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一生从不杀功臣 中国历史的唯一

秦始皇一生从不杀功臣 中国历史的唯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410 更新时间:2024/1/26 6:36:29

秦始皇一生,最为值得人称道的一件事就是,秦始皇一生从不杀功臣,所以,作为秦始皇的臣子,从来就不用担心鸟尽弓藏与兔死狗烹,而且,秦始皇从来就是知人善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虽然王翦灭楚前曾经有一段话关于担心受秦始皇猜忌,除了王翦机密于朝廷外,其实秦始皇也没如王翦所云的,也是给了王翦足够的权力,没有干涉王翦的将权,而且给了带兵将领足够的支持,基本本上不用担心遭受离间计,不用担心朝廷中有人暗放冷箭,也不用担心后勤粮草的问题。

网络配图

关于秦朝时期,秦国军队组成的大致有如下。

弩兵,弩兵可以说是秦国军队中最为精锐的部队,弩兵和弓兵不同,它用脚蹬着上弦,有望山,射程更远,威力更大,而且有了望山可以进行精确射击。秦弩的有效射程是260米,最大射程在300米以上,在260米以内可以射穿古代任何盔甲。秦军前军和后军都是三排弩手,侧翼还有独立的弩阵。弩手占秦军总兵力的20%。也就是说秦军一个标准军事建制单位——部(25000人)就有弩手5000名。秦弩兵没有盔甲,身后有两个负矢环,每个可负载箭簇100枚。也就是说每人200枚箭。也就是说,秦军就是一只巨型刺猬,对于这么一只刺猬,别想包围他,很困难,基本上就是吞下一只刺猬一般。

秦军的车兵仍是其重要的突击力量。秦军战车兵就类似于现代的装甲部队,车由四匹马拉,除驭手外,车后还可以运载4名弩手,也就是说,这辆战车,可以拉着四名弩手,还载着许许多多的箭,与徒步弩兵相比,战车兵可以视为一个机动火力点,而且战车的左右各有一名“挚戈手”,而在与步兵战阵交战之时,进行纵深突击的时候,战车不但有很强的突击能力,还有了近战的能力,战车上的作战士兵还可以用长枪或者砍刀对被战车冲开了的敌军战阵进行砍杀。

而当战车兵与骑兵进行交战时,则可以用弩射杀骑兵,本来,弩兵对骑兵就有着非凡的杀伤作用,而战车兵更是如此,战车有四匹马拉着,骑兵只能单人单骑,战车在平原上的机动力比骑兵差不了多少,就是灵活性差了点,但是这一些对于秦军并不是问题,因为秦军的战车兵主要是抵住对方骑兵的冲击力,比冲击力,单人单骑的骑兵显然不是四马一车的战车兵的对手。

网络配图

也就是说,骑兵巨大的冲击力被战车所抵消了,而弩兵却是骑兵的死敌,而且战车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为战场输送兵力,当时的秦国约有战车万乘。可以在短时间内向纵深机动7—8万名士兵。在平原地区,车兵与弩兵结合组成机动箭阵,无论火力,防御力,机动性都非常优秀。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克制骑兵!

在战场上,不但可以用来在战场上冲击敌人阵行,而且可以用作快速机动之用。

再看看秦国步兵,秦国的步兵是秦国决胜六国的所在,这一点主要是体现在,秦军的战斗意志上面,秦国男子17岁敷级,也就是登记,此后每年一个月时间服“徭役”,并服兵役一年,称“正卒”,此后,只要国家需要,男子一生随时得上战场。

有爵男子56岁止老(停服兵役),无爵者60岁止老。

秦法把军爵分为20级,每一级都严格规定了进级条件,每一级都有向应的不同待遇。秦法规定,进爵的唯一途径就是敌人的首级,斩获多少敌首,就向应得到规定的爵位,而爵位不同,社会地位和生存状态就不同,就连军人火食标准都因为爵位的不同而不同,这种严格的等级待遇差别在强烈的刺激着每个秦人的神经,让他们在战争上为了赢得更好的生存状态而奋勇前进。在得到的考古资料中,我们不只一次的看到许多秦国法律挡案中有秦军为了争夺敌人的头颅而自相残杀的记录。军功授爵的能量可见一斑了!

