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楚霸王项羽的性格特点 :自信过头而错失天下

西楚霸王项羽的性格特点 :自信过头而错失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992 更新时间:2024/2/11 9:33:05

失察:韩信的寒心

项羽不是个一般的人物,他是

“西楚霸王”,是一个军队的主帅,换句话说,他是西楚国的一把手。处于这样显赫的地位,又怀抱着称霸天下的雄心,他有一个重大的任务,就是要善于考察和决定自己手下的哪些人可堪重任。

比如韩信。韩信开始是跟着项梁的,项梁死后归了项羽,他在项羽手下干过,提过不少建议。他对自己在项羽手下那段生活很伤心。韩信攻占了齐国以后,项羽派人去游说他,劝他叛汉,要么归楚,要么中立。韩信当时很伤心地说了这么几句话:“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我韩信在项羽的手下干事,官位最高的不超过郎中,职位只是执戟;言不为项王所听,计不为项王所用。我的价值得不到体现。所以,韩信跳槽、转会了。韩信是一位军事天才。楚汉战争所有的军事将领,能称得上一流军事天才的只有两个人,就是韩信和项羽。刘邦充其量只是个二流。

网络配图

韩信向项羽提过什么建议我们今天不知道了,但是,据我们对韩信的基本判断,韩信给项羽的建议不会是毫无价值的。项羽听不进去,为什么?项羽太自信了。他只相信自己,一个侍从,向他提建议,他能放到眼里吗?项羽因此而失去了一位军事天才,而且是决定他自己命运的军事天才。这就是刚愎自用给项羽带来的第一个致命伤:失察。

失人:范增的冷遇

如果我们熟悉楚汉战争的历史的话,就会发现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刘邦手下谋士特别多,大家可以掰着指头算算,张良陈平萧何,这是一流的;二流的如郦食其之类就不说了。还有那些草根、草民。反过来看项羽,项羽手下谋士有谁?大家只知道一个,“年七十,好奇计”的范增。所以可以说,刘邦手下人才济济,项羽手下人才寥寥。且不说武将,单看文臣谋士,项羽手下基本无人。这个现象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项羽手下没有谋士,只有一个范增?这和项羽的刚愎自用太有关系了。拿我们今天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项羽这个人的主意太大,主意太大就是他的主观性太强了。他不需要谋士,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做主。我们前面讲过鸿门宴,决定第二天消灭刘邦的是谁?项羽。决定撤销第二天军事行动的是谁?项羽。他和谁商量过?没有。他召集过会议吗?没有。他和他最信任的范增商量过吗?还是没有。所以项羽不要谋士。

网络配图

失态:项羽的大怒

失态就更明显了。如果我们翻翻《史记》,有关项羽的记载中用得最多的两个词是什么呢?“怒”,“大怒”。项羽一弄就是“怒”,一弄就是“大怒”。我仔细翻检了《史记》,就找不到项羽的笑。找来找去,整个《项羽本纪》记载项羽的一生,他只有一次笑。什么时候笑的呢?乌江自刎。乌江亭长划着船叫他过江,说你将来还可以东山再起啊,这个时候他仰天大笑,一笑之后,就自杀了。换句话说,在项羽的一生中间,随处可见的就是项羽大怒,项王怒,项王大怒。我们不妨作个简单列举:项羽大怒,使当阳君等击关。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项王怒,烹周苛,并杀枞公。项王怒,欲杀之。项王怒,欲一战,汉王不听。项王怒,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欲阬之。项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战。

如此多的“怒”“大怒”,大多是由于项羽的自尊受到了伤害。项羽是个极其自尊的人,一旦伤了他的自尊,马上就勃然大怒。看看我们日常生活中间那些最爱生气的人,气性大,爱大怒的人,也都是最自尊的人,在某种程度上,多多少少都是刚愎自用之人。别人做得不顺心,别人说得不顺心,马上就发火。

网络配图

项羽的幸与不幸

项羽是要打天下的,他是要用人的,为什么却如此刚愎自用呢?他为什么不能够把握自信的度,而自信得过了头?

