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纪晓岚曾自办家庭农场提倡“务农光荣”!

揭秘:纪晓岚曾自办家庭农场提倡“务农光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127 更新时间:2024/1/22 6:42:17

修身养性

吾特购粮田百亩,雇工种植,欲使尔等随时学稼,将来得为安分农民,便是之肖子。纪氏之鬼,永不馁矣!尔等勿谓春耕夏苗、胼(pian,老茧)手胝(zhi,老茧)足,乃属贱大夫之事,可知农居四民之首,士为四民之末。农夫披星月,竭全力以养天下之人,世无农夫,人皆饿死,乌可贱视之乎?戒之戒之!

中国的传统教育可分为奋发教育退路教育。奋发教育在科举时代具体而言就是应试励志教育,凭借考试成绩,挤入士的行列,参与国家的管理和民族化的传递。

网络配图

而退路教育具体而言,就是农耕教育。自身在庙堂做官,但家里还要备着几亩薄田,作为退身而出时的生存资本,因此辞职的时候底气很足。不为三斗米折腰,因为家里还有三斗米。

所以说,农耕不止是一种生产状态,也是一种生存战略防备状态,中国历代的士人都会在内心深处保留一种农夫心态,甚至存留一些农耕技巧。在江海翻腾的仕途,一个“农”字,让不少人有温暖感和归属感。

铁齿铜牙的纪晓岚也免不了有这种以农为退路的心理。别看他家书里写得像模像样地要勤俭节约,要谨慎谦虚,可这位才子在风流奢侈方面半点也不含糊,乾隆皇帝长时间不肯放纪晓岚去地方负责科举的监考工作,就是担心他在外面招蜂引蝶,败坏斯文形象。

纪晓岚生活也不清淡,他在饮食上是纯粹的肉食动物,不吃米面,只吃肉,非肉不饱,这种人可别指望他过粗茶淡饭的农耕生活。

然而,为什么在他老人家的《训诸子书》里反复强调子孙要尊重农民,重视农业呢?为了给后代做示范,他还特意购买了一百亩农田,创办家庭农场,还雇佣农业种植专家,教孩子们如耕种土地,栽培庄稼,要子孙们做安分守己的农夫。一句话点中关键:“纪氏之鬼,永不馁矣!”

纪老师是喜欢讲鬼的,一部《阅微草堂笔记》是他的成名作,可以和《聊斋志异》媲美。纪老师不仅口中讲鬼,而且心中也有“鬼”,这封信中的“鬼”则是指纪家的先人,祖宗,也包括百年后的纪晓岚自己,纪晓岚心目中时时装着祖宗。中国人重祭祀,重祖先,而祖先的存在是靠后人来彰显的,家族兴旺的标志之一就是祖先们不寂寞,年年都有子孙祭祀,绵延不绝。在《阅微草堂笔记》里,纪晓岚就对祭祀祖先的事情进行过长篇大论。

网络配图

纪晓岚提倡务农光荣

纪晓岚是个很有家族存亡危机感的读书人,他很怕纪家的祖先因为子孙的凋零而挨饿,而没有人祭祀,所谓“馁”,就是祖先没有香火,挨饿。保持一个家族子孙绵延,最重要的不是荣华富贵的持续性,而是安全生存的持续性,在封建社会,安全生存的持续性就在于一个“农”字。

纪老师的担心不是没有理由的,尤其是在乾隆爷手下当差,一个不留神,满门抄家抄斩的几率也不是太低。

因此,出于安全考量,纪晓岚不仅办家庭农场,让子孙学会最基本的生存手段,而且纪晓岚还树立了务农光荣的概念,他告诫子孙:你们不要以为耕种插秧,手脚生老茧的活是下贱人干的活,其实在士农工商四个人群排行榜中,农民居首,农民兄弟们披星戴月辛勤耕作以养活全天下人,没有他们,大家都饿死了,我们有什么资格鄙视他们呢?

网络配图

纪老师可能考虑到,将来子孙们免不了有人回家种地,在放下身段之前,首先要在心理上放下身段,端正对农业从业者的看法,只有这样,将来才不会有生存手段上的障碍。撇开对祖宗的迷信不说,以农为退路的做法,在市场经济社会恐怕不太现实,但是,每一个人不管混得如何风光富贵,也要掌握基本的生存手段,并保持对农业的敬意,这应该是我们从纪晓岚家书中学到的。

标签: 纪晓岚

更多文章

  • 各朝皇帝的那些事:皇帝为什么喜欢吃窝边草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窝边草

    喜欢历史的都知道有个说法叫"臭汉、脏唐、宋埋汰、元迷糊、明邋遢、清鼻涕"几乎概括了中国大部分历史,但是都是帝王史,一字记之曰:乱。其实秦以前帝王家故事也很乱的,皇帝有不可遏止的权利,自然就有不可遏制的欲望。秦始皇的老奶奶芈月同学的光辉一生刚在电视台展现完,其实她很乱的,老公死了,嫁给敌人还和其玩生猴