再来看看秦国的骑兵,秦时骑兵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主要是当时的科技还不够成熟,没有马蹬,,秦国骑兵数量不多,大概只有三万左右,最多不超过五万。但是不要小看这五万秦国骑兵,其实兵种怎么样无所谓,关键在于其用来做什么用途,从兵器上看,秦国骑兵只使用弩,没有刀,剑,矛等武器,属于战术兵种,这也说明了一件事。

网络配图

我们曾经说过,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时期,赵武灵王引入了弓骑兵,即,采用弓射的轻骑兵,这类骑兵为战术兵种,即,通过远程射杀手段来达到杀伤敌军的作用,他们可以在很远的地方采用弓箭的方式进行射杀,然后再依靠骑兵高速的移动速度来规避阵地弓兵的还击,这种战术是羌人、东胡人的战术手段,赵武灵王将这种战术引入骑兵建设,以达到大杀伤,低伤亡的战损比例。主要执行断敌粮道,快速支援,袭扰等任务,不与阵战军团纠缠搏杀。当年,赵国军队凭借着这样的一支军队横行中原,甚至连秦军都为之震撼。于是,当年的秦军统帅白起针对秦军多次战败于赵国,在公元前270年,将秦国的战略目标锁定赵国的时候,针对赵国的骑兵作战特点,对秦军骑兵部队进行战略升级。于是,秦国控弦之士出现了,白起大帅对秦军的战略改革很简单,那就是以骑兵对骑兵,不要被比下去,因而,秦军自此采用了与赵国骑兵相同的作战方式,但是得源于秦国强大的国力以及精湛的武器加工工艺,赵国的弓骑兵到了秦国之后变成了弩骑兵,也就是说,在相同的兵种与战术之下,得源于武器的精良,秦国弩骑兵比赵国的弓骑兵具有更远的射程与杀伤力。而且秦国的弩骑兵不影响其下马作战的战力,因为弩作为弓的升级产品,精确度更高,比如,秦国骑兵下马登城戍守,弩兵的杀伤力并没有减少,而弓骑兵失去战马的机动力,其伤亡比就会被普通步兵所拉平。

这样的一支秦军部队,是在一百多年时间内,由诸多的秦国名将根据战场的需求则制定的诸多改进与训练,自秦以后,从来就没有类似于一个国家能够有如此之长的战斗经验积累,这一些都是中国古代的智慧精华。

标签: 秦始皇

更多文章

  • 揭秘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好太监 竟和包拯有一拼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包拯,张承业

    在人们的观念里,似乎宦官没有一个好人。尤其是电视剧、小说作品中,宦官们结党营私,铲除异己,贪污受贿,甚至威胁王朝社稷。那么历史上真的就没有一个好太监吗?答案肯定是有的,只不过不多而已。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个好太监。网络配图唐末五代时期最著名的宦官张承业可以算得上是个好人了。在唐昭宗时期他是河东监军,因

  • 惊闻!三件偶然事件竟改变大汉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大汉

    导读:三件事竟改变一个朝代的历史,这该有多么离奇。尽管唯物史观告诉我们,时势造英雄,但是如果不是因为这三件事,大汉王朝历史必将会被改写。网络配图1、寒溪夜涨当年,韩信因得不到刘邦重用,极度失望以至对刘邦就此绝望,于是带着满腹怨气,悄然走人。随后,萧何知道了,没来得及脱官服,骑着马就去追他,这就是历史

