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精神太监”纪晓岚:大才子缘何成了纵欲狂

“精神太监”纪晓岚:大才子缘何成了纵欲狂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037 更新时间:2024/1/3 23:26:20

整个有清一代,纪晓岚可以算是化方面屈指可数的几位代表性人物之一。总括他的一生,除了在仕途方面很有些得意,在满清朝初期特别是“崇满抑汉”的大背景下,一直做到了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的高位之外,在文化方面他最大的成就就是在乾隆皇帝的直接授命下,主持编纂了清政府最具有想象力的“形象工程”——《四库全书》,并著有一部以谈鬼怪故事为主的《阅微草堂笔记》。

当然,以上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家未必熟知的则是纪晓岚超乎寻常人的“纵欲”。

具体而言,纪晓岚的“纵欲”主要表现在“食”和“色”两个方面。就“食”的一面说,他的癖好是只吃猪肉,不吃米、面,而且饭量奇佳,动辄每顿吃掉十数盘猪肉。而相对于“食”的一面,纪晓岚在“色”方面的表现,则更是令人瞠目结舌,以至于不免使今人怀疑他老先生是不是染上了“性欲亢进”的病。

关于纪晓岚在这两个方面的特异之处,清人的一些野史笔记中多有记载。这里不妨随手援引几条,以为参证。

网络配图

小横香室主人在《清朝野史大观》卷三中说:“公平生不食谷面或偶尔食之,米则未曾上口也。饭时只猪肉十盘,熬茶一壶耳。”

采蘅子的《虫鸣漫录》卷二说:“纪文达公自言乃野怪转身,以肉为饭,无粒米入口,日御数女。五鼓如朝一次,归寓一次,午间一次,薄暮一次,临卧一次。为每日不可缺者。此外,乘兴而幸者,亦往往而有。”

昭鎗在《啸亭杂录》卷十中也说:“(公)今年已八十,犹好色不衰,日食肉数十斤,终日不啖一谷,真奇人也。”

孙静庵《栖霞阁野乘》一书讲述了一个关于纪晓岚好色的精彩故事:“河间纪文达公,为一代巨儒。幼时能于夜中见物,盖其禀赋有独绝常人者。一日不御女,则肤欲裂,筋欲抽。尝以编辑《四库全书》,值宿内庭,数日未御女,两睛暴赤,颧红如火。纯庙偶见之,大惊,询问何疾,公以实对。上大笑,遂命宫女二名伴宿。编辑既竟,返宅休沐,上即以二宫女赐之。文达欣然,辄以此夸人,谓为‘奉旨纳妾’云。”

堂堂的一代文宗,竟然好色到了近似于“色情狂”的病态程度,甚至在堂堂的乾隆皇帝面前也丝毫不加掩饰,这一现象到底是一种单纯的生理现象,还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现象?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似有进一步解析的必要。

在这个问题上,我以为前人的野史笔记都将其归之于一种单纯的生理现象,说他是“奇人”,具有这个方面的特异功能,云云,都是一些被表面现象所蒙蔽了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泛泛之谈。我个人倾向于认为,作为一位才情冠绝一时的大知识分子,纪晓岚的“好肉”与“好色”,不只是一种纯粹的个人生理现象,而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现象。因此,必须到纪晓岚精神世界的深处寻找原因,才能够切中肯綮,找到这种现象的最合理的解释。

首先,我以为有必要从纪晓岚在文化学术方面所取得的几项成就的“含金量”说起。

网络配图

如前所述,纪晓岚为世人所瞩目的文化成就主要有两项:一是奉旨主持编纂了《四库全书》;二是在晚年写了一部“追录旧闻,姑以消遣岁月”的随笔杂记《阅微草堂笔记》。

关于《四库全书》,“五四”以后的鲁迅、唐弢等人曾将其评价为一部阉割中国古文化的集大成之作。实际上,在学术界尤其是国外的汉学界,持此类观点的多有人在。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在其名著《美国与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中,就一针见血地指出——

