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徐达与常遇春 徐达与常遇春相比厉害在哪里?

徐达与常遇春 徐达与常遇春相比厉害在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565 更新时间:2023/12/14 13:25:04

徐达常遇春明初建立大功的将军中,徐达和常遇春(1330~1369)是其中最杰出人物。但徐达能够成为朱明王朝的第一开国功臣,并不只是因为他是朱元璋的老乡、少年时代的好伙伴。

常遇春不属于24人的班底,他最初是土匪,用南京话说就是个活闹鬼,他1355年才投奔朱。常遇春自视很高,称给他十万人就可以横行天下,来了就要求当大军先锋。朱元璋率兵渡江夺安徽采石之战,常遇春奋戈直前,敌接其矛,一跃而上。朱元璋从此对他刮目相看,以后多次安排徐常搭档,二人智勇相当,但到后期,徐常还是搭档,但朱已明确以徐为主指挥作战,常为辅,徐为统帅,常为先锋,联称徐常。

史书上认为,常遇春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以个人武功而扬名的战将,堪称战争之王.

但是为什么,一个是帅才,一个只能是将才呢?

原因一,徐达善于学习——

徐达从小没有机会上学读书,但却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在连年征战中,他虚心学习,向人求教,逐渐熟悉了兵书,加上战争熔炉的实践,为以后展示军事才华奠定了基础。

每逢带兵出征,徐达常“延礼儒士,说古兵法”。归朝又常“单车就舍,延礼儒生,谈论终日”,因此熟知古代兵法,具有驾驭整个战争发展变化的能力和高超的指挥艺术,不仅作战勇敢,“尤长于谋略”。

原因二,徐达善于采纳合理建议——

每当临敌作战时,徐达总是与部将一起分析形势,制订作战方案,其计谋往往高人一筹,令部将信服。

如洪武元年攻占大都后,朱元璋令孙兴祖留守,徐达与常遇春攻取山西。北逃的元顺帝王保保(扩廓帖木儿)自太原出雁门关,入居庸关攻北平。徐达闻讯,对诸将说:“扩廓远出,太原必虚。北平有孙都督在,足以御之。今乘敌不备,直捣太原,使进不得战,退无所守,所谓批亢捣虚者也。”于是,徐达引兵直趋太原,王保保急忙回师救援。徐达采纳夜袭建议,一举败敌。

虚怀若谷,汇纳百川,徐达在几十年的戎马征战中,展现了长于谋略、料敌如神、指挥若定、所向必胜的军事才能。应该说,徐常都是才智过人,但徐达是实践经验加理论素养,高出一截。

原因三,徐达的大局观——

常遇春往往过于冒险、激进、缺乏战略眼光,爱逞匹夫之勇,可谓无赖将军.如北伐中的洛水之战,常遇春撇开大军,一人冲入敌阵,打乱敌阵。这样的人,不会爱惜身体,后来终致“卸甲风”而早逝。

而徐达则言简虑精,看问题往往高人一筹,特别能领会朱元璋强敌环伺下稳扎稳打的战略意图。徐达稳步推进,以控制局面。当提兵之时,令出不二,诸将敬若神明。

原因四,徐达治军严明——

徐达带兵以来,“在军,令出不二。诸将奉持凛凛”。始终号令明肃,所到之处,百姓无扰。每攻取一个新的城镇,徐达都重申军令,严禁烧杀抢掠。凡违反军令的,立即以军法处治,早期还用蒸饭的甑蒸杀。克平江(苏州),约束常遇春,犯三戒者杀,“掠民财者死,毁民居者死,离营二十里者死。”徐达率北伐大军攻克元大都后,马上派兵守卫皇宫大门,让宦官看护宫女、妃嫔、公主,申明军纪,严禁入宫侵扰。

驰骋沙场几十年,徐达攻克都城两座、省会三座,州县城镇数以百计。一路所经,百姓不受兵害。

标签: 徐达常遇春明代

更多文章

  • 常遇春简介 明代开国开平王常遇春的一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常遇春,明代

    常遇春简介:常遇春(1330~1369),明朝开国名将。字伯仁,濠州怀远(今属安徽怀远)人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后,他先是投靠刘聚,至正十五年(1355年)转投朱元璋,从此追随朱元璋南征北伐十四年,在兼并群雄、驱逐元朝、统一中国的战争中,常遇春驰骋疆场,经历无数战役,屡建奇功。后来朱元璋在总结开国之功时

  • 常遇春是怎么死的?英年早逝的明代大将常遇春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常遇春,明代

    常遇春是怎么死的?常遇春生于公元1330年(元朝至顺元年)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貌奇体伟,勇力过人,猿臂善射。23岁时,适值元末,朝政日非,天下大乱,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常遇春适此啸聚绿林草泽中,跟随在一位名叫刘聚的强盗头目左右,后见刘等人实在没有出息,乃在和阳投降了朱元璋。遇春英勇善

