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太后走后门做童养媳 盗子上位成为第一夫人

孙太后走后门做童养媳 盗子上位成为第一夫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990 更新时间:2024/3/14 17:28:52

1、电视剧《大明王朝1449》中,归亚蕾饰演的孙太后,女一号,贯穿始终,很有特色。

在明朝的历史上,孙太后也是一个很有特色的政治女性。

她老爸孙忠,邹平人,以太学生分配到永城县当主薄,大小算一个官,正九品,月俸五石五斗。

明成祖太子妃张氏的母亲——彭城伯夫人,是永城人。寡居的彭城伯夫人回娘家,衣锦还乡,政府接待,孙主薄全程陪同。

孙也羡慕人家不重生男重生女,灵机一动,安排“幼有美色”的女儿端茶送水,博得夫人喜欢,说如何漂亮,如何乖巧,可以给她那未来的皇帝外孙做妃子。

孙主薄绝不放过这个天下第一好事,赶紧磕头,感激涕零:只要老夫人看得上,那是卑职一家天大的恩典。

彭城伯夫人说一切包在她身上,她可是今上的亲家,太子的岳母娘。一言九鼎,小事一桩。

果然,张老太多次进宫,某次路遇亲家公皇上心花怒放,于是磕完头就说,她最近回娘家,看到主薄孙“忠有贤女”,是否可以给皇太孙做个伴。

女儿在婆家很得公公欢心,那么亲家母说话亲家公还是买账。

明成祖给永城县下旨,让他们把孙家女送入宫。

孙家女只十岁多点,明成祖让张太子妃养在东宫。

孙家女和朱瞻基都生活在东宫,算得上青梅竹马。

永乐十五年,朱瞻基大婚,明成祖给好圣孙指定济宁人胡善祥为皇太孙妃,孙家女为嫔。

注意!注意!注意!皇太孙妃有名有姓!这个在《明史》记载后妃轶事时,很少见。就连后来逆袭成为皇后、皇太后的孙家女,也只有单独的姓氏。

2、十八年后,朱瞻基成了明宣宗。他爱孙家女多一些,但不敢擅改两任先帝既定的胡皇后。

电视小说,经常表现皇帝礼遇皇后,而爱与贵妃缠绵。宣宗亦然。

宣宗经常翻孙贵妃的牌子,无猜的情爱更见真挚。

后妃册封在凭证上是有区别的。胡皇后金宝金册在手,孙贵妃只有证书而无印信。

宣宗自然不想老情人受委屈,于是向张太后恳请,“制金宝赐焉”。

贵妃有金宝金册,自明宣德元年五月孙贵妃始。

妃嫔只要皇帝宠爱,便足以同皇后平起平坐,甚至所得要比皇后多得多。

蔡东藩在《明史通俗演义》中说:“孙贵妃体态妖娆,性情狡黠,少成若天性。百般取悦上意,几把这位宣宗皇帝,玩弄在股掌中。”

3、孙贵妃在身份凭证上,与皇后平等了。

同时平等的,还有她们与共同的老公明宣宗结婚十八年多,一直无子。

孙贵妃急坏了。胡皇后生了顺德、永清两公主,孙氏一无所出。

孙贵妃应该是从偷梁换柱的典故中总结了经验。她买通了身边的宫女,许以重重的承诺,让她们分批次地半夜趁孙贵妃起床的空档,赤条条地钻进宣宗的被窝。

这个珠胎暗结的华章,半夜在贵妃的室内上奏,自然不见于“专司皇帝交媾之事”的敬事房的记载。当然,敬事房太监会记下一夜,某夜宣宗在孙贵妃房里过夜。

某宫女怀孕了,这是真的。

孙贵妃怀孕了,那是假的。

待到分娩出结果时,孙贵妃生了皇长子。

《明史·后妃》说孙贵“妃亦无子,阴取宫人子为己子,即英宗也。由是眷宠益重”。

虽然有人认为清人写明史,未必全真,说孙贵妃假孕盗子瞒不过精明的张太后的法眼,应该是同情胡皇后而挖苦孙贵妃,故意将孙贵妃生子写作盗子。但,仔细一想,却没有这个必要,就是盗子那也是宣宗的种,孙贵妃完全可以由皇帝指定,收为嗣子。修《明史》的清帝乾隆,生母是雍正的偏妃,嫡母才是皇后。

或许,孙贵妃盗子,得到了明宣宗甚至张太后的默许。

“而英宗生母,人卒无知之者。”后宫弄掉一个人容易,但不被后来上位的英宗追查,可以说被做得天衣无缝。这不是一种非常手段,是难以完成的。

4、心妃有了儿子,便是接班人。“生四月”,狂喜过后的宣宗,赶紧将婴儿封为太子。

他没有让太子作为胡皇后的嗣子,划归中宫抚养。太子继续养在贵妃处。这是给大家传递一个信息。

胡皇后多病,但无过失。怎么办?

