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孝庄文皇后:历经三朝,为清朝走向兴盛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孝庄文皇后:历经三朝,为清朝走向兴盛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847 更新时间:2024/2/12 9:31:57

孝庄文皇后,清朝初期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她是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之妃、顺治帝的生母、康熙帝的祖母,一生培育辅佐了两代君主,备受后世赞誉。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1643二月十六日,盛京大清皇宫气氛格外诡异。当多尔衮怀里抱着一个小男孩,推开金銮殿沉重的大铁门,气宇轩昂地走向那把象征着皇权的龙椅时,空气都快凝固住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这个男人身上,他们不知道他到底想干什么。

只见多尔衮双目寒光四射,不怒自威地扫视了一眼四周,将小男孩往龙椅上一放:“今天,我向大家宣布,由福临继承大统。我主动退出皇位之争,希望你们也好自为之!”

众人先是一愣,接着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

豪格无奈地摇了摇头,发出一声长叹,随即带领众人,倒头便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角落里的孝庄,在皇太极猝然爆亡后,始终悬着的一颗心,在众人的朝拜声中,慢慢回归到了原位。她喜极而泣,脸上挂满了泪花。眼前这一幕,意味着剑拔弩张的皇位之争,经过自己多方斡旋,已经尘埃落定。

下朝后,小福临坐在孝庄身边,摘下头上的皇冠,往地上一扔道:“什么破帽子,压得我头都疼,我不要戴!”

孝庄急忙拣起皇冠,沉下脸来训斥道:“从今天开始,你就是大清国的皇上了,说话做事要有分寸,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知道吗?”

福临瞪着一双懵懂的眼睛,不解地看着妈妈。

孝庄望着窗外,有成双成对的蝴蝶,在花丛间翩飞嬉戏。她知道,今天福临登基,只是宫廷残酷斗争的首次告捷。以后,将会是一连串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步步惊心。福临还是个小孩子,他不可能懂得这些。自己的姑姑哲哲仁慈宽厚,也帮不了自己太多。想让福临安全长大,并把福临培养成一位合格的帝王,只有靠自己。

孝庄忽然感觉自己柔弱的肩膀上,多了一副千斤重担。她不能退缩,她没有选择,谁让她生活在皇室,她已经卷入了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她只能辅助福临,向荆棘横生的前方走去。

太阳朝升暮落,日子一天天流逝。

拥有不凡实力的多尔衮,尽管在皇位之争中,从大局出发,做出了妥协与让步,但仍在时不时窥视皇位,把辅政之初的誓言,拋到了九霄云外。他以摄政王的名义,挤掉济尔哈朗,独揽了朝中大权,仿若一代帝王。

孝庄对这一切,心知肚明,福临还小,她只能忍辱负重,把苦藏进心里。看到多尔衮时,还要以皇嫂的名义,去关心这个骜不驯的小叔子。

多尔衮想要的可不是孝庄的关心,他从见到这个皇嫂的第一眼起,情感大堤就已全线崩溃。如果说皇太极对海兰珠的爱,是超越生死的。那多尔衮对孝庄的爱,就是超越极限的。只要孝庄一句话,让他上天,他上天,让他入地,他入地。但条件是,孝庄必须嫁给他。

孝庄和多尔衮年龄相仿,当时都是二十出头的大好年华,美女英雄也很般配。但孝庄知道自己不能那么做,不是不想,她也是人。不是不敢,她是豪爽的蒙古血统。而是不能,她是皇太极的妃子,是福临的生母,她不能给后代历史留下把柄,让后人去诟病大清皇室。但多尔衮的那颗滚烫的心,也是伤不起的,弄不好,玉石俱焚,谁都别想活成。

冰雪聪明的孝庄,想出了一个万全之策,那就是派苏沫儿去道观,请来一位女道士,把见到多尔衮应该怎么说,事先都嘱咐好了。然后请多尔衮赴宴,席间,聊到周易批八字,多尔衮双眼一亮,把道士请到一边,将自己的生辰八字给了道士。道士一番写写画画,最后告诉多尔衮,五十岁那年,你将夙愿得偿,娶到一位天下最贵的女子。

多尔衮一听,是又喜又忧。喜的是夙愿得偿,忧的是自己怕活不到那个岁数。

道士一再强调,说多尔衮是长寿翁,不够八十岁,阎王爷都不招呼他,但是不能提前造次,否则有灾。

这之后,多尔衮消停多了。

没多久,多尔衮接到了吴三桂的密信。双方各取所需,一拍即合。多尔衮率领八旗子弟,横扫千军万马,一鼓作气,杀进北京,占领了紫禁城。

多尔衮将孝庄和福临,接到了北京紫禁城。

十月,福临在武英即皇帝位,改元顺治 ,封多尔衮为皇叔摄政王。

此时的多尔衮,权势熏天,摆起了“太上皇”的谱儿,满朝文武看见他,都要下跪,恭迎大驾,出入皇宫,更是如履平地。

顺治对此,非常反感。有次,他拽住多尔衮的脖领子,往外赶他。

多尔衮反手,一跤将顺治摔到地上,嘴里还骂骂咧咧着:“你个白眼儿狼,没有我,你能有今天,也不掂量掂量自己,竟敢惹我生气!”

