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曾国藩处事原则:若与多疑人共事 事必不成

揭秘曾国藩处事原则:若与多疑人共事 事必不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418 更新时间:2024/1/17 19:12:07

入秋后,京城气温骤降。会馆里寄宿的人是越来越少了,一部分官员放了外任,另一部分官员因为升了职,到外面单赁了屋来住。这一天,翰林院收课早,加上各衙门都在闹哄哄地筹商秋狝(秋天进山打猎)事宜,所以一过偏晌,翰林们便就没了约束,曾国藩就直接回了会馆。

案面上摆着一封宴席请帖。翰林院侍读学士,自己的顶头上司赵楫,因老父来京看儿子,在老八胡同的大菜馆订了几桌酒席,诚邀翰林院的所有官员次日午后务必赏光。一见这帖子,曾国藩的头就大了。

在做庶吉士的三年里,曾国藩参加了上百次的生日及官员升迁宴席,为随这样的份子,湘乡每年都要给他多寄上百两的银子去应酬。有时银子汇不及时,他就从几家会馆开办的钱庄里高息借银,待银子到后,再归还。如此周而复始,几年下来,他不仅没有往家寄过钱,倒是家里经常把成锭的银子掏给了他。

这时候,曾国藩的账上仅存铜板170枚。会馆是年前入账,一年之内不用考虑吃饭问题。衣着也可以糊弄过去,不需额外破费。但他在琉璃厂张三丰古玩店相中的一函宋版万历年间陈怀轩的存仁堂刻本《鼎刻江湖历览杜骗新书》,如果不及时去取,不仅订银白交,一件爱物也要转易他手。何况,去随礼的份子也没听说过拿铜板去应景的。

曾国藩此时虽拿七品官的俸禄,全年才33两,但因家小均在湘乡,没有过大的开销,一个人是完全够用的。但是,一遇随礼份子这样的事情,他马上便捉襟见肘。有心不去,有眼里不顾上司颜面、同僚情分之嫌;见帖就去,又随不起礼份子。更有一点让曾国藩不解,上宪大员们的宴席帖子都来得特别蹊跷,像父亲进京看儿子这种事,也值得满天飞地发帖子吗?人情人情,在人情愿。但要是他一个人不去,太显得突出了;让人做了活靶子,可不是闹着玩的!

当天傍晚,曾国藩约了最好的几个朋友来会馆商谈去不去赵楫饭局这件事。最先到的是国子监正八品学正刘传莹,随后跟进的依次是翰林院从八品典簿胡林翼、翰林院从六品修撰陈公源、翰林院正七品编修梅曾亮、邵懿辰。来的这五位除刘传莹是一榜特科出身外,其他的人都是满腹经纶的翰林公。

在会馆不像在衙门,自然随便多了。几个人让茶房添了凳子,又每人要了碗盖盖茶,便坐下来说话。曾国藩先讲:“各位年兄年弟,不知可曾得到赵大人的邀帖?”一听这话,刘传莹马上接口道:“国子监的人都收到了帖子,翰林院的还能落下?!”

胡林翼笑道:“赵大人的父亲到京,做下属的,就算他不发帖子,照理也是该到场的。赵大人非比其他大臣,古话讲不怕官就怕管,我等每年的考评均系他的手笔啊!”

梅曾亮转头问了曾国藩一句:“涤生,你的意思呢?”

曾国藩沉吟道:“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赵大人这次摆席,我不想去!他生性多疑,眼里又只有满人,这样的人,还是有些距离好!”

胡林翼道:“涤生,我等同在一个办事房里办事,你不去,别人怎么好去?去看赵楫的父亲,为的可是我们自己的前程啊!”

刘传莹接过话茬:“我是原本不打算去的,涤生说得有道理,像赵楫这种专以巴结满人为能事的人,还是有些距离的好!”听了他的这番话,胡林翼和梅曾亮都没有言语。

标签: 曾国藩晚清重臣

更多文章

  • 《曾国藩家书》背后有委屈:家书成宣泄的渠道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曾国藩,家书,重臣,

    曾国藩家书到底是写给谁看的?当然是写给家人看的。然而,在风云变幻的晚清时代,作为一代重臣的他,其身负的不只是一个家庭,还有一方军政局面,因此,对老曾家书的解读也会往上延伸,例如有观点认为他的家书是写给咸丰皇帝看的,以表明自己的姿态。然而,笔者认为,老曾的家书是写给自己看的,是为缓解压力的,正如夜行人

  • 卫子夫为何能上位?汉武帝最迷恋她哪项特殊能力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卫子夫,汉朝,汉武帝