软的不行来硬的。《明史》记载:宣德“宣德三年春,帝令后上表辞位,乃退居长安宫,赐号静慈仙师,而册贵妃为后。诸大臣张辅、蹇义、夏原吉杨士奇、杨荣等不能争”。

可以说,宣宗要让孙贵妃代胡皇后,遭到了一群重臣的谏阻,但他坚持要换,换得彻底,让胡后做了奉旨道姑。虽然宣宗后悔过:“此朕少年事。”但他始终不给胡后恢复政治待遇,直至其正统年间忧伤而死,只被“用嫔御礼葬金山”。

当然,孙贵妃会假装推辞:“皇后病愈后肯定能生下皇子,我的儿子怎么能先于皇后的儿子呢?”

宣宗对孙贵妃是很有感情的,《明史纪事本末》载宣宗的一句话:“贵妃孙氏,皇祖太宗选嫔于朕。十有余年,德义之茂,冠于后宫。”

张太后爱子情深,也知道独子与孙氏的少年情爱,也不坚决反对,但觉得对不住贤惠的胡后,常召居清宁宫。内廷朝宴,命胡后居孙后上。孙后常怏怏不快。

宣宗死后,宫中传闻太子朱祁镇来历不明,要改立朱瞻基五弟朱瞻墡接班。

张太后指定朱祁镇为新皇上,此孙不论如何也是儿子之后,那个朱瞻墡与己并无血缘关系。

5、正统元年,孙皇后成了孙太后。

宣宗遗诏大事必须请示张太皇太后,孙太后也聪明,不与张太皇太后争权。张太皇太后死后,英宗已十六岁,开始亲政。

电视剧《大明王朝1449》开头几集,歌舞升平的背后剑拔弩张,渲染孙太后垂帘听政,至土木堡之变前夕,准备和于谦联手拿下擅权的王振,不料被王振突然发难,逼还政英宗。

英宗在位,孙太后是否听政,不见史料记载。孙太后也无力改变王振怂恿英宗北征。

然而,孙太后在英宗被俘后,坚决支持于谦等主战派抗击瓦剌、捐弃徐珵的逃跑主义路线,以及新立朱祁钰继位断绝也先挟英宗以令明朝……大是大非上,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景泰七年,石亨、徐有贞等发动夺门之变,英宗复位,得到了孙太后的支持。

孙太后其实是对朱祁钰废黜故太子朱见深,易立己子朱见济为储君,耿耿于怀。朱见济短命,导致景泰帝病重且又拒绝朝臣新立太子的奏议。孙太后倒戈,也是为了解决一场明朝皇位面临传承的政治危机。

只是石亨们要杀了力挽狂澜拯救了大明王朝的功臣于谦,作为复辟师出有名的旗帜,孙太后无能为力,也无颜以对。(原文来自以礼观书的头条号)

标签: 孙太后明朝

更多文章

  • 揭秘:古代历史上的存私房钱上瘾的奇葩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代,汉灵帝,刘宏

    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身为一国之首的皇帝,天下所有的东西都是他的,要啥有啥,对他最没用处的就是金钱,说皇帝爱贪财,简直让人难以置信。然而历史上偏偏就有这类贪财的皇帝出现,例如唐德宗李适、明神宗朱翊钧等等,但是能够把贪财的功夫玩到极致的非汉灵帝刘宏莫属。刘宏是解渎亭侯刘苌的儿子,是汉

  • 康熙将吴三桂骸骨分发各省:泄恨法堪称首创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康熙,吴三桂,三藩之乱,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十九,玄烨谕令,将吴三桂骸骨分发各省。这种发泄仇恨的奇特做法,堪称首创。对于死了四年之久的吴三桂,康熙竟如此地气急败坏、恨之入骨,因为这位皇帝差一点栽倒在吴三桂手下。吴三桂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汉奸之一,但是,康熙有相当一段时期,被这个吴三桂逼到墙根,康熙说什么也没想到局

