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真实的全真七子与王重阳

揭秘: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真实的全真七子与王重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3079 更新时间:2023/12/27 14:59:45

导读:王重阳(1112~1170)中国金代道士。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主张儒、释、道三教平等,三教合一,提出“三教从来一祖风”的融合学说。全真道内以《道德经》、《孝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为必修经典 ,认为修道即修心 ,除情去欲 ,存思静定、心地清静便是修行的真捷径。金庸先生的一部《射雕英雄传》,因其同名改编影视作品的精典而烩炙人口,而其中长春子邱处机也为广大《射雕》迷所熟悉。可是要说到历史上真实的“全真七子”,知道的恐怕就不多了。提起“全真七子”,还得先从他们的师傅王重阳说起。《射雕》把王重阳描绘成天下武功第一人,在华山论剑中技压群雄,夺取《九阴真经》。王重阳死后,各大高手对其所遗《九阴真经》的争夺,是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那么历史上真有王重阳其人,他真的武功盖世吗?

王重阳历史上确有其人,他是道教重要派别全真教的创始人,出生于宋徽宗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据说因为他喜欢陶渊明,便改名知明。又因与陶渊明一样喜爱菊花,而菊花在重阳节开放,便给自己起了个号叫重阳子。王重阳出身于一个“家业丰厚”的富裕家庭。他的一生正值北宋沦亡,金人入侵,民族灾难深重的时代。青年时代,他“痛祖国之沦亡,悯民族之不振”,曾于天春年间应过文、武试,得中文、武双举人,有志于拯救民族危难。但由于南宋政权孱弱,舍弃广大北方人民不顾,苟且偏安,王重阳的抱负没有能够施展。

抗金失败后,王重阳掘地穴居,称之“活死人墓”,以方牌挂其上,书云:王害疯(王自称疯子)灵位。七年后,王重阳走出活死人墓,开始以另一种方式实现自己的理想。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年),王重阳东至今山东东部传教。在宁海(今山东牟平)讲道时,他对被宋徽宗宠信的道士林灵素弄的丧失人心的传统道教进行了改造,创立了全真教。在国难当头、“南渡君臣轻社稷”的大背景下,王重阳举起全真教的旗帜,为的是留住中国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保存于宗教社会、民间社会。这实属无奈之举。王重阳在山东传教过程中收纳了许多弟子,其中又以马钰(丹阳子)、丘处机(长春子)、谭处端(长真子)、王处一(玉阳子)、郝大通(太古子)、刘处玄(长生子)、和马钰之妻孙不二(清静散人)七人为翘楚,人称北七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全真七子”。丘处机(公元1148-1227),字通密,道号长春子,是道教龙门派的创立者。在《射雕》中,丘处机武功平平,但在历史上,丘处机的名声颇大。这不是因为武功,而是因为他通过自己对蒙元统治者的影响,拯救了无数的中原百姓。

在金、宋、元交替时期,以诗、医、道三术而名满天下的邱处机,是各方拉拢的对象。在先后拒绝了金、宋皇帝的征召后,他于1220年,不远万里,远赴西域昆都斯(在今阿富汗),觐见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邱真人之行的目的何在?且看看他出发前赠给朋友的一首诗——“十年兵火万民愁,万千中无一二留。去岁幸逢慈诏下,今春须合冒寒游。不辞岭北三千里,仍念山东二百州。穷急漏诛残喘在,早教身命得消忧。”显然,邱道长不远万里,为的还是中原百姓免受屠戳。

当年事已高的成吉思汉向邱处机询问长生之术时,邱处机不像通常道士那样怂恿成吉思汗炼丹求仙,而是坦言,“有卫生之道而无长生之药。”一代天骄毕竟是一代天骄,虽然心中无限失望,但成吉思汗没有责怪丘处机,反而对他的坦诚极为敬重。在丘处机逗留期间,成吉思汗给他提供了非常优裕的生活条件。在军务闲暇的时候,成吉思汗还经常向丘处机求教养生之道。

在成吉思汗身边呆了一年之后,丘处机自北印度回归中原。虽然当时战事频仍,成吉思汗还是派出骑兵五千,予以护送。为了表达对丘处机的尊崇,成吉思汗赐丘处机虎符玺书(在帝王的习惯上,这等于封王封侯),号神仙,封大宗师,让他“掌管天下所有的出家人”。在《射雕英雄传》里,丘处机的武功虽难盖世,但在历史上,他却用自己的智慧,征服天下的成吉思汗。蒙古兵入主中原之后,丘处机到燕京修道,今天故宫中的长春宫,据说就曾是他修道之处,而现在北京乃至全国最重要的道观之一——白云观,就是他亲手创立的。凭着虎符玺书,丘处机师徒挽救了大批中原人,“由是为人奴者,得复为良。与濒死而得更生者,毋虑二三万人。中州人至今称道至之”(引自《元史》)。到忽必烈统一中国的时候,继丘处机执掌全真教的弟子尹志平,还凭借丘处机留下的虎符玺书,庇护了很多人的生命财产。

当国难当头之时,一个新兴的道教宗派挺身而出,承担了存续文脉的工作,并尽己所能保护百姓,这种贡献,只能用功德无量来形容。此外,有人认为,丘处机的弟子李志常写的《长春真人西游记》一书,为后来吴承恩的《西游记》提供了素材。王重阳死后,全真七子在北方广泛传统全真教,并且各立支派,即:马钰遇仙派、丘处机龙门派、谭处端南无派、刘处玄随山派、郝大道华山派、王处一全真派、孙不二清静派。这其中,又以邱处机及其龙门派影响最大。

