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包拯二十八岁就高中进士,为什么三十八岁才开始做官?

包拯二十八岁就高中进士,为什么三十八岁才开始做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890 更新时间:2023/12/11 8:09:42

包拯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包拯这个名字,恐怕没有几个人会陌生,断案如神正直清白,人称“包青天”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在影视剧中见到的包拯,少年时期便屡破奇案,被朝廷所赏识,但毕竟是虚构出来的,真实历史上的包拯,年轻的时候有没有这样才能出众?他二十八岁中了进士,却一直在家待到十年之后才出去做官,这又是出于什么缘由呢?

包拯,也即包希仁,我们俗称的包青天,他在二十八岁那年即考中进士,之后却没去做官,直到十年之后,三十八岁的包拯才开始离家外出做官。

其实包公并非像《少年包青天》中描述的那样,从小时候就开始断案,他的青少年时期和当时的小伙伴们差不多,也是一直过着一种平凡的生活。

直到他二十八岁的时候才进京赶考,成绩很优秀,被录取在进士甲科前三十名之内。而且,在北时期,考试成绩十分优秀的考生才能被划入进士甲科的范畴,比进士甲科低一个层次的是进士乙科,大苏轼当年中的即是进士乙科。

可见,当年的包公就已经非优秀了。另外,前三十名以内的进士是可以直接被授予官职的,尽管授官一事实非小事,宋朝对进士的任用也是非常的谨慎。

一般情况是朝廷先让那些前三十名之内的进士到基层锻炼,而且一般只是授予他们正八品官的官级,直接把他们派到地方去做知县。

二十八岁的包公考上进士之后,首先被派遣到江西的一个大县——建昌县(今江西永修县)去做知县,当时的建昌县可是一个大县,派他去做领导也可以看出朝廷对他的器重。

可是二十八岁的包公竟然没有去做官,相反却留在了家中,而且这一留就是十年,直到三十八岁的时候才出去做官。

这不禁让人心生疑惑,二十年的寒窗苦读,只为考取功名、报效国家。今天终于有了成果,朝廷对自己的重视也十分明显,出入官场的机会伸手可得,报效国家的门路就在眼前。可包公终究没有去做官。

为什么呢?官场黑暗,心生厌倦?不愿同流合污,只想做个闲人?恐怕都不是。

《宋史·包拯传》中记载道:“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

正所谓“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母在家,包拯也不愿远离父母外出做官。

于是包公就上级请求辞去建昌知县的任命,并希望能够得到一个离家近一些、级别稍微低一些的职务,朝廷也很体谅他,改派他问和州税监。

包公再次征求父母的意见,竟然又遭到了拒绝。《宋史·包拯传》上记载道:“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

朝廷体谅包公并授予他和州税监的官职,可是包公的父母好像是铁了心地不让包公外出做官。父母老了,希望孩子能够陪在身边,这可能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心愿了,可是孩子的前途也很重要啊。

可不管怎么说,自幼便受儒家文化熏陶的包公最终权衡再三,向朝廷辞去了官职,留在家中照顾双亲。

至于外出做官一事,还是在包公父母去世,守孝三年之后,包公新官上任,知天长县。孔子曾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就是这样,孩子在父母的怀抱中度过了漫长的时光,三岁的时候才能离开父母的身体,独立地行走,而为父母守孝三年又有什么不应该的呢?

正所谓:“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标签: 包拯北宋

更多文章

  • 李永芳:第一位降清的明将,后代富贵百年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永芳,清朝

    在明清战争期间,有大量的明朝将领投靠清朝,比如著名的吴三桂、尚可喜、耿仲明、孔有德等人。其中有一位虽然官职不高,但却是最先投降的,他为清朝(后金)效力期间,发挥了很大作用,搞垮明军十余万,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此人名叫李永芳,是辽东铁岭人。明朝万历

