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大清朝入主中原立下汗马功劳的五大降臣

为大清朝入主中原立下汗马功劳的五大降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624 更新时间:2024/1/19 0:06:24

1644年,崇祯帝自缢于北京煤山,明朝作为统一国家的历史就此终结。随后,满清军队击败大顺军并入主中原。在清朝挥师入关进而一统天下的过程中,少不了汉人的协助,其中有很多都是原本的明朝大臣。为清朝打天下出力最多的五个明朝降臣。

1、范文程

范文程(1597年—1666年),字宪斗,号辉岳,辽东沈阳人。范家祖上几代都曾做过明朝官员,范文程的曾祖父曾任明朝兵部尚书,祖父则出任过明朝沈阳卫指挥同知。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后金八旗军攻下抚顺,范文程与兄范文寀主动求见努尔哈赤,从此追随清朝,成为清朝开国功臣之一。范文程官至太傅兼太子太师,曾事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清圣祖四代帝王,是清初一代重臣,清朝开国时的规制大多出自其手,更被视为文臣之首。

网络配图

清军攻占北京之后,多尔衮面临一个异常复杂的政治局面。明朝的京师,在短短的43天里,先后被李自成和清军夺取。明朝的忠臣遗老、投降李自成的官吏、未来得及撤走的起义军、饱受战祸的黎民百姓,几百万人混杂在北京。如何收拾这个残局?多尔衮听从了范文程的建议,下达了“勿杀无辜,勿掠财物,勿焚庐舍”的命令。一时间初步稳定了民心,使众人无不悦服。同时郑重宣布“本朝定鼎燕京,天下罹难军民,皆吾赤子”,以安定民心。奏请为明崇祯帝发丧也是他的主意。康熙五年(1666年),范文程去世,终年70岁。康熙亲撰祭文,赐葬于怀柔县之红螺山。康熙皇帝亲笔书写“元辅高风”四个字,作为对他的最高评价。

2、洪承畴

洪承畴(1593年—1665年),字彦演,号亨九,福建泉州南安英都人。1616年(万历四十四年)中进士,累官至陕西布政使参政,崇祯时官至兵部尚书、蓟辽总督,松锦之战战败后被清朝俘虏,后投降成为清朝汉人大学士。1644年(顺治元年)四月,随清军入关。抵京后以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衔,列内院佐理机务。洪承畴宣导儒家学术,针对顺治皇帝不崇信孔孟,提出意见,为满汉的合流打下基础。洪承畴也建议清廷采纳许多明朝的典章制度,献计甚多,大多被清廷信纳,加以推行,完善清王朝的国家机器。1653年(顺治十年)受命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处,总督军务兼理粮饷。1665年(康熙四年)二月十八日,洪承畴卒于都门私邸,享年七十三岁,康熙恩赐祭奠如制、谥文襄公。

网络配图

3、吴三桂

吴三桂(1612年-1678年),字长伯,,明朝辽东人,祖籍江南高邮(今江苏高邮),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崇祯皇帝登基,开武科取士,吴三桂夺得武科举人。不久,吴三桂又以父荫为都督指挥。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崇祯十七年(1644年)降清,在山海关大战中大败李自成,封平西王。顺治十六年(1649年),吴三桂镇守云南,引兵入缅甸,迫缅甸王交出南明永历帝。

康熙元年(1662年),吴三桂杀南明永历帝于昆明。同年,晋封为平西亲王,与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广东平南王尚可喜并称三藩。康熙十二年(1673年),朝廷下令撤藩。吴三桂举兵造反,自称周王、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动员大军北上,史称“三藩之乱”。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今衡阳市)登基为大周皇帝,国号大周,建都衡阳。建元昭武,同年秋在衡阳病逝。追谥为开天达道同仁极运通文神武高皇帝。

4、孙之獬

孙之獬(xiè,1591—1647),,山东省淄川县人。天二年(1622年)中进士,选为庶吉士,继为翰林院检讨。天启七年(1627年)充顺天乡试正考宫。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魏忠贤倒台后,明崇祯帝下令毁掉由阉党编写的以排斥、诛杀异己为目的的《三朝要典》,孙之獬曾抱着《三朝要典》到太庙痛哭,为士林所不齿,被革职为民。清入关后,召他入京,授官礼部右侍郎。英亲王阿济格定九江后,副都统佟岱留守,他自请前往招抚,遂命以兵部尚书衔招抚江西。

前脑剃光,后脑留辫,本是流行于满族的习俗。为使汉人臣服,清朝统治者将其强加于汉族。最早奏请对汉族剃发的,就是身为汉人的明朝降臣孙之獬。后以“久任无功,市恩沽誉”,被革职为民。以谢迁为首的抗清农民武装攻破淄川,他和全家7人被杀。

网络配图

5、祖大寿

祖大寿(?—1656年),字复宇,明末清初辽东宁远(今辽宁兴城)人,吴三桂的舅舅。祖大寿的父亲祖承训,是明朝万历年间镇守宁远的援剿总兵官祖仁的次子。随辽东总兵官、宁远伯李成梁东征西伐,因抵御蒙古骑兵作战有功,不断得到提拔,出任辽东副总兵。祖大寿于1620年(泰昌元年)为官,授职靖东营游击,曾被经略熊廷弼上奏表彰。1621年(天启元年)为广宁(辽宁北镇)巡抚王化贞部属,任职中军游击。1628年(明崇祯元年),祖大寿因守宁远获得“宁远大捷”而升为前锋总兵官,被派驻守锦州。