通过这项庞大工程,清廷实际上进行了一次文字清查(文学上的“宗教裁判”)工作,其目的之一是取缔一切非议外来统治者的著作。编纂人在搜求珍本和全整文本以编入这一大文库时,也就能够查出那些应予取缔或销毁的一切异端著作。他们出善价收集珍本,甚至挨家挨户搜寻。该禁的图书是研究军事或边务的著作以及有反夷狄之说的评议,还有就是那些颂扬明朝的作品。……正如L.

C. 古德里奇所论证的,这是最大规模的思想统治。

无独有偶。哈佛大学著名的中国史教授史景迁在他的《追寻现代中国》(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一书中,提及这部堪称浩瀚的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工程时,在充分肯定了它取得了“中国目录编纂的伟大成就”的同时,也鲜明地指出——

编纂《四库全书》还具有检视文献的目的,借此搜查私人藏书,并严惩那些收藏有轻视满人内容的书籍的人。这类书,以及包含有害于中国国防的地理和游记类书籍也被销毁。这些毁书行动之彻底,使得我们知道的被乾隆的文化顾问纳入禁毁之列的两千多种图书从此销声匿迹。

别人暂且不管,反正我个人对于上述学者的这些“诛心之论”,是心有戚戚的。故此,纪晓岚秉承皇帝的谕旨所从事的这项事业,你当然可以说它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但也完全可以说它是“阉割”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项“缺德工程”。

网络配图

至于《阅微草堂笔记》,虽然皇皇24卷,但是仔细阅读过它的人都会发现,这部明显受了蒲松龄《聊斋志异》影响的笔记体杂记,除了语言精美典雅、行文亦庄亦谐、故事引人入胜等几个优点外,倘就其内容和思想性而言,则无非是借一些道听途说的神鬼妖狐的小故事,重弹“因果报应”的老调子,很少有震聋发聩的独到而新颖的观点和见解,因此,未免就失之于贫乏和单薄。

尤为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纪晓岚本人对这部消遣之作,也并不看重,他曾经这样评价自己的《阅微草堂笔记》:“平生心力坐消磨,纸上云烟过眼多。拟筑书仓今老矣,只应说鬼似东坡。前因后果验无差,琐记搜罗鬼一车,传语洛闽门弟子,稗官原不入儒家。”

更多文章

  • 曹操南征荆州:虽然在赤壁打了败仗却已达成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曹操南征荆州

    曹操南征荆州占的是刘表领地,但最受伤的人却是旁观者刘备,此役让刘备失去了徐庶。同时,曹操还得到了荆州的大部分文武俊杰,如刘先、文聘、韩嵩、邓义等人。这样就使得刘备的元气大伤,而这也是刘备后来人才库严重不足的重要原因。有人认为曹操南征刘表是其战略错误,因此才造成天下三分的局面,破坏了曹操统一全国的大略

  • 乾隆眼中雍正帝:一辈子在忙帝位 是失败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乾隆眼中雍正帝

    清乾隆五十五年,庚戌年,公元1790年,天下大定,万物生长,风轻云淡。这时的大清朝,相当和谐。乾隆皇帝画像来看看当时的社会发展程度。外患,只剩尼泊尔战争这类疥癣之疾,不成气候。辖内,国库充盈,家家有余粮,顿顿可吃大米白面;汉、满、蒙、回、藏民族大团结,农民也懒得起义。出口方面,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

  • 解密关羽之死:无法正视对手孙权成为失败主因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关羽之死

    关羽最看不起的人是孙权,到头来却恰恰死在孙权刀下。孙权不怕关羽,孙权的部下吕蒙更不怕关羽,他们只是敬重他,却不觉得他有什么了不起……义薄云天、勇冠三军的关羽当然算得上是盖世英雄,但在人才济济的三国时代,其他人也未必就是狗熊。尤其三国领军人物曹操、刘备、孙权,可谓人杰中的人杰,但关羽敬刘备,礼曹操,却