  • 许褚裸衣战马超:到底谁的武艺更高?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许褚

    导读:在三国武将的对战中,有一个非常精彩的战例,那就是许褚裸衣战马超,两人打的难舍难分,最终许褚打的兴起脱衣再战,两人交战最终因为曹操恐爱将有失才作罢,那么长久下去到底谁会赢呢?网络配图三国迷都非常关心三国武将的排名,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水平再接近的武林高手,总可以通过比赛较量分出输赢,而

  • 揭秘:为什么说同治皇帝是失落在情色中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同治

    清朝第十个皇帝同治即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5),六岁登极,十九岁病死。坐了十三年龙椅,匆忙走完十九年人生。人们说他是幸运的。生为皇储,在历史的舞台上并没有有所作为,却有一个“同治中兴”的雅誉。享受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尊荣。没有兄弟跟他竞争,安安逸逸地过着锦衣玉食,钟鸣

  • 揭三国九大被低估的人才:蒋干居首!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人才

    导读:一本《三国演义》道尽英雄如雨,在滚滚乱世之中,各方谋士纵横、诸侯争霸,到底谁才是真正的英雄?那些被演义丑化的人是否就真的如作者所言一无是处?且看正史中那些被低估的人才。网络配图1、蒋干他本是九江的名士,但在《三国演义》里却成了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超级大白痴。其实,正史中的他,的确是个风流名

  • 诸葛亮手下最神秘的一支王牌部队:无当飞军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在征服南中后,利用当地少数民族兵源,建立的蜀汉劲旅--无当飞军。这支部队和刘备传统的王牌军--白耳兵(注解1),以及西凉马氏军团鼎足而三,一时瑜亮。这支军队富有特色,从部队性质上说,给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类似于法国的外籍军团,是一支职业雇佣军。蜀汉政权原来就曾经使用过三苗后裔的武陵蛮(从河南南

  • 刘邦却成就大业竟源于“坑爹”?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邦

    俗话说你打算烙多大饼,就选多大锅,饼的大小取决于锅。秦朝末年,刘邦为沛县劳役背了一口大黑锅。身为亭长的刘邦押送一帮劳役到郦山,走到半路,劳役们纷纷逃跑。这可害惨了刘邦,到不了郦山,人都跑光了,那还了得?于是刘邦对大伙说:“你们都跑吧,我也要逃窜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你们做的很棒。网络配图那时的刘邦

  • 铁齿铜牙的纪晓岚伶牙俐齿 而这却是他的软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纪晓岚

    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热播,让我们见识到纪晓岚的博学与幽默,而历史上的纪晓岚,主要负责《四库全书》的编撰,士林人员的挑选安排。这样看来纪晓岚似乎是一位“文绉绉”且古板的“老先生”,但无论是影视剧还是历史上的纪晓岚,确实是“学识渊博,晚年鸿儒”的级别,尤其酷爱“作对子”。剧中“纪和”二人的闹对,乾

  • 陈宣帝传奇皇后柳敬言:生于乱世历经三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柳敬言

    陈宣帝皇后柳敬言家世显赫,她的祖父和父亲在南朝梁担任高级官员。她的母亲是南朝梁的公主。柳敬言从小受到很好的教育。她容貌秀美,品格端正,在舅舅梁元帝的撮合下,她嫁给了陈宣帝,当时的陈宣帝是陈霸先的侄子,梁元帝为了拉拢陈霸先,就将柳敬言嫁给了陈宣帝。陈宣帝皇后柳敬言嫁给陈宣帝以后,不久就生下了一个男孩,

  • 雍正的第四个儿子弘历什么时候被封为宝亲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弘历

    弘历是雍正的第四个儿子,是钮祜禄氏所生。弘历自幼十分聪明,五岁就能熟读唐诗,因为聪明好学,雍正对他十分喜爱。在弘历十岁之时,康熙在圆明园设宴,雍正将弘历带上前往,康熙看弘历聪明伶俐,非常喜欢他。并当着群臣的面说,弘历长大后事一位有福之人,雍正听后,对弘历更为喜爱。康熙认为弘历是位不可多得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