  • 宋光宗赵惇的生平简介 宋光宗赵惇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光宗,宋代,皇帝

    宋光宗简介:宋光宗赵惇(1147年9月30日-1200年9月17日),宋孝宗第三子,成穆郭皇后生,宋朝第十二位皇帝(1189年2月18日—1194年7月24日在位)。位5年,享年53岁,死后谥号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绍兴十七年(1147年)九月乙丑生于藩邸宫中〔光宗把这天定为重明节〕

  • 寇仲的原型是谁? 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寇仲此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寇仲,存在,

    寇仲:寇仲,黄易《大唐双龙传》主角,在隋代末年寇仲与徐子陵,以其天纵之资,凭其机缘运数,历经磨难,由两个衣食无着的孤儿成长为权倾一方的统帅、武林绝世高手,二十余岁即建立不世功业,改变了武林至乎天下的命运。那么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寇仲此人呢?历史上寇仲是不存在的,他原型是杜伏威的义子,阚陵与王雄涎并称双

  • 徐子陵是谁? 历史上真的有徐子陵这个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徐子陵

    徐子陵:想必大家看过黄易写的小说《大唐双龙传》,那么对于其中的男主角之一徐子陵都是十分的了解。徐子陵属于积极隐士型性格,孤高绝傲,卓而不群,灵慧过人,外冷内热,极重情重义,对于男女感情之事,坚持若非真爱,绝不滥情;虽好学武功、热心于追求武道之进境,但生性甘于淡泊,绝不会以武功去争名夺利,有超凡出世之

  • 明皇帝朱厚熜曾杖责群臣 严刑拷打致死者达17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厚熜,严刑

    朱厚熜杖责群臣:在明、清时期,天安门至午门之间还是“廷杖”“献俘”的地方。“廷杖”是对朝中大臣实行的一种惩罚。那时,皇帝明面上也倡导文武百官以至平民百姓上书“进谏”。但是,敢于直言批评皇帝的少,歌功颂德、拍马屁者甚多。因为封建独裁者大多喜欢听颂扬,“劝谏”批评皇帝是要冒风险的。虽然皇帝标榜纳谏,但大

  • 林则徐死因之谜:民族英雄林则徐是死于谋杀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林则徐,晚清,晚清大臣

    林则徐墓位于位于福州北郊马鞍村金狮山南麓。封土隆起,形如覆釜。封土后护坡正中饰一圆形的“寿”字,字径0.82米。林则徐是我们的民族英雄,他为人刚直,为官清廉,历经宦海沉浮,逐渐地成为大清王朝的封疆大吏,一百多年前的那场惊天动地的禁烟斗争和销烟行动更是让他成为万世敬仰的英雄人物。但历史的笔往往止于巅峰

  • 宋武帝刘裕简介:南朝被一条棉被捂死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南北朝皇帝,刘裕

    在中国历史上,宋王刘裕是一个狠角色,他曾命人用一根绳索结果了东晋安帝司马德宗的性命,然后谎称皇帝暴毙而亡。三年以后,刘裕又命人用一床棉被捂死了安帝的继任者恭帝司马德文。刘裕从小家境贫寒,靠卖草鞋过活,没正经读过两天书。但是刘裕人穷志不穷,打小就有非凡的抱负,立志要干一番大事业。刘裕喜欢骑马射箭,舞枪

  • 揭秘《倚天屠龙记》中赵敏原型元朝郡主嫁给了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倚天屠龙记,赵敏

    倚天屠龙记赵敏原型:金庸的十五部武侠小说中,私以为以《倚天屠龙记》一书器局最大,其中不少人物栩栩如生,刻画极为成功。其中最经典的角色,莫过于赵敏,可与黄蓉、小龙女并列为金庸笔下三大女主角。闲来无事,翻翻史书,找找历史上的赵敏痕迹。书中言明,赵敏名为敏敏特穆尔(帖木儿),为汝阳王察罕帖木儿之女,王保保

  • 揭秘史上最无厘头的皇帝:宋废帝令叔叔扮猪取乐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无厘头,皇帝

    史上最无厘头皇帝:南朝皇帝萧宝卷喜欢做些小买卖,他在皇宫里建了一个集市,让宫女、太监们扮作小贩和来来往往的客人,而他自己当一名小小的抄写员,有时坐在肉铺里切肉,工作稍有失误,身任市场主管的潘贵妃就下令杖责。当然了,不是用实心棍杖打,有点像搞街头行为艺术。潘贵妃坐轿巡视的时候,他就伺候在旁边,像个忠心