  • 揭秘历史上皇帝最梦寐以求的死法是哪几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皇帝

    三千多年的文明史,出了几百位帝王,大多帝王是短命鬼,不谈丰功伟绩,有些短命的帝王只图自己行乐,不在乎什么家国百姓,一切只是满足欲望,自己是私欲。女人则是每个帝王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尤其是那些绝色美女,更是令皇帝忘乎所以的肆意妄为,在王朝的后宫,多则藏着数千美女,少则数百,总之是多多益善。在这些早死的帝

  • 顺治皇帝最讨厌一个女人 原因竟是大手大脚花钱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顺治

    在顺治朝,发生了一件大事,震惊了朝野,那就是著名的“顺治废后”事件。顺治帝的婚姻,是从他亲政后开始的。他的皇后是博尔济吉特氏,孝庄文皇后的亲侄女,也是顺治帝的亲表妹。按说,这样一桩亲上加亲的婚事,顺治帝怎么会不满意呢?经过查阅史料,我们发现了其中的秘密。原来,顺治帝的这个皇后有很多致命的弱点:网络配

  • 清朝第一大贪官和珅居然是反贪积累财产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贪官和珅

    和珅,1750年出生在福建副都统常保的家中,清朝乾隆年间人士。和珅尚且年幼时,母亲和父亲就先后去世了,这为他的家庭笼罩了巨大的阴影。后来也是在别人的帮助、保护下,和珅跟他的弟弟和琳才没有被赶出家门。和珅后来考上咸安宫,因精通四种语言,熟读四书五经而得到了老师的喜爱。之后,和珅决定踏上仕途,他经历过失

  • 明初巨富沈万三:是如何摇身变为天下首富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沈万三

    元末明初,江南出了一个天下巨富,此人便是沈万三。沈万三的发迹极富有传奇色彩,从一个普通的自耕农,在元末明初迅速成为江南乃至于天下首富,拥有亿万家财。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沈万三助筑都城,朱元璋为此封了他两个儿子为官。沈万三在南京还建造了“廊庑”一千六百五十四楹,酒楼四座,并建有宽敞舒适的住宅。更具有

  • 解密:崇祯皇帝这么勤政为什么明朝还会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崇祯

    崇祯11年修宛平城时,工部、顺天府、河道御史等最初估算的工料银是三十二万两。崇祯帝让太监武俊核算,仅需十四万九千五百两;竣工后实际仅费十二万五千多两,节余两万三千多两归库收讫。网络配图结果武俊遭政敌弹劾说偷工减料、从中渔利。崇祯震怒,将其入狱革职查办崇祯为表示节省和虔诚,每月跟皇后吃十次素,又嫌素斋

  • 武则天因这人一句话 竟然把江山还给了李家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这个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而武则天本身就具有非凡的才干,在位期间,任用狄仁杰、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名臣,大唐在武则天的治下,政治稳定,文化复兴,百姓富裕。而这其中最为著名的大臣当属狄仁杰狄公,大家都看过狄仁杰电视剧与电影,里面的狄仁杰断案如神,做人做事非常老练圆滑。据记载,狄仁杰

  • 不以成败论英雄 刘备伐吴并不是意气之争!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备,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的失败,是人们常常贬低刘备军事才能一个例子。从战略上来讲,该不该打吴国。夺荆州呢?仗打败了,都说不该打,我认为这是马后炮。刘备要完成他的大业,必须拥有荆州,没有了荆州,蜀国北面有秦岭,无法大规模北伐。因为蜀国是易守难攻,所以先吞吴,再灭魏。是合理的。蜀在吴的上游,粮草辎重水运十分方便。占了地

  • 刚出生就被关进大牢 本应被杀最后成了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病已

    按照常理来说,如果皇帝是来自于民间,那么除非是经历了改朝换代,比如我们众所周知的汉高祖刘邦,又或者是明太祖朱元璋。可是既不是通过改朝换代,也不是通过造反起义,就讲那至高无上的皇位传给了民间的人,这可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空前绝后的奇闻。一名被钦定的死囚,按照古代的律法来说,基本没有翻身的希望了。哪怕只

  • 赵云到底是一个“保镖” 还是一个军事统帅?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赵云

    在三国历史上,赵云可谓是争议比较多的武将。一方面,喜欢赵云的人极力神化赵云的勇武,将其个人形象无限拔高。另一方面,在部分人心目中,赵云只不过是一个“保镖”,和关羽、张飞等人比起来,那真的是地位和能力都差了几条街。其中,就赵云领兵作战的能力,就存在着非黑即白的争议。那么,赵云到底是一个“保镖”,还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