标签: 王重阳全真七子

更多文章

  • 托尔布欣元帅:解放者和终结者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苏联,二战,解放

    费多尔·伊万诺维奇·托尔布欣Фёхин(1894.6.16—1949.10.17),参谋出身的苏联统帅,胜利勋章获得者,二战时南方面军,乌克兰第4,第3方面军司令,他收复了克里米亚,和马利诺夫斯基一起在雅西战役完胜德国南乌克兰集团军群,从而成为战时第七个晋升的苏联元帅(1944),他还是保加利亚,南

  • 三国最大赢家竟是司马懿!狼子野心完爆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司马懿,曹操,三国

    司马懿三国时期魏国大臣,也是政治家、军事家,出身将相世家,高祖司马钧,汉安帝时为征西将军;曾祖司马量为豫章太守;祖父司马俊为颍川太守;父司马防为京兆尹。正如司马懿之孙司马炎称:“本诸生家,传礼来久。”司马氏为当地世家大族;司马防性格方正,家学严谨,育有八子,当时号称“司马八达”。 三国最成功的玩家—

  • 盘点水浒传十大最佳情侣:林冲与林娘子最般配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水浒传,情侣,林冲

    一部《水浒传》,值得回味的地方有很多,单就场景而言,有着不逊于金庸小说刀光剑影的酣畅打斗,有着不次于《三国演义》恢宏气势的军团作战,也有着不亚于琼瑶小说温情脉脉的儿女情长。只可惜由于施公对于女性的一些偏见,《水浒传》中的情侣善始善终者少,凄惨结局者多。扼腕叹息之余,只能排出小编心目中的水浒十大最佳情

  • 三国十大文武全才:三国时有哪些文武双全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武全才,三国

    三国历史上文武全才的十大牛人:《三国志》中有十大文臣之排名,也有十大武将之座次却没文武全才的,感觉有些遗憾所以写此文,望各位爱好历史的朋友品评(不含君主):一、张辽三国魏名将,随曹军征讨,战功累累。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曾从属丁原、董卓、

  • 朱元璋为何能一统天下:元朝统治者忙于窝里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一统天下,元朝,窝里斗

    导读:元朝之后,就是朱元璋建立的大明朝,元朝是朱元璋推翻的,似乎元朝军队也主要是朱元璋灭掉的。然而,笔者在查阅史料时却惊奇地发现,在元末的各路起义军里,朱元璋所部是消灭元朝军队最少的一支。那么,灭元军最少的朱元璋为何能最终一统天下?朱元璋是如何以较小的代价登上开国皇帝宝座的?在那个群雄并起的年代,有

  • 影响忽必烈的三个汉人是谁?元朝统一的重要功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忽必烈,元朝

    成吉思汗虽然横扫欧亚大陆,却没有灭掉宋朝一统天下。之后窝阔台汗、贵由汗、蒙哥汗等虽然屡屡发起对宋朝的骚扰和攻击,但都没有灭掉宋朝统一中国,而忽必烈做到了,建立起统一的元朝。比起他的前辈,忽必烈在思想、策略、用人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他重用汉族儒生,改革蒙古旧制,采取比较进步的政策。他这种思想的形成,与

  • 千年谜团:三国关羽和张飞的功夫是哪里学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关羽,张飞,三国

    《三国演义》是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其中的不少情节写得十分精彩,让人手不释卷,叹为观止。但是《三国演义》中也有许多莫名其妙的地方,而最让人不解的是那些超一流武将从一登场就有超一流的盖世武功,至于这些武功是怎么来的,罗贯中老先生总是惜墨如金,不肯透漏半点的来历,不像金庸笔下的人物,身怀的盖世武功都是一天天

  • 胡雪岩到底有多少个女人?光休掉的就有百余个!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胡雪岩,女人

    这一篇,我们聊点有意思的话题:胡雪岩和他妻子、小妾们的那些事。胡雪岩这一生中,他到底有多少个女人?说实话,估计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古语云:食色,性也。一代富商、红顶商人胡雪岩,他不但在商场上叱咤风云,在政坛上春风得意,在情场上,他更是个风流成性的寻花老手。按照他自己的话说:“一不做官,二不图名,但只为

  • 常山赵子龙:三国史上蜀汉忠诚境界最高的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赵云,三国,蜀国,名将

    导读:这位蜀汉名将,在中国他的名字家喻户晓,在外国据说是女性总统年轻时怦然心动的英雄偶像;他虽然与刘备不是亲如兄弟,对刘备的耿耿忠心却一点不比关羽、张飞逊色。他,就是蜀汉著名的虎将赵云。那么在确凿的历史记载之中,赵云究竟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他对刘备的耿耿忠心,有哪些突出的表现?从人性的角度来看,这些

  • 武圣关羽为何留下骄傲自大的恶名?替刘备背黑锅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关羽,恶名,刘备,黑锅

    导读:关羽骄傲自满、目中无人,源自陈寿的评价:“关羽刚而自矜。”之所以说关羽“刚而自矜”,主要依据有两件事:一是要入川与马超比武;二是受封官职时声称不与黄忠为伍。要入川与马超比武,发生在刘备取得成都之后。在攻取成都的战役中,马超不负众望,兵不血刃地拿下了成都,为刘备立下大功一件。由此,他逐渐居功自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