  • 李自成死亡之迷:其实并没出家 是发生了意外!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自成,明朝

    明朝末年,在朝廷残酷的压迫下,百姓苦不堪言,全国各地都爆发了农民起义,其中力量最大的一支是李自成领导的,虽然最后他领导的起义失败了,但是在当时的影响却十分深远,甚是可以说是改变了历史的走向。随着起义军的失败,李自成也失去了踪影,曾经的闯王消失在了世人的眼中,他传奇的一生也随之落幕,没人知道他到底去了

  • 揭秘:一生中两次跨海攻打日本的中国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元朝,皇帝,忽必烈

    老北京的皇城两边,各有三海。内三海指南海、中海、北海。外三海指前海、后海、西海——又合称为什刹海。至于郊外的海就更多了。永定门外的南海子(包括头海子、二海子、三海子、小海子等多处),是元、明、清三代著名的皇家苑囿,即南苑。元大都西北角的积水潭,当时叫做海子或西海子,《元史·河渠志》称其“聚西北诸泉之

  • 悲惨大明:崇祯皇帝杀了魏忠贤为何救不了大明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皇帝,崇祯

    公元1644年,崇祯皇帝在赴景山上吊自杀,死前他干了一件令人惊诧的事情——收葬魏忠贤遗骸,厚葬于香山碧云寺。将死之人,为什么还要干这样一件看起来没用且自打耳光的事?我们知道,崇祯在天启七年继位,八月底登基的他,仅仅过了两个月,就开始对皇兄信任的大太监魏忠贤下手了。撤销魏忠贤宫内外一切职务,发配到凤阳

  • 刘备的人缘真好 与关张二人结义令他如虎添翼!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关羽,张飞,刘备,赵云

    本文根据一些历史故事来佐证三国时期刘关张的真实情谊,其中引用“求田问舍”等故事可能有些牵强,只是提供一个新的视角而已。“桃园三结义”的真实关系分析按照《三国志》中关羽和张飞的传记记载,年少时的关羽因犯了命案从家乡河东解县逃到了河北涿郡,在这里结识了张飞,因为年长被张飞当作兄长对待。后来黄巾起义爆发,

  • 傅善祥才华横溢是唯一一位的女状元最后结局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傅善祥,太平天国

    她才华横溢,是唯一一位的女状元,最后却是这样的结局!小伙伴们看电视看到的状元都是男的,那历史上有没有女的状元呢?是的,没错,在历史上确实是有存在过一位女状元,也是唯一一位,今天就让阿斌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状元的生平。女状元名叫傅善祥,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有名有才华的女人很多,像大家所熟知

  • 董卓首席智囊李儒 董死多年后还有人帮他求官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儒,董卓

    三国演义中最知名的西北军师,顶有名的便是李儒。李儒头一回出场,是在董卓接到来自洛阳的密令,让他带兵进京之际。当时老董的意思,就要直接出兵,是这位李儒看破了其中的暧昧,他说老董你即便是奉旨行事,也不能这么不清不楚的出去,万一事情不顺利,朝中那位不认账,你岂不是两面不是人?何进颁下来的是密令,自然不可能

  • 张道陵尊为神仙般的一流人物 享受万人跪拜待遇!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道陵,道家

    (指点江山谈“儒释道”第四十三期)要说起中国文化那就一定有一个绕不开的元素,就是道家思想。而沿着道家思想这个脉络向下深挖,就能够找到我们国家本土的宗教——道教,作为道教的发源地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关于道教传承的知识。要说起道教的历史沿革,除了被奉为道教的祖师老子之外,就一定要提一个重要的人物——张道陵

  • 王政君身居后位61年 最后却被侄子推翻了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王政君,汉朝

    王政君,汉元帝刘奭的皇后,汉成帝刘骜的生母。有传言说,王政君母亲怀着王政君的时候,梦见月光照在自己胸前。王政君长大后先后嫁了两人,两个人都死了。父亲给王政君算命,占卜之人说王政君命格贵不可言。父亲一合计,就把王政君送进皇宫做了家人子。王政君很幸运,皇太子刘奭宠爱的司马良娣过世,皇帝皇后为他选新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