  • 装傻三十余年登上皇位,李忱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忱,唐朝

    唐朝,是古代中国空前繁荣的朝代,唐太宗李世民也成为和秦皇汉武比肩的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帝王之一。不过,在唐玄宗李隆基时期,安禄山、史思明联合发动的安史之乱,给大唐社会带来深重的灾难,唐朝也因此由盛转衰。在安史之乱前,李渊、李世民、李治、武则天、李隆基,这些大唐的皇帝都是叱咤风云、有所作为的。但是,李隆基

  • 武则天的姐姐做错了什么事情 武则天为何要杀她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则天,唐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武则天杀姐姐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武则天毒杀自己的的亲姐姐主要是因为,害怕失宠,害怕失去手中的权力!武则天生于武德七年,从小就天生丽质。贞观十一年,唐太宗李世民听说年仅十四岁的武则天花容月貌,姿态诱人,随即召其入宫。在唐太宗身边,武则天一呆就是十二年。649年,

  • 骆成骧是什么人?怎么当上状元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骆成骧,清朝

    每当一提起骆成骧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汪洙的《神童诗》中写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古代施行科举制度,一状元堪称传奇众所周知,从汉武帝刘彻推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开始,作为诸子百家之一的儒家,从此便登上了高台,成为了后世封建王朝,唯一的正统思想。而

  • 唐僖宗的亡国赏赐是什么样的?是如何改变了历史的大进程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僖宗,唐朝

    大家好,说起唐僖宗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唐僖宗作皇帝的时候虽然年纪不大,但却很有“轻财仗义,乐善好施”的风范。也许是因为从小就生活在皇宫里,“眼界”比较高吧,就把那些金银财宝统统不当一回事。而且他还是个小孩子,只要玩的高兴就好,也想不出那些东西会有什么用。一旦当了皇帝,左右伺候的人得了他的欢心

  • 让汉朝挺过黄巾起义的汉灵帝,却背负了千年骂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灵帝,汉朝

    你们知道让东汉王朝挺过了黄巾起义的汉灵帝,为何背上了千古骂名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诸葛亮这句话中的“恒灵”,指的分别是东汉末年的汉恒帝刘志和汉灵帝刘宏,其中刘宏因卖官鬻爵,倍受史书唾骂。在传统价值观中,用金钱买卖官位是非常无耻的行为。当官位变成了价高者得之,人们便会在付出金钱后谋求回报

  • 刘备在创业时错过了哪两位大将?最后他们都去哪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备,创业

    三国时期的刘备,我们都知道,他的一生是非常的艰难,一开始他只是一个在街边卖草鞋的小商贩,最后经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的走到了一国之君的位置,他的励志程度丝毫不低于朱元璋,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是一个非常爱惜人才的人,也是拥有着非常高的德望,但是事实上刘备其实并不是这样的,爱那个乱世,如果说一个枭雄没有帝

  • 凌烟阁功臣之首的长孙无忌,他的身世背景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长孙无忌,唐朝

    长孙无忌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凌烟阁功臣”的名头可能许多人都曾经听说过,他们是伴随唐太宗李世民征战夺天下的一群人,李世民为了纪念他们,专门修建一座凌烟阁,挂上他们的画像。排在功臣首位的,便是李世民的大舅哥长孙无忌,但是能够得到这个位置,绝不仅仅是这一层关

  • 郭女王的出身是怎样的?她为什么能成为曹丕的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郭女王,曹魏

    郭女王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郭女王是汉文帝曹丕第一任皇后,曾深受曹丕宠爱。很多朋友在看了有关郭女王的故事后,都对郭女王的死因感到好奇,她究竟是不是被曹睿赐死的呢?其实历史上对于郭女王暴毙的原因也存在争议,大致是有三种说法,其中《魏略》、《汉晋春秋》认为郭女

  • 薛举为什么能够战胜李世民?他为何又突然病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薛举,隋朝

    薛举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说到薛举这个人,可能有不少人都知道,他是历史上少有的能够击败李世民的人之一。薛举作为隋朝末年地方割据群雄之一,骁勇善战,自称是西秦霸王,听起来更像是在比肩项羽。而且薛举的确是非常厉害,他曾经击败过李世民,但是正当他准备拿下长安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