    后人看汉武帝的生育能力肯定是没毛病了,毕竟一辈子有11个孩子,但这个事实,汉武帝本人到卫子夫怀上卫长公主之后,放才事实确证,先看一段记载: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是平阳公主府的歌女,在衣车中被皇帝宠幸入宫,一年多没见着皇帝,正巧宫里要放一批宫女回家,汉武帝亲自出马挑选,发现了卫子夫。卫子夫哭求汉武帝放自己

  • 明朝宦官王振:明英宗为王振立碑千载留下骂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宦官,王振,明英宗

    王振是明朝蔚州人,今河北蔚县,略通经书,后来又做了教官,但是中举人、考进士这条荣身之路对他而言是太难了些。于是他便自阉入宫。史称王振“狡黠”、是明朝第一代专权太监,王振善于伺察人意。王振入宫后,宣宗皇帝也很喜欢他,便任他为东宫局郎,服侍皇太子也就是后来的英宗皇帝,英宗即位后,掌司礼监,以防备大臣罔上

  • 不刁蛮、不任性的好女人:还原历史上的汪美麟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女医明妃传,历史剧,汪美麟,明朝

    《女医明妃传》在两大卫视热播,观众们除了早已开启舔屏模式关注霍建华、黄轩、刘诗诗等男神、女神之外,还会对腹黑孙太后、心机婊汪美麟咬牙切齿。关于孙太后,朱言前几日已经撰文为其辩诬了。今天,朱言还要还原一下被电视剧扭曲的汪皇后,也就是电视剧中的汪美麟。汪皇后是明景泰帝朱祁钰的第一任皇后,她和嫂嫂钱皇后一

  • 明宪宗为何如此畸恋万贵妃?明宪宗童年缺少母爱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宪宗,万贵妃,朱见深

    明宪宗朱见深一生中最宠爱的女人是万贵妃。万贵妃是诸城人,四岁就被选入宫中养育。这个年纪,对于故乡、对于家人的记忆基本是零,万贵妃可以算是生在皇宫之中,长在皇宫之中。最早她是在孙太后的宫中做宫女,问题在于,为什么万氏这么早就被选入宫?一个四岁的小女孩子在宫里能干什么?令人困惑。万氏长大以后,再被分派到

  • 汉朝十大名将之一:光武帝麾下名将伏波将军马援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光武帝,刘秀,马援,

    马援(前14年-49年),字文渊。汉族,扶风茂陵(今陕西杨凌西北)人。西汉末至东汉初年著名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之一。新朝末年,天下大乱,马援为陇右军阀隗嚣的属下,甚得隗嚣的信任。后归顺光武帝刘秀,为刘秀统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天下统一之后,马援虽已年迈,但仍请缨东征西讨,西破羌人,南征交趾,官至伏波

  • 朱棣疯狂搜刮美女为其生子26个 朱棣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棣

    朱棣的父亲朱元璋是纯粹的农民出身,而且完全是在短工环境中认识的中国,小农意识和自然经济的熏陶是其思想的主要来源。他主张多妻多子是自然的。他的后宫嫔妃共为他生了二十六个儿子。论长幼,朱棣排在第四,只有他被朱元璋认为“类我”。尽管如此,按大中华传嫡传长的皇家规矩,皇位轮不上朱老四,因为他既不是老大,更不

  • 朱允炆的帝王宝座为何只做四年就被赶下位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允炆,明朝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逝去,因太子朱标早死,以皇太孙朱允汶继帝位,是为惠帝,年号建文。建文帝继位后,对朱元璋采取的极端皇权专制进行了一些改革,交大臣以实权,他本人亦虚心纳谏,使朝政出现了一些民主气氛。朱元璋按封建礼法传统,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元璋死时,他已21岁了。继位后改“洪武”为“建文

  • 周世宗的华丽登场:御驾亲征力挽狂澜大破北汉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后周,柴荣,皇帝

    显德元年(西元954年),周太祖郭威驾崩,晋王、镇宁节度使郭荣(柴荣)继位,即为周世宗。周太祖在驾崩前让郭荣担任开封府尹的职务,明确为皇储,既锻炼能力,也培植势力。然后废掉了王峻和王殷这两位老伯,扫清了郭荣继位的障碍。不过周太祖可以在身前解决内忧,却未能完全解决外患。郭威死后,北汉皇帝刘崇欣喜若狂,

  • 解密:让圣人孔子都敬佩不已的世外高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圣人,孔子,高人,

    有一天孔子到泰山脚下去游玩,大老远的就看见一位满头银发的老者在前方散步。远远望去,只见这位老者身穿一件鹿皮大袄,腰间系了一根细绳,一副逍遥世外、怡然自得的样子。当孔子走近之后,老者非常随意地席地而坐,而且身前还放着一把古琴。老者一边抚奏着琴弦,一边快乐地歌唱(虽然发音不是太标准)。看到老者拥有如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