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禅给五虎将赐的谥号,其实他并不傻

刘禅给五虎将赐的谥号,其实他并不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349 更新时间:2024/1/21 19:37:59

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句话也许不一定完全正确,但也不是完全错误,在一定情况下是可以适用的,历史已经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比如商纣王帝辛并非美色亡国,而是被周武王绕后偷袭了。再比如秦始皇焚书坑儒,其实坑杀的儒生大多是一些江湖术士。再比如历史书上那幅让人印象深刻的朱元璋画像,很大可能也是清朝为了抹黑朱元璋而作。

而在很多人心中都认为是“扶不起的阿斗”的刘禅,一度被认为是拖累诸葛亮北伐的昏君,尤其在《三国演义》当中的表现更是令人气愤不已,而这种昏君的形象也随着《三国演义》深入人心。但历史上的刘禅,真的是这样的一位昏君么?

>> “昏君”刘禅

刘禅之所以为人诟病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点,一点是贪玩误国,宠信宦官黄皓。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之后刘禅开始独掌朝政,由诸葛亮“亲传弟子”姜维辅国,但因为刘禅宠信黄皓,而黄皓与姜维不和,致使姜维屡遭黄皓掣肘,姜维不得已只能去沓中屯田,无法如同诸葛亮一样掌握蜀国大事,致使蜀国国力愈发衰弱。

第二点,是邓艾大军抵达成都之时,当北地王刘谌以身殉国之时,刘禅却只想着投降。到了司马昭那儿之后,被司马昭封为安乐县公,从此便毫无复国大志,还在司马昭的宴会上说出“此间乐,不思蜀”的“名言”,成为后人讨伐刘禅的一大罪证。

这两点中,第一点却是是刘禅的过失,其识人有过,必须负责。但第二点上,其实当时的刘禅别无选择,蜀国后期穷兵黩武耗空国力,在经济上是三国之中最差的,

根本无力跟曹魏抗衡。

而彼时邓艾大军攻向成都,姜维被钟会拖住,他们根本没有胜利的可能,与其誓死抵抗致使成都百姓受难以致血流成河,不如开城投降以保蜀地百姓安安危。而既然已经选择投降司马昭,面对司马昭时还非要说“思蜀”,那就是自寻死路了,而死了就什么都没了。

>> 真实刘禅

事实上,刘禅其实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昏庸。在《三国演义》当中,刘禅贪玩任性,但在《三国志》当中却记载,事实上刘禅在又是就已经遍读《申子》、《韩非子》、《刘韬》、《左传》等等书籍,颇有学识,此外在《寰宇记》当中还记载,刘禅常常在成都北部学习射箭,

颇有造诣。

而在诸葛亮辅政时期,刘禅也一直配合诸葛亮北伐之事,帮助诸葛亮稳定后方。因为北伐战事连连军资开销甚巨,给蜀国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压力,彼时的刘禅在成都后方就大兴屯田之举,休养生息,极力发展农业生产。

诸葛亮死后,刘禅少了相父的管教,开始有些懈怠,并且宠信宦官黄皓,掣肘姜维,这是刘禅甩不掉的过错。但这并不意味着刘禅就没有识人之力,这一点从刘禅给五虎将加上的谥号就能够看出来。

关羽的谥号为“壮缪”,其意思就是威武雄壮而自傲之意,而关羽的确就是一个骁勇善战但是颇为自矜傲慢的人。张飞的谥号是“桓侯”,指的是勇武无畏之人。赵云是“顺平”,稳重可靠为顺战场克敌为平。马超谥号为“威侯”,锦马超西凉铁骑之威猛已无需多言。黄忠为“刚候”,老当益壮谓之刚。

而这些谥号都很符合五虎将各自的性格特点和生平功绩,足见刘禅识人之能虽然不比刘备,但其实也不是很差了。只是为人的确怯懦优柔,致使最终成为失国之君。但总的来说,刘禅其实算不上是“昏君”,最多算是个“庸君”罢了。

>> 结语

《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有着艺术塑造的取舍的成分,为了展现诸葛亮跟姜维之神武,因此需要一个昏庸的刘禅来作为从衬托。但这并不是罗贯中有意歪曲历史,毕竟《三国演义》本身的定位就是小说,小说就难免虚构。

只是后人把《三国演义》当成了历史,从而对刘禅产生了标签化的误解罢了。因此,想要真正了解一个历史人物,评价一个历史人物,还是应该多读读譬如《三国志》这样的正史,以及其他具有权威性的研究资料,全面了解才能做出更加全面而客观的判断,这对于我们自己来说,也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好方式。