顺治与多尔衮的疙瘩,就这么结下了。

孝庄知道这件事后,一方面安抚多尔衮,要他别和小孩子一般见识。一方面规劝顺治,要长本事,要学会隐忍,现在一切还要仰仗皇叔,小不忍则乱大谋。

御花园里,蚂蚱在草地上蹦蹦跳跳着,它是那么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孝庄坐在椅子上,呆呆地看着它们。她理解这些小生灵,它们的世界很简单,只要几片树叶和几只蚂蚁,它们就能兴高采烈上好几天。可谁来理解她啊,她为了儿子能顺利平安长大,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大好年华,可儿子并不理解自己,还时不时地埋怨自己,有时瞅自己的眼神都充满了敌意。孝庄感觉自己精疲力尽,她想大哭,她想喊叫,可她知道,自己不能那么做。她必须坚强,没人理解自己,就自己理解自己。

1650年,权倾朝野的多尔衮,在外出打猎途中病死。

孝庄闻听噩耗,偷偷哭了好几回,但在顺治面前,他还要装作若无其事。这么些年走过来,她对多尔衮不可能一点感情都没有,她不是圣人,她只是个女人,尽管多尔衮多飞扬跋扈,但对她们母子还是仁至义尽的,这一点,她还是心领神会,心存感激的。他在世时,还没觉得怎么样。他猝然离开了,孝庄怅然若失。

在顺治要求下,孝庄委派权臣,为顺治举行了亲政大典。这个羽翼即将丰满的小鸟,终于可以飞向蓝天了,孝庄无限欣慰。

这年八月,一天早朝后,顺治来到孝庄这里,递给她一张折子,上面罗列着多尔衮“十一条”罪状,每一条都够抄家没产的。

孝庄心里“咯噔”了一下,她担心的事情,还是来了。她问顺治想怎么处治,顺治告诉她,我忍了这个老匹夫这么多年,终于等到我收拾他的时候了,我要给他最严厉的惩罚。

孝庄没多说什么,只是艰难地点了点头。

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午后,苏沫儿从宫外回来告诉孝庄,多尔衮被从棺材里挖了出来,尸体被鞭子抽打不算,还把尸体脑袋砍了下来,挂在城门上示众。

孝庄心如刀绞,尽管心里万般不忍,可他在顺治面前,像什么事情也没发生一样。还安慰顺治说,这样也好,对你树立威信,很有帮助,妈妈支持你。

那天半夜,孝庄趁万籁俱寂,来到院子里,对着浩瀚的星空,跪了下去。向着多尔衮远去的灵魂祷告着,不是自己无情,不去阻拦。顺治今天这么做,也是被你逼的,如果在世时,你能够稍稍收敛一些,也不至于遭此横祸。

此时,江南有个周姓秀才,来到京城上书,以天子年幼为名,强烈要求孝庄“垂帘听政”。孝庄给了一笔盘缠,将周姓秀才打发走了。孝庄心里从来就没这种想法,她可以佐政,甚至可以参政,但决不能“垂帘听政”。她要倾注自己所有的心血,帮助顺治稳稳当当走好亲政后的每一步。

正在社会逐步稳定,经济逐渐复苏,大清正朝着欣欣向荣的方向发展时,孝庄本以为可以放松放松,歇口气了,她和苏沫儿也拣起了多年未用过的绣花针,想过几天安生日子。

那曾想,时年二十四岁的顺治,却在一场天花中,带着巨大的遗撼,离开了这个世界。

青年丧夫,中年丧子,女人所最难以承受的切肤之痛,都让孝庄贪上了。

孝庄哭哑了嗓子,哭干了眼泪。望着偌大的紫禁城,大家都在看着自己。自己焉能乱了该有的分寸,她要把顺治留下来的皇权,平稳过度给指定接班人。顺治临终前,留有遗诏,立年仅八岁的玄烨为帝,并任命了四个顾命大臣,分别是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鳌拜。

1661年八月,在众亲王和大臣拥立下,玄烨正式登基 ,改元康熙。由于康熙年龄尚小,朝政大权就交给了四个顾命大臣。

孝庄打起精神,全力以赴培养康熙,经常给康熙讲先祖当年开创大清国的故事,激励他要秉承先烈之风,成为有抱负有作为的男子汉。她一直以帝王的标准来要求康熙,要他系统学习治国安邦之道,认真研读儒家经典,刻苦学习骑射技艺。

1667年,康熙亲政。在孝庄帮助下,智除不可一世的鳌拜,夺回了属于自己的皇权。接着果断执行削藩政策,平定了三藩之乱。东北抗击沙俄 ,确保了东北与沙俄的边境安定。

在孝庄的辅佐下,大清在康熙手上,变得越来越强大,越来越繁荣,社会和谐稳定,人们安居乐业。

孝庄走出紫禁城,坐在凤辇里,看着大街上百业振兴、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欣慰地留下了如释重负的泪水。