  • 乾隆一生三段恋情:曾爱上父亲的妃子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乾隆一生三段恋情

    乾隆一生,三次坠入爱河。第一次是爱上了父亲雍正的妃子马佳。这是一次乱伦,皇后私下召见了妃子,以白绫赐其自缢了事。第二次是“回族香妃”,乾隆被自己俘获的西域女子的不屈、坚贞和美丽倾倒,执意要娶回宫中,结果又被太后阻止,香妃也被赐死。“最后,乾隆60岁时爱上了和珅,在乾隆看来,他就是马佳再生,并把他当成

  • 王莽作秀登高位:表面表演孝道背后下手整治政敌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莽

    核心提示:作秀是个时髦的词儿,但作秀的行为并非现代才有。古往今来,历朝历代,作秀的事情屡见不鲜。其中,最强悍的作秀大师,莫过于在西汉、东汉之交,建立了所谓新朝的王莽。网络配图作秀是个时髦的词儿,但作秀的行为并非现代才有。古往今来,历朝历代,作秀的事情屡见不鲜。其中,最强悍的作秀大师,莫过于在西汉、东

  • 中国历史上最低俗的圣旨出自哪位皇帝手笔?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献忠

    核心提示:张献忠部将刘进忠驻兵四川遂宁,屡次想进攻清兵占据的汉中。张献忠告诫其不要轻易发兵,刘进忠不以为然,执意出兵,导致大败。张献忠闻讯大怒,下圣旨责备之,只见使者高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咱老子叫你不要往汉中去,你强要往汉中去,如今果然折了许多兵马。驴球子,入你妈妈的毛!’钦哉。”这真是

  • 揭秘清朝皇帝新年赐福中如何求财运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康熙,乾隆

    清代,庆祝活动最多的节日莫过于新年前后,而民间贴福的风俗习惯,就是与清代皇帝在新年时赐福字的惯例息息相关。其实,民间贴福的习俗源自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西周取代殷商之后,姜太公持榜封神之时,各路神仙都已经封神就毕,但是,姜太公的那位十分恶性的夫人也来讨要神位,太公无奈之下,只得封他的夫人为“穷神”,

  • 最神气的老丈人:给三个皇帝当岳父的风云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独孤信

    核心提示:独孤信牛就牛在他给他的三个女儿挑了三个好女婿,最后三个女儿都被尊为皇后,而且是三个不同朝代的皇后。皇帝的老丈人已是别人无法比的,“三朝国丈”更是绝无仅有,堪称史上最牛的“老丈人”了。网络配图老丈人是对妻父的称呼,又叫泰山、岳父。老丈人也不是哪个男人都有机会当的,你需要符合两个条件:有女儿,

  • 三国时期十大神秘人物:徐庶终身不献一策?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徐庶

    导读:三国时期出现了很多有勇有谋的人才将领,有些从出生到死亡都有记载,而有些却是寥寥几笔不知所踪。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盘点一下三国时期十大神秘人物,看看都有谁上榜吧。网络配图第十名:孔伷讨董卓之前没有任何的文字,盟军解散之后就没有去向了,他是一个豫州刺史,曹操后来让刘备接管豫州,接管的时候却没有关于

  • 盘点古代两大著名“妻管严”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隋文帝

    中国古代的皇帝们虽系“九五之尊”,却也有不少“惧内”的,套用现代的俗语就是“妻管严”。而其中最著名的两大“妻管严”皇帝,当数隋文帝杨坚与唐中宗李显。隋文帝杨坚是开创“开皇之治”的一代明君,又是一个著名的怕老婆皇帝。据《隋书》、《资治通鉴》记载,隋朝宫中将杨坚与独孤皇后并称为“二圣”,主要指杨坚在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