标签: 刘禅三国

更多文章

  • 汉武帝一生致力于消灭匈奴,到底该如何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武帝,汉朝

    汉武帝是我们大家熟悉的一个皇帝,他的才能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他不仅仅统一了国家货币,而且将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并且他一直都在致力于反击匈奴,为了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汉武帝的一生几乎都在和匈奴战斗,几乎有四十几年的时间他都在为了驱逐匈奴而奋斗,并且匈奴逃亡到了漠北他也是穷追不舍不肯放过,

  • 杜如晦只当了几年宰相,为何能与房玄龄等人齐名?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杜如晦,唐朝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大一统朝代,唐朝不仅有很多明君,也有很多名相。唐朝名相第一梯队的代表人物有四位,即“前有房杜(房玄龄、杜如晦),后有姚宋(姚崇、宋璟)”。不过有人奇怪的是,杜如晦只当了不到三年宰相,为什么还是唐朝第一梯队的名相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 靖难之役的第一功臣:李景隆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景隆,明朝

    建文元年(1399年),明朝燕王朱棣起兵造反,“靖难之役”爆发。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攻入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朱棣取得了“靖难之役”的最后胜利。在整个“靖难之役”的过程中,明成祖的表侄李景隆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堪称明成祖的“靖难之役第一功臣”。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

  • 诸吕行动刘恒既没有出功,也没有出力 刘恒是怎么坐上皇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朝,刘恒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恒做皇帝,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平阳狐狸,问题。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汉宣帝等,都是西汉有名的君主。在汉高祖和汉文帝之间,还有三位皇帝的身影,名气不大,历史却同样风云激荡。这三位便是刘邦的嫡长子,汉朝的第二位皇帝汉惠帝刘盈,以及刘盈的两个儿子,都是小皇帝

  • 揭秘:司马炎强迫弟弟归藩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炎,晋朝

    贾充怕老婆出了名,有一次乳母奶其大儿,疼爱儿子的贾充伸手抚摸,恰巧被夫人郭槐看到。郭氏当场命人打死乳母,贵为太傅的贾充竟吓得两股战战,跪地不起。晋武帝司马炎听说后,替贾充不平,扬言要治郭槐的罪。正在病中的皇后杨艳花颜失色,不顾重病阻拦道:“陛下欲治妾之罪耶?”司马炎很惊诧:“皇后何出此言?郭氏不思相

  • 地主刘德:朱元璋曾给自己放牛,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明朝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唯一可以和唐朝媲美的时代了,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中,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明朝作为最后一个汉人统治的大一统国家,由农民出身的朱元璋所统治。在朱元璋统治期间,不遗余力的整治贪官,赋予百姓直接查送官吏的权力,这项举措是中国几千年法制史中破天荒的。除此之外朱元璋时代也是中国古代社

  • 历史上的宋真宗与辽圣宗耶律隆绪有过什么交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古代,宋朝

    宋真宗赵恒,宋朝的第三位皇帝,宋太宗之子,赵恒在位期间重用贤臣,勤于政事,使得北宋曾一度进入经济繁荣时期。辽圣宗耶律隆绪,是辽景宗耶律贤与萧太后的儿子,他在位期间,与萧太后创造了辽国的鼎盛,被辽人誉为“小尧舜”。那么辽圣宗宋真宗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辽圣宗宋

  • 巾帼英雄秦良玉,她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良玉,明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秦良玉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天启年间,明朝出现了一个骁勇善战的女人,生前屡立军功,死后还被封为了忠贞侯。她就是秦良玉,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女性。秦良玉早年嫁给了马千乘,而马千乘也不是简单的人物。马千乘是东汉开国功臣,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明朝后来虽然

  • 荀彧不是曹操的左膀右臂吗 荀彧背叛曹操是不是真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荀彧,曹操

    很多人都不了解荀彧和曹操,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从始至终,荀彧都是为汉室服务的,而不是为曹操个人,所以他“背叛”曹操的说法,其实并不成立。东汉末年那个堪称“数百年之大变局”的特殊时代,中国传统士大夫阶层迎来了人生中的最艰难抉择:是坚持并捍卫自己的儒家道德理想、延续汉室?还是识时务者为

  • 历史上李重福当上皇帝了吗?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重福,唐朝

    李重福(680年-710年9月10日),出生于永隆元年(680年),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孙子,唐中宗李显的庶长子 (《旧唐书》齿序有误),生母不详。按照尊卑,他排在韦皇后所生的嫡子李重润的后面。并非嫡长子的他并不受中宗喜爱。永淳二年(683年)七月初四日,唐高宗封皇孙李重福为唐昌郡王。同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