祖大寿后来随袁崇焕入关保卫京师。崇祯由于种种原因将袁崇焕下狱。祖大寿怕受到牵连,毁山海关逃出。崇祯命袁崇焕写信招抚,祖大寿才返回明朝。1631年(崇祯四年),大凌河之战,祖大寿粮尽援绝,于是诈降,后逃往锦州城对抗清军。清廷屡次招降不从。1641年(崇祯十四年)农历三月开始的松锦大战中,因援军洪承畴兵败,锦州解困彻底无望,于是祖大寿率部降清。后随清军入关,1656年(顺治十三年)病故于北京。

标签: 清朝降臣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一家的奇葩姓名 侧看其贫寒出身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一家的奇葩姓名

    朱元璋不仅长得丑,对于子孙后代取的名字也是奇葩无比。这不是黑朱元璋,只是遇见的奇葩多了,就自然的想到朱元璋。朱元璋时代的官员都很穷,不仅穷而且对于官员的律法都很严格。基于自己是微寒出身,对很多贪官污吏都痛恨不已。从名字看朱元璋的贫寒网络配图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有多贫寒?看看他家人的名字就知道。明朝

  • 三国演义里射箭最厉害的竟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射箭,三国演义

    箭是六艺之一,因此那时候的文人估计都会,武将更需要“弓马娴熟”。三国演义中表现过高明弓术的有如下人物:网络配图1、吕布。辕门射戟。2、太史慈。城门射手。3、赵云。江上射帆索。4、黄忠。射关羽帽子。5、曹休、曹洪、文聘、夏侯渊、张郃、徐晃。射箭比赛,前五人射箭垛,徐晃是射的柳条。下面我就来“客观”的分

  • 慈禧和光绪两宫回銮的场景是怎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慈禧和光绪

    慈禧与光绪的关系我们在熟悉不过了,光绪是慈禧的傀儡皇帝,但他们在一起的时候还是让人震惊,近日,有专家曝出了当年慈禧与光绪两宫回銮的场景,蒋介石积极准备为其摆驾,太气派了,下面小编带你看。清光绪27年,1901年10月6日,慈禧老佛爷和光绪皇帝两宫准备起程回銮,返京之程是漫长的,从西安出发,走了整整3

  • 揭秘历史上的白起为什么要坑杀40万降军?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白起

    白起为什么坑杀40万降军,历史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白起被冠以杀神的名号,光长平之战,就坑杀了40万赵军。但是白起为什么要坑杀这么多的士兵呢?历史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网络配图这位”杀神“因为长平之战坑杀40万降卒,在历史上留下了血色浓重的一笔。40万不是一个小数目,何况是冷兵器战争时代,下面请随小

  • 揭秘上古野史:周王室曾穷得连先王都葬不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周王室

    话说周王室国祚百载,也是富有四海,但曾有段时间闹经济危机连先王崩逝,体面下葬的钱都没有,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一起来看看吧。网络配图这个皇帝就是东周第七代君主周顷王姬壬臣,周襄王的儿子,在位五年没什么政绩,却在父亲死后闹了个很大的笑话,让人们把周王室狠狠地鄙视了一次。闹这个笑话的原因很简单:没钱。公元

  • 他是三国五虎 打得曹操狼狈而逃致全家200人遇害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曹操

    核心提示:马超在凉州的失利迫使其退走汉中,投奔到张鲁门下。在汉中,马超过上了寄人篱下的日子,马超之志无法得以伸展。网络配图一马超之父马腾是凉州的地方军阀,这样,马超子承父业,当了凉州的军阀。在凉州期间,马超实力强盛,是他在政治上最得意的时候。首先,马超身上有羌胡血统,得到了凉州地区羌胡少数民族的支持

  • 吕布比赵云强的 不仅是战斗力还有霸业雄心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吕布,赵云

    核心提示:赵云在历史上只有光辉的一抹,那一抹的光辉是那样的刺眼,那一抹在历史上是那样的浓重,七进七出长坂坡,一身是胆赵子龙。网络配图一吕布与赵云在那个风起云涌、充满杀戮、尔虞我诈的三国世界里从没有相遇过,他们的相遇与PK只能出现在电子游戏三国风云、三国志里,不知是时代的悲哀,还是后人愚蠢的可笑。二三

  • 刘备拒还荆州鲁肃为何不敢翻脸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备

    核心提示:诸葛亮说出了刘备内心的痛苦,再加上刘备哭得凄惨,果真打动了鲁肃的心,答应孔明回去劝吴侯归还荆州之事再容几日。网络配图一《三国演义》中刘备借荆州的故事,恐怕是历史上最大的一场“借贷纠纷”。孙刘结盟共同抗曹,赤壁之战后,刘备去“借荆州”,请求孙权把南郡、江夏郡划归自己管辖。于是孙权借给了盟友刘

  • 曹操刘备孙坚联手都打不赢他 什么“人物”这么凶狠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操,刘备,孙坚

    核心提示:当时北方最有名望的大士族袁绍挥臂长啸,招集了包括曹操、刘备、孙坚等重要人士在内的全神州十八路诸侯会盟,配合伐罪董贼。网络配图一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二月,阳城正在乡社集会,就是俗称的赶集,里面有提篮的,挑担的,卖菜的,卖胭脂花粉的,老百姓熙熙攘攘,好一番和乐景象。二然后董卓部属的野

  • 战国第一人 攻入函谷关逼迫强秦割地求和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匡章

    匡章作为齐国的高级将领,虽然也曾功名显赫,但是却不被大家所熟知。匡章,又称章子、匡子,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齐国将领。初游于魏。齐威王末年为齐将,曾率军打退秦国的进攻。同时也是一位争议非常大的人物,举国之人皆指责其为逆子,庄子说:孔子不见母,匡子不见父。这里的匡子就是匡章。网络配图《战国策》载有齐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