控制者。

道光三十年(1850年)封为醇郡王。咸丰帝死后奕譞与恭亲王配合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所以慈禧太后开始重用奕譞。同治三年(1864年),奕譞加亲王衔。同治十一年(1872年)晋封亲王。光绪登基,他又被加封亲王世袭罔替。光绪十年(1884年),恭亲王奕訢所带领的军机处被慈禧全班斥退,史称甲申易枢,奕譞开始以商办之名接掌政权。他负责建设海军的时候(李鸿章是会办大臣),为了让太后有个玩的地方,便将很大一部分海军经费挪出来修建了颐和园。

光绪十六年(1890年)十一月(公历1891年1月1日),醇亲王奕譞薨于藩邸时年51岁,谥号醇贤亲王。奕譞与侧福晋所生的五子载沣袭封醇亲王爵位,载沣的长子溥仪为清朝末代皇帝

标签: 奕譞清朝

更多文章

  • 李定国为何挽救不了大明王朝?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定国,明朝

    1652年初,李定国率军自云南出兵八万,进攻湖南。由于准备充分,李定国势如破竹,先取沅州、靖州,又攻桂林。清军遭遇巨大失败,清军主帅定南王孔有德自杀。李定国占领桂林后,马上抢占柳州、衡州等地,兵锋直指长沙。清廷闻讯,大惊之下派十万大军驰援。为避清军锋芒,李定国后退撤离长沙退守衡州诱敌深入。清军主帅、

  • 明清终极战役——磨盘山血战,李定国VS吴三桂,吴三桂差点挂掉!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定国,明朝

    公元1658年,因孙可望投降清廷,向清廷献上了西南地图并详细透露了李定国军的情况,直接导致了李定国盘江大战大败。盘江大战后,永历帝决定南逃缅甸,李定国则留下阻击追来的清军。公元1659年二月二十一日,李定国与追击的吴三桂先后渡过潞江,进入磨盘山。李定国根据磨盘山“径隘箐深,屈曲仅容单骑”的地理优势,

  • 道光皇帝身边最值得信赖的宠臣之一——穆彰阿,穆彰阿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穆彰阿,清朝

    鸦片战争,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无法忘记和抹去的伤痛。这场战争是因虎门销烟而引起的,禁烟运动的领导人林则徐又力主抗战,可惜因主和派的顽固功亏一篑。我们熟悉的主和派是直隶总督琦善、两江总督伊里布、靖逆将军奕山等人,其实最大的主和派,除了道光皇帝以外,就是当时的军机大臣穆彰阿。作为道光皇帝身边最值得信赖的宠

  • 名气不大但功绩很深的晚清名臣穆彰阿,后人对他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穆彰阿,清朝

    大清王朝到了道光朝的时候可谓是江河日下,落寞之态已经尽显无疑,整个朝野也是死气沉沉甚至是沆瀣一气,丝毫没有了大清之初奋进之活力。都说大清王朝在道光皇帝手中走向迟暮的原因之一就是所用之人皆是无作为的平庸之辈,前后两任军机首辅,先是曹振镛,为官几十载,清史稿书写其平生事迹仅仅七百多字,一生秉承“多磕头,

  • 郭子兴:史上最坑女婿的老丈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郭子兴,元朝

    朱元璋嫔妃众多,最敬重的莫过结发妻子马氏,有道是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马皇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贤后之一,是当之无愧的贤内助,朱元璋成就霸业马皇后功不可没。这位马皇后早年便失去父母,认父亲的朋友郭子兴做义父,郭子兴是元末群雄之一,从认识朱元璋的那天起,就开始了他的坑女婿之路(尽管那时朱元璋还

  • 该如何评价顾鼎臣?明朝内阁首辅顾鼎臣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中国,顾鼎臣

    顾鼎臣(1473-1540)明代官员。初名仝,字九和,号未斋,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弘治十八年状元及第,状元。历官修撰、左谕德、礼部右侍郎、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参机务,追赠少保、太子太傅,谥号“文康”。有《未斋集》。人物简介顾鼎臣生于明宪宗成化九年,卒于世宗嘉靖十九年,年六十八岁。父

  • 现实有的时候比作品还要虚幻 明朝顾鼎臣堪称传奇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顾鼎臣

    在历史上,要想考状元,首先你得读书;而要读书,首先你得有钱又有闲。所以,古代的大多数状元都出身不错,才有条件让你读书考状元。当然,在历史上也有一些身世不好但天赋极高的人考上了状元,比如今天要说的这位状元——顾鼎臣,江苏昆山人。可以说,在明朝的历代状元中,顾鼎臣的身世是最悲惨的。顾鼎臣的母亲是顾家的佣

  • 诸葛亮死前留下一计,保儿子一生平安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大家都知道,那是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物,他神机妙算,聪慧过人,号称“卧龙”,千百年来,诸葛亮都是中国人理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代表,一生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读过史书的人都知道,诸葛亮46岁才得一子,所以对他疼爱有加,跟他儿子诸葛瞻的命比起来,什么光宗耀祖、名垂千史,那都是过眼云烟,所以

  • 有关于叶卡捷琳娜一世的轶事有哪些 叶卡捷琳娜一世和彼得大帝有多少个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一世

    人物轶事1703年,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马尔塔改信东正教,并更名为叶卡捷琳娜。1712年2月,彼得和叶卡捷琳娜正式结为夫妻。1724年5月8日,彼得加冕叶卡捷琳娜为皇后。彼得大帝发怒时,只有她能安定沙皇的情绪。她和彼得一共生了11个孩子,但只有两个活下来。彼得一世死后,在缅希科夫和近卫军的拥护下,

  • 叶卡捷琳娜一世临死前的预备方案 竟然在她死后的实现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俄国,沙皇,彼得大帝

    1725年,俄国沙皇彼得大帝去世,在去世前他曾颁布了《王位继承法》,规定了皇位继承方式,即前任沙皇遗嘱指定。彼得大帝但是彼得大帝没有想到的是,他的第二任妻子叶卡捷琳娜一世破坏了这个规定,这位来自立陶宛农村的妇人在宫廷近卫军的拥护下登基成为了俄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虽然她的登基不合法,但是在彼得大帝的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