标签: 项羽

更多文章

  • 秦始皇首开卖官先河:一个村官10万元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在中国古代,卖官鬻爵并不鲜见。追溯起来,首开卖官先河的乃秦始皇嬴政。不过,古代封建王朝连天下都是皇帝的,卖个“官儿”算啥?秦汉时期,买官卖官名气最大的当属曹操的父亲曹嵩。当时已继袭了老爸曹腾“费亭侯”封号的曹嵩,为了“侯升公”,居然用两吨半黄金买了个太尉当!东晋以后,官员多头戴乌纱帽,演变到明代,“

  • 他是朱元璋的玩伴 也是唯一走到最后的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汤和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句形容功臣下场的话用在明太祖朱元璋身上再合适不过了,猜忌刻薄的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就开始了大杀功臣,当初和他称兄道弟,生死相依的兄弟们几乎被他斩尽杀绝。网络配图仅洪武十三年(1380)发生的胡惟庸案就牵连了十年之久,在这期间李善长、陆仲亨、唐胜宗、费聚等皆被满门诛杀。之后发生的蓝

  • 为何宋江铁了心招安,与宋朝什么国策有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江

    众所周知,《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名好汉被迫落山为寇,他们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杀富济贫。如果没有宋江的招安的话,众位好汉也不会落得如此凄惨下场。有人说,宋江深受儒家愚忠思想的毒害,也有人说水泊梁山军事实力不行。总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事实上,宋江贴心招安,与宋朝的一项国策有着重要关系。网络配图一众所

  • 光绪皇帝两次扫黄内幕:为何妓女一个不留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光绪皇帝两次扫黄内幕

    从咸丰之末到光绪之初,这中间不过一二十年的时间,让八大胡同积攒了经验,积蓄了力量,网罗了人气,吸纳了势力,而羽毛渐渐丰满起来。这真是它的爆发期,像暴发户一样迅速地发达起来了。于是,八大胡同,觉得自己有了底气,有了资本,不满足于眼前的地位和态势,想要发展、扩充自己的地盘,更想把原来老北京在东西城曾经占

  • 赵云追随刘备才能也获首肯,为何不被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云

    在《三国志》中,赵云身着白袍,武力甚强,与刘备是一见如故,便投入刘备帐下,南征北战,于长坂坡万敌群中救出后主刘禅,保护刘备顺利迎取孙尚香,后来,又是他出面,拦下被孙尚香带走的阿斗。在汉水之战时,赵云更是用空营计吓退曹操追兵,刘备称他浑身是胆。当攻下益州后,赵云发挥他的敏锐政治目光,劝阻刘备收揽民心。

  • 司马迁受腐刑背后原因:他触动了汉武帝逆鳞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司马迁

    司马迁受腐刑,皆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诉了下冤。李陵为何投降?武帝要他给自己宠妃李夫人哥哥二师将军李广利做后勤运送粮草。他觉得自己的手下都是很厉害的人,不应躲在后面做这些事,跟武帝说愿意以五千士兵出击匈奴。接着便是各种战斗,最终前有追兵后无援兵,兵败,投降。武帝初以为李陵战死,后得知他投了降,自是气得要

  • 揭秘司马迁怎敢在汉武帝死前给他立传?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司马迁

    一说起《史记》,就想起司马迁;一说起司马迁,就想到他被汉武帝弄了个腐刑。于是,咱读书时,教材中还有司马迁的《报任安书》,记述司马迁受辱之后,发愤著书,写作《史记》的故事。老师总结的中心思想是,逆境中更要不服输才能成大业啊。《史记》的作者,真是司马迁吗?要说,真是的也不错。要说全是的,又有点错。司马迁

  •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死于异地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秦始皇

    在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帝制历史长河中,死于异地的皇帝并不少见,笔者就不在此列举了。说到这里,那么到底谁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死于异地的皇帝呢?其实他就是开创帝制先河,闻名世界、被后世誉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秦始皇,名嬴政,是秦庄襄王之子,秦朝的开国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网络配图公元前22

  • 他作为一代战神 为何成为了悲剧中的悲剧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章邯

    其实中国人眼中的英雄都是悲剧英雄,文有屈原,武有岳飞,忠义有关公。但作为一个悲剧中的悲剧的章邯却无论如何都算不上一个英雄,甚至评价不如一个普通人。但是历史是人写的,注入情感是必然的,在这里我只说故事,不讲事故。自古成王败寇,遵从着丛林法则的封建时代是不会怜惜任何一个悲剧的。章邯是一个悲剧人物,而且是

  • 三国中最强谋士是诸葛亮?那就小看这个人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司马徽

    一提起《三国》中的文臣谋士,大家第一反应一定是诸葛亮,并顺理成章地认为诸葛亮是三国中最厉害的奇人无疑。诸葛亮的确厉害,神机妙算,未卜先知,精通天文、地理、星相学、玄学、科学、心理学等等,为刘备建立后汉称皇立下了丰功伟绩,不仅如此,诸葛亮的人品也极为高尚,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娶丑女黄月英,体恤士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