1687年十二月,一场落雪后,北京的天气变得凉了起来。孝庄染上了风寒,不出半个月,就安详地驾鹤西去了,时年七十五岁。

孝庄是一位从科尔沁草原走出来的女人,在清朝宫廷中生活了六十多年。她历经三朝,两扶幼主,为清朝走向兴旺盛地,披肝沥胆,呕心沥血,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标签: 孝庄文皇后清朝

更多文章

  • 汉献帝禅让之后过得怎么样 死后陵墓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汉献帝,曹魏

    对汉献帝和曹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献帝禅位后过得怎么样?看他死后曹魏给他下葬的规格就了解了?汉献帝刘协是汉朝最后一位皇帝。凡是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应该对这个名字都不陌生。汉献帝是汉灵帝的第三子,刘辩之弟。董卓废刘辩后,拥立其为帝。后曹操掌权,将汉献帝迎

  • 李邈:唐代宗李豫次子,爱好读书,以儒行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邈,唐朝

    李邈(746~773年),唐朝宗室,唐代宗李豫次子,母为崔贵妃。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唐肃宗上元二年,作为皇孙受封益昌郡王。宝应元年,受封郑王。永泰元年,遥领平卢淄青节度使,累授天下兵马元帅。大历八年去世,时年二十八,追赠昭靖太子,葬于细柳原。人物生平昭

  • 李迥:唐代宗李豫第七子,凭借母亲的宠爱,成为首批晋封亲王的皇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迥,唐朝

    李迥(761~796年8月),字号不详,陇西狄道(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代宗李豫第七子,母为贞懿皇后(追封)独孤氏。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唐肃宗上元二年(761),作为皇孙,册封延庆郡王。唐代宗宝应元年,册封韩王。凭借母亲的宠爱,成为首批晋

  • 赵楧:宋徽宗赵佶第二十五子,在金朝国相的斋宫中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楧,北宋

    赵楧(1115年—1127年3月29日),宋徽宗赵佶第二十五子,母为明节皇后刘氏。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生于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六月。九月赐名为赵楧,并授封检校少保、武安军节度使的官职,封为惠国公。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三月,加封开府仪同三司,进封为建

  • 赵椅:宋徽宗赵佶第二十六子,靖康之变后在五国城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赵椅,北宋

    赵椅(1118年—1130年9月30日),宋朝宗室,宋徽宗赵佶第二十六子,母为明节皇后刘氏。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生于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五月,八月赐名为赵椅,并授封检校少保、定国军节度使的官职,封为嘉国公。天会八年(1130年)八月二十六日,卒于五国城,

  • 有哪些与李晟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晟,唐朝

    李晟(727年-793年),字良器,洮州临潭(今甘肃临潭)人。唐朝中期名将,左金吾卫大将军李钦之子。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擅长骑射,勇武绝伦。以良家子身份从军,跟随河西节度使王忠嗣征讨吐蕃,号称“万人敌”。镇守西陲,屡立战功,累迁右金吾卫大将军、开府仪同

  • 长坂坡之战曹操下令活抓赵云 麾下将领为何没有站出来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长坂坡之战,曹操

    还不了解:长坂坡之战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长坂坡之战,曹操命令活捉赵云,为何许褚张郃张辽乐进李典不敢上?三国演义中的长坂坡之战是赵云的成名之战,也是赵云的巅峰之战,赵云为了救援刘备的夫人和唯一的儿子,面对五千曹军,毫无惧色,七进七出杀向曹军大营,一路过关斩

  • 刘邦和吕雉相比 两人到底谁更加对不起谁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邦,吕雉

    对刘邦和吕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高祖刘邦和吕后,到底谁更对不起谁?说起刘邦和吕后,网上常常有一种论调,认为刘邦特别对不起吕后,因此,刘邦死后,吕后对刘邦子孙的屠杀、对刘邦姬妾的幽禁,也在情理之中。他们的论据是,刘邦穷得叮当响时,吕后下嫁给刘邦,但刘邦当上

  • 吕布夺权时周勃为何没有保护刘家?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周勃,汉朝

    周勃于秦二世元年随刘邦起兵反秦,以军功拜为将军,赐爵武威侯。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刘邦临死前向吕后托孤,说“安刘者必勃也”。意思是说,只有周勃才能够安定刘家。可结果是,刘邦的后代,周勃一个都没能保护住,反而当吕后死的时候,周勃把他的嫡孙杀得干干

  • 在历史上,魏蜀吴三国都诞生了哪些清官?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三国

    所谓乱世出英雄。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历朝历代,平头老百姓最痛恨的恐怕就是贪官污吏了,时至今日情形也还是一样。三国时代,是一个精彩纷呈的时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其实三国时期也是清官很多的时代,我们为大家盘点一下。蜀汉:诸葛